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8423U -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8423U
CN217978423U CN202222326464.4U CN202222326464U CN217978423U CN 217978423 U CN217978423 U CN 217978423U CN 202222326464 U CN202222326464 U CN 202222326464U CN 217978423 U CN217978423 U CN 217978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amp holder
lamp
substr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4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小兵
李湘辉
周子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b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b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4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8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8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8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一端用于连接筒身,另一端安装有灯板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光源,靠近所述基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光源;连接到所述基板上的反光杯,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反光杯的入射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反光杯外,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将从所述入射端射入并从出射端射出;设于所述反光杯外且靠近所述第二光源的柔光罩,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将从所述柔光罩射出;装配于所述出射端的头圈,所述头圈与所述反光杯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手电筒的远光照明和近光柔光照明,扩大了使用场景,提升了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照明设备,能够在各种光线不足的场景下提供照明支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电筒功能较为单一,如在露营时,人们围绕在桌边进行活动,需要放置于桌面上的露营灯为人们的夜间露营活动提供近光柔光的照明支持,当离开营地时,又需要手电筒提供远光照明支持,应用场景单一。部分手电筒虽然采用可拆卸的柔光罩套设在手电筒的头部作为露营灯使用,但是在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套上或卸下柔光罩,柔光罩容易遗失,使用时较为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支持远光照明和近光柔光照明的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可实现远光照明和近光柔光照明,扩大使用场景,提升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包括:
灯座,所述灯座的一端用于连接筒身,另一端安装有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光源,靠近所述基板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光源;
连接到所述基板上的反光杯,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反光杯的入射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反光杯外,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将从所述入射端射入并从所述反光杯的出射端射出;
设于所述反光杯外且靠近所述第二光源的柔光罩,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将从所述柔光罩射出;
装配于所述出射端的头圈,所述头圈与所述反光杯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柔光罩呈环状,所述柔光罩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基板,所述柔光罩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出射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多个所述第二光源环绕所述第一光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柔光罩环绕所述基板和所述反光杯。
进一步的,所述头圈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出射端边缘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将所述头圈安装于所述反光杯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射端处设置有玻璃罩,所述头圈使所述玻璃罩无法从所述出射端处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端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灯座上设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穿过所述基板连接到所述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灯座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弧形凸起上设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和所述第三内螺纹配合形成所述螺纹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和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外侧套设有抱紧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筒身和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所述筒身连接到所述灯座,所述筒身内设有电源,所述筒身上设有开关,所述电源、所述开关和所述灯板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的中间位置设置第一光源和在基板的边缘位置设置第二光源,使第一光源发出的光能够经由反光杯射出形成远光,第二光源发出的光能够经由位于侧方的柔光射出形成近光,扩大了使用场景;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光源环绕第一光源且使用环状的柔光罩套设在反光杯上,使灯头侧面能够360°的近光,提升使用体验;通过头圈的第一内螺纹与反光杯的第一外螺纹配合安装、反光杯的第二外螺纹与灯座上的螺纹环配合安装,使灯头结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手电筒的远光照明和近光柔光照明,扩大了使用场景,提升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电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头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光源灯头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识:1-灯座、110-螺纹环、120-第一弧形凸起、121-第二内螺纹、130-第二弧形凸起、131-第三内螺纹、140-抱紧环;2-灯板组件、210-基板、220-第一光源、230-第二光源;3-反光杯、310-入射端、320-出射端、330-第一外螺纹、340-第二外螺纹;4-柔光罩;5-头圈、510-第一内螺纹;6-玻璃罩;7-筒身;8-电源;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附图1至附图6,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阅附图1,双光源灯头结构包括:
