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5095U -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5095U
CN211935095U CN201922171941.2U CN201922171941U CN211935095U CN 211935095 U CN211935095 U CN 211935095U CN 201922171941 U CN201922171941 U CN 201922171941U CN 211935095 U CN211935095 U CN 211935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ipe
sampling
air inlet
anesthes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19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志双
黄文起
王钟兴
陈晓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lllead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1719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5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5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5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麻醉呼吸回路管包括接头、进气管、呼气管以及采样管。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接口处,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吸入端。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接口处,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呼出端。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采样管的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相比于旁流式采样管,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可防止采样管与给药管混淆,同时避免采样管松脱,以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可减少麻醉呼吸回路管的重复使用,减少院感的发生。此外,也可减少接头内的死腔量,避免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

Description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呼吸回路管是患者与麻醉机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件,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一端与麻醉呼吸机连接,另一端与供氧面罩连接。使用时,供氧面罩罩设在患者的口鼻处,患者通过麻醉呼吸回路管吸入麻醉机供给的挥发性麻醉药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同时通过麻醉呼吸回路管将呼出气体排出至麻醉呼吸机内。患者在进行麻醉呼吸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采样管采集呼气末二氧化碳,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以为患者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等提供明确指标。传统的二氧化碳采集多采用旁流式采样管,旁流式采样管容易与给药压力延长管混淆,从而影响麻醉师的判断,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旁流式采样管连接在麻醉呼吸回路管上时,需要在麻醉呼吸回路管上多接一个转接弯头,这样会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内的死腔量,从而导致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增加采样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减少麻醉呼吸回路管内的死腔量。
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包括:
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处,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吸入端;
呼气管,所述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口处,所述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呼出端;
采样管,所述采样管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内,所述采样管的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
上述麻醉呼吸回路管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通过采样管可以采集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以判断患者的镇静程度,以及患者的通气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测量患者吸入氧浓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管理。相比于旁流式采样管,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一方面可以避免采样管过长而导致外部走管絮乱,从而防止采样管与给药压力延长管混淆,以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可以避免采样管过短而与进气管和/或呼气管松脱,从而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由于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因此无需使用转接弯头,这样可以减少接头内的死腔量,避免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可以避免采样管弯折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采集,从而保证二氧化碳采集量的准确性,以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此外,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需同时更换进气管、呼气管和采样管,可以减少麻醉呼吸回路管的重复使用,减少院感的发生。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与所述采样管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头的内管壁,所述第一卡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述采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并与所述二氧化碳积水杯连接,所述采样管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卡槽体,所述第二卡槽体与所述采样管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卡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麻醉呼吸回路管还包括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
所述采样管包括分体式的第一采样段和第二采样段,所述第一采样段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内;所述转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采样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转接管内,且与所述第一采样段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采样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采样段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接头端面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采样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气管或呼气管端面的中间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呼气管均为螺纹管。
一种麻醉呼吸装置,包括麻醉呼吸机以及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所述麻醉呼吸回路管的进气管的一端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吸入端,出气管的一端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呼出端。
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麻醉呼吸装置,通过采样管可以采集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以判断患者的镇静程度,以及患者的通气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测量患者吸入氧浓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管理。相比于旁流式采样管,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一方面可以避免采样管过长而导致外部走管絮乱,从而防止采样管与给药压力延长管混淆,以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可以避免采样管过短而与进气管和/或呼气管松脱,从而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由于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因此无需使用转接弯头,这样可以减少接头内的死腔量,避免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可以避免采样管弯折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采集,从而保证二氧化碳采集量的准确性,以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此外,通过将采样管设在进气管和/或呼气管内,需同时更换进气管、呼气管和采样管,可以减少麻醉呼吸回路管的重复使用,减少院感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回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回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回路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回路管中接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回路管中呼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麻醉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接头,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第三接口,14、第一固定件,141、第一卡槽体,142、第一连接臂,20、进气管,30、呼气管,31、第二固定件,311、第二卡槽体,312、第二连接臂,40、采样管,41、第一采样段,42、第二采样段,50、积水杯,60、转接管,70、麻醉呼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包括接头10、进气管20、呼气管30以及采样管40。接头10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1以及第二接口12。进气管2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接口11处,进气管2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的吸入端。呼气管30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接口12处,呼气管3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参见图6)的呼出端。采样管40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采样管40的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50。
