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1956U -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1956U
CN218011956U CN202221073742.3U CN202221073742U CN218011956U CN 218011956 U CN218011956 U CN 218011956U CN 202221073742 U CN202221073742 U CN 202221073742U CN 218011956 U CN218011956 U CN 218011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oxygen
communicated
gas
siev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37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涛
何伟
于书强
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C Tianjin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C Tianji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C Tianjin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C Tianjin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37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195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5601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7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1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1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吸附塔包括控制阀、第一分子筛罐、第二分子筛罐、分气板、第一连接管以及均压阀。控制阀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第一分子筛罐的进气端与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二分子筛罐的进气端与另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一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在控制阀的控制下进行连通。分气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还设置有与第二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均压阀用于调节形成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的通断。吸附塔的进气端和出氧端均可以均压,提高分子筛罐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分子筛在高气压状态下迅速吸附氮气,提高制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背景技术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以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Swing Adsorption,PSA)在常温低压下以空气为原料,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产生高纯度的医用氧气,分离的氧气浓度为90%-96%,其特点是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以及可长期连续供氧等优点,轻松取代传统的瓶装氧气及化学制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分子筛制氧机所安装的吸附塔主要包括分离式和集成式但是,不论是分离式吸附塔还是集成式吸附塔,均存在管路连接复杂以及管路连接采用的接嘴较多导致的漏气风险点多的情况,从而导致上述两种形式的吸附塔普遍存在制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附塔,包括:
控制阀,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
第一分子筛罐,其进气端与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
第二分子筛罐,其进气端与另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其中,
所述第一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在所述控制阀的控制下进行连通;
分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和第二分子筛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
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
均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之间的通断。
可选的,所述分气板包括一体式的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形成连通。
可选的,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储氧罐,与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连通,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分子筛罐或第二分子筛罐产生的氧气。
可选的,所述分气板还包括一体式的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三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管形成连通;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节流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采用医用级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安装卡,固定于所述分气板上,以用于卡接所述均压阀。
可选的,所述控制阀和均压阀均为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子筛罐的出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以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分子筛罐和第二分子筛罐流出的氧气回流。
可选的,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分气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和第二分子筛罐上,所述分气板安装于所述分气密封垫上。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子筛制氧机,包括:
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吸附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阀、第一分子筛罐、第二分子筛罐、分气板、第一连接管以及均压阀。控制阀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第一分子筛罐的进气端与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二分子筛罐的进气端与另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一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的进气端在控制阀的控制下进行连通。分气板固定于第一分子筛罐和第二分子筛罐上,设置有与第一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还设置有与第二分子筛罐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均压阀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内,以用于调节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的通断。在制氧过程中,吸附塔的进气端和出氧端均可以进行均压,从而提高分子筛罐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分子筛在高气压状态下迅速吸附氮气,提高制氧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塔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塔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塔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控制阀;2、第一分子筛罐;3、第二分子筛罐;4、分气板;5、第一连接管;6、均压阀;7、储氧罐;8、节流桥;9、安装卡;10、单向阀;11、分气密封垫;12、进气端盖;13、出气端盖;14、筛板;15、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附塔,可以包括控制阀1、第一分子筛罐2、第二分子筛罐3、分气板4、第一连接管5以及均压阀6。其中:
所述控制阀1一方面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空气的输入和氮气的排出,另一方面还用于控制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连通。所述控制阀1可以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其中,空气进气端用于排入空气,排气端用于排出氮气。所述控制阀1可以为电磁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所述控制阀1的型号,在此不做限定。例如,所述控制阀1可以是两位四通阀。再例如,控制阀1的数量也可以是若干个。优选的,所述吸附塔可以包括进气端盖12和出气端盖13,所述控制阀1可以安装于所述进气端盖12内,进气端盖12和出气端盖13分别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吸附塔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与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另外的,在解析过程中,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就作为废气出气端,与排气端连通。所述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与另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另外的,在解析过程中,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就作为废气出气端,与排气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可以并排设置,且分别包括有筛板14,在筛板14中铺设有分子筛,分子筛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产生医用氧气。参照图1和图2所示,筛板14可以是水平设置在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中,将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隔在两个腔体内,由此,可以保证氧气的纯度。其中,分子筛可以通过无纺布包裹在所述筛板14内。
通过控制阀1的控制,可以使得第一分子筛罐2处于吸附过程时,使得第二分子筛罐3处于解吸过程。两个分子筛罐交替工作完成连续制氧,保证了制氧效率。其中,吸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处于高压状态,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和空气出气端连通,从而使得空气进入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中的分子筛快速吸收氮气,产生浓度高的氧气,并通过第一氧气通道或第二氧气通道流出;解吸过程包括: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处于低压状态,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和排气端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关闭。由此,在解析过程和吸附过程交替时,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在所述控制阀1的控制下进行连通,从而快速进行均压,提高制氧效率。
所述分气板4固定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上,例如,分气板4可以安装于出气端盖13上,由此,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可以设置在出气端盖13上,例如在出气端盖13上开设有多个通气槽供氧气输出。并且,所述分气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并且,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其中,为了避免过多的管路连接,导致的漏气风险点增加,所述分气板4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的注塑件,保证了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的密封性,且同时简化了所述吸附塔的结构。
