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8110U -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8110U
CN217988110U CN202220800191.XU CN202220800191U CN217988110U CN 217988110 U CN217988110 U CN 217988110U CN 202220800191 U CN202220800191 U CN 202220800191U CN 217988110 U CN217988110 U CN 217988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oxygen
nasal
cathe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01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iw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iw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8001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8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8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8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氧鼻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包括供氧导管、排气导管、排气嘴组件以及具有左右两个供氧鼻管的导管接头,排气嘴组件包括安装管和排气罩,安装管穿设在导向套管中且下端穿过伸入孔而伸入在排气导管中,排气罩伸出在供氧鼻管的出口位置;供氧鼻管能够阻挡排气罩朝向导管接头的移动,排气导管中设置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能够将安装管朝向供氧鼻管推动。该专利能够保证两根供氧鼻管同时对病人进行供氧,保证对病人的充足供氧;在病人呼气时能够避免呼出的气流通过供氧鼻管进入到充满氧气的气腔中,避免气腔中的氧气纯度降低,而且能够将呼出的气流收集到排气导管中,实现呼出气体的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吸氧鼻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等,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和无痛诊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因舒适化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纤支镜等无痛诊疗的病人逐渐增多。在实施无痛诊疗的全身麻醉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病人仍可以保留自主呼吸。通常病人在吸氧过程中使用吸氧鼻导管,以保证其拥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传统双鼻塞吸氧导管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吸氧装置之一,其具有操作方便、病人舒适性高、对吸氧设备要求低及安全性高的特点。但用于手术中吸氧时只具有吸氧的作用,不能兼顾呼出气体的采集功能。但呼出气体的监测分析已经广泛的用于气管插管病人的监测,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上述传统的双鼻塞吸氧导管无法满足对呼出气体的采集功能。
目前出现了能够采集呼出气体的鼻导管,如申请号为202010116466.3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可监测呼气末CO2浓度的单腔鼻导管的吸氧装置,包括导管接头,所述上导管接头的内腔中部设有橡胶间隔环,位于橡胶间隔环两侧的导管接头表面分别设有氧气输出导管与CO2采样管,其中CO2采样管上可拆卸套设有橡胶鼻塞,橡胶鼻塞可塞入至鼻孔中,使得CO2采样管位于鼻孔中不会脱落,提高CO2浓度检测的精确度,橡胶鼻塞为圆台状弧形软塞,导管接头的两端设有第一输入管与第一输出管。该专利通过导管接头中的橡胶间隔环将管路分为两侧的两部分,一侧的管路负责导入氧气,一侧的管路负责排出病人的呼出气体,这样就需要分别插入在病人两侧鼻孔中的管道的功能不同,其中一个用于供氧,另一个用于排出气体,这就使得所述鼻导管只对病人的一个鼻孔进行供氧,违背了长久以来公认的使用鼻导管同时对病人两个鼻孔进行供氧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供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包括供氧导管、排气导管、排气嘴组件以及具有左右两个供氧鼻管的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内具有与所述供氧导管和所述供氧鼻管皆相连通的气腔;所述排气导管位于所述导管接头背离所述供氧鼻管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管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气腔内设置有两个延伸方向与所述供氧鼻管一致的导向套管,所述排气导管朝向所述导管接头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准并连通所述导向套管的内腔的伸入孔;所述排气嘴组件包括安装管和排气罩,所述排气罩具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安装管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安装管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管中且下端穿过所述伸入孔而伸入在所述排气导管中,所述排气罩伸出在所述供氧鼻管的出口位置;所述供氧鼻管能够阻挡所述排气罩朝向所述导管接头的移动,所述排气导管中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将所述安装管朝向所述供氧鼻管推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座和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力球,所述复位座内具有沿一条直线延伸的导向通道,两个所述磁力球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内并且只能沿所述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 