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5677U -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5677U
CN217975677U CN202221962771.5U CN202221962771U CN217975677U CN 217975677 U CN217975677 U CN 217975677U CN 202221962771 U CN202221962771 U CN 202221962771U CN 217975677 U CN217975677 U CN 217975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tarpaulin
upright post
stand
aw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27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景林
覃春
符加海
孔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r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r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r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r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27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5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5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5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篷房支架包括至少两组篷房框架,其中篷房框架包括向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一立柱、向第二方向倾斜的第二立柱和顶梁,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第二立柱的高度小于第一立柱的高度;顶梁包括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分别位于直线段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弧线段与第一立柱连接,第二弧线段与第二立柱连接;顶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连接;相邻的两组篷房框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沿相反方向倾斜设置,篷房框架呈上窄下宽的结构,提高了篷房框架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篷房框架的底部空间,空间使用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背景技术
篷房是一种新型的户外活动用临时建筑,篷房储运轻便,广泛应用于临时仓库、厂房和会展篷房等。现有的一种篷房结构包括高立柱、低立柱、顶梁和篷布;其中高立柱和低立柱分别垂直于地面设置,顶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于高立柱和低立柱的顶端,此种结构的篷房由于高立柱和低立柱垂直于地面设置导致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当其处于有较大的风的环境下,会因风阻过大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可以降低风阻的篷房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以降低风阻且不易损坏篷布的篷房。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篷房支架,包括篷房框架和横梁,篷房框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顶梁,顶梁包括位于其延伸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立柱的顶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立柱的顶端连接;篷房框架至少设置两组,第二立柱的高度小于第一立柱的高度;相邻的两组篷房框架之间连接有横梁;在水平方向上,第一立柱的顶端与第二立柱的顶端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水平方向上,第一立柱的底端与第二立柱的底端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由此可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沿相反方向倾斜设置,篷房框架呈上窄下宽的结构,提高了篷房框架的稳定性,同时增大了篷房框架的底部空间,空间使用率更高。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顶梁包括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分别连接于直线段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弧线段与第一立柱连接,第二弧线段与第二立柱连接。
由此可见,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的设置使顶梁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连接形成曲线过渡,造型优美,且当篷房支架覆盖上篷布后,能够减少篷房框架连接处的篷布磨损,延长了篷布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之间形成加固区域和开放区域,横梁设置在加固区域,开放区域形成篷房支架的入口;开放区域形成于两个第一立柱之间,或,开放区域形成于两个第二立柱之间。
由此可见,横梁的设置使篷房支架更加稳定,开放区域的设置使篷房支架具有更多的入口。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篷房框架设置有T形插槽,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横梁两侧设置有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或,篷房框架设置有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横梁两侧设置有T形插槽;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插接于T形插槽。
由此可见,插头与插槽配合实现横梁与篷房框架的快速拆装。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篷房框架设置有卡槽;卡槽设置于顶梁,且卡槽还至少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的一处。
由此可见,卡槽的设置可以为后续篷房支架安装篷布提供预留的安装位,实现篷布的快速安装。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设置于顶梁和第一立柱的卡槽相互连通;和/或,设置于顶梁和第二立柱的卡槽相互连通。
由此可见,卡槽连通设置使篷布和篷房框架之间的配合具有连贯性,更加美观且不易漏水。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篷房框架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板和凸出于底板表面的立板,立板为两个,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各自插接于对应的两个立板之间。
