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270U -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270U
CN218021270U CN202222524003.8U CN202222524003U CN218021270U CN 218021270 U CN218021270 U CN 218021270U CN 202222524003 U CN202222524003 U CN 202222524003U CN 218021270 U CN218021270 U CN 21802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exchanger
plate
low
voltag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40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刚
严永利
奚晓翔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er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er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er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40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包括板式换热机构、电池冷却机构、第一低压接插件、第二低压接插件和第三低压接插件,所述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通过有孔的焊接连接板支架将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的水路联通;所述第三低压接插件安装于所述板式换热机构上,其用于控制水流流向。将电子膨胀阀、压力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电池冷却换热器、可调三通阀、水路集成模块集成在一起,省去模块之间的连接管路,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且相互协调工作可靠性好,通过各部件之间的接口将各部件内的介质流道连通,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时冷却及加热,乘客舱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背景技术
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日期日益临近,新能源汽车也发展得越来越快,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科技和黑科技也越来越多应用到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各种技术应用数量日益增多,势必需要占据更多有限的车辆空间。价格也已经成为各主机厂之间竞争领域,导致各部件都在向集成化、模块化发展。本实用新型不但能降低整车采购成本,而且节省整车布局空间,为更多智能化模块和高科技模块的增加提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下新能源车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存在的结构臃肿、集成度及可靠性低以及占用车辆空间大的问题,同时还可用于提升可视化机舱美观质量,使机舱管路更加简洁,成本更加低廉,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其包括板式换热机构、电池冷却机构、第一低压接插件、第二低压接插件和第三低压接插件,所述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通过有孔的焊接连接板支架将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的水路联通;
所述第三低压接插件安装于所述板式换热机构上,其用于控制水流流向;所述第一低压接插件和第二低压接插件均安装于电池冷却机构上,通过第二低压接插件反馈信号,控制第一低压接插件的运动结构来控制用于电池冷却回路冷却液的制冷剂流量。
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机构包括可调三通阀、板式换热器、水路分配连接块和焊接连接板,所述可调三通阀通过水路分配连接块和焊接连接板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可调三通阀通过密封机构将水路分配连接块和板式换热器连接,通过可调三通阀把热冷却液带入板式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电池冷却机构包括电子膨胀阀、压力温度传感器、电池冷却器和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所述电池冷却器通过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把电子膨胀阀、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的电池冷却器的一侧;
所述电子膨胀阀和压力温度传感器通过制冷剂专用的密封结构密封链接,所述焊接连接板支架中间的孔与电池冷却器联通。
优选的,所述水路分配连接块上设置有乘员舱换热器热冷却液接口、PTC待加热液进口、电池包回路冷却液进口、乘员舱换热器换热后液进口和热冷却液接口,所述电池冷却器上设置有电池包回路冷却液出口。
优选的,所述电池冷却器上设置有用于供制冷剂进入的制冷剂进口和用于供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出口。
优选的,所述焊接连接板支架、水路分配连接块和焊接连接板通过中间连接板固定在整车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将可调三通阀、电池冷却器、板式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压力温度传感器、水路分配链接块固定集成在一起,省却了各块之间的连接管路,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且适于规模化生产;通过各部件之间的接口将各部件内的介质流道连通,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时冷却及加热,确保动力电池在设定温度区间内安全高效工作;可实现对乘客舱的热舒适性进行加热和暂停加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的各对外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的各低压电气接插件对外接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可调三通阀、2焊接连接板支架、3电子膨胀阀、4压力温度传感器、5电池冷却器、6板式换热器、7水路分配连接块。8焊接连接板、9制冷剂进口、10电池包回路冷却液出口、11制冷剂出口、12乘员舱换热器热冷却液接口、13PTC待加热液进口、14电池包回路冷却液进口、15乘员舱换热器换热后液进口、16热冷却液接口、17第一低压接插件、18第二低压接插件、19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20第二低压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参照图1-3:
实施例一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热环境舒适性模块,分为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两侧通过有孔的焊接连接板支架2把这两侧的水路联通。包括:可调三通阀1、板式换热器6、电池冷却器5、电子膨胀阀3、压力温度传感器4;可调三通阀1通过水路分配连接块7以及焊接连接板8固定于板式换热器6的一侧,电池冷却器5通过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把电子膨胀阀3、压力传感器4链接在的电池冷却器5的一侧,电子膨胀阀3和压力温度传感器4通过制冷剂专用的密封结构密封链接。具体的,板式换热器6是水-水换热,电池冷却器5是水-制冷剂换热。
另外,可调三通阀1通过密封结构把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焊接连接板8链接在一起,水路分配连接块7通过密封结构和焊接连接板8链接在一起,板式换热器连接块2中间有孔与板式换热器5联通。可调三通阀1通过密封机构将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板式换热器6连接,通过可调三通阀1把热冷却液带入板式换热器6。
具体的,电子膨胀阀3通过制冷剂专用密封结构与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链接在一起,压力温度传感器4也通过制冷剂专用密封结构与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链接在一起。
然后把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通过有孔的焊接连接板支架2把这两侧的水路联通。
最后,其中焊接连接板支架2、板换焊接块8、水路分配连接块7通过中间连接板固定在整车上。
