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137U -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137U
CN218021137U CN202222080102.1U CN202222080102U CN218021137U CN 218021137 U CN218021137 U CN 218021137U CN 202222080102 U CN202222080102 U CN 202222080102U CN 218021137 U CN218021137 U CN 21802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ent
cockpit
rotating
ai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01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n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n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n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n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01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旁侧设有转动把手;还包括:转动轴,水平安装在固定盒内,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于固定盒内,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盒与转动把手的侧壁固定连接;转动臂,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臂呈矩阵分布在框架内,且每个所述转动轴均与框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一个转动臂的轴端贯穿框架并延伸至安装架内,一个转动臂的轴端上套设有转动块,且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与框架的外侧壁相贴合,该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可以对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进行调节,并且可在不使用通风口时,可将通风口闭合。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通风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背景技术
驾驶舱通风口是车辆用以循环空气用的外循环通风口,现如今大部分车辆的驾驶舱通风口都与空调连接,现在的驾驶舱通风口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公开号为CN214564487U的一种汽车通风口结构,由于设置了盖板构件,并在其三个面是覆盖固定了吸音棉,采用的吸音棉为高分子聚酯和聚丙烯双组份材料,结构是极细长管状纤维,具有吸音系数高、阻燃、吸水率极低、不发霉、无毒无味无粉尘等特点,所以能够有效的降低车外噪音和叶片拍打骨架的声音,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音棉的设置,虽会降低叶片拍打骨架的声音,但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通风口的出风量,并且不便对通风口的出风量进行控制。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驾驶舱通风口由于吸音棉的设置,虽会降低叶片拍打骨架的声音,但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通风口的出风量,并且不便对通风口的出风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旁侧设有转动把手;
还包括:
转动轴,水平安装在固定盒内,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于固定盒内,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盒与转动把手的侧壁固定连接;
转动臂,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臂呈矩阵分布在框架内,且每个所述转动轴均与框架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一个转动臂的轴端贯穿框架并延伸至安装架内。
优选的,一个转动臂的轴端上套设有转动块,且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与框架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转动块的底端转动设有连接架,且所述连接架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盘,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贯穿安装架并延伸至固定盒内,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设有从动伞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使用者转动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使主动伞齿转动,主动伞齿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伞齿转动,从动伞齿通过连接轴带动转动盘转动,并使连接架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而移动,从而通过转动块带动一个转动臂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于从动伞齿的旁侧,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主动伞齿,所述主动伞齿与从动伞齿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使转动轴一端的主动伞齿转动,主动伞齿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伞齿转动通过连接轴使转动盘转动。
优选的,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之间均竖直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侧壁上的每两个同侧的转动臂之间均设有连接杆,且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同侧的转动臂的顶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一个转动的转动臂通过连接杆的连接,使与其同侧的转动转动,并在挡板的设置下,使四个转动臂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挡板逐渐倾斜,通过挡板的倾斜调节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
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臂的旁侧均设有与框架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且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板,且所述转动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侧壁上的两个同侧的转动杆的底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半齿,且两个同侧的转动杆分别与两个转动臂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转动的转动臂带动与其传动的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转动板转动,通过转动板与挡板的配合调节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