由此可见,底座的设置使篷房框架的安装更加稳固,立板的设置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插接于其对应连接的底座的两个立板之间,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底座连接对位更加快速,提高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安装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篷房,包括篷布,还上述方案任一项的篷房支架,篷布连接于篷房框架。
由此可见,篷布与篷房支架的倾斜结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篷房的风阻,提高篷房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篷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之间,篷布依附于篷房框架由第二立柱的下部延伸至顶梁,或篷布依附于篷房框架由第二立柱的下部延伸至第一立柱,或篷布依附于篷房框架由第一立柱的下部延伸至顶梁,或篷布依附于篷房框架由第一立柱的下部延伸至第二立柱。
由此可见,篷布从篷房支架一端的底部延伸至另一端的顶部,形成一侧遮盖,另一侧敞开的结构,使篷房开放性更好,且更加美观,同时增加了篷房的步入通道。
根据上述方案进一步的,篷布为充气篷布。
由此可见,充气篷布充满气体后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降噪作用,且充气后的篷布中间凸出于其边缘,防止篷布表面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房框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房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房的俯视图。
图6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T形插头和T形插槽的连接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篷房实施例中篷布和连接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为篷房,篷房主要包括篷房框架1、横梁2、篷布3和底座4。其中,篷房框架1设置有三组,三组篷房框架1沿Y轴方向依次等距排列,相邻的两组篷房框架1之间通过多根横梁2连接加固形成本实施例的篷房支架;篷房框架1的底部与底座4固定连接,底座4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每相邻的两组篷房框架1之间设置有一块篷布3。图中,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竖直方向和上方为z轴正向,横梁2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
参见图2和图3,沿第二方向,篷房框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柱11、顶梁13和第二立柱12。其中,第一立柱11向x轴正向倾斜设置,第二立柱12位于第一立柱11的x轴正向,且第二立柱12向x轴负向倾斜设置,使篷房框架1呈上窄下宽的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第二立柱12的高度小于第一立柱11的高度,使篷房的顶部呈现一高一低的坡面结构。顶梁13一体成型有直线段131、第一弧线段132和第二弧线段133,第一弧线段132和第二弧线段133分别位于直线段131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弧线段132与第一立柱11连接,第二弧线段133与第二立柱12连接;再结合图7,沿y轴方向,第一立柱11、顶梁13和第二立柱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T形插槽5,T形插槽5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T形插槽5用于连接横梁2。
参见图6,底座4包括方形的底板41,底板41的四角设置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孔,使用螺栓与该连接孔配合将底板42固定于地面;底板41的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的两块立板42,两块立板4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底部各自被其对应连接的两块立板42夹持,当然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底部和两块立板42之间还通过螺栓紧固。
参见图7和图8,沿y轴方向,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T形插头21,该T形插头21与T形插槽5配合连接,T形插头21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多根横梁2的两端的T形插头21分别插接于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1的T形插槽5中,将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1相连,横梁2垂直于篷房框架1所在平面;再结合图1,为了使篷房具美感且更加通透,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11之间设置有开放区域7,开放区域7内不设置横梁2,优选地,开放区域7的顶部延伸至第一立柱11的顶部。
参见图9和图10,篷布3为充气篷布,篷布3包括面层篷布31和底层篷布32,面层篷布31和底层篷布32之间密封有充气空间33,充气后的篷布3的中间微微凸起,有利于雨水排放;面层篷布31朝上采用防晒且阻燃材料制成。篷布3的周边设置有卡条34,当然,篷房框架1上设置有卡槽61。
进一步地,篷房框架1中依次连接的顶梁13以及第二立柱12上均设置有各自的卡槽61,且顶梁13上的卡槽61以及第二立柱12上的卡槽61依次连通构成用于与篷布3的卡条34进行卡合的卡槽整体,卡条34能从该卡槽整体的一端入口穿入该卡槽整体并依次到达第二立柱12的卡槽61以及顶梁13上的卡槽61中进行卡合,从而使篷布3沿着篷房框架1自身的弯曲延伸方向而依附于篷房框架1延伸,从而形成与篷房框架1对应的轮廓。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篷房框架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卡槽61,因而可使任意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1之间的篷布3均能通过两道卡槽61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卡槽61具有一个类似C型的开口,卡条34与卡槽61配合连接,将篷布3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篷房框架1之间,篷布3由卡槽61的C型的开口延伸出卡槽61的外部;参见图1和图3,篷布3由第二立柱12的底部所在处延伸至第一弧线段132的端部所在处,篷布3将横梁2覆盖,横梁2为篷布3提供支撑;在其他实施例中,篷布3由第二立柱12的底部所在处延伸至第一立柱11的顶部所在处。
倾斜设置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使篷房框架1的结构更加稳定,篷房框架1的上窄下宽结构导风性更好,有效降低了篷布的风阻;第一弧线段132和第二弧线段133的设置使篷布在篷房框架的连接处形成良好的过渡,减少篷布3在篷房框架1连接处的磨损,延长了篷布3的使用寿命;横梁2的设置提高了篷房1的强度;充气篷布提高了篷房3的隔热效果和排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为分体设置且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立柱、顶梁和第二立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的端部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插接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为T形插槽,第二连接部为六角螺栓,六角螺栓可插接于T形插槽中。

