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8691U -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8691U
CN217978691U CN202221945909.0U CN202221945909U CN217978691U CN 217978691 U CN217978691 U CN 217978691U CN 202221945909 U CN202221945909 U CN 202221945909U CN 217978691 U CN217978691 U CN 21797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ody
assembly
air duct
rear cove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59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金龙
乔凯
吴永斌
杨海波
张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gaphot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gaphot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gaphoton Inc filed Critical Megaphoton Inc
Priority to CN2022219459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包括:灯身组件,所述灯身组件包括灯身主体及镇流器组件,所述灯身主体设有容置腔、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前盖组件,后盖组件,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身组件沿所述后盖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光源组件与灯身主体为上下设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因此在温室使用中,光源组件被罩在灯身主体下,在白天无需照明的时候能够减少对太阳光造成的额外遮挡,从而有利于增大植物的受光照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设置在前盖组件上的导流斜面还能够对雨水等液体起导流作用,有利于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的整体品质。

Description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补光灯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节奏的加快,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垃圾焚烧导致雾霾严重,大气透明度不断下降,致使地球表面接受到阳光辐射日趋减少,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所需,光照不足,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快速发展,为了给农作物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来增加产量。推广科学种粮、科技种粮、切实提高种植效益,研究开发出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种植手段刻不容缓。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光系统在现代化农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各式各样的植物补光灯都应用在温室大棚上。然而,目前的植物补光灯体机外观造型比较单一,且体积过大,质量重,在温室使用中,当白天不亮灯的时候整体遮挡太阳光面积过大,影响植物的生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包括:灯身组件,所述灯身组件包括灯身主体及镇流器组件,所述灯身主体设有容置腔、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镇流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前盖组件,所述前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前盖组件设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的自由端相对所述灯身主体朝向所述光源组件倾斜设置;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本体与安装件,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后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身组件沿所述后盖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镇流器组件安装于容置腔内,将光源组件与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然后将前盖组件及后盖组件分别盖设于灯身主体的相对两端,将光源组件固定在安装件上。由于光源组件与灯身主体为上下设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因此在温室使用中,光源组件被罩在灯身主体下,在白天无需照明的时候能够减少对太阳光造成的额外遮挡,从而有利于增大植物的受光照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并且设置在前盖组件上的导流斜面不仅能够减少遮挡面积,还能够对雨水等液体起导流作用,从而有利于避免前盖组件产生积水并流入容置腔内影响镇流器组件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的整体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相邻设置于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孔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容置腔相邻设置于所述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三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二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散热孔及所述第四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邻设置,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风道与所第二风道相邻设置,所述前盖组件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五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六散热孔,所述第三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五散热孔与所述第六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上,且所述输入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后盖本体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盖组件包括前盖本体及第一密封件,所述前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前盖本体与所述灯身主体之间,所述前盖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灯身主体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灯身主体之间,所述后盖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灯身主体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盖组件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镇流器组件包括镇流器及抽屉,所述镇流器设置于所述抽屉上,所述抽屉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前盖组件与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抽屉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屉包括底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底板外扩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抵触配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后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后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灯身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10、灯身组件;111、灯身主体;112、抽屉;113、容置腔;114、第一风道;115、第二风道;116、第三风道;117、第一散热齿;118、第二散热齿;119、导向槽;120、前盖组件;121、前盖本体;122、第一散热孔;123、第三散热孔;124、第五散热孔;125、第一密封件;126、导流斜面;130、后盖组件;131、后盖本体;132、安装件;133、第二散热孔;1331、风扇;134、第四散热孔;135、第六散热孔;136、第二密封件;137、遮线盖;138、第三密封件;139、输入端子;140、光源组件;141、灯头;142、灯头固定件;143、内反射光源;15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零部件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包括:灯身组件110、前盖组件120、后盖组件130及光源组件140。灯身组件110包括灯身主体111及镇流器组件,灯身主体111设有容置腔113、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连通于容置腔113的相对两端,镇流器组件设置于容置腔113内,前盖组件120盖设于第一开口上,前盖组件120设有导流斜面126,导流斜面126的自由端相对灯身主体111朝向光源组件140倾斜设置。后盖组件130包括后盖本体131与安装件132,后盖本体131与安装件132连接。后盖本体131盖设于第二开口上光源组件140与安装件132连接,且光源组件140与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光源组件140与灯身组件110沿后盖组件13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在安装过程中,将镇流器组件安装于容置腔113内,将光源组件140与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然后将前盖组件120及后盖组件130分别盖设于灯身主体111的相对两端,将光源组件140固定在安装件132上。由于光源组件140与灯身主体111为上下设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因此在温室使用中,光源组件140被罩在灯身主体111下,在白天无需照明的时候能够减少对太阳光造成的额外遮挡,从而有利于增大植物的受光照的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并且设置在前盖组件120上的导流斜面126不仅能够减少遮挡面积,还能够对雨水等液体起导流作用,从而有利于避免前盖组件120产生积水并流入容置腔111内影响镇流器组件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整体品质。
