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2900U -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2900U
CN217972900U CN202221264677.2U CN202221264677U CN217972900U CN 217972900 U CN217972900 U CN 217972900U CN 202221264677 U CN202221264677 U CN 202221264677U CN 217972900 U CN217972900 U CN 217972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
communicated
flotation separation
air fl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46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长军
罗开传
王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yan Changx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yan Changx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yan Changx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yan Changx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46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2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2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2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进料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气浮分选池;进料混合池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以及用于输入添加剂的投料口;反应池中设有输液管路,输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混合池和反应池连通,输液管路能够将进料混合池中的污水分成多股并分别输送到反应池中;沉淀池的上部分别与反应池和气浮分选池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管连通,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用于沉降杂质的污泥斗;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气体的溶气释放头,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用于排出清液的排水管,排水管与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提升污水净化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水体被污染,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而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可利用的水资源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回用技术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污水回用的技术主要有絮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等,这些工艺一般都是在传统的二级处理后再进行三级处理,工艺流程相对复杂,而且费用也高。
公开号为CN213231939U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乡镇污水高效生物反应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反应箱和壳体,所述过滤组件底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挂环,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消毒室,所述消毒室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排料阀,所述消毒室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排料阀,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
现有的生物反应装置的工艺较为简单,无法对污水进行彻底的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中还有含有许多污染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反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生物反应装置净化能力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进料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气浮分选池;
所述进料混合池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以及用于输入添加剂的投料口;
所述反应池中设有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混合池和反应池连通,所述输液管路能够将所述进料混合池中的污水分成多股并分别输送到所述反应池中;
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分别与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气浮分选池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管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用于沉降杂质的污泥斗;
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气体的溶气释放头,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用于排出清液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路包括输水主管、循环泵以及分水管体,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混合池连通,所述输水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管体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输水主管上,所述分水管体设置于所述反应池中,所述分水管体能够向所述反应池中喷射多股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管体包括主体管以及分支管,一对所述分支管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两侧,多对所述分支管沿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连通,所述主体管与所述输水主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管的末端设有拐头,所述拐头的一端与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拐头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下方设有储泥池,所述污泥斗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所述储泥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泥池的一侧设有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泥池和所述输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收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输液管路能够抽取位于所述储泥池中的泥浆并输送给所述反应池。