一种示例中,所述出气端盖13上可以设置有两个通气槽,一个通气槽与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连通,另一个通气槽与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连通。对应的,所述分气板4上的第一氧气通道与其中一个通气槽连通,所述分气板4上的第二氧气通道与另一个通气槽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管5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
所述均压阀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内,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之间的通断。例如,所述均压阀6也可以为电磁阀。所述吸附塔还可以包括安装卡9,所述安装卡9固定于所述分气板4上,以用于卡接所述均压阀6。其中,所述安装卡9与分气板4可以螺纹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气板4包括一体式的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通道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5形成连通。其中,接嘴结构可以用于直接安装管路或阀门,从而简化了吸附塔的结构,使得装配或者拆卸变得更加便利。一体式的结构减少了外接式的接嘴结构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吸附塔漏气的风险。由此,能够提高吸附塔的制氧效率。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第一连接管5就可以直接插装于分气板4的接嘴结构上进行固定。
一种可选的实用新型实施例,参照1和图3所示,所述吸附塔还可以包括:
储氧罐7,与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连通,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产生的氧气。
本实施例中,储氧罐7和第一氧气通道之间、储氧罐7和第二氧气通道之间均可以通过管路形成连接,从而能够连续存储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输出的氧气。
一种可选的实用新型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分气板4还可以包括一体式的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三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管15形成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5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节流桥8。由此,可以通过节流桥8,对分子筛罐内的分子筛增设了一个氮气的吹扫过程,从而能够保证分子筛内的氮气能够完全解析出去,优化了所述吸附塔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5均采用医用级材料制成。例如,医用级材料可以是医用硅胶、医用塑料等,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单向阀10,以用于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流出的氧气回流。所述单向阀10可以安装在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对应的端盖上。
一种可选的实用新型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所述吸附塔还可以包括:
分气密封垫11,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上,具体的,所述分气密封垫11可以铺设于所述出气端盖13上。所述分气板4安装于所述分气密封垫11上,所述分气密封垫11增加了分气板4与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从而优化了所述吸附塔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场景对相关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处增设密封垫或密封圈等密封件,来保证吸附塔的密封性能。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场景对相关部件安装对应的气路接嘴结构,以便于部件之间进行连接。
并且,吸附塔的进气端和出氧端可以同时进行均压,也可以分时进行均压,上述两种均压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场景进行确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分子筛制氧机,可以包括:
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吸附塔。
综上,所述吸附塔包括控制阀1、第一分子筛罐2、第二分子筛罐3、分气板4、第一连接管5以及均压阀6。控制阀1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与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与另一个空气出气端连通。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在控制阀1的控制下进行连通。分气板4固定于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上,设置有与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还设置有与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第一连接管5连通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均压阀6设置于第一连接管5内,以用于调节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之间的通断。在制氧过程中,吸附塔的进气端和出氧端均可以进行均压,从而提高分子筛罐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分子筛在高气压状态下迅速吸附氮气,提高制氧效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阀(1),包括空气进气端、排气端以及两个空气出气端;
第一分子筛罐(2),其进气端与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
第二分子筛罐(3),其进气端与另一个所述空气出气端连通;其中,
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分子筛罐(3)的进气端,在所述控制阀(1)的控制下进行连通;
分气板(4),固定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氧气通道;
第一连接管(5),连通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
均压阀(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内,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之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板(4)包括一体式的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接嘴结构和第二接嘴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5)形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储氧罐(7),与所述第一氧气通道和第二氧气通道连通,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或第二分子筛罐(3)产生的氧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板(4)还包括一体式的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其中,
所述第三接嘴结构与第一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嘴结构与第二氧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嘴结构和第四接嘴结构通过第二连接管(15)形成连通;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5)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节流桥(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15)均采用医用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安装卡(9),固定于所述分气板(4)上,以用于卡接所述均压阀(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和均压阀(6)均为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的出气端和第二分子筛罐(3)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单向阀(10),以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流出的氧气回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还包括:
分气密封垫(11),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子筛罐(2)和第二分子筛罐(3)上,所述分气板(4)安装于所述分气密封垫(11)上。
10.一种分子筛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吸附塔。
CN202221073742.3U 2021-12-02 2022-04-27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Active CN218011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742.3U CN21801195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PCT/CN2022/135601 WO2023098754A1 (zh) 2021-12-02 2022-11-30 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742.3U CN218011956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1956U true CN21801195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2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3742.3U Active CN218011956U (zh) 2021-12-02 2022-04-27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1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86945A (en) Process and compound bed means for evolving a first component enriched gas
EP0609620B1 (en) Gas separation
US89452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entrating ozone gas
CN218011956U (zh) 一种吸附塔和分子筛制氧机
CN201899965U (zh) 一体化吸附塔
US5344474A (en) Gas separation device
CN204656291U (zh) 一种新型节能vpsa制氧设备
CN105152136A (zh) 新型psa制氧机
CN103223288B (zh) 变压吸附脱碳装置及工艺
CA2493994A1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target gas
CN105399063A (zh) 组合式高压氮气提纯设备
CN215233166U (zh) 集成式吸附器及制氧机
CN112206636B (zh) 四塔变压吸附方法
JP5007610B2 (ja) 酸素濃縮器の設計方法
CN204938976U (zh) 新型psa制氧机
CN113277486A (zh) 一种组合制氮机及其制氮工艺
CN220939876U (zh) 一种制氧主机
EP1775011B1 (e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device
CN112250045B (zh) 一种可实现高精度不同浓度氮气制备系统
CN218741141U (zh) 一种模块化制氧机分子筛吸附塔装置
JP2015163393A (ja) 酸素分離方法及び設備
CN1344580A (zh) 气体分离的变压吸附方法及装置
CN220238197U (zh) 一种具有分离式气体均布器的制氮机
CN211864453U (zh) 一种简易型变压吸附制氮机
CN219072523U (zh) 一种撬装式空气纯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