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4721U -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4721U
CN218024721U CN202221713649.4U CN202221713649U CN218024721U CN 218024721 U CN218024721 U CN 218024721U CN 202221713649 U CN202221713649 U CN 202221713649U CN 218024721 U CN218024721 U CN 218024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fixedly connected
tungsten filament
wind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36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aod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aod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aod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aod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36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4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4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4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钨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包括底座,副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辊,副轮的内侧插接有收卷辊,收卷辊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卡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撑杆。该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主轮、传动带、副轮、丝杆、滑块、滑槽、支架、导辊、收卷辊、弹簧、卡杆、撑杆,达到了可在一个恒定的速度下对钨丝进行收卷,同时使得钨丝可均与缠绕在收卷辊外部,并且方便更换新的收卷辊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钨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背景技术
钨丝,将钨条锻打、拉拔后制成的细丝,钨丝主要用于白炽灯、卤钨灯等电光源中。
现有的钨丝复绕装置在收卷时由于收卷不均匀可能会把施钨丝给缠绕在一起,不能把线均匀的收卷在一起上,在收卷和使用时造成不便,并且现有的钨丝复绕装置中的收卷辊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导致拆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现有的钨丝复绕装置在收卷时由于收卷不均匀可能会把施钨丝给缠绕在一起,不能把线均匀的收卷在一起上,在收卷和使用时造成不便,并且现有的钨丝复绕装置中的收卷辊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导致拆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所述主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副轮,所述副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副轮的内侧插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收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副轮均与传动带传动连接且两个副轮均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侧,两个所述副轮中的一个与丝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副轮中的另一个内侧设置有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的内侧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十字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辊的外部,所述收卷辊通过插杆、十字槽与副轮插接,所述插杆的规格与十字槽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远离副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侧,所述支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远离插杆的一侧且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卡杆的外部,两个所述弹簧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杆的数量与弹簧相同,两个所述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的外部且两个撑杆的另一端均滑动连接在卡杆的内侧,两个所述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所述卡杆插接在底座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主轮、传动带、副轮、丝杆、滑块、滑槽、支架、导辊、收卷辊、弹簧、卡杆、撑杆,使用时,使用者将插杆插进副轮外部的十字槽,之后拉动把手,把手运动带动撑杆运动并使得卡杆挤压弹簧,这时卡杆收缩,当卡杆收缩到能插进底座时,使用者将卡杆插进底座,之后松开把手,这时卡杆会在弹簧的影响下与底座紧密接触,此时收卷辊安装完成,之后使用者通过电机带动主轮转动,主轮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两个副轮转动,其中一个副轮会带动收卷辊转动,另一个副轮会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转动运动,由于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会对滑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滑块无法转动,只能运动,滑块运动带动支架运动,支架运动带动钨丝通过导辊在收卷辊上缠绕,当收卷辊对钨丝收卷完成时,使用者再次拉动把手,同理,卡杆会被抽出,之后使用者可对收卷辊进行拆卸,之后通过相同步骤安装新的收卷辊,达到了可在一个恒定的速度下对钨丝进行收卷,同时导辊会对钨丝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钨丝可均与缠绕在收卷辊外部,同时方便更换新的收卷辊,从而方便实际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轮、传动带、十字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辊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主轮;4、传动带;5、副轮;6、丝杆;7、滑块;8、滑槽;9、支架;10、导辊;11、收卷辊;12、弹簧;13、卡杆;14、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3,主轮3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4,传动带4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副轮5,副轮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丝杆6,丝杆6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8,滑块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9,支架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辊10,副轮5的内侧插接有收卷辊11,收卷辊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远离收卷辊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3,卡杆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撑杆14。
副轮5有两个,两个副轮5均与传动带4传动连接且两个副轮5均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两个副轮5中的一个与丝杆6固定连接,两个副轮5中的另一个内侧设置有十字槽,十字槽的内侧插接有插杆,插杆远离十字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的外部,收卷辊11通过插杆、十字槽与副轮5插接,使得方便对收卷辊11进行拆装,同时使用者可通过电机2带动主轮3转动,主轮3转动通过传动带4带动两个副轮5转动,其中一个副轮5会带动收卷辊11转动,另一个副轮5会带动丝杆6转动,从而使得能在一个恒定的速度下对钨丝进行收卷,进而提升使得钨丝能均匀缠绕在收卷辊11的外部。