灯座1,灯座1的一端用于连接筒身7,另一端安装有灯板组件2,灯板组件2包括基板210,基板210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光源220,靠近基板21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光源230;
连接到基板210上的反光杯3,第一光源220与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相对应,第二光源230位于反光杯3外,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将从入射端310射入并从反光杯3的出射端320射出;
设于反光杯3外且靠近第二光源230的柔光罩4,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将从柔光罩4射出;
装配于出射端320的头圈5,头圈5与反光杯3相对固定。
参阅附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反光杯3连接到基板210上时,第一光源220与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相对应,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套设到以第一光源220上,而第二光源230则在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之外,因此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将会从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射入反光杯3内,并从反光杯3的出射端320射出,即从手电筒灯头的正前方射出,以提供传统手电筒的远光照明功能。第二光源230位于基板210的边缘位置,即靠近灯头的侧面,柔光罩4位于灯头的侧面靠近第二光源230,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能从柔光罩4射出,即从灯头的侧面射出以形成近光柔光,能够作为露营灯或台灯使用。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20和第二光源230互不干扰,第一光源220为前光源,第二光源230为侧光源,使用时仅需通过点亮或熄灭第一光源220或第二光源230即可,方便快捷,扩大使用场景,提升使用体验。
参阅附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柔光罩4呈环状,柔光罩4的第一端靠近基板210,柔光罩4的第二端靠近出射端320。实施例中,柔光罩4作为灯头侧面的一部分,呈环状套设在反光杯3上,具体的,柔光罩4环绕基板210和反光杯3,使得灯头侧面在柔光罩4所处位置360°均可射出光线,同时,见附图2,基板2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230,多个第二光源230环绕第一光源220设置,即多个第二光源230在反光杯3的出射端320外以环绕出射端320的方式设置,而柔光罩4也环绕基板210设置,因此多个第二光源230所发出的光能够在环状的柔光罩4上360°射出。具体的,柔光罩4为半透明罩体,能够对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进行柔化,使光线变得柔和,适合作为固定照明使用;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柔光罩4也能附带各种颜色,使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在穿过柔光罩4后变成指定的颜色,作为氛围照明使用。
参阅附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头圈5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510,出射端320边缘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30,第一内螺纹510和第一外螺纹330配合将头圈5安装于反光杯3上。实施例中,头圈5与反光杯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圈5固定到反光杯3上时,柔光罩4也被限制于头圈5与灯座1之间,灯头结实牢固。由于柔光罩4一般使用透明塑胶或透明玻璃材质制造,存在易摔裂、易松脱的风险,因此当将头圈5与柔光罩4螺纹连接时,结构稳定性较差;本实施例将头圈5与反光杯3螺纹连接,加强了反光杯3的结构稳定性,使灯头结实牢固。
参阅附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出射端320处设置有玻璃罩6,头圈5使玻璃罩6无法从出射端320处脱离。实施例中,玻璃罩6覆盖于反光杯3的出射端320处,头圈5连接到反光杯3上并将玻璃罩6固定于头圈5与反光杯3之间。
参阅附图3和附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入射端310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40,灯座1上设有螺纹环110,螺纹环110穿过基板210连接到第二外螺纹340。实施例中,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与基板2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相对固定,即 头圈5、反光杯3、灯座1三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相对固定,柔光罩4也被头圈5固定于头圈5与灯座1之间以形成灯头的侧面,结构稳定且便于拆卸。
参阅附图3和附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灯座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第一弧形凸起120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1,第二弧形凸起130上设有第三内螺纹131,第二内螺纹121和第三内螺纹131配合形成螺纹环110。实施例中,基板210设置于灯座1上,在靠近灯座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均穿过基板210,此时基板210上的第一光源220位于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之间,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内的第二内螺纹121和第三内螺纹131形成非连续的螺纹环110,和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处设置的第二外螺纹340配合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反光杯3与灯座1之间的安装固定。进一步的,为了加强二者之前的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外侧套设有抱紧环140,避免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之间被撑开导致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处的第二外螺纹340从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之间脱离。