其中,为了进一步理解与说明后盖组件130的高度方向,以图2为例,后盖组件130的高度方向为图2中直线S1上任意一箭头所指的方向。并且,灯身主体111的高度方向与后盖组件130的高度方向相同。
具体地,请参阅图3,光源组件140包括灯头固定件142、灯头141与内反射光源143,内反射光源143通过灯头141与灯头固定件142连接,灯头固定件142与安装件132连接。如此,采用内反射光源143的好处是光源内部波壳有反光镀层,可自然反射出灯芯内胆散发的光,提高光照范围和发光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还包括普通光源143和反射器(图中未示出),普通光源143通过灯头141与灯头固定件142连接,反射器设置于灯身主体111与普通光源143之间。如此,通过反射器能够向下反射普通光源,一方面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灯身主体111所受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从而保证镇流器组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与图8,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灯身主体111的结构示意图,灯身主体111还设有第一风道114,第一风道114与容置腔113沿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相邻设置于灯身主体111内。前盖组件120设有与第一风道114对应设置的第一散热孔122,后盖本体131设有与第一风道114对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133,第一风道114分别通过第一散热孔122及第二散热孔133与外界连通。如此,通过第一风道114能够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到灯身主体111内,对灯身主体111起散热作用,从而保证镇流器组件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第一风道114的内壁设有第一散热齿117。灯身主体111远离光源组件140一侧的外壁设有第二散热齿118。如此,通过散热齿能够增加灯身主体11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为了进一步理解与说明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以图8为例,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为图8中直线S2上任意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请参阅图4与图5,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盖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盖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二;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盖组件130还包括风扇1331。风扇1331连接于第二散热孔133的孔壁上。如此,通过风扇1331的转动能够加快第一风道114内空气流速,从而促进第一分风道内的高温气体与外界的空气的热交换速率,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及图8,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后盖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后盖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二;进一步地,第一风道114为至少两个,两个第一风道114沿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容置腔113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散热孔122、第二散热孔133均为至少两个,每个第一风道114对应一个第一散热孔122及第二散热孔133。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置腔113内镇流器组件的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及图8,灯身主体111还设有第二风道115。第二风道115沿灯身主体111的高度方向与容置腔113相邻设置于灯身主体111内,前盖组件120设有与第二风道115对应设置的第三散热孔123,后盖本体131设有与第二风道115对应设置的第四散热孔134,第二风道115分别通过第三散热孔123及第四散热孔134与外界连通。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置腔113内镇流器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提高流器组件与光源组件140的隔离作用,避免光源组件140发热影响镇流器组件的正常运行,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及图8,灯身主体111还设有第三风道116,第三风道116沿灯身主体111的高度方向与第一风道114相邻设置,且沿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第三风道116与所第二风道115相邻设置,前盖组件120上设有与第三风道116对应设置的第五散热孔124,后盖本体131上设有与第三风道116对应设置的第六散热孔135,第三风道116分别通过第五散热孔124与第六散热孔135与外界连通。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置腔113内镇流器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提高镇流器组件与光源组件140的隔离作用,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第三风道116为至少两个,两个第三风到沿灯身主体111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二风道115的相对两侧,第五散热孔124与第六散热孔135分别为两个,且一个第二风道115对应一个第五散热孔124与第六散热孔135。如此,结构稳定,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灯身组件110和光源组件140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沿灯身主体111的高度方向对灯身主体111作横截面,从灯身主体111的顶部到底部,灯身主体111的宽度至少一部分呈增大趋势。具体地,请参阅图8,从灯身主体111的顶部到底部,灯身主体111的宽度先增大后减小。如此,灯身主体111的两侧设有斜面,能够对雨水起导流作用,避免积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与图7,后盖组件130还包括输入端子139,输入端子139设置于后盖本体131上,且输入端子139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后盖本体131伸入容置腔113内,并与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如此,镇流器组件通过输入端子139与外部线缆连接,有利于避免整机垂直桁架安装后,插入电源线后机体有歪斜,提高安装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前盖组件120包括前盖本体121与第一密封件125,前盖本体121盖设于第一开口上,第一密封件125设置于前盖本体121与灯身主体111之间,前盖本体121通过第一密封件125与灯身主体111密封配合。具体地,前盖组件120设有安装凹槽,第一密封件125设置于安装槽凹内。如此,有利于提高前盖本体121与灯身主体111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容置腔113的防尘防水性能,从而保证镇流器组件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第一密封件125为密封垫、密封胶、密封圈或其它密封结构或物质。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125为橡胶密封垫。如此,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保证第一密封件125的使用品质。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第一密封件125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后盖组件13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36,第二密封件136设置于后盖本体131与灯身主体111之间,后盖本体131通过第二密封件136与灯身主体111密封配合。如此,有利于提高后盖本体131与灯身主体111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容置腔113的防尘防水性能,从而保证镇流器组件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第二密封件136为密封垫、密封胶、密封圈或其它密封结构或物质。
