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3422U - 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3422U
CN218023422U CN202221715749.0U CN202221715749U CN218023422U CN 218023422 U CN218023422 U CN 218023422U CN 202221715749 U CN202221715749 U CN 202221715749U CN 218023422 U CN218023422 U CN 218023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garbage
cavity
annular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57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成龙
刘美燕
李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Development District Lir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Development District Lir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Development District Lir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Development District Lir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57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3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3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3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垃圾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定位环,定位环可拆卸的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定位环开设有用于供废弃物通过的开口,定位环与上腔体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环形隔板和定位环,且定位环与所述上腔体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这样设置使得该垃圾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同时将备用垃圾袋放置于容纳空间内,避免每一次使用垃圾袋后都需要重新放置垃圾袋造成细菌污染的问题,采用该结构的垃圾桶,使得使用者的家居环境更卫生。

Description

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桶状结构的垃圾桶,桶状结构的垃圾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自行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边缘,而且在垃圾装满需要处理时,需要用手将边缘处的垃圾袋解开,这样会使得垃圾对手造成污染,若不及时清洗则对造成细菌感染等疾病。而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脏手的垃圾桶,该种垃圾桶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桶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定位环,定位环可拆卸的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定位环开设有用于供废弃物通过的开口,定位环与上腔体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定位环包括:定位环本体,定位环本体的朝向壳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沿开口的周向延伸设置,环形凸起的最大外径小于定位环本体的最小内径,部分的垃圾袋位于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定位环本体远离壳体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朝向开口边沿一侧倾斜的导向面。
进一步地,垃圾桶还包括:顶盖,顶盖与定位环本体铰接,顶盖具有将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顶盖具有避让开口的打开位置;其中,顶盖朝向定位环本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凸起,顶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环形密封凸起与导向面抵接。
进一步地,下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料口,壳体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取料口的门体。
进一步地,门体的朝向下腔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破袋器,破袋器设置有刀片。
进一步地,门体的朝向下腔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门锁组件,门锁组件位于破袋器的一侧。
进一步地,门锁组件包括:旋钮,旋钮与门体可活动地连接,旋钮的锁止端延伸至下腔体内与壳体侧壁上的锁扣相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垃圾桶包括: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顶盖连接,感应元件用于感测目标对象的位置。
进一步地,破袋器包括切割座,切割座上设置有捆扎带,捆扎带用于捆扎切割后的垃圾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环形隔板和定位环,且定位环与所述上腔体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这样设置使得该垃圾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同时将备用垃圾袋放置于容纳空间内,避免每一次使用垃圾袋后都需要重新放置垃圾袋造成细菌污染的问题,采用该结构的垃圾桶,使得使用者的家居环境更卫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环形隔板;12、上腔体;13、下腔体;131、取料口;
14、门体;
20、定位环;200、定位环本体;201、环形凸起;202、导向面;
30、容纳空间;
40、顶盖;41、环形密封凸起;
50、破袋器;51、安装座;52、支撑块;521、导入槽;522、导向面;53、刀片;
60、门锁组件;61、旋钮;611、操作段;612、锁杆;
62、锁扣;621、锁止凸起;
70、脚踩踏板;
80、垃圾袋;81、垃圾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2,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包括壳体10和定位环20。壳体10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隔板11。环形隔板11将壳体10的内部分隔成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连通。定位环20可拆卸的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定位环20开设有用于供废弃物通过的开口,定位环20与上腔体12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30。