参阅附图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筒身7和上述的双光源灯头结构,筒身7连接到灯座1,筒身7内设有电源8,筒身7上设有开关9,电源8、开关9和灯板组件2电连接。在开关9的控制下,能够选择第一光源220和第二光源230的点亮或熄灭,当点亮第一光源220时,本实施例的手电筒能够作为传统手电筒使用,在反光杯3的反射下,第一光源220发出高亮远光照射前方,当点亮第二光源230时,将本实施例的手电筒立于桌面上即可作为露营灯、氛围灯或台灯使用,呈360°发出柔光照亮手电筒周边区域,增强了手电筒的功能,扩大了使用场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通过在基板210的中间位置设置第一光源220和在基板210的边缘位置设置第二光源230,使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能够经由反光杯3射出形成远光,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能够经由位于侧方的柔光射出形成近光,扩大了使用场景;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光源230环绕第一光源220且使用环状的柔光罩4套设在反光杯3上,使灯头侧面能够360°的近光,提升使用体验;通过头圈5的第一内螺纹510与反光杯3的第一外螺纹330配合安装、反光杯3的第二外螺纹340与灯座1上的螺纹环110配合安装,使灯头结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手电筒的远光照明和近光柔光照明,扩大了使用场景,提升了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座(1),所述灯座(1)的一端用于连接筒身(7),另一端安装有灯板组件(2),所述灯板组件(2)包括基板(210),所述基板(210)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光源(220),靠近所述基板(21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光源(230);
连接到所述基板(210)上的反光杯(3),所述第一光源(220)与所述反光杯(3)的入射端(310)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源(230)位于所述反光杯(3)外,所述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将从所述入射端(310)射入并从所述反光杯(3)的出射端(320)射出;
设于所述反光杯(3)外且靠近所述第二光源(230)的柔光罩(4),所述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将从所述柔光罩(4)射出;
装配于所述出射端(320)的头圈(5),所述头圈(5)与所述反光杯(3)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4)呈环状,所述柔光罩(4)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基板(210),所述柔光罩(4)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出射端(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1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光源(230),多个所述第二光源(230)环绕所述第一光源(22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罩(4)环绕所述基板(210)和所述反光杯(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圈(5)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510),所述出射端(320)边缘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30),所述第一内螺纹(510)和所述第一外螺纹(330)配合将所述头圈(5)安装于所述反光杯(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端(320)处设置有玻璃罩(6),所述头圈(5)使所述玻璃罩(6)无法从所述出射端(320)处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310)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40),所述灯座(1)上设有螺纹环(110),所述螺纹环(110)穿过所述基板(210)连接到所述第二外螺纹(3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凸起(120)和第二弧形凸起(130),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0)上设有第二内螺纹(121),所述第二弧形凸起(130)上设有第三内螺纹(131),所述第二内螺纹(121)和所述第三内螺纹(131)配合形成所述螺纹环(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0)和所述第二弧形凸起(130)外侧套设有抱紧环(140)。
10.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7)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所述筒身(7)连接到所述灯座(1),所述筒身(7)内设有电源(8),所述筒身(7)上设有开关(9),所述电源(8)、所述开关(9)和所述灯板组件(2)电连接。
CN202222326464.4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Active CN217978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464.4U CN217978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464.4U CN217978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8423U true CN217978423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464.4U Active CN217978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8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74835B2 (ja) Led電球
US20020145871A1 (en) Cabin lamp
US11448374B2 (en) Solar lamp
CN217978423U (zh) 一种双光源灯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手电筒
CN207094228U (zh) 一种led灯
TW201315940A (zh) 燭燈
CN213394764U (zh) 一种照明装置
JP5515003B2 (ja) 照明装置付き拡大鏡
CN102748602A (zh) 具有扩大边射光之led灯泡结构
CN111911832A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7661587U (zh) 筒灯
CN220981108U (zh) 多光效的调光透镜及筒射灯
CN111043543A (zh) 配光元件、照明模组和灯具
CN216131800U (zh) 照明灯
JP2000319833A (ja) 工事灯
CN211694637U (zh) 一种照明组件
US6152574A (en) Decorating lamp device
CN211902759U (zh) 新型灯具
CN217356734U (zh) 一种新型灯具
CN102367950B (zh) 烛灯
CN216480366U (zh) 一种手提工作灯
CN220870688U (zh) 一种双面发光的灯头
CN220082865U (zh) 一种手电筒光源切换结构
CN213361943U (zh) 一种用于灯具的防眩结构
CN216345843U (zh) 挂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