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24Y -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24Y
CN2179824Y CN 93229791 CN93229791U CN2179824Y CN 2179824 Y CN2179824 Y CN 2179824Y CN 93229791 CN93229791 CN 93229791 CN 93229791 U CN93229791 U CN 93229791U CN 2179824 Y CN2179824 Y CN 21798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k roller
sides
press back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2297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Maol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32297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着墨功能的模印装置,包括外壳、 可摆动墨辊及模印本体。其模印本体可相对于外壳 而作一垂直的线性往复运动,而墨辊及其支持架体则 可随着模印本体的垂直线性往复运动而作水平的往 复摇摆运动。当模印本体受力向下移动而在沾附墨 辊本身所含的油墨后,可使墨辊及其支持架体随之向 外侧摆动而离开模印本体向下移动完成压印动作。 它可保持均匀的压印字迹及含墨量,具有清晰度和易 干性。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中的自动着墨模印装置,是一种可摆动墨辊而得以自动着墨的便携式模印装置。
传统的便携式手动模印装置是在其橡胶制印模上刻设有凸版或凹版的文字、阿拉伯数字、日期或各种符号或图案等字符,以供使用者将该手动模印移至印台上并使其字符沾附墨水后,再移动至待印纸张上将沾有墨水的字符压印至纸张上。此类传统手动模印在每次使用时,均需先移至印台上沾墨后再行压印,不论在单次使用或连续压印时,均有压印速度慢及使用较为不便等缺点。为改善上述传统手动模印每次使用均须先行沾墨的缺点,目前已有一种本身即浸透有油墨的手动模印装置问市,它是使用高吸收强度的材料制成该刻有字符的印模,而使印模本身即浸透并饱含油墨,如此,在使用时即无须先行沾墨,而可将该含墨印模上的字符直接压印至待印纸张上。此类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在使用上虽然比传统的另行沾墨式模印装置方便且快速,仍存在有下列缺点有待改进,例如:
(1)该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通常被使用于刻有例如“挂号”、“副本”或“COPY”等字符的平面式印模上,而不适用于例如日付印或号码印等可转动式印模上;若使用于该等可转动式印模上时,在使用者转动各印模以选择所欲使用的日期或号码时,该本身含墨的印模极易沾污使用者的手指或衣物,且该印模本身所饱含的油墨在转动该印模时易因其与转动构件间的摩擦挤压作用而滴出,进而沾污桌面、纸张或使用者的衣物等,使其适用范围及使用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
(2)该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在初期使用时,易因油墨含量高而使所压印的字迹有晕开模糊及难干等现象;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则有油墨含量低、压印字迹淡化不清等现象;
(3)该印模的油墨含量究属有限,且在油墨用尽后又无法再行添加油墨,致使该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的使用寿命短于传统沾墨式模印装置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的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与传统沾墨式模印装置仍各有诸多缺点,而及待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着墨功能的模印装置,它不但适用于一般的平面式印模,更适用于例如日付印或号码印等转动式印模,其适用范围及使用价值均远高于常用的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此装置不论使用初期或经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仍可保持均匀的压印字迹含墨量,使其每次使用的压印字迹均可保持恒久且均一的清晰度及易干性;具有一可更换式的墨辊,不但可选择所欲使用油墨的颜色,亦可延长该模印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外壳、一可摆动墨辊以及一模印本体。