具体地,第二密封件136为橡胶密封垫。如此,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保证第二密封件136的使用品质。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第二密封件136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镇流器组件包括镇流器及抽屉112,镇流器设置于抽屉112上,抽屉112与容置腔113的内壁滑动配合,前盖组件120与后盖本体131与抽屉112限位配合。具体地,前盖本体121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抽屉112限位配合。后盖本体131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抽屉112限位配合。如此,方便镇流器在容置腔113内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提高安装和维修便利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抽屉112包括底板与两个侧板,两个侧板连接于底板的相对两端,且两个侧板相对底板外扩设置,两个侧板分别与容置腔113的腔壁抵触配合。具体地,两个侧板分别与底板连接的角度均大于90°。如此,能够避免抽屉112在容置腔113内滑动,并且在安装好后,抽屉112的回弹可以使容置腔113内壁与抽屉112充分接触,便于把热量传导到壳体外壁;从而从第一风道114、第二风道115及第三风道116实现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2,灯身主体111设有导向槽119,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还包括挂钩150,挂钩150通过导向槽119与灯身主体111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挂钩15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挂钩150在导向槽119上间隔设置。如此,方便挂钩150在灯身主体111的不同位置进行安装,提高植物补光照明装置100的安装便利性,并且两个以上挂钩150滑动连接于灯身主体111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后盖组件130还包括遮线盖137,安装件132设有过线槽,遮线盖137可开闭式盖设于过线槽上。过线槽用于穿设线缆。进一步地,后盖组件13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38,第三密封件138设置于过线槽与遮线盖137之间,遮线盖137通过第三密封件138与过线槽密封配合。如此,过线槽能够方便安装镇流器组件和光源组件140的连接线缆,保证后盖组件130的外观完整性,并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可靠性。第三密封件138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避免雨水灰尘进入到过线槽内影响镇流器组件和光源组件140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第三密封件138为密封垫、密封胶、密封圈或其它密封结构或物质。
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38为橡胶密封垫。如此,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保证第三密封件138的使用品质,并且方便重复组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第三密封件138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包括:
灯身组件,所述灯身组件包括灯身主体及镇流器组件,所述灯身主体设有容置腔、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两端,所述镇流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前盖组件,所述前盖组件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前盖组件设有导流斜面;
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本体与安装件,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后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流斜面的自由端相对所述灯身主体朝向所述光源组件倾斜设置,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身组件沿所述后盖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相邻设置于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一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及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容置腔相邻设置于所述灯身主体内,所述前盖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三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设有与第二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二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散热孔及所述第四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主体还设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沿所述灯身主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邻设置,且沿所述灯身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风道与所第二风道相邻设置,所述前盖组件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五散热孔,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与第三风道对应设置的第六散热孔,所述第三风道分别通过所述第五散热孔与所述第六散热孔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上,且所述输入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后盖本体伸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镇流器组件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组件包括前盖本体及第一密封件,所述前盖本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前盖本体与所述灯身主体之间,所述前盖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灯身主体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灯身主体之间,所述后盖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灯身主体密封配合;和/或,
所述前盖组件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镇流器组件包括镇流器及抽屉,所述镇流器设置于所述抽屉上,所述抽屉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前盖组件与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抽屉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补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包括底板与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底板外扩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抵触配合。
CN202221945909.0U 2022-07-26 2022-07-26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Active CN21797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5909.0U CN217978691U (zh) 2022-07-26 2022-07-26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5909.0U CN217978691U (zh) 2022-07-26 2022-07-26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8691U true CN21797869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5909.0U Active CN217978691U (zh) 2022-07-26 2022-07-26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86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178A (zh) * 2022-07-26 2022-10-14 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178A (zh) * 2022-07-26 2022-10-14 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78691U (zh)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CN115183178A (zh) 植物补光照明装置
CN210179463U (zh) 一种接触散热式led天棚灯
CN212841065U (zh) 驱动电源分开式的工矿灯
CN217635305U (zh) 补光植物灯
CN218954835U (zh) 一种led拉索抱箍灯
CN214790748U (zh) 一种led射灯
CN219300629U (zh) 补光灯
CN220669402U (zh) 一种连体透镜led天花灯密封灯头
CN216383771U (zh) 一种用于led路灯的灯盖
CN217382651U (zh) 一种led路灯
CN214501092U (zh) 一种摩托车的灯座
CN217004179U (zh) 三防灯
CN213420682U (zh) 一种新型铝件散热防蚊虫led灯泡
CN209762991U (zh) 一种led灯泡的散热结构
CN211600578U (zh) 一种灯具保护装置
CN2165214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led灯泡的液冷系统
CN210771538U (zh) 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植物生长灯
CN2199521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泵站
CN211146121U (zh) 一种环管灯
CN208170155U (zh) 一种led油站灯
CN108167724A (zh) 投射灯及其支架
CN219550372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led支架灯
CN213362293U (zh) 一种太阳能泛光灯
CN219300584U (zh) 散热型组合式新能源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0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