CN218025774U -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25774U CN218025774U CN202221967344.6U CN202221967344U CN218025774U CN 218025774 U CN218025774 U CN 218025774U CN 202221967344 U CN202221967344 U CN 202221967344U CN 218025774 U CN218025774 U CN 218025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communicated
- adsorption
- section
- oxi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段、有机物消耗段、氧化还原段、活性炭吸附段和盐类去除段;预处理段包括混合调节池、沉淀池和集污槽,混合调节池和沉淀池通过水泵连通,混合调节池上连通有多个进污管,沉淀池上方设置有抽泥泵,抽泥泵上连通有抽泥管,抽泥管的两端分别插设进沉淀池和集污槽中;沉淀池远离混合调节池的一侧连通有预处理输出泵;预处理输出泵和有机物消耗段连通;活性炭吸附段包括吸附池、多个吸附桶和填充于吸附桶中的活性炭。本实用新型无需将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拆卸下来清洗,使得处理系统应用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生产过程中,在制浆环节会产生大量废水,洗浆时排出的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含有大量的纤维、无机盐和色素。
目前,公告号为CN2086673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多膜集成的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除杂装置、超滤膜、低压反渗透膜、第一软化装置、高压反渗透膜、第二软化装置;以及第一浓缩装置,连接于第二软化装置,用于对第二软化装置进行软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浓缩处理;纳滤膜,连接于第一浓缩装置,用于对第一浓缩装置处理后的产水进行一二价盐的分离;硫酸钠结晶系统,连接于纳滤膜的浓液侧,用于对纳滤浓液结晶处理,得到Na2SO4;氯化钠结晶系统,连接于纳滤膜的淡液侧,用于对纳滤淡液结晶处理,得到NaCl;第一双极膜电渗析器,连接于纳滤膜的浓液侧,用于将一部分纳滤膜的浓水制备H2SO4和NaOH;第二双极膜电渗析器,连接于纳滤膜的淡液侧,用于将一部分纳滤膜的淡水制备HCl和NaOH。
现有技术是通过高压反渗透膜对黑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去除,再通过纳滤膜进一步过滤,此种方式虽然能对黑水进行净化,但是需要采用加压设备对黑水进行加压;而且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经常需要清洗,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无需采用额外的加压设备对黑水进行加压,也不用将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拆卸下来清洗,使得处理系统应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段、有机物消耗段、氧化还原段、活性炭吸附段和盐类去除段;
所述预处理段包括混合调节池、沉淀池和集污槽,所述混合调节池和沉淀池通过水泵连通,所述混合调节池上连通有多个进污管,所述沉淀池上方设置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上连通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的两端分别插设进沉淀池和集污槽中;所述沉淀池远离混合调节池的一侧连通有预处理输出泵;
所述预处理输出泵和有机物消耗段连通;
所述活性炭吸附段包括吸附池、多个吸附桶和填充于吸附桶中的活性炭;
所述吸附池一侧与氧化还原段连通,相对的另一侧与盐类去除段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调节池用于将不同来源的污水混合在一起,以便污水混合均匀,后续能够更加均匀的添加药剂进行处理,沉淀池用于供污水进行静置沉降,通过抽泥泵和抽泥管的配合,可以将沉淀池中的污泥抽排到集污槽中;有机物消耗段采用微生物将黑水中的有机物消耗掉,再通过氧化还原段对污水的PH值进行调节,活性炭吸附段中的吸附桶用于容纳活性炭;活性炭可以较好的吸附多种微小颗粒物,也能够吸附色素和一些有害物质,以及纤维;盐类去除段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污水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可以将污水中的金属阳离子置换出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池中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将吸附池分隔成多个吸附腔;
所述吸附腔上均连通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支管;
所述吸附桶包括内桶和外桶,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活性炭的储炭腔,所述内桶和外桶上均布有滤孔,所述内桶上端开设有进污口,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口与进污口对应;
一个所述吸附腔中设置有多个吸附桶。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与外桶转动配合,所述内桶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搅动叶。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底部设置有倒锥桶状的集污锥桶,所述集污锥桶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混合调节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腔上方设置有抽炭泵,所述抽炭泵的入口处连通有多个抽炭管,所述抽炭泵的出口处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连通有活性炭再生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再生设备包括微滤机和再生炉,所述回收管将活性炭输送至微滤机中,所述微滤机将粒径1mm以下的活性炭滤出;
所述再生炉和微滤机之间设置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将粒径大于1mm的活性炭输送至再生炉中。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还原段包括氧化暂存池、氧化还原罐、氧化循环池和氧化循环泵;所述氧化暂存池与有机物消耗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氧化暂存池和氧化还原罐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导入泵;
所述氧化循环泵将氧化还原罐和氧化循环池连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预处理段、有机物消耗段、氧化还原段、活性炭吸附段和盐类去除段的配合,可以将黑水中纤维、木屑、漂浮物和盐类等污染物去除,其中活性炭吸附段能够去除较多的色素、微小颗粒物和一些有害物质;活性炭吸附段中的采用的活性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回炉焚烧的方式进行再生,区别与传统的滤膜过滤方式,无需将滤膜拆卸后进行清洗,活性炭再生方式更加方便,使得整体的污水处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2、利用内桶外侧的搅动叶片,可以较好的搅动活性炭,能够避免活性炭长时间堆积后发生结块的情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活性炭吸附效果;