其特征在于:外壳12含有一组向内延伸的固定轴50,底面开有印模伸出孔62,两侧面有直线形槽孔52以及由该两侧面直线形槽孔向外延伸的两外侧筒部56,该两个侧筒部内分别具有一套装弹簧60的垂直轴杆58;被悬吊于固定轴50上并可相对于该外壳水平往复摆动的墨辊支持架体16,具有一底端开口槽40以及两侧面曲形槽孔44,该两侧面曲形槽孔具有一小段的顶端直线区域以及一曲线区域;被装配于该墨辊支持架体16内部并具有数个印模的模印本体18,该模印本体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侧面导引凸柱32,该两侧面导引凸柱依次穿过该墨辊支持架体16的曲形槽孔以及该外壳的直线形槽孔52,而延伸地入该外壳的两外侧筒部内,且该两侧面导引凸柱32分别具有一可穿过该垂直轴杆的通孔36。该模印本体可相对于该外壳而作一上下的线性往复运动,且模印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外延伸的导引凸柱,该导引凸柱可穿过该可摆动墨辊的支持架体上所开设的曲形槽孔,由该导引凸柱与曲形槽孔的配合,使得该墨辊的支持架体可随着模印本体的上下线性往复运动而作一左右的往复摇摆运动;该外壳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轴杆及弹簧,该弹簧可促使该模印本体经常保持于其上死点位置,而轴杆及其他配合的导向元件则可促使该模印本体以稳定不摇幌的方式行线性的上下往复运动。上述构成特征的自动着墨模印装置在不使用状态时,其模印本体因弹簧的弹力作用而位于上死点装置,而墨辊则位于该模印本体的正下方;当欲使用该自动着墨模印装置时,则移动该模印装置并使其外壳抵触待印纸张,同时下压该模印本体使之向下线性移动,在模印本体上所刻设的字符与墨辊接触而沾附油墨之后,由该导引凸柱与曲形槽孔的配合,使该墨辊的支持架体随之向外侧摆动而离开该模印本体向下移动所经过的路径进而使该模印本体可继续向下移动至其字符与纸张接触的下死点位置,而将该字符的图案压印至纸张上;完成压印动作之后,使用者即放开该模印本体,使该模印本体因承受弹簧的弹力而自动移回至上死点位置,而墨辊亦随之移回至位于模印本体的正下方位置,以待进行下一次压印动作。
本实用新型是具有自动着墨功能的模印装置,其印模本身并不浸透油墨,在使用者转动各印模以选择所欲使用的日期或号码时,并不发生前述常用本身含墨模印装置中的含墨印模极易沾污使用者手指或衣物以及油墨因摩擦挤压而滴出的弊病,使本模印装置不但适用于一般的平面式印模,更适用于例如日付印或号码印等可转动式印模,其适用范围及使用价值均远高于常用的本身含墨式模印装置;又因本案中的印模在每次进行压印动时作,始与含墨的墨辊接触一次,因此该印模不论初期使用或经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均可保持相当均匀的压印字迹含墨量,使其每次使用的压印字迹均可保持恒久且均一清晰度及易干性;该含墨的墨辊在欲更换油墨颜色或油墨即将用尽时均可随时予以拆卸更新,不但可选择所欲使用油墨的颜色,亦可延长该模印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上死点位置时的顶面立体视图;
图2为本装置在进行压印状态下死点位置时的顶面立体视图;
图3为本装置中模印本体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装置中可摆动墨辊及其支持架体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装置中外壳纵向剖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本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上死点位置时的侧视图,其中位于外壳内部的部份模印本体、可摆动墨辊及其支持架体以虚线表示;
图11近似于图10,为该外壳被部份剖开,以表示出位于外壳内部的部份模印本体、可摆动墨辊及其支持架体等构件;
图12为本装置在进行压印状态下死点位置时的侧视图,其中位于外壳内部的部份模印本体、可摆动墨辊及其支持架体以虚线表示;
图13近似于图12,为该外壳被部份剖开,以表示出位于外壳内部的部份模印本体,可摆动墨辊及其支持架体等构件;
图14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5为图12的B-B剖视图。