采用该结构的垃圾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环形隔板和定位环,且定位环与所述上腔体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这样设置使得该垃圾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同时将备用垃圾袋放置于容纳空间内,避免每一次使用垃圾袋后都需要重新放置垃圾袋造成细菌污染的问题,采用该结构的垃圾桶,使得使用者的家居环境更卫生。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定位环20包括定位环本体200。定位环本体200的朝向壳体10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201。环形凸起201沿开口的周向延伸设置,环形凸起201的最大外径小于定位环本体200的最小内径,部分的垃圾袋位于环形凸起201的外周面与壳体10之间。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环形凸起201的外表面能够对垃圾袋80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使得垃圾袋80在垃圾桶入口处不会出现褶皱,导致放置垃圾时,部分垃圾停留在入口处,造成垃圾袋80不能正常填满的情况。这样设置能够方便布置垃圾袋80的同时,方便垃圾进入垃圾桶时直接落入垃圾袋80的底部,提高了垃圾袋80的利用率。进一步地,将环形凸起201的最大外径小于定位环本体200的最小内径,使得在定位环20的下方形成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能够提高备用垃圾袋的稳定性,使得在拉扯垃圾袋时不会出现垃圾袋松脱或者拉扯不动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201也可以是大致呈环形的密封结构,并不要求一定是呈圆形的环形结构,例如椭圆形、正方形或者是其他多边形能够首尾连接形成的环形结构。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方便垃圾落入垃圾袋的底部,定位环本体200远离壳体10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朝向开口边沿一侧倾斜的导向面202。
如图1至3所示,垃圾桶还包括顶盖40。顶盖40与定位环本体200铰接,顶盖40具有将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顶盖40具有避让开口的打开位置。顶盖40朝向定位环本体20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凸起41,顶盖40位于关闭位置时,环形密封凸起41与导向面202抵接。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垃圾袋80内的异味跑出壳体10外,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环形密封凸起41为卡接在顶盖40上,环形密封凸起41可以是环形密封胶圈。
如图4所示,下腔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料口,壳体10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取料口的门体14。这样设置可以当垃圾袋里的垃圾装满需要更换垃圾袋时,可以将门体14打开,从取料口出将垃圾袋取出即可,无需从垃圾桶的顶部取出垃圾袋,而且,由于该垃圾桶设置有用于存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在取出垃圾袋后,直接拖拽垃圾袋到合适长度,即可实现垃圾袋继续收集垃圾,避免每次都需要重新布置垃圾袋造成垃圾污染使用者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方便对垃圾袋的剪切,在门体14的朝向下腔体13的表面上设置有破袋器50,破袋器50设置有刀片。
为了方便打开和关闭门体14,门体14的朝向下腔体13的表面上设置有门锁组件60,门锁组件60位于破袋器50的一侧。其中,门锁组件60包括旋钮61。旋钮61与门体14可活动地连接,旋钮61的锁止端延伸至下腔体13内与壳体10侧壁上的锁扣62相配合地设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破袋器50包括安装座51、支撑块52。安装座51与门体14的内表面连接。支撑块52与安装座51连接,支撑块52上开设有导入槽521。刀片53设置于导入槽521内。这样设置使得可以在取出装有垃圾的垃圾袋的方向对垃圾袋进行切割,使得在取出垃圾袋的同时顺便将垃圾袋进行切割,使得取垃圾和切割垃圾袋的动作一气呵成,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优选地,刀片53设置于导入槽521的槽底处。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方便对垃圾袋进行切割。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垃圾桶包括壳体10、门体14和门锁组件60。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连通的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上腔体12的开口形成垃圾入口,下腔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料口。门体14与壳体10铰接,门体14具有打开取料口的打开位置,以及门体14具有关闭取料口的关闭位置。门锁组件6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中的一个与门体14连接,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中的另一个与壳体10连接,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中的一个可转动地设置,门体14通过门锁组件60与壳体10进行锁止和解锁。在本实施例中,将垃圾桶的门锁组件60中的一个锁紧件设置成可转动地方式,这样只需操作可旋转的锁紧件就能够实现门体的打开以便于将垃圾桶的下腔体内的垃圾袋取出。采用具有该门锁组件的垃圾桶的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垃圾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垃圾桶的生产成本。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锁紧件包括旋钮61,旋钮61与门体1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锁紧件包括锁扣62,锁扣62与壳体10连接并位于下腔体13内。这样设置使得门体14处于关闭状态时,只需旋转旋钮61即可实现门体14与壳体10实现锁止和解锁。
具体地,旋钮61包括操作段611和锁杆612。操作段611的第一端位于门体14的外侧,操作段611的第二端穿过门体14延伸至下腔体13内,锁杆612与操作段611的第二端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其中,该夹角优选为90度,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值,操作操作段611可带动锁杆612转动地设置。其中,操作段611具有握持部,握持部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直面形成。这样设置能够方便操作门锁组件实现门体打开和关闭。
如图8所示,锁扣62包括锁止凸起621,锁止凸起621与下腔体13的腔壁面连接,锁止凸起621呈L形结构。这样设置使得门锁组件的结构简单、可靠,只需转动操作段611的锁杆612位于锁止凸起621的内侧即可实现锁止,转动操作段611的锁杆612旋转至锁止凸起621的外侧实现解锁。在本实施例中,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连通处形成有环形隔板11,环形隔板11的内圆与上腔体12的腔壁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0,容纳空间30用于存储备用垃圾袋。这样设置可以放置一定量的备用垃圾袋,其中,备用的垃圾袋呈折叠状,当需要更换垃圾袋时,只需拖拽位于下腔体内的垃圾袋延长至合适位置后停止拖拽即可实现继续装垃圾的作用。其中,该折叠的垃圾袋可以是有一个桶底的垃圾袋,也可以是没有桶底的垃圾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对装有垃圾的垃圾袋进行剪切和封口,破袋器50包括切割座,切割座上设置有捆扎带,捆扎带用于捆扎切割后的垃圾袋。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采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使用者被垃圾桶上的赃物感染,可以设置感应元件,感应元件与顶盖40连接,感应元件用于感测目标对象的位置。例如感应元件可以是红外线发生装置,用于感应人手的位置,当检测到有目标对象在预设距离时,控制定稿打开预设角度,以方便向垃圾桶内丢垃圾。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垃圾桶包括壳体10、门体14和破袋器50。壳体10具有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上腔体12用于存储备用垃圾袋,下腔体13的腔壁开设有取料口;门体14与壳体10铰接,门体14具有将取料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门体14具有将取料口打开的打开位置;破袋器50与门体14连接,破袋器50包括导入槽521和切割部,导入槽521内设置有切割部。在本实施例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具有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壳体上设置门体结构,同时在门体结构上设置具有切割部的破袋器。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当打开门体时,破袋器就外漏于下腔体外侧,通过导入槽就能够顺利的将需要切割的垃圾送至切割部处,这样能够方便对装有垃圾的垃圾袋进行切割,采用该垃圾桶结构的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稳定可靠。