所述安装管沿自身延伸方向投影在两个所述磁力球之间,所述复位座上还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安装管穿过的上下贯通的伸缩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排气导管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复位座和所述导向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复位座架设在所述排气导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管下端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供所述磁力球抵靠的挤压斜面,两个所述挤压斜面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管下端位于所述伸缩通道中并伸入在两个所述磁力球之间,所述磁力球贴靠在所述挤压斜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管与所述导向套管之间为能够产生相对滑动的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管外围固定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导向套管和所述复位组件之间,并且所述导管接头能够阻挡所述阻挡块进入所述导向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排气罩为开口背朝所述导管接头的漏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管、所述排气罩和所述供氧鼻管均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排气罩最大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供氧鼻管的直径。
有益效果:
所述鼻导管吸氧装置在病人吸气时能够保证两根供氧鼻管同时对病人进行供氧,保证对病人的充足供氧;在病人呼气时能够避免呼出的气流通过供氧鼻管进入到充满氧气的气腔中,避免气腔中的氧气纯度降低,而且能够将呼出的气流收集到排气导管中,实现呼出气体的收集,为呼出气体的检测等提供条件,而且能够收集呼出气体中夹带的水分,避免呼出水分的外溢造成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鼻导管吸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省略了供氧导管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省略了排气嘴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供氧鼻管、导向套管和伸入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排气嘴组件中的所述安装管与其他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排气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导管接头,11、气腔,12、导向套管,2、供氧导管,3、排气导管,31、伸入孔,4、供氧鼻管,5、排气嘴组件,51、安装管,52、排气罩,53、阻挡块,511、挤压斜面,521、排气孔,6、复位组件,61、复位座,62、磁力球,63、导向通道,64、伸缩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包括供氧导管2、排气导管3、排气嘴组件5以及具有左右两个供氧鼻管4的导管接头1,所述导管接头1内具有与所述供氧导管2和所述供氧鼻管4皆相连通的气腔11,两个供氧鼻管4皆大体呈直立状设置且位于导管接头1的同一侧,在使用时两根供氧鼻管4同时插入病人的鼻腔中。所述排气导管3位于所述导管接头1背离所述供氧鼻管4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管接头1固定连接,但排气导管3与导管接头1的气腔11之间不相连通,排气导管3与导管接头1之间可以采用绳带捆绑,也可以采用黏胶粘接等方式,总之排气导管3与导管接头1之间不能有相对移动。所述气腔11内设置有两个延伸方向与所述供氧鼻管4一致的导向套管12,导向套管12的直径为供氧鼻管4直径的一半以下,导向套管12指向所述供氧鼻管4,但导向套管12不会阻挡气腔11与供氧鼻管4之间的气体流通。在使用时,供氧导管2将氧气输入导管接头1的气腔11中,然后通过供氧鼻管4进入病人鼻腔中实现供氧。
所述排气导管3朝向所述导管接头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准并连通所述导向套管12的内腔的伸入孔31,所述排气嘴组件5包括安装管51和排气罩52,所述排气罩52具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安装管51连通的排气孔521,所述安装管51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管12中且下端穿过所述伸入孔31而伸入在所述排气导管3中,所述排气罩52伸出在所述供氧鼻管4的出口位置,但排气罩52不会完全遮盖阻挡供氧鼻管4的出口;所述排气嘴组件5通过安装管51穿设在导向套管12中,并且安装管51那个在导向套管12的限制下做上下移动,而所述供氧鼻管4能够阻挡所述排气罩52朝向所述导管接头1的移动,所述排气导管3中设置有复位组件6,所述复位组件6能够将所述安装管51朝向所述供氧鼻管4推动。上述方案所描述的状态为初始状态,即排气罩52伸出在所述供氧鼻管4的出口位置,此时能够正常供氧;而在使用过程中病人鼻腔往外呼气时,呼出的气流就会推动排气罩52往下移动直至抵靠在供氧鼻管4的端面上,此时排气罩52遮挡住供养鼻管的出口,病人呼出的气流经过排气罩52上的排气孔521进入到安装管51中,而安装管51的下端伸入在排气导管3中,所以呼出的气流最终被排入到排气导管3中;在上述呼气过程中,安装管51往下的移动克服了复位组件6所施加的力,而当病人从呼气变为吸气时,安装管51失去呼出气流的推力,复位组件6推动安装管51往上移动,排气罩52同时往上移动且不再遮挡供氧鼻管4的出口,此时正常为病人供氧。本实施例的所述鼻导管吸氧装置在病人吸气时能够保证两根供氧鼻管4同时对病人进行供氧,保证对病人的充足供氧;在病人呼气时能够避免呼出的气流通过供氧鼻管4进入到充满氧气的气腔11中,避免气腔11中的氧气纯度降低,而且能够将呼出的气流收集到排气导管3中,实现呼出气体的收集,为呼出气体的检测等提供条件,而且能够收集呼出气体中夹带的水分,避免呼出水分的外溢造成环境的污染。