从图1和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10,主要包括有一外壳12,一可摆动墨辊14及其支持架体16以及一模印本体18。其中该模印本体18可相对于该外壳12而作一上下的线性往复运动,而该墨辊14及其支持加体16则可随着模印本体18的上下线性往复运动而作一左右的往复摇摆运动。该外壳12及模印本体18上分别设置有数个相互配合的导引凸缘48及导槽30。
从图3和图4可见,本装置中的模印本体18中所示具有数个转动式印模20的日付印,亦得为其他型式的平面式模印或例如号码印等转动式模印;该数个转动式印模20如同传统日付印般,由一上方转轮固定轴心22、一下方固定轴或固定板24以及数个手动转轮26,可由使用者分别转动各转动式印模20,以选择所欲压印的凸版或凹板字符28;该印模20为使用吸收性良好的橡胶或其他适用材料制成。该模印本体18的主要特征在于其两侧面上分别具有数个具导向功能的导槽30,且该两侧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具有向外侧延伸的一导引凸柱32,该导引凸柱32具有一圆形断面以及一止回端部34,止回端部34呈上宽下窄的多边形形状,且该止回端部34上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通孔36。该模印本体18的导引凸柱32具有一扩大直径的止回端部34,而该外壳的外侧筒部则具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止回凸缘57。
从图5和图6可见,本装置中的墨辊14以高吸收强度材料所制成,并使该墨辊14本身即浸透并饱含有油墨或墨水,该墨辊14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断面形状,它是利用一支轴38而以可自由转动方式或不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其支持架体16底端的一开口槽40内,该开口槽40为配合该墨辊14的断面形状,且开口槽40的槽壁与墨辊14间保持有一适当间距,墨辊14的上半部为凸出于开口槽40的上方;该支持架体16具有一大致成U字形的纵断面,且其两侧面顶端分别具有一用于与外壳12相互连接的轴孔42;又其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一容许该模印本体导引凸柱32的圆形断面穿过的曲形槽44,曲形槽孔44的近顶端处具有一小段直线区域45,除该直线区域之外则为一曲线区域;且该曲形槽孔44的顶端连通一容许该导引凸柱32的止回端部34通过的方形通孔46;在将该支持架体16组装于模印本体18的外侧时,可先将支持架体16的两顶端略为向外扳开,令该导引凸柱32的止回端部34从方形通孔46通过并向外伸出,其后放开支持架体16恢复原状并向下移动该模印本体18,而使导引凸柱32的圆形断面进入该曲形槽孔44内部,可防止完成组装后的支持架体16意外脱落。
从图7、图8、图9可见,本装置中的外壳12可被依次装配于模印本体18及支持架体16的外侧,具有数个用以导引该模印本体18的线性行进方向以及用于组装的配合构件;该外壳亦具有一大致成U字形的纵断面;且其两侧面顶端分别具有数个向内突出并可伸入该模印本体的各导槽30内导引凸缘48,以限制及导引模印本体18作一不左右摇幌的线性上下往复运动;该外壳两侧面的近顶端处则各设有一向内突出并可进入该支持架体的轴孔42内固定轴50,使该支持架体16得以该固定轴50为旋转中心而作一左右往复摇摆运动;外壳两侧面亦分别开设有一容许该模印本体导引凸柱32的圆形断面穿过的直线形槽孔52,而直线形槽孔52顶端亦连通一容许该导引凸柱32的止回端部34通过方形通孔54;该直线形槽孔52外侧更延伸有一外侧筒部56,该两侧筒部56顶端分别形成一顶面为曲面而底面为水平限制面的止回凸缘57,该止回凸缘57容许该导引凸柱的止回端部34由上向下挤过而进入筒部56内部,而在其进入之后,则可限制其由下向上移出筒部56之外;该两侧筒部56内分别设有一垂直轴杆58,而垂直轴杆58外套装有一弹簧60;其中该垂直轴杆58可穿过该导引凸柱止回端部的通孔36,以限制及导引模印本体18作一不左右摇幌的线性上下往复运动;而该弹簧60则可抵触该止回端部34的底面,以施加一向上的弹力于该止回端部34上,进而可促使该模印本体18经常保持于如图1所示的上死点位置;另外,该外壳12的底面开设有一容许模印本体各个转动式印模20伸出的印模伸出孔62,且外壳12底端一向延伸而形成用以与待印纸张抵触的两侧裙脚64。
从图10、图11及图14可见,该模印本体18、墨辊的支持架体16以及外壳12依次由内向外相互组配成一体;其中该模印本体18的两侧导引凸柱32为依次穿过该支持架体16的两侧曲形槽孔44以及外壳12两侧直线形槽孔52后进入该外壳的两外侧筒部56内,并使该导引凸柱的止回端部34由上向下挤过该两外侧筒部顶端止回凸缘57后进入两外侧筒部56内部,而使得该两外侧筒部56内的两侧垂直轴杆58穿过该两侧导引凸柱32的通孔36;另外,该墨辊的支持架体16则利用外壳上的固定轴50而被悬吊于该模印本体18与外壳12之间。当本件自动着墨模印装置10在不使用状态时,其模印本体18因承受两侧弹簧60的向上弹力作用而位于该导引凸柱的止回端部34紧邻于该两外侧筒部顶端止回凸缘57正下方的一上死点位置,此时,该两侧导引凸柱32位于该支持架体的两侧曲形槽孔44直线区域45内,进而促使该支持架体16保持于一垂直状态,而位于支持架体16底端开口槽40内墨辊14则恰位于该模印本体18的各个转动式印模20正下方。