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释放头为TV型溶气释放器,所述溶气释放头设置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所述溶气释放头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与所述输液管路连通,所述输液管路能够抽取所述气浮分选池中的浮渣并输送到所述反应池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液测量模块,所述清液测量模块包括测量管以及设置于测量管上的抽吸泵、温度计、pH计和ORP计,所述测量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浮分选池和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抽吸泵能够抽吸少量清液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反应池的空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净化装置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在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气体的溶气释放头,溶气释放头将压力溶气往气浮分选池的液体中释放,液体中被被引入大量的微细气泡,利用粘附在固体杂质上的气泡的浮托力,达到固、液快速分离,并提高浮渣浓缩程度的目的。液体中的杂质在溶气释放头的作用下将富集于气浮分选池的上部,清液富集于气浮分选池的底部,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用于排出清液的排水管,排水管与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连通,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出清液,从而得到经过净化的净水。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在反应池中设有输液管路,输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混合池和反应池连通,输液管路可以抽取进料混合池中的混合液体,经混合液体输送到反应池中,进入反应池中的混合液体被输液管路分成多股,可以增加反应池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污水的分散和混合,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提高菌种吸收和分解污水中各种有机物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水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清液测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混合池100、进水口110、投料口120、反应池200、输液管路210、输水主管211、循环泵212、分水管体213、主体管213a、分支管213b、拐头213c、排气管220、沉淀池300、连接管310、污泥斗320、开口321、气浮分选池400、溶气释放头410、排水管420、第二回收管430、储泥池500、第一回收管510、清液测量模块600、测量管610、抽吸泵620、温度计630、pH计640、ORP计6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进料混合池100、反应池200、沉淀池300以及气浮分选池400。
进料混合池100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110以及用于输入添加剂的投料口120,通过进水口110往进料混合池100输入污水,通过投料口120往进料混合池100输入含菌种的菌液和营养液,污水、菌液和营养液在进料混合池100中均匀混合。
反应池200中设有输液管路210,输液管路210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混合池100和反应池200连通,输液管路210可以抽取进料混合池100中的混合液体,经混合液体输送到反应池200中,进入反应池200中的混合液体被输液管路210分成多股,可以增加反应池200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污水的分散和混合,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提高菌种吸收和分解污水中各种有机物的效率。
沉淀池300的上部分别与反应池200和气浮分选池400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管310连通,借助连接管310,反应池200、气浮分选池400和沉淀池300的上层液体能够相对流通,实现液体从反应池200向沉淀池300,从沉淀池300向气浮分选池400的方向运动。沉淀池300的下部设有用于沉降杂质的污泥斗320,液体中的杂质能够沉降于污泥斗320中,与液体分离。
气浮分选池400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气体的溶气释放头410,溶气释放头410将压力溶气往气浮分选池400的液体中释放,液体中被被引入大量的微细气泡,利用粘附在固体杂质上的气泡的浮托力,达到固、液快速分离,并提高浮渣浓缩程度的目的。液体中的杂质在溶气释放头410的作用下将富集于气浮分选池400的上部,清液富集于气浮分选池400的底部,气浮分选池400的一侧设有用于排出清液的排水管420,排水管420与气浮分选池400的底部连通,可以通过排水管420排出清液,从而得到经过净化的净水。
污水在进料混合池100中与菌液混合,进料混合池100中的污水被输送给反应池200,污水中的杂质在反应池200中被各种菌种吸收消化,经过降解的液体从反应池200中被输送到沉淀池300中,残留的杂质在沉淀池300中沉淀,经过沉淀的液体被输送到气浮分选池400中,气浮分选池400中的液体在溶气释放头410的作用下,清液与杂质分离,从而得到清液。
请参阅图1和2,输液管路210包括输水主管211、循环泵212以及分水管体213,输水主管211的一端与进料混合池100连通,输水主管211的另一端与分水管体213连通,循环泵212设置于输水主管211上。循环泵212为输水主管211提供抽吸力,输水主管211从进料混合池100抽吸混合液体,并将液体输送给分水管体213,分水管体213将一股水流分成多股,多股水流被分水管体213喷射到反应池200中。可以增加反应池200中的氧气含量,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污水中杂质的分解和净化的效率。
请重点参阅图2,分水管体213包括主体管213a以及分支管213b,一对分支管213b对称设置于主体管213a的两侧,多对分支管213b沿主体管213a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分支管213b与主体管213a的管壁连通,主体管213a与输水主管211连通。来自输水主管211中的水流从主体管213a中流出,被多个分支管213b给分流,从而得到多股水流。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分支管213b的末端设有拐头213c,拐头213c的一端与分支管213b连通,拐头213c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拐头213c能够引导水流沿反应池200的竖直方向喷出,促进反应池200中液体在深度方向各层之间的流通和混合,促进菌种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收和消化。
需要说明的是:菌种包括水解酸化菌种梭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乳酸菌,产甲烷菌种,索氏甲烷杆菌、甲酸甲烷杆菌、热自养甲烷杆菌、反刍甲烷杆菌、运动甲烷杆菌、马氏甲烷球菌、万氏甲烷球菌、甲酸甲烷八叠球菌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等种属。菌种有些是污水中本身具有的,有的是外源添加的。
请参阅图1和图3,沉淀池300的下方设有储泥池500,污泥斗320的底部设有开口321,沉积于污泥斗320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开口321进入到储泥池500中,开口321的尺寸较小,只能允许位于污泥斗320底部的污泥进入到储泥池500中,不会干扰沉淀池300中水和杂质的分离。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储泥池500的一侧设有第一回收管510,第一回收管510的两端分别与储泥池500和输液管路210连通,第一回收管510上设有阀门,输液管路210能够抽取位于储泥池500中的泥浆并输送给反应池200。沉积于储泥池500中的杂质可以借助第一回收管510二次进入到反应池200中,重新被菌种处理,知道所有的可吸收杂质被菌种吸收降解。
请继续参阅图1,溶气释放头410为TV型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头410设置于气浮分选池400的底部,溶气释放头410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气源机体为空压机,给溶气释放头410提供加压空气。TV型溶气释放器被水中杂质堵塞而无法正常释放时,则可接通压缩空气机气源,使振动盘落下一段距离,致使水流通道加大,杂质很快被溶气水冲走,约隔数秒钟后,切断气源并打开放气阀放气,使振动盘复位,再次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气浮分选池400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收管430,第二回收管430的一端与气浮分选池400的上部连通,第二回收管430与输液管路210连通,输液管路210能够抽取气浮分选池400中的浮渣并输送到反应池200中。在气浮分选池400中,被溶气释放头410分离的浮渣位于液面的上层,浮渣被输送到反应池200中后,可以再次被菌种吸收和消化。
请参阅图4,生物反应装置还包括清液测量模块600,清液测量模块600包括测量管610以及设置于测量管610上的抽吸泵620、温度计630、pH计640和ORP计650,抽吸泵620能够抽吸少量清液给温度计630、pH计640和ORP计650检测,温度计630检测清液的温度,pH计640检测清液的pH值,ORP计650检测清液的电导率,工作人员可以参照三者的值,判断清液的水质好坏。用于检测的清液被送回反应池200中,以防污染。
