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4869U -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4869U
CN217984869U CN202222079022.4U CN202222079022U CN217984869U CN 217984869 U CN217984869 U CN 217984869U CN 202222079022 U CN202222079022 U CN 202222079022U CN 217984869 U CN217984869 U CN 217984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eat dissipation
microinverter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9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山
游善渊
李媛姿
杨满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Easysta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Easysta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Easysta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Easysta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9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4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4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4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装置固定板,所述装置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装置固定壳,所述装置固定板顶部在装置固定壳内壁的每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纹孔,所述装置固定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装置固定壳的外壁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散热铜片,所述装置固定壳的顶部安装有顶部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散热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散热铜片以及第二散热铜片,将设备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整个铜片,并通过外界部分的铜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装置的密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散热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微型逆变器,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MPPT的逆变器,全称是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微型”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而言的,传统的光伏逆变方式是将所有的光伏电池在阳光照射下生成的直流电全部串并联在一起,再通过一个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接入电网,微型逆变器则对每块组件进行逆变。
现有的微型逆变器散热方式大都是通过散热片来进行散热,其散热片的只能存在逆变器的一侧导致其散热效果不佳,同时一些选择开孔的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果好,但没有考虑到逆变器内部的元器件会受到外界灰尘的影响。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装置固定板,所述装置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装置固定壳,所述装置固定板顶部在装置固定壳内壁的每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纹孔;
所述装置固定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装置固定壳的外壁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散热铜片;
所述装置固定壳的顶部安装有顶部固定架,所述顶部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顶部固定架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凸块,所述装置固定壳两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螺纹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装置固定板的前端开设有两个固定通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通孔可以完成对装置固定板的固定,进而完成对整个装置的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每个边角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柱,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设备元器件。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柱可以和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螺旋连接,进而完成对电路板的固定,同时装置固定壳底部的第一橡胶垫可以对电路板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个所述固定螺柱与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螺旋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对电路板的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铜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铜片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架,两个所述限位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相对应的限位卡板,两个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凸块。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当设备元器件开始工作时产生热量,进而加热多个第一散热铜片,由于其优异的导热性,会将热量传递到整个铜片,同时在装置固定壳外部的第一散热铜片会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散发热量,同时多个第一散热铜片也会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铜片进而增大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铜片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外界空气流通时可以穿过多个第一散热铜片进而将其上面的热量带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装置固定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相对应的通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将电路板固定后,将多个第一散热铜片穿过装置固定壳上的通孔,再将两个限位架上的多个限位卡板与多个第一散热铜片进行卡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凸块和多个第二固定凸块的中心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凸块可以完成对限位架顶部和底部的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个所述限位架均为框架结构,且限位架与装置固定板之间通过限位架底部的两个第一固定凸块和螺钉进行固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结构避免了阻挡外界空气与第一散热铜片的热交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凸块、多个第二固定螺纹孔和限位架顶部的多个第一固定凸块之间均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可以将顶部固定架和限位架顶部的第一固定凸块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二橡胶垫挤压第二散热铜片,完成对第二散热铜片固定的同时,挤压的第二橡胶垫也保证了装置内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散热机构中的多个第一散热铜片,将设备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整个铜片,并通过外界部分的铜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装置的密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散热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二散热铜片,将多个第二散热片传递的热量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接触,增大了装置的散热效率,同时设计的第二橡胶垫和顶部固定架完成对第二散热铜片固定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密封型;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个限位架和限位卡板的安装,完成第一散热铜片固定的同时也方便了后期对第一散热铜片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固定板;2、装置固定壳;3、第一固定螺纹孔;4、第一橡胶垫;5、固定机构;501、电路板;502、固定螺柱;503、设备元器件;6、散热机构;601、第一散热铜片;602、限位架;603、限位卡板;604、第一固定凸块;7、第二散热铜片;8、顶部固定架;9、第二橡胶垫;10、第二固定凸块;11、第二固定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包括装置固定板1,装置固定板1的前端开设有两个固定通孔,通过固定通孔可以完成对装置固定板1的固定,进而完成对整个装置的固定,装置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装置固定壳2,装置固定板1顶部在装置固定壳2内壁的每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纹孔3;
如图1-图4所示,装置固定壳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4,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包括电路板501,电路板501的每个边角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柱502,电路板50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设备元器件503,固定螺柱502可以和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3螺旋连接,进而完成对电路板501的固定,同时装置固定壳2底部的第一橡胶垫4可以对电路板501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多个固定螺柱502与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3螺旋连接,保证了对电路板501的固定;