如图12、图13及图15所示,当欲使用该自动着墨模印装置10时,使用者仅须手持该模印本体18的柄部66,并将该模印装置10移动至其外壳12两侧裙脚64抵触住一待印的纸张上方,同时向下施力下压该模印本体18使之相对于固定不动的外壳12而向下线性移动;在模印本体18向下线性移动的初期,该两侧导引凸柱32沿着该两侧曲形槽孔44的直线区域45移动,而使得该墨辊14及其支持架体16得以保持固定不动,进而使该模印本体18与墨辊14和以相对接近,直至该模印本体上各个转动式印模20所刻设的字符与该墨辊14接触而沾附油墨之后,该两侧导引凸柱32即进入该两侧曲形槽孔44的曲线区域内,由该向下线性移动导引凸柱32与曲形槽孔44的配合,而迫使该墨辊支持架体16随之向外侧摆动,并离开该模印本体18向下移动所须经过的路径,进而使该模印本体18可继续向下移动至其各个转动式印模20由该外壳12底面印模伸出孔62伸出并与待印纸张接触的下死点位置止,以将该字符的图案压印至该待印纸张上;完成压印动作之后,使用者即移开该自动着墨模印装置10,并解除对于模印本体18的向下作用力,使该模印本体18因承受两侧弹簧60弹力而自动移回至如图14所示的上死点位置,而墨辊14亦随之移回至位于模印本体18的正下方位置,以待进行下一行程的压印动作。

Claims (3)

1、一种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具有外壳、墨辊及模印本体,其特征在于:外壳(12)含有一组向内延伸的固定轴(50),底面开有印模伸出孔(62),两侧面有直线形槽孔(52)以及由该两侧面直线形槽孔向外延伸的两外侧筒部(56),该两个侧筒部内分别具有一套装弹簧(60)的垂直轴杆(58);被悬吊于固定轴(50)上并可相对于该外壳水平往复摆动的墨辊支持架体(16),具有一底端开口槽(40)以及两侧面曲形槽孔(44),该两侧面曲形槽孔具有一小段的顶端直线区域以及一曲线区域;被装配于该墨辊支持架体(16)内部并具有数个印模的模印本体(18),该模印本体具有向外延伸的两侧面导引凸柱(32),该两侧面导引凸柱依次穿过该墨辊支持架体(16)的曲形槽孔以及该外壳的直线形槽孔(52),而延伸地入该外壳的两外侧筒部内,且该两侧面导引凸柱(32)分别具有一可穿过该垂直轴杆的通孔(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着墨模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12)及模印本体(18)上分别设置有数个相互配合的导引凸缘(48)及导槽(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着墨模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印本体(18)的导引凸柱(32)具有一扩大直径的止回端部(34),而该外壳的外侧筒部则具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止回凸缘(57)。
CN 93229791 1993-11-26 1993-11-26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8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229791 CN2179824Y (zh) 1993-11-26 1993-11-26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229791 CN2179824Y (zh) 1993-11-26 1993-11-26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24Y true CN2179824Y (zh) 1994-10-19

Family

ID=3380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2297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824Y (zh) 1993-11-26 1993-11-26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2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4428B2 (en) 2007-03-27 2011-06-07 Shachihata Inc. Endless print belt for rotary stamp