优选的,所述框架内对称设有两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移动齿轮,且每个所述移动齿轮的上方与下方均设有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两个所述移动齿条均与框架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移动齿轮上方的移动齿条贯穿框架并延伸出去,每个移动齿轮下方的移动齿条延伸至框架内并与一个转动杆底端的转动半齿相啮合,每个所述移动齿轮上方的移动齿条的顶部设有与框架滑动连接的移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当转动杆转动时,通过其底端的转动半齿带动与其啮合的移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转动,使与其啮合的上方的移动齿条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通过移动板、转动板与挡板的配合,可以在使用者不使用通风口时将通风口闭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可以对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进行调节,并且可在不使用通风口时,可将通风口闭合,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臂和挡板,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使用者转动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使主动伞齿转动,主动伞齿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伞齿转动,从动伞齿通过连接轴带动转动盘转动,并使连接架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而移动,从而通过转动块带动一个转动臂转动,通过连接杆的连接,使与其同侧的转动转动,并在挡板的设置下,使四个转动臂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挡板逐渐倾斜,通过挡板的倾斜调节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
2、设置有移动齿轮、转动杆和移动齿条,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当转动杆转动时,通过其底端的转动半齿带动与其啮合的移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转动,使与其啮合的上方的移动齿条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通过移动板、转动板与挡板的配合,可以在使用者不使用通风口时将通风口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齿轮与移动齿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臂和转动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安装架;3、固定盒;4、转动把手;5、转动轴;6、转动臂;7、转动块;8、连接架;9、转动盘;10、连接轴;11、从动伞齿;12、主动伞齿;13、挡板;14、连接杆;15、转动杆;16、转动板;17、转动半齿;18、移动齿轮;19、移动齿条;20、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包括框架1,框架1的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盒3,固定盒3的旁侧设有转动把手4;
还包括:转动轴5,水平安装在固定盒3内,且转动轴5的一端位于固定盒3内,转动轴5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盒3与转动把手4的侧壁固定连接;转动臂6,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臂6呈矩阵分布在框架1内,且每个转动轴5均与框架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一个转动臂6的轴端贯穿框架1并延伸至安装架2内。
一个转动臂6的轴端上套设有转动块7,且转动块7的侧壁与框架1的外侧壁相贴合,转动块7的底端转动设有连接架8,且连接架8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盘9,转动块7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0,且连接轴10的顶端贯穿安装架2并延伸至固定盒3内,连接轴10的顶端设有从动伞齿11,转动轴5的一端位于从动伞齿11的旁侧,且转动轴5的一端上安装有主动伞齿12,主动伞齿12与从动伞齿11相啮合,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6之间均竖直设有挡板13,且挡板13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6固定连接,框架1内侧壁上的每两个同侧的转动臂6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4,且每个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同侧的转动臂6的顶端转动连接,每个转动臂6的旁侧均设有与框架1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15,且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15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板16,且转动板16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15固定连接,框架1内侧壁上的两个同侧的转动杆15的底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半齿17,如图1-6所示,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使用者转动转动把手4,带动转动轴5转动,使主动伞齿12转动,主动伞齿12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伞齿11转动,从动伞齿11通过连接轴10带动转动盘9转动,并使连接架8随着转动盘9的转动而移动,从而通过转动块7带动一个转动臂6转动,通过连接杆14的连接,使与其同侧的转动转动,并在挡板13的设置下,使四个转动臂6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挡板13逐渐倾斜,转动的转动臂6带动与其传动的转动杆15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带动转动板16转动,通过转动板16与挡板13的配合调节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
框架1内对称设有两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移动齿轮18,且每个移动齿轮18的上方与下方均设有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19,两个移动齿条19均与框架1滑动连接,且每个移动齿轮18上方的移动齿条19贯穿框架1并延伸出去,每个移动齿轮18下方的移动齿条19延伸至框架1内并与一个转动杆15底端的转动半齿17相啮合,每个移动齿轮18上方的移动齿条19的顶部设有与框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20,如图1和图5所示,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当转动杆15转动时,通过其底端的转动半齿17带动与其啮合的移动齿条19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18转动,使与其啮合的上方的移动齿条19移动,带动移动板20移动,通过移动板20、转动板16与挡板13的配合,可以在使用者不使用通风口时将通风口闭合。