上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通过采样管40可以采集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以判断患者的镇静程度,以及患者的通气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测量患者吸入氧浓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管理。相比于旁流式采样管,通过将采样管40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一方面可以避免采样管40过长而导致外部走管絮乱,从而防止采样管40与给药压力延长管混淆,以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可以避免采样管40过短而与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松脱,从而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麻醉呼吸回路管的重复使用,减少院感的发生。此外,由于将采样管40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因此无需使用转接弯头,这样可以减少接头10内的死腔量,避免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
可以理解的是,采样管40可以设置一根,采样管40设置在进气管20内,或者采样管40设置在呼气管30内。当然,采样管40可以设置两根,其中一根采样管40设置在进气管20内,另外一根采样管40设置在呼气管3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上述的接头10为Y型接头。Y型接头10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1以及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并列设置在接头10的一端,进气管20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接口11处,进气管2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的吸入端;呼气管30的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接口12处,呼气管3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的呼出端。Y型接头1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三接口13,第三接口13与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相对设置。第三接口13处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与供氧面罩连接,或者将供氧面罩直接设置在第三接口13处。使用时,将供氧面罩罩设在患者的口鼻处,当患者吸气时,吸气活瓣打开,呼气活瓣关闭,挥发性麻醉药以及氧气的混合气体从进气管20进入患者的体内。患者呼气时,呼气活瓣打开,吸气活瓣关闭,患者的呼出气从呼气管30排至麻醉呼吸机70内,同时呼出气也从采样管40进入二氧化碳积水杯50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接头10内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4,第一固定件14包括第一卡槽体141,第一卡槽体141与采样管40的尺寸相适配。使用时,将采样管40放入进气管20内,并将采样管40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这样便将采样管40固定在进气管20内。或者,将采样管40放入呼气管30内,并将采样管40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这样便将采样管40固定在呼气管30内。或者,第一卡槽体141设置有两个,将其中一根采样管40放入进气管20内,另外一根采样管40放入呼气管30内,并将采样管40对应地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这样便可将采样管40分别固定在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内。通过设置第一卡槽体141,可以将采样管40牢固地设置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防止在气压的作用下,采样管40移动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采集。
请参阅图1至4,上述的第一固定件14还包括第一连接臂142,第一连接臂142的一端连接于接头10的内管壁,第一卡槽体141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42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一卡槽体141位于接头10端面的中部位置处。通过第一连接臂142将采样管40架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可以防止采样管40的管壁与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的管壁接触,从而有效地避免采样管40内的呼出气液化为水珠,便于呼出气顺利地进入二氧化碳积水杯5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孔与采样管40相适配。采样管40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采样管4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插接孔,并与二氧化碳积水杯50连接。具体地,进气管20上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或者呼气管3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或者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上均设置有第一插接孔。二氧化碳积水杯50设置在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的外部,采样管40的另一端从第一插接孔伸出至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外,进而与二氧化碳积水杯50连接。使用时,通过采样管40将患者的呼出气收集在二氧化碳积水杯50内,通过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可以判断患者的镇静程度,以及患者的通气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测量患者吸入氧浓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呼吸管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5,进气管20远离接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1设置在进气管20内;或者,呼气管30远离接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1设置在呼气管30内;或者,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远离接头10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1设置在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内。第二固定件31包括第二卡槽体311,第二卡槽体311与采样管40相适配。使用时,将采样管40放入进气管20内,采样管40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采样管40的另一端卡接在第二卡槽体311上;或者,将采样管40放入呼气管30内,采样管40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卡槽体141上,采样管40的另一端卡接在第二卡槽体311上;或者,将采样管40分别放入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内,采样管40分别卡接在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内。通过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远离接头10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槽体311,可以将采样管40牢固地设置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防止在气压的作用下,采样管40移动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采集。
请参阅2、图3和图5,具体地,上述的第二固定件31还包括第二连接臂312,第二卡槽体311设置在第二连接臂312的一端,第二连接臂312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气管20的管壁上;或者,第二连接臂312的另一端连接在呼气管30的管壁上,或者,其中一个第二连接臂312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气管20的管壁上,另一个第二连接臂312的另一端连接在呼气管30的管壁上。具体地,第二卡槽体311位于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端面的中部位置处。通过第二连接臂312将采样管40架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可以防止采样管40的管壁与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的管壁接触,从而避免采样管40内的呼出气液化为水珠,便于呼出气顺利地进入二氧化碳积水杯50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麻醉呼吸回路管还包括转接管60。转接管60的一端与进气管20连接;或者,转接管60的一端与呼气管30连接;或者,转接管60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转接管60与进气管20连接,另外一个转接管60与呼气管30连接。转接管6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上述的采样管40包括分体式的第一采样段41和第二采样段42,第一采样段41设在进气管20和/或所述呼气管30内。转接管60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第二采样段42的一端设置在转接管60内,且与第一采样段41对应设置,第二采样段4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插接孔,第二采样段4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50。具体地,转接管60与麻醉呼吸机70连接,使用时,将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的第一采样段41对准转接管60内的第二采样段42,并将第一采样段41与第二采样段42插接,同时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与转接头60插接即可。