如图5所示,导入槽521的槽口沿竖直方向向上设置。这样设置方便将需要切割的垃圾袋导入槽内。
为了进一步地方便垃圾袋的切割,导入槽521的槽口边缘处形成有弧形导向面522。这样设置同时也可以避免后续使用的垃圾袋不会造成撕裂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垃圾袋的使用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刀片53的刀刃为齿状结构。这样更能够放那边刺破需要切割的垃圾袋,提高垃圾袋切割成功率和有效地降低垃圾袋的切割时长。
为了增加待切割的垃圾袋与刀片的接触面积,将刀片53沿导入槽521的槽壁延伸设置。这样能够提高刀片的切割效率。
在本申请中,除了可以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实现顶盖的打开和关闭外,还可以设置脚踩踏板70,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脚踩踏板70通过连杆组件与顶盖连接,通过踩踏脚踩踏板70实现顶盖的打开和关闭。
如图10和图12所示,放置于容纳空间30内备用的垃圾袋80包括一个垃圾袋支撑架81,垃圾袋支撑架81为环形结构,垃圾袋支撑架81可拆卸地放置于环形隔板11上,且垃圾袋支撑架81底部与环形隔板11上表面抵接,定位环的环形凸起的内圆与垃圾袋支撑架81的内圆具有距离地设置,且环形凸起的内圆位于垃圾袋支撑架81内圆内。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周面设置有环形隔板(11),所述环形隔板(11)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分隔成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所述上腔体(12)与下腔体(13)连通;
定位环(20),所述定位环(2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所述定位环(20)开设有用于供废弃物通过的开口,所述定位环(20)与所述上腔体(12)的腔壁之间围设成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的容纳空间(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20)包括:
定位环本体(200),所述定位环本体(200)的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201),所述环形凸起(201)沿所述开口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环形凸起(201)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定位环本体(200)的最小内径,部分的所述垃圾袋位于所述环形凸起(201)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本体(200)远离所述壳体(10)一侧的表面形成有朝向所述开口边沿一侧倾斜的导向面(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
顶盖(40),所述顶盖(40)与所述定位环本体(200)铰接,所述顶盖(40)具有将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所述顶盖(40)具有避让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
其中,所述顶盖(40)朝向所述定位环本体(20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凸起(41),所述顶盖(40)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环形密封凸起(41)与所述导向面(20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料口,所述壳体(10)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取料口的门体(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4)的朝向所述下腔体(13)的表面上设置有破袋器(50),所述破袋器(50)设置有刀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4)的朝向所述下腔体(13)的表面上设置有门锁组件(60),所述门锁组件(60)位于所述破袋器(5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60)包括:
旋钮(61),所述旋钮(61)与所述门体(14)可活动地连接,所述旋钮(61)的锁止端延伸至所述下腔体(13)内与所述壳体(10)侧壁上的锁扣(62)相配合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包括:
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顶盖(40)连接,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感测目标对象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器(50)包括切割座,所述切割座上设置有捆扎带,所述捆扎带用于捆扎切割后的垃圾袋。
CN202221715749.0U 2022-07-05 2022-07-05 垃圾桶 Active CN218023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749.0U CN218023422U (zh) 2022-07-05 2022-07-05 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5749.0U CN218023422U (zh) 2022-07-05 2022-07-05 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3422U true CN21802342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1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5749.0U Active CN218023422U (zh) 2022-07-05 2022-07-05 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3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5781B1 (en) Integrated cutting tool for waste disposa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889863B (zh) 多功能垃圾桶
KR20170129600A (ko) 쓰레기통
WO2024175074A1 (zh) 一种垃圾盒隐藏式存储机构及智能垃圾桶
CN218023422U (zh) 垃圾桶
CN201249976Y (zh) 多功能垃圾桶
KR200449987Y1 (ko) 쓰레기통
CN218023421U (zh) 垃圾桶
CN218318709U (zh) 垃圾桶
KR102053585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장치
KR101378534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통
KR200468598Y1 (ko) 인출식 비닐봉지가 수납된 쓰레기통
CN115196214B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40002455U (ko) 쓰레기통
CN116280794A (zh) 一种垃圾盒隐藏式存储机构及智能垃圾桶
CN211109229U (zh) 垃圾桶桶盖
KR102241981B1 (ko) 실내용 쓰레기통
KR200212887Y1 (ko) 종량제 쓰레기 봉투 거치 압착 쓰레기통
CN211253894U (zh) 家用分类垃圾桶
GB2370976A (en) A receptacle, particularly for refuse
KR20150002613U (ko) 종량제봉투용 쓰레기통
KR20200071946A (ko) 자석과 와이어를 이용한 입구 확장식 쓰레기통
CN214778359U (zh) 一种移动式污物收集车
KR102289638B1 (ko) 측벽 개폐형 쓰레기통
KR20170020181A (ko) 쓰레기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