在使用时,当乘员舱需要加热时,来自热冷却液接口16的热冷却液,通过可调三通阀1、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乘员舱换热器热冷却液接口12进入乘员舱换热器,对乘员舱实施加热,换热后的冷却液再次进入乘员舱换热器换热后液进口15。
当电池包需要加热时,来自热冷却液接口16的热冷却液,通过可调三通阀1和水路分配连接块7,并经过板式换热器6后,在PTC待加热液进口13进入PTC再次加热冷却液;电池包回路的冷却液经过14进,经过板式换热器6加热后的冷却液,通过电池包回路冷却液出口10出,进入电池包冷却液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包和乘员舱都需要加热器时,优先满足电池包加热回路。
当电池包需要冷却时,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口9进,然后制冷剂在电池冷却器5内膨胀吸热,把来自电池包内的冷却液热量带走后,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11出来,进入制冷剂回路;电池包回路的冷却液经过电池包回路冷却液进口14进,经过电池冷却器5冷却后的冷却液,通过电池包回路冷却液出口10出来,进入电池包冷却液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要么加热,要么冷却,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通过可调三通阀1可以把热冷却液带入板式换热器6,在板式换热器6内进行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然后接入电池包回路,可对电池包进行加热。通过可调三通阀1和水路分配连接块7可以把热冷却液接乘员舱换热器回路,给乘员舱加热。通过电子膨胀阀3、电池冷却器5、压力温度传感器4和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的设置,通过制冷剂吸收经过电池冷却器5冷却液热量,达到给电池包进行冷却目的。通过第三低压接插件20,可以用控制可调三通阀水流流向,通过第二低压接插件18反馈信号,控制第一低压接插件17的运动结构,控制用于电池冷却回路冷却液的制冷剂的流量。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6)

1.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式换热机构、电池冷却机构、第一低压接插件(17)、第二低压接插件(18)和第三低压接插件(20),所述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通过有孔的焊接连接板支架(2)将板式换热机构和电池冷却机构的水路联通;
所述第三低压接插件(20)安装于所述板式换热机构上,其用于控制水流流向;
所述第一低压接插件(17)和第二低压接插件(18)均安装于电池冷却机构上,通过第二低压接插件(18)反馈信号,控制第一低压接插件(17)的运动结构来控制用于电池冷却回路冷却液的制冷剂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机构包括可调三通阀(1)、板式换热器(6)、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焊接连接板(8),所述可调三通阀(1)通过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焊接连接板(8)固定于板式换热器(6)的一侧,所述可调三通阀(1)通过密封机构将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板式换热器(6)连接,通过可调三通阀(1)把热冷却液带入板式换热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机构包括电子膨胀阀(3)、压力温度传感器(4)、电池冷却器(5)和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所述电池冷却器(5)通过电池冷却器焊接连接块(19)把电子膨胀阀(3)、压力温度传感器(4)连接在所述的电池冷却器(5)的一侧;
所述电子膨胀阀(3)和压力温度传感器(4)通过制冷剂专用的密封结构密封链接,所述焊接连接板支架(2)中间的孔与电池冷却器(5)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分配连接块(7)上设置有乘员舱换热器热冷却液接口(12)、PTC待加热液进口(13)、电池包回路冷却液进口(14)、乘员舱换热器换热后液进口(15)和热冷却液接口(16),所述电池冷却器(5)上设置有电池包回路冷却液出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器(5)上设置有用于供制冷剂进入的制冷剂进口(9)和用于供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出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连接板支架(2)、水路分配连接块(7)和焊接连接板(8)通过中间连接板固定在整车上。
CN202222524003.8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Active CN21802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4003.8U CN218021270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4003.8U CN218021270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270U true CN21802127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4003.8U Active CN218021270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9657B (zh) 燃料电池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1717076B (zh) 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67246U (zh) 液冷板组件及汽车电池系统
CN103253148A (zh) 电池冷却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1403848B (zh) 一种基于极耳液冷方式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417926B (zh) 动力电池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09016234U (zh) 串联式六通电池板式换热器
CN218021270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换热器及乘员舱环境舒适性模块
CN215451530U (zh) 换热装置、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17468650U (zh) 一种集成液冷与加热功能的动力电池箱结构
CN11066733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综合热管理系统
CN114475156A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0665393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加热系统
CN207875410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8090974U (zh) 一种车载热水装置
CN217426869U (zh) 一种应用在动力电池中双面热传递的热管理系统
CN211980833U (zh) 一种液冷板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3501930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的热管理系统
CN218703237U (zh) 一种应用综合热能管理技术的轨道车辆
CN215971028U (zh) 一种用于除气的冷却系统
CN217319965U (zh) 一种用于混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7048341U (zh) 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用的板式换热器及其系统
CN21203318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换热装置
CN214625179U (zh) 一种新型双进出水口液冷板总成
CN219419174U (zh) 一种冷暖一体式换热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03, zhannan Avenue,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li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03, zhannan Avenue, intersection of Nanyi road and Baimian Road,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DERRY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