反应池20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20,排气管220的一端与反应池200的空腔连通,排气管220的另一端与气体净化装置连通。菌种在吸收消化杂质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中也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气体经由排气管220排出并被气体净化装置吸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工作流程:污水在进料混合池100中与菌液混合,进料混合池100中的污水被输送给反应池200,污水在反应池200中被分成多股并为污水提供氧气,污水中的杂质在反应池200中被各种菌种吸收消化,经过降解的液体从反应池200中被输送到沉淀池300中,残留的杂质再沉淀池300中沉淀,经过沉淀的液体被输送到气浮分选池400中,气浮分选池400中的液体在溶气释放头410的作用下,清液与杂质分离,从而得到清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进料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以及气浮分选池;
所述进料混合池的一侧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以及用于输入添加剂的投料口;
所述反应池中设有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混合池和反应池连通,所述输液管路能够将所述进料混合池中的污水分成多股并分别输送到所述反应池中;
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分别与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气浮分选池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管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有用于沉降杂质的污泥斗;
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设有用于释放气体的溶气释放头,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用于排出清液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路包括输水主管、循环泵以及分水管体,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混合池连通,所述输水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管体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输水主管上,所述分水管体设置于所述反应池中,所述分水管体能够向所述反应池中喷射多股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体包括主体管以及分支管,一对所述分支管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两侧,多对所述分支管沿所述主体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分支管与所述主体管的管壁连通,所述主体管与所述输水主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的末端设有拐头,所述拐头的一端与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拐头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下方设有储泥池,所述污泥斗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所述储泥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的一侧设有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泥池和所述输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收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输液管路能够抽取位于所述储泥池中的泥浆并输送给所述反应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释放头为TV型溶气释放器,所述溶气释放头设置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底部,所述溶气释放头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浮分选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与所述输液管路连通,所述输液管路能够抽取所述气浮分选池中的浮渣并输送到所述反应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液测量模块,所述清液测量模块包括测量管以及设置于测量管上的抽吸泵、温度计、pH计和ORP计,所述测量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浮分选池和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抽吸泵能够抽吸少量清液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反应池的空腔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净化装置连通。
CN202221264677.2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Active CN217972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677.2U CN217972900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677.2U CN217972900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2900U true CN21797290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9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4677.2U Active CN217972900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2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9869U (zh) 高效复合厌氧生物反应装置
CN101885570A (zh)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
CN207062109U (zh) 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CN204211537U (zh) 一体化兼氧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5347475B (zh) 一种对称内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203112655U (zh) 分散式mbr中水器
CN208345988U (zh) 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6145510A (zh) 一种采用给水厂脱水污泥强化膜生物反应器除磷效果的方法
CN204185292U (zh) 立体渐变曝气污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CN217972900U (zh) 一种生物反应装置
CN210505966U (zh) 一种高浓度甲醛废水的厌氧-好氧高效处理装置
CN107162313A (zh) 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8949075U (zh) 新型厌氧反应器
CN201896098U (zh) 深井曝气装置
CN203144240U (zh) 养殖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生物反应装置
CN212799980U (zh) 一种清淤尾水高效快速净化装置
CN210001737U (zh) 一种胞外酶浮选深度处理设备
CN202744385U (zh) 一种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9957589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7082527B (zh) 一种针对高污染水体的水处理装置
CN105110580A (zh)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CN205676348U (zh) 具有污泥调质作用的气浮浓缩装置
CN2049997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4418468A (zh) Cass两级小区污水处理系统
CN203715456U (zh) 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