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复位组件6包括复位座61和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力球62,所述复位座61内具有沿一条直线延伸的导向通道63,两个所述磁力球62位于所述导向通道63内并且只能沿所述导向通道63的延伸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安装管51沿自身延伸方向投影在两个所述磁力球62之间,所述复位座61上还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安装管51穿过的上下贯通的伸缩通道64。两个磁力球62始终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在排气嘴组件5因受到病人呼出气流的推力而整体往下移动时,安装管51就会朝向两个磁力球62中间行进,将两个磁力球62挤开,两个磁力球62相背运动;而当病人由呼气变为吸气时,排气嘴组件5失去病人呼出气流的推力,此时两个磁力球62相向移动并将插入在两者之间的安装管51往上挤出,从而使得排气嘴组件5整体往上移动,排气罩52不再遮挡供氧鼻管4。安装管51为直筒型管件,磁力球62相抵靠时是通过位于自身切向为竖直的点相接触的,这个接触点位于磁力球62上下两半的分界面上,所以在上述磁力球62挤压安装管51来实现排气嘴组件5复位的过程中,如果安装管51的下端面低于磁力球62的上半部分,即磁力球62上下两半的分界面高于安装管51的下端面,则两个磁力球62的切向为竖直的接触点直接抵靠在安装管51上,这样会导致当排气嘴组件5失去呼出气流的推力时,两个磁力球62无法通过相向移动将安装管51挤出;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设定当安装管51能够被呼出气流推动的最大距离时,安装管51的下端面需要高于磁力球62上下两半的分界面,这样安装管51抵靠在磁力球62上半部分的弧形面上,只要磁力球62相向移动,就能够将安装管51往上挤出,从而实现排气嘴组件5的复位。
所述复位组件6位于排气导管3中,并且不能影响排气导管3的排气,所以复位组件6的尺寸应尽量小,所以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排气导管3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复位座61和所述导向通道6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复位座61架设在所述排气导管3中,这样复位座61直接横亘在排气导管3中,便于设置且结构强度较高,而且不会影响排气导管3的正常排气。在上述方案中,两个磁力球62前后对称设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安装管51下端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供所述磁力球62抵靠的挤压斜面511,两个所述挤压斜面511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逐渐增大,这样一方面在病人呼气时便于安装管51插入到相互抵靠的磁力球62之间,减小阻力,另一方面在排气嘴组件5复位时减小磁力球62将安装管51往上挤压时的阻力,提高复位效率;而且这个方案中不存在上文中安装管51的下端面需要高于磁力球62上下两半的分界面的限制,无论安装管51下降的距离有多大,只要磁力球62是与挤压斜面511相接触的,就能够将安装管51往上挤出。
在上述方案中,只要安装管51从上往下对准两个磁力球62中间的区域,则安装管51往下移动就能够将两个磁力球62挤开,这种方案中需要限制两个磁力球62在导向通道63中的移动空间来保证安装管51能够始终对准两个磁力球62中间的区域,但可能会造成导向通道63中可供磁力球62移动的长度过小,进而导致安装管51能够下降的高度过小。因此进一步改进,优选所述安装管51下端位于所述伸缩通道64中并伸入在两个所述磁力球62之间,所述磁力球62贴靠在所述挤压斜面511上,即在初始状态下安装管51下端就伸入在两个磁力球62之间,伸入的程度较低,但能够确保安装管51后续下降时必然能够将两个磁力球62挤开,保证排气嘴组件5能够在复位组件6的作用下实现复位,保证供氧不会因排气嘴组件5未复位而中断。
所述安装管51穿设在导向套管12中,并且安装管51需要能够上下移动,同时也要保证安装管51不会轻易产生晃动,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安装管51与所述导向套管12之间为能够产生相对滑动的间隙配合。在病人呼气时,排气嘴组件5往下移动直至排气罩52抵靠在供氧鼻管4上,而在病人吸气时,安装管51在复位组件6的作用下往上移动,带动排气嘴组件5整体往上移动时,排气嘴组件5的停止依靠安装管51与导向套管12之间的摩擦力,显然这样不太可靠,安装管51可能会整体滑出导向套管12。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安装管51外围固定有阻挡块53,所述阻挡块53位于所述导向套管12和所述复位组件6之间,并且所述导管接头1能够阻挡所述阻挡块53进入所述导向套管12,这样可以通过设置阻挡块53的位置来设定排气嘴组件5复位后的确切位置,并且避免安装管51整体滑出导向套管12。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排气罩52为开口背朝所述导管接头1的漏斗形结构,提高排气罩52对病人呼出气流的收集能力。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安装管51、所述排气罩52和所述供氧鼻管4均同轴,在排气罩52承受呼出气流时使得排气嘴组件5整体受力均衡,提高其稳定性。进一步改进,优选所述排气罩52最大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供氧鼻管4的直径,当呼出气流将排气罩52往下推动后,排气罩52整体遮挡住供氧鼻管4的出口,并且供氧鼻管4阻挡住排气罩52,呼出气流能够完全经过排气嘴组件5进入到排气导管3中。
当然,本实施例的所述鼻导管吸氧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所述供氧导管2需要连接氧气供应装置,将氧气输入供氧导管2中;而所述排气导管3则直接与外界连通,若需要收集病人呼出气流中夹带的水分则可以连接一个可拆装的集水杯,若需要收集病人呼出气流中的气体进行检测则连接气体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供氧导管2和所述排气导管3直接与所述导管接头1连接,较短,因此可以确定具体的延伸方向,但在实际使用中显然需要供氧导管2和排气导管3有较长的长度,因此在实际加工制造时需要延长,延长的部分则不具有确切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弯曲的以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氧导管(2)、排气导管(3)、排气嘴组件(5)以及具有左右两个供氧鼻管(4)的导管接头(1),所述导管接头(1)内具有与所述供氧导管(2)和所述供氧鼻管(4)皆相连通的气腔(11);所述排气导管(3)位于所述导管接头(1)背离所述供氧鼻管(4)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管接头(1)固定连接,所述气腔(11)内设置有两个延伸方向与所述供氧鼻管(4)一致的导向套管(12),所述排气导管(3)朝向所述导管接头(