3、在将活性炭抽排干净后,吸附桶底部会积留较多的沉积物和细颗粒的活性炭,在吸附桶外桶的底部设置集污锥桶;以便在冲洗时收集沉积物和细颗粒的活性炭,避免其进入到后续的处理设备中,进一步减少最终出水的污染物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处理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处理段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段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吸附段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附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性炭再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预处理段;2、有机物消耗段;3、氧化还原段;4、活性炭吸附段;5、盐类去除段;6、混合调节池;7、沉淀池;8、集污槽;9、进污管;10、抽泥泵;11、抽泥管;12、预处理输出泵;13、吸附池;14、吸附桶;15、分隔板;16、进水支管;17、搅动叶片;18、集污锥桶;19、排污管;20、抽炭泵;21、抽炭管;22、回收管;23、微滤机;24、再生炉;25、提升机;26、氧化暂存池;27、氧化还原罐;28、氧化循环池;29、氧化循环泵;30、导入泵;31、内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段1、有机物消耗段2、氧化还原段3、活性炭吸附段4和盐类去除段5,预处理段1将黑水进行静止沉淀后去除大部分纤维、可沉降的颗粒物和絮状物,然后将上层清液输送给有机物消耗段2;在有机物消耗段2中,采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消耗,能够去除污水中的半纤维素、甲醇、醋醇、蚁酸和糖类,以及部分木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
参考图1,氧化还原段3可以将难以通过微生物降解的木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氧化成无机物进行处理;经过氧化还原段3处理的污水输入到活性炭吸附段4中,活性炭吸附段4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色素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经活性炭吸附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盐类去除段5中。盐类去除段5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污水中的金属阳离子置换出来,从而实现了去除污水中盐类的目的。
参考图2和图3,预处理段1包括混合调节池6、沉淀池7和集污槽8,混合调节池6和沉淀池7通过水泵连通,混合调节池6上连通有多个进污管9,进污管9将多个不同渠道过来的污水输入到混合调节池6中,混合调节池6中的污水进行混合均匀,以便后续进行集中统一处理,而无需针对每一种污水进行单独处理,从而使得采用一套设备即可处理多种不同渠道输送过来的污水;
参考图2和图3,沉淀池7上方滑移连接有安装横架,安装横架上固定有抽泥泵10,抽泥泵10上连通有抽泥管11,抽泥管11的两端分别插设进沉淀池7和集污槽8中,抽泥管11靠近沉淀池7的一端插设进沉淀池7的底部,以便更多的抽排污泥,集污槽8设置在沉淀池7的外侧面,集污槽8将污泥集中收集后送往污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处理;沉淀池7远离混合调节池6的一侧连通有预处理输出泵12,预处理输出泵12将预处理后获得的上层清液输送到有机物消耗段2中,经有机物消耗段2处理后,污水进入到氧化还原段3中进行处理。
参考图3,氧化还原段3包括氧化暂存池26、氧化还原罐27、氧化循环池28和氧化循环泵29;氧化暂存池26与有机物消耗段2通过管道连通,氧化暂存池26和氧化还原罐27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导入泵,导入泵将污水导入到氧化还原罐27的上端,污水从氧化还原罐27的上端进入到罐体中,并在其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循环泵29将氧化还原罐27和氧化循环池28连通在一起,氧化循环泵29将氧化还原罐27中反应后的污水输入到氧化循环池28中,再将氧化循环池28中的污水从氧化还原罐27上端输入到氧化还原罐27中,如此反复几次能够较好的将污水中难处理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以便后续进行处理。
参考图5和图6,活性炭吸附段4包括吸附池13、吸附桶14和填充于吸附桶14中的活性炭,吸附池13为长方体状的池体,吸附池13中设置有多个分隔板15,多个分隔板15沿吸附池1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分隔板15将吸附池13分隔成多个吸附腔;每个吸附腔上均连通有进水支管16。
参考图7,一个吸附腔对应有多个吸附桶14,吸附桶14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桶31和外桶32,内桶31和外桶32上均布有滤孔,外桶32底部为滤板,内桶31底部为密封设置;内桶31和外桶32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活性炭的储炭腔,进水支管16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内桶31上端开设有进污口,出水口与进污口一一对应。
填充于储炭腔中的活性炭的粒径为1-5mm;当活性炭粒径过小时,活性炭容易发结块,而且吸附面积过小,起不到较好的吸附作用;当活性炭粒径过大时,活性炭堆积在一起时间隙过大,使得空间的利用率降低。
参考图7,内桶31与外桶32转动配合,内桶31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搅动叶片17,外桶32的上端向内延伸有支撑环,内桶31上端向外延伸有安装环,安装环设置在支撑环上,支撑环和安装环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外桶32上端向上延伸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内桶31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减速器与内桶31连接。
参考图6,吸附腔上方设置有抽炭泵20,抽炭泵20的入口处连通有多个抽炭管21,抽炭泵20的出口处连通有回收管22,回收管22连通有活性炭再生设备;在吸附池13中的污水排尽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抽炭管21插入到储炭腔中,再启动抽炭泵20,即可将活性炭抽入到活性炭再生设备中。
参考图7,外桶32底部设置有倒锥桶状的集污锥桶18,集污锥桶18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9;当储炭腔中的活性炭被抽吸走之后,可采用高压水对储炭腔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的水带着污泥和一些细小的活性炭通过外筒底部的滤板进入到集污锥桶18中,然后通过排污管19回流到预处理段1中。
参考图8,活性炭再生设备包括微滤机23和再生炉24,再生炉24和微滤机23之间设置有提升机25,微滤机23为滚筒微滤机23;微滤机23将粒径1mm以下的活性炭滤出,提升机25可以采用斗式皮带提升机25,提升机25将粒径大于1mm的活性炭 输送至再生炉24中进行高温焚烧再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段(1)、有机物消耗段(2)、氧化还原段(3)、活性炭吸附段(4)和盐类去除段(5);