Claims (10)

1.一种篷房支架,包括篷房框架和横梁,所述篷房框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顶梁,所述顶梁包括位于其延伸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连接;所述篷房框架至少设置两组,所述第二立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高度;相邻的两组所述篷房框架之间连接有所述横梁,其特征在于: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梁包括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和所述第二弧线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弧线段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二弧线段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篷房框架之间形成加固区域和开放区域,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加固区域,所述开放区域形成所述篷房支架的入口;
所述开放区域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或,所述开放区域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房框架设置有T形插槽,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横梁两侧设置有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
或,
所述篷房框架设置有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横梁两侧设置有T形插槽;
所述T形插头或六角螺栓插接于所述T形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房框架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顶梁,且所述卡槽还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一个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顶梁的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一立柱的所述卡槽相互连通;
和/或,
设置于所述顶梁的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卡槽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篷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房框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凸出于所述底板表面的立板,所述立板为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各自插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板之间。
8.一种篷房,包括篷房支架和篷布,所述篷布连接于在所述篷房支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房支架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篷房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篷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布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篷房框架之间,所述篷布依附于所述篷房框架由所述第二立柱的下部延伸至所述顶梁,或所述篷布依附于所述篷房框架由所述第二立柱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篷布依附于所述篷房框架由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延伸至所述顶梁,或所述篷布依附于所述篷房框架由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立柱。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篷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篷布为充气篷布。
CN202221962771.5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Active CN217975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2771.5U CN21797567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2771.5U CN21797567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5677U true CN21797567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2771.5U Active CN21797567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5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4126U (zh) 一种双玻组件及竖向、横向安装双玻组件总成
CN111350298A (zh) 一种大跨度幕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1119566B (zh) 一种篷房框架、单元篷房及可延展式立方篷房组
CN217975677U (zh) 一种篷房支架和篷房
CN112854432B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廊道
CN110130490B (zh) 一种光伏凉棚结构
CN113719002A (zh) 一体化雨棚单元式玻璃幕墙
CN212271348U (zh) 屋面阶梯状单元幕墙系统
CN205777124U (zh)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20981729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棚
CN214942887U (zh) 光伏停车棚
CN217000559U (zh) 一种玻璃栏杆防脱落结构及玻璃栏杆
CN214959376U (zh) 一种大跨距钢缆悬索高空光伏支架
CN215420156U (zh) 一种新型建筑一体式防水光伏支架
CN215519406U (zh) 悬挂式单元体幕墙铝型材
CN114293718A (zh) 一种代替彩钢瓦的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系统
CN205777134U (zh) 实现屋面板对边支撑的支座装置
CN201152058Y (zh) 一种可方便连接墙布的二层帐篷房骨架
CN217480655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雨棚
CN216130639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防水凉亭
CN219118591U (zh) 一种胶合木挡雨支撑架
CN216475508U (zh) 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轻钢房屋
CN221042709U (zh) 一种柔性车棚光伏支架结构
CN218028378U (zh) 一种与幕墙结合的阳光房
CN213837013U (zh) 一种易于拼接的篷房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