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0682U -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0682U
CN218000682U CN202220647533.9U CN202220647533U CN218000682U CN 218000682 U CN218000682 U CN 218000682U CN 202220647533 U CN202220647533 U CN 202220647533U CN 218000682 U CN218000682 U CN 218000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upport
cover
sides
thread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7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h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75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0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0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06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底部套装有调节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架能够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建筑的顶壁上,通过转动调节板带动螺纹杆在螺纹套的内部转动,能够带动调节套在支撑套的外侧向上滑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板在限位架的内部转动,能够防止螺纹杆在反转时与调节套进行分离,调节套在支撑套的外侧滑动时,限位块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能够防止调节套随着支撑套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背景技术
支吊架主要用于电厂汽水管道或锅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热位移及其设备装置上。根据管道受力情况计算确定的弹簧支吊架工作和热位移要求。
现有的支吊架在安装时,无法根据管道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在对一些特殊的管道进行固定时较为不便,并且现有的支吊架的抗震效果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支吊架在安装时,无法根据管道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在对一些特殊的管道进行固定时较为不便,并且现有的支吊架的抗震效果较差,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底部套装有调节套,所述支撑套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调节套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架,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向下穿过限位架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活动穿插在限位架的内部,两个调节套相对一侧的底部共同安装有减震机构,两个减震机构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卡架,所述固定卡架的两端均竖向穿插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顶端均螺纹安装在螺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在调节套与固定座之间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内壁均安装有阻尼块,两个阻尼块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的左右两内壁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套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活动穿插在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活动穿插在支撑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顶端的中部竖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一侧与固定支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卡架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支架能够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建筑的顶壁上,通过转动调节板带动螺纹杆在螺纹套的内部转动,能够带动调节套在支撑套的外侧向上滑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板在限位架的内部转动,能够防止螺纹杆在反转时与调节套进行分离,调节套在支撑套的外侧滑动时,限位块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能够防止调节套随着支撑套转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和固定卡架套装在管道的外侧,使固定螺栓安装在螺纹槽的内部,能够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并且通过防滑套与管道接触,能够防止管道在其中出现滑动,并且通过减震弹簧和阻尼块的作用,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能够防止震动对管道造成影响,避免管道因震动而出现损坏或破损,导致其中的物质出现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连接块;3、支撑套;4、限位挡板;5、螺纹杆;6、螺纹套;7、调节套;8、减震机构;81、固定架;82、阻尼块;83、减震弹簧;9、固定卡架;10、固定座;11、固定支架;12、加强块;13、固定孔;14、限位架;15、限位板;16、调节板;17、限位槽;18、螺纹槽;19、固定螺栓;20、防滑套;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顶端的中部竖向开设有固定孔13,安装板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强块12,加强块12的一侧与固定支架11相连接,安装板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套3,支撑套3的底部套装有调节套7,支撑套3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挡板4,限位挡板4活动穿插在支撑套3的内部,通过限位挡板4能够防止螺纹杆5从螺纹套6的内部脱离,调节套7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架14,螺纹杆5的底端向下穿过限位架14安装有调节板16,通过转动调节板16带动螺纹杆5在螺纹套6的内部转动,能够带动调节套7在支撑套3的外侧向上滑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螺纹杆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活动穿插在限位架14的内部,通过限位板15在限位架14的内部转动,能够防止螺纹杆5在反转时与调节套7进行分离,两个调节套7相对一侧的底部共同安装有减震机构8,两个减震机构8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18,固定座10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卡架9,固定座10与固定卡架9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滑套20,通过防滑套20与管道接触,能够防止管道在其中出现滑动,固定卡架9的两端均竖向穿插有固定螺栓19,固定螺栓19的顶端均螺纹安装在螺纹槽18的内部,通过固定座10和固定卡架9套装在管道的外侧,使固定螺栓19安装在螺纹槽18的内部,能够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减震机构8包括安装在调节套7与固定座10之间的固定架81,固定架81的左右两内壁均安装有阻尼块82,两个阻尼块82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减震弹簧83,通过减震弹簧83和阻尼块82的作用,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能够防止震动对管道造成影响,避免管道因震动而出现损坏或破损,导致其中的物质出现泄漏。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调节套7的左右两内壁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17,支撑套3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分别活动穿插在限位槽17的内部,调节套7在支撑套3的外侧滑动时,通过限位块21在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能够防止调节套7随着支撑套3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建筑的顶壁上,通过锚栓穿插在固定孔13的内部,能够使固定支架11与建筑的顶部进行固定,转动调节板16带动螺纹杆5在螺纹套6的内部转动,限位板15在限位架14的内部转动,能够带动调节套7在支撑套3的外侧向上滑动,从而能够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板15在限位架14的内部转动,能够防止螺纹杆5在反转时与调节套7进行分离,调节套7在支撑套3的外侧滑动时,限位块21在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能够防止调节套7随着支撑套3转动,将固定座10和固定卡架9套装在管道的外侧,使固定螺栓19安装在螺纹槽18的内部,能够对管道进行支撑固定,并且通过防滑套20与管道接触,能够防止管道在其中出现滑动,并且通过减震弹簧83和阻尼块82的作用,能够对产生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能够防止震动对管道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支架(11),所述安装板(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的底部套装有调节套(7),所述支撑套(3)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5),所述调节套(7)的底端安装有限位架(14),所述螺纹杆(5)的底端向下穿过限位架(14)安装有调节板(16),所述螺纹杆(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活动穿插在限位架(14)的内部,两个调节套(7)相对一侧的底部共同安装有减震机构(8),两个减震机构(8)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18),所述固定座(10)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卡架(9),所述固定卡架(9)的两端均竖向穿插有固定螺栓(19),所述固定螺栓(19)的顶端均螺纹安装在螺纹槽(1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包括安装在调节套(7)与固定座(10)之间的固定架(81),所述固定架(81)的左右两内壁均安装有阻尼块(82),两个阻尼块(82)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减震弹簧(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7)的左右两内壁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支撑套(3)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分别活动穿插在限位槽(1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挡板(4),所述限位挡板(4)活动穿插在支撑套(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1)顶端的中部竖向开设有固定孔(13),所述安装板(1)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强块(12),所述加强块(12)的一侧与固定支架(1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与固定卡架(9)的内侧均安装有防滑套(20)。
CN202220647533.9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000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7533.9U CN21800068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7533.9U CN21800068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0682U true CN218000682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75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00068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0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5491U (zh) 一种减震环保石油干洗机
CN111853354A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抗震支吊架
CN218000682U (zh) 一种一体化抗震型支吊架
CN105605326A (zh) 托臂斜撑式管道吊架
CN214889697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的抗震连接件
CN216631547U (zh) 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振动筛减震装置
CN212718376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抗震支吊架
CN211343028U (zh) 一种隧道内通风管的固定装置
CN2132365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暖通管道设备
CN218644958U (zh) 一种建筑管道用抗震支吊架
CN211175881U (zh) 一种双吊式管道抗震支架
CN211693808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支吊架
CN216743190U (zh) 一种防滑落抗震的管线支吊架结构
CN219045625U (zh) 一种具备调节机构的抗震支吊架
CN220152162U (zh) 一种单悬管侧向抗震支架
CN216976037U (zh) 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支吊架结构
CN2145796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支吊架
CN215488059U (zh) 一种新型抗震支吊架
CN220792312U (zh) 一种管道支吊架
CN215216676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主机固定用支架
CN216520012U (zh) 一种工程建设用的吊架
CN2138714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管抗震支架
CN212769594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辅助吊架
CN217336173U (zh) 一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自动控制设备
CN219933414U (zh) 一种换热器的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