如此,可以简化操作步骤,同时降低不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具体地,转接管60的一端部设有弹性部,通过弹性部可以将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转接管60紧密连接,防止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转接管60的连接处出现漏气的现象。具体地,该弹性部为橡胶、硅胶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样管40的一端位于接头10端面的中间位置处,采样管40的另一端位于进气管20或呼气管30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这样可以防止采样管40的管壁与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的内管壁接触,从而避免采样管40内的呼出气液化为水珠,便于呼出气顺利地进入二氧化碳积水杯5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均为螺纹管。由于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为螺纹管,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伸长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或者缩短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从而使得进气管20和呼气管30的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一实施例中的麻醉呼吸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6,包括麻醉呼吸机7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麻醉呼吸回路管。麻醉呼吸回路管的进气管20的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的吸入端,出气管的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70的呼出端。
上述的麻醉呼吸装置,通过采样管40可以采集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检测。相比于旁流式采样管40,通过将采样管40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一方面可以避免采样管40过长而导致外部走管絮乱的现象,防止采样管40与给药压力延长管混淆,以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可以避免采样管40过短而松脱,增加麻醉呼吸回路管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将采样管40设在进气管20和/或呼气管30内,因此无需使用连接采样管40的转接弯头,这样可以减少接头10内的死腔量,避免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处,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吸入端;
呼气管,所述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口处,所述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呼出端;
采样管,所述采样管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内,所述采样管的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内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与所述采样管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接头的内管壁,所述第一卡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所述采样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并与所述二氧化碳积水杯连接,所述采样管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卡槽体,所述第二卡槽体与所述采样管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和/或呼气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卡槽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
所述采样管包括分体式的第一采样段和第二采样段,所述第一采样段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呼气管内;所述转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采样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转接管内,且与所述第一采样段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采样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采样段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二氧化碳积水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接头端面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采样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进气管或呼气管端面的中间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呼气管均为螺纹管。
10.一种麻醉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麻醉呼吸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麻醉呼吸回路管,所述麻醉呼吸回路管的进气管的一端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吸入端,出气管的一端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呼出端。
CN201922171941.2U 2019-12-06 2019-12-06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Active CN211935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941.2U CN211935095U (zh) 2019-12-06 2019-12-06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1941.2U CN211935095U (zh) 2019-12-06 2019-12-06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5095U true CN21193509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1941.2U Active CN211935095U (zh) 2019-12-06 2019-12-06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50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933A (zh) * 2022-06-28 2022-10-04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基于麻醉机的高频喷射供氧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933A (zh) * 2022-06-28 2022-10-04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基于麻醉机的高频喷射供氧回路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12683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sk free delivery of an inspired gas mixture and gas sampling
US8683998B2 (en) Multipurpose cannula
US20100065053A1 (en) Branching unit for delivering respiratory gas of a subject
CN107921231B (zh) 共轴及双腔室呼吸回路系统
US20170021122A1 (en) Filter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 device
CN201286922Y (zh) 带呼吸监测功能的吸氧管
WO2019205295A1 (zh) 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
CN211935095U (zh) 麻醉呼吸回路管及麻醉呼吸装置
CN20824387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呼吸管路
CN217593538U (zh) 呼吸管装置
CN213724238U (zh) 一种急诊科呼吸辅助装置
CN213077087U (zh)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CN219090649U (zh) 一种带有过滤器的呼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CN213252300U (zh)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CN219595536U (zh) 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的多功能的鼻导管
CN213220265U (zh)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CN213609180U (zh)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CN217988110U (zh) 一种能够排出呼出气流的鼻导管吸氧装置
CN219963667U (zh) 一种进出气一体的多孔装置集成传导管
CN219110522U (zh) 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多功能的鼻塞接头
US2004022655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umidification of inspired gases
CN215386695U (zh) 一种可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呼吸装置
CN219375787U (zh) 一种可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测试管的氧气面罩
CN213220268U (zh) 带呼末二氧化碳收集功能的吸氧管
CN114403851B (zh) 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用转换器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8

Address after: No. 4, Zone C, Jinhu Industrial City, Hualong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95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WELLLEAD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No. two, No. 58, Zhongshan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