工作原理:当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使用时,使用者转动转动把手4,带动转动轴5转动,使主动伞齿12转动,主动伞齿12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伞齿11转动,从动伞齿11通过连接轴10带动转动盘9转动,并使连接架8随着转动盘9的转动而移动,从而通过转动块7带动一个转动臂6转动,通过连接杆14的连接,使与其同侧的转动转动,并在挡板13的设置下,使四个转动臂6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挡板13逐渐倾斜,转动的转动臂6带动与其传动的转动杆15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带动转动板16转动,调节驾驶舱通风口的出风量,当转动杆15转动时,通过其底端的转动半齿17带动与其啮合的移动齿条19移动,从而带动移动齿轮18转动,使与其啮合的上方的移动齿条19移动,带动移动板20移动,通过移动板20、转动板16与挡板13的配合,可以在使用者不使用通风口时将通风口闭合。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盒(3),所述固定盒(3)的旁侧设有转动把手(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轴(5),水平安装在固定盒(3)内,且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位于固定盒(3)内,转动轴(5)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盒(3)与转动把手(4)的侧壁固定连接;
转动臂(6),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臂(6)呈矩阵分布在框架(1)内,且每个所述转动轴(5)均与框架(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一个转动臂(6)的轴端贯穿框架(1)并延伸至安装架(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其特征在于:一个转动臂(6)的轴端上套设有转动块(7),且所述转动块(7)的侧壁与框架(1)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转动块(7)的底端转动设有连接架(8),且所述连接架(8)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盘(9),所述转动块(7)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0),且所述连接轴(10)的顶端贯穿安装架(2)并延伸至固定盒(3)内,所述连接轴(10)的顶端设有从动伞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位于从动伞齿(11)的旁侧,且所述转动轴(5)的一端上安装有主动伞齿(12),所述主动伞齿(12)与从动伞齿(1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6)之间均竖直设有挡板(13),且所述挡板(13)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臂(6)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内侧壁上的每两个同侧的转动臂(6)之间均设有连接杆(14),且每个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同侧的转动臂(6)的顶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臂(6)的旁侧均设有与框架(1)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动杆(15),且每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15)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板(16),且所述转动板(16)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内侧壁上的两个同侧的转动杆(15)的底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半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对称设有两个与其转动连接的移动齿轮(18),且每个所述移动齿轮(18)的上方与下方均设有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19),两个所述移动齿条(19)均与框架(1)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移动齿轮(18)上方的移动齿条(19)贯穿框架(1)并延伸出去,每个移动齿轮(18)下方的移动齿条(19)延伸至框架(1)内并与一个转动杆(15)底端的转动半齿(17)相啮合,每个所述移动齿轮(18)上方的移动齿条(19)的顶部设有与框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20)。
CN202222080102.1U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Active CN21802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0102.1U CN218021137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0102.1U CN218021137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137U true CN21802113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6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0102.1U Active CN218021137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73120U (zh) 一种通风型环保幕墙
CN212806008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高效送风口
CN218021137U (zh) 一种可调节出风量的驾驶舱通风口
CN113530042B (zh) 一种能进行风力发电的建筑幕墙
CN217209660U (zh) 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113623773A (zh) 一种生物医药实验室专用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
CN212777634U (zh) 一种室内壁挂式空调出风端风向调节控制器
CN218029995U (zh) 一种横向控制的中空百叶玻璃
CN219810020U (zh) 一种中央空调风口的便捷式调节隔板
CN112922515A (zh) 一种服务于室内换气的遮阳防盗窗
CN219865108U (zh) 一种安全矿井通风装置
CN216132065U (zh) 一种臭氧过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446913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新风系统用空气净化设备
CN207878958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的防护网
CN216163107U (zh) 一种节能变频调速柜
CN220930653U (zh) 一种室内装修除尘风机
CN210345816U (zh) 一种节能型手术室用空气净化调节装置
CN220247310U (zh) 一种具有通风结构的幕墙
CN220029353U (zh) 一种门窗铣磨机导轨机构
CN217236194U (zh) 一种冷库风机无级调节装置
CN217994066U (zh) 一种设有抗老化结构的出风口壳体
CN216481545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空调出风口的改向结构
CN212336429U (zh) 一种电控百叶玻璃隔断
CN216557503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220553951U (zh) 一种新型的具有清理功能的光伏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