所述预处理段(1)包括混合调节池(6)、沉淀池(7)和集污槽(8),所述混合调节池(6)和沉淀池(7)通过水泵连通,所述混合调节池(6)上连通有多个进污管(9),所述沉淀池(7)上方设置有抽泥泵(10),所述抽泥泵(10)上连通有抽泥管(11),所述抽泥管(11)的两端分别插设进沉淀池(7)和集污槽(8)中;所述沉淀池(7)远离混合调节池(6)的一侧连通有预处理输出泵(12);
所述预处理输出泵(12)和有机物消耗段(2)连通;
所述活性炭吸附段(4)包括吸附池(13)、多个吸附桶(14)和填充于吸附桶(14)中的活性炭;
所述吸附池(13)一侧与氧化还原段(3)连通,相对的另一侧与盐类去除段(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13)中设置有多个分隔板(15),多个所述分隔板(15)将吸附池(13)分隔成多个吸附腔;
所述吸附腔上均连通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支管(16);
所述吸附桶(14)包括内桶(31)和外桶(32),所述内桶(31)和外桶(32)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活性炭的储炭腔,所述内桶(31)和外桶(32)上均布有滤孔,所述内桶(31)上端开设有进污口,所述进水支管(16)的出水口与进污口对应;
一个所述吸附腔中设置有多个吸附桶(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1)与外桶(32)转动配合,所述内桶(31)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搅动叶片(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2)底部设置有倒锥桶状的集污锥桶(18),所述集污锥桶(18)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9),所述排污管(19)与混合调节池(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上方设置有抽炭泵(20),所述抽炭泵(20)的入口处连通有多个抽炭管(21),所述抽炭泵(20)的出口处连通有回收管(22),所述回收管(22)连通有活性炭再生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再生设备包括微滤机(23)和再生炉(24),所述回收管(22)将活性炭输送至微滤机(23)中,所述微滤机(23)将粒径1mm以下的活性炭滤出;
所述再生炉(24)和微滤机(23)之间设置有提升机(25),所述提升机(25)将粒径大于1mm的活性炭输送至再生炉(24)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段(3)包括氧化暂存池(26)、氧化还原罐(27)、氧化循环池(28)和氧化循环泵(29);所述氧化暂存池(26)与有机物消耗段(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氧化暂存池(26)和氧化还原罐(27)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导入泵;
所述氧化循环泵(29)将氧化还原罐(27)和氧化循环池(28)连通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67344.6U CN21802577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67344.6U CN21802577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25774U true CN218025774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4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67344.6U Active CN218025774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25774U (zh)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21967344.6U patent/CN2180257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5112C (zh) | 基于膜集成技术处理造纸废水及回用的工艺方法 | |
CN104609605B (zh) | 一种实现印染染色废水回用和染料回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6266392U (zh) | 一种造纸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105347533A (zh) | 一种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3112978B (zh) | 一种棉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 |
CN102020392A (zh) | 一种印染中水回用工艺及设备 | |
CN103663849A (zh) | 一种集成膜技术与高级氧化技术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 | |
CN201610402U (zh) | 电子电镀废水回用深度处理装置 | |
CN205575835U (zh) |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5188007U (zh) | 一种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 |
CN210176681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处理系统 | |
CN218025774U (zh) | 制浆造纸尾水处理系统 | |
CN209778569U (zh) | 一种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205258241U (zh)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2403883U (zh) |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8532528U (zh) | 一种印染厂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 |
CN211497296U (zh) | 一种基于mbr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098386U (zh)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循环排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9010325U (zh) | 一种生物制药废水零排放的成套处理设备 | |
CN208151108U (zh) |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6359357U (zh) | 一种催化剂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 |
CN109879495A (zh) | 一种地表水的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 |
CN205773908U (zh) | 一种造纸废水回用系统 | |
CN205382054U (zh) | 一种人造板生产污水的处理设备 | |
CN213327194U (zh) | 垃圾渗滤液集成化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