CN101274554B (zh) * 2007-03-27 2012-06-27 沙奇哈塔株式会社 带主图章的旋转图章
CN105667080A (zh) * 2016-01-20 2016-06-15 胡和萍 一种橡胶片数字标记压印机构
CN110614858A (zh) * 2019-10-30 2019-12-27 杭州煜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油墨挥发自动翻转式印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4428B2 (en) 2007-03-27 2011-06-07 Shachihata Inc. Endless print belt for rotary stamp
CN101274554B (zh) * 2007-03-27 2012-06-27 沙奇哈塔株式会社 带主图章的旋转图章
CN101274555B (zh) * 2007-03-27 2012-09-12 沙奇哈塔株式会社 旋转图章用环形印字带
CN105667080A (zh) * 2016-01-20 2016-06-15 胡和萍 一种橡胶片数字标记压印机构
CN110614858A (zh) * 2019-10-30 2019-12-27 杭州煜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油墨挥发自动翻转式印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824Y (zh)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CN2183262Y (zh) 自动着墨的模印装置
SE8701366D0 (sv) Stenciltryckmaskin anpassad for en tryckning av ett och samma monster i tva olika och motriktade riktningar
CN212708524U (zh) 一种改进型的滚筒印花机
CN2128196Y (zh) 回转式丝网印花机台板之定位装置
CN211617110U (zh) 一种会计用带有防丢绳的印章
CN214927973U (zh) 一种物料印花机构
CN212422588U (zh) 一种方章保护装置
CN2424939Y (zh) 磁性写字板
CN2472922Y (zh) 手动移印、圆筒丝印两用机
CN2390749Y (zh) 袜子印花装置
CN110126493B (zh) 一种可随时手改印文的印章
CN207772596U (zh) 一种丝网印刷清灰装置
CN215620741U (zh) 一种新型丝网印刷正电极网版
CN216507530U (zh) 一种自动均匀上印油的印章
CN219446532U (zh) 一种用于卷烟销售用监督印章
CN2312810Y (zh) 图书页侧印刷机
CN2612534Y (zh) 一种彩色的光敏印章
CN211764097U (zh) 一种快速换标辊的印刷装置
CN215321292U (zh) 一种包装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CN2126823Y (zh) 活动日期印章
CN211868998U (zh) 一种可印章可旋转的按挚式中性笔
CN112757789B (zh) 一种数码印花机的压料机构
CN213281315U (zh) 一种可更换的馅饼印章
CN220280848U (zh) 一种纤维制品印花用压模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ADDRESS; FROM: NO. 2, LANE 96, ERDUAN, GUIYANG STREET, TAISHAN CITY, TAIWAN PROVINCE TO: NO. 2, LANE 96, ERDUAN, GUIYANG STREET, TAIPEI CITY, TAIWAN PROVINC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6 lane two, 2 street, Guiyang street, Taiwan, Taipei

Patentee after: Huang Maolin

Address before: No. 96 lane two, 2 street, Guiyang street, Taiwan, Taishan

Patentee before: Huang Maolin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