如图1-图3所示,装置固定壳2的外壁安装有散热机构6,散热机构6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架602,两个限位架6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601相对应的限位卡板603,两个限位架6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当设备元器件503开始工作时产生热量,进而加热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由于其优异的导热性,会将热量传递到整个铜片,同时在装置固定壳2外部的第一散热铜片601会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散发热量,同时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也会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铜片7进而增大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保证了外界空气流通时可以穿过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进而将其上面的热量带走,装置固定壳2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601相对应的通孔,将电路板501固定后,将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穿过装置固定壳2上的通孔,再将两个限位架602上的多个限位卡板603与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进行卡合,多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和多个第二固定凸块10的中心均开设有圆形通孔,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可以完成对限位架602顶部和底部的固定,两个限位架602均为框架结构,且限位架602与装置固定板1之间通过限位架602底部的两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和螺钉进行固定,框架结构避免了阻挡外界空气与第一散热铜片601的热交换,多个第二固定凸块10、多个第二固定螺纹孔11和限位架602顶部的多个第一固定凸块604之间均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通过螺钉可以将顶部固定架8和限位架602顶部的第一固定凸块604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二橡胶垫9挤压第二散热铜片7,完成对第二散热铜片7固定的同时,挤压的第二橡胶垫9也保证了装置内部的密封性,散热机构6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散热铜片7,装置固定壳2的顶部安装有顶部固定架8,顶部固定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9,顶部固定架8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凸块10,装置固定壳2两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螺纹孔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螺柱502可以和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3螺旋连接,进而完成对电路板501的固定,将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穿过装置固定壳2上的通孔,再将两个限位架602上的多个限位卡板603与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进行卡合,通过多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可以完成对限位架602顶部和底部的固定,通过螺钉可以将顶部固定架8和限位架602顶部的第一固定凸块604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二橡胶垫9挤压第二散热铜片7,完成对第二散热铜片7的固定,当设备元器件503开始工作时产生热量,进而加热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由于其优异的导热性,会将热量传递到整个铜片,同时在装置固定壳2外部的第一散热铜片601会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散发热量,同时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也会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铜片7进而增大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装置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固定板(1)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装置固定壳(2),所述装置固定板(1)顶部在装置固定壳(2)内壁的每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纹孔(3);
所述装置固定壳(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4),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装置固定壳(2)的外壁安装有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散热铜片(7);
所述装置固定壳(2)的顶部安装有顶部固定架(8),所述顶部固定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9),所述顶部固定架(8)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凸块(10),所述装置固定壳(2)两侧顶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螺纹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固定板(1)的前端开设有两个固定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电路板(501),所述电路板(501)的每个边角处均安装有固定螺柱(502),所述电路板(50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设备元器件(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螺柱(502)与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3)螺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铜片(601),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铜片(601)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架(602),两个所述限位架(6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601)相对应的限位卡板(603),两个所述限位架(6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凸块(6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铜片(601)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固定壳(2)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散热铜片(601)相对应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凸块(604)和多个第二固定凸块(10)的中心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架(602)均为框架结构,且限位架(602)与装置固定板(1)之间通过限位架(602)底部的两个第一固定凸块(604)和螺钉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凸块(10)、多个第二固定螺纹孔(11)和限位架(602)顶部的多个第一固定凸块(604)之间均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CN202222079022.4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Active CN217984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9022.4U CN21798486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9022.4U CN21798486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4869U true CN217984869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9022.4U Active CN21798486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4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62955C (en) Power cabinet,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container
JP6209790B2 (ja) ヒートシンク付き電子的構成要素ハウジング
CN209358435U (zh) 一种紧凑型svg功率单元
US11602073B2 (en)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and power cabinet
CN217984869U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CN21118479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散热结构
US20210063090A1 (en) Inverter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hereof
WO2024045981A1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US20230268842A1 (en) Inverter
CN215300074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连接柜
CN220190690U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CN210839371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自动接入和解网的逆变器
KR101636914B1 (ko) 태양광 발전용의 모듈화된 다이오드 방열판 조립체
CN113395869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一体化通信模块装置
CN210326061U (zh) 一种被动散热超导滤波器系统外壳结构
CN21018374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219679091U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JP2016214079A5 (zh)
CN10811007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0167975U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CN220043251U (zh) 温差发电装置
CN216818051U (zh) 一种用于塑胶网络变压器的贴合式散热片
CN214177037U (zh) 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电机
CN213151891U (zh) 一种基于电源适配器的防护结构
CN210807178U (zh) 一种降低损耗的光伏发电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micro inverter shell and micro inver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6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Xiamen branch

Pledgor: Xiamen Easysta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179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