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准并连通所述导向套管(12)的内腔的伸入孔(31);所述排气嘴组件(5)包括安装管(51)和排气罩(52),所述排气罩(52)具有上下贯通且与所述安装管(51)连通的排气孔(521),所述安装管(51)穿设在所述导向套管(12)中且下端穿过所述伸入孔(31)而伸入在所述排气导管(3)中,所述排气罩(52)伸出在所述供氧鼻管(4)的出口位置;所述供氧鼻管(4)能够阻挡所述排气罩(52)朝向所述导管接头(1)的移动,所述排气导管(3)中设置有复位组件(6),所述复位组件(6)能够将所述安装管(51)朝向所述供氧鼻管(4)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6)包括复位座(61)和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力球(62),所述复位座(61)内具有沿一条直线延伸的导向通道(63),两个所述磁力球(62)位于所述导向通道(63)内并且只能沿所述导向通道(63)的延伸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 所述安装管(51)沿自身延伸方向投影在两个所述磁力球(62)之间,所述复位座(61)上还开设有能够供所述安装管(51)穿过的上下贯通的伸缩通道(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导管(3)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复位座(61)和所述导向通道(6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复位座(61)架设在所述排气导管(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下端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供所述磁力球(62)抵靠的挤压斜面(511),两个所述挤压斜面(511)之间的间距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下端位于所述伸缩通道(64)中并伸入在两个所述磁力球(62)之间,所述磁力球(62)贴靠在所述挤压斜面(5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与所述导向套管(12)之间为能够产生相对滑动的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外围固定有阻挡块(53),所述阻挡块(53)位于所述导向套管(12)和所述复位组件(6)之间,并且所述导管接头(1)能够阻挡所述阻挡块(53)进入所述导向套管(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52)为开口背朝所述导管接头(1)的漏斗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51)、所述排气罩(52)和所述供氧鼻管(4)均同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52)最大外缘的直径大于所述供氧鼻管(4)的直径。
CN202220800191.X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Active CN217988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0191.XU CN217988110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0191.XU CN217988110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8110U true CN217988110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0191.XU Active CN217988110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8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28824B2 (en) Medical breathing apparatus
CN217988110U (zh)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EP2138199A1 (en) Branching unit and arrangement for delivering a respiratory gas of a subject
CN206652069U (zh) 呼吸监测吸氧面罩
CN216319366U (zh) 一种多功能口咽通气装置
CN211935095U (zh)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CN214388762U (zh) 一种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115137933A (zh) 一种基于麻醉机的高频喷射供氧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N204684384U (zh) 气管插管吸氧装置
CN114288620A (zh) 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CN208877604U (zh) 双通道接头气管导管呼吸系统
CN209019677U (zh) 零死腔引流型喉罩呼吸系统
CN208756727U (zh) 零死腔复合型喉罩呼吸系统
CN219090649U (zh) 一种带有过滤器的呼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CN208678101U (zh) 零死腔经典型喉罩呼吸系统
CN219001553U (zh) 一种具有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机构的吸氧管
CN213724238U (zh) 一种急诊科呼吸辅助装置
CN215386695U (zh) 一种可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装置
CN213191935U (zh) 一种嵌套式多功能口咽通气管
CN213642646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管固定装置
CN215741174U (zh) 无创peep缓冲正压通气面罩
CN107812292A (zh) 双通道接头气管导管呼吸系统
CN213491283U (zh) 一种改良式鼻吸氧管
CN213789459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的呼吸装置
CN219814954U (zh) 一种可拆卸口含式湿化氧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