插杆的规格与十字槽相匹配,丝杆6远离副轮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滑槽8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使得丝杆6转动会带动滑块7转动运动,由于滑块7与滑槽8滑动连接,滑槽8会对滑块7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滑块7无法转动,只能运动,从而提升滑块7运动时的稳定性,支架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辊10,使得导辊10会对钨丝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钨丝可均与缠绕在收卷辊11外部,弹簧12有两个,两个弹簧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远离插杆的一侧且两个弹簧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卡杆13的外部,两个弹簧12对称分布,撑杆14的数量与弹簧12相同,两个撑杆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的外部且两个撑杆14的另一端均滑动连接在卡杆13的内侧,两个撑杆14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12的内侧,使得使用者可通过动拉动把手,把手运动带动卡杆13、撑杆14运动并使得卡杆13挤压弹簧12,这时卡杆13收缩,当卡杆13收缩到能插进底座1时,使用者将卡杆13插进底座1,之后松开把手,这时卡杆13会在弹簧12的影响下与底座1紧密接触,从而使得方便对收卷辊11进行拆装,卡杆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卡杆13插接在底座1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将插杆插进副轮5外部的十字槽,之后拉动把手,把手运动带动卡杆13、撑杆14运动并使得卡杆13挤压弹簧12,这时卡杆13收缩,当卡杆13收缩到能插进底座1时,使用者将卡杆13插进底座1,之后松开把手,这时卡杆13会在弹簧12的影响下与底座1紧密接触,此时收卷辊11安装完成,之后使用者通过电机2带动主轮3转动,主轮3转动通过传动带4带动两个副轮5转动,其中一个副轮5会带动收卷辊11转动,另一个副轮5会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转动带动滑块7转动运动,由于滑块7与滑槽8滑动连接,滑槽8会对滑块7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滑块7无法转动,只能运动,滑块7运动带动支架9运动,支架9运动带动钨丝通过导辊10在收卷辊11上缠绕,当收卷辊11对钨丝收卷完成时,使用者再次拉动把手,同理,卡杆13会被抽出,之后使用者可对收卷辊11进行拆卸,之后通过相同步骤安装新的收卷辊11,之后通过电机2再次带动钨丝进行收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3),所述主轮(3)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4),所述传动带(4)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副轮(5),所述副轮(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槽(8),所述滑块(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导辊(10),所述副轮(5)的内侧插接有收卷辊(11),所述收卷辊(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远离收卷辊(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3),所述卡杆(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撑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5)有两个,两个所述副轮(5)均与传动带(4)传动连接且两个副轮(5)均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两个所述副轮(5)中的一个与丝杆(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副轮(5)中的另一个内侧设置有十字槽,所述十字槽的内侧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十字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的外部,所述收卷辊(11)通过插杆、十字槽与副轮(5)插接,所述插杆的规格与十字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远离副轮(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侧,所述支架(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辊(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2)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远离插杆的一侧且两个弹簧(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卡杆(13)的外部,两个所述弹簧(12)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4)的数量与弹簧(12)相同,两个所述撑杆(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收卷辊(11)的外部且两个撑杆(14)的另一端均滑动连接在卡杆(13)的内侧,两个所述撑杆(14)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1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把手,所述卡杆(13)插接在底座(1)的内侧。
CN202221713649.4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Active CN218024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3649.4U CN2180247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3649.4U CN2180247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4721U true CN218024721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3649.4U Active CN218024721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4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24721U (zh) 一种恒线速控制钨丝复绕装置
CN208517591U (zh) 一种缫丝机自动抽丝装置
CN210001300U (zh) 一种高速并纱机
CN117088190A (zh) 一种混纺棉纱的纱线绕纱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6807599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绕线装置
CN110205716A (zh) 一种剑麻纤维的剪毛机
CN214166947U (zh) 一种涤纶布料生产用卷线设备
CN214300547U (zh) 一种纺织用分条整经机
CN214359508U (zh) 一种并线张力的控制装置
CN211283194U (zh) 一种高收缩型有光复合长丝自动卷绕装置
CN211687711U (zh) 一种电子电器线束生产用收卷装置
CN109436976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电安装无障碍线缆收卷器
CN211247778U (zh) 一种用于电缆拉丝机的收线机构
CN211496361U (zh) 一种纺织绕盘装置
CN209815381U (zh) 一种带储线保护的二合一导体复绕机
CN212967244U (zh) 一种电缆芯的制备装置
CN215251421U (zh) 纺织粗纱机卷绕机构
CN2618908Y (zh) 一种往复导纱装置
CN217947040U (zh) 一种农膜生产加工用防褶皱的拉伸收卷装置
CN219859930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收纳理线器
CN220998611U (zh) 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收卷装置
CN221116439U (zh) 一种碳纤维丝收卷装置
CN21946438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铜线收线机
CN215625870U (zh) 一种绝缘线卷线装置
CN220012943U (zh) 一种氨纶复合丝加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