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1241U -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1241U
CN217961241U CN202220708925.1U CN202220708925U CN217961241U CN 217961241 U CN217961241 U CN 217961241U CN 202220708925 U CN202220708925 U CN 202220708925U CN 217961241 U CN217961241 U CN 21796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uckle
fastener
fema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89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东
温辉旭
吴锡熙
罗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coyco Extreme Sport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89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1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包括防护底层、护壳、固定带和快拆扣具,护壳与防护底层连接,固定带位于护壳的一侧,且固定带的一端与防护底层连接,快拆扣具包括:公扣件,其具有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为卡部;母扣件,其位于护壳的另一侧,母扣件具有呈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位于护壳与防护底层之间,且第三端与护壳和防护底层相固定,第四端设有卡扣孔,卡部与卡扣孔卡扣连接且该卡扣连接可拆。母扣件与护壳和防护底层相固定,防止母扣件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方便使用者采用单手操作的方式,对公扣件进行操作,促使公扣件与母扣件进行快速连接或者解除公扣件与母扣件之间的连接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护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背景技术
人们在参加运动项目时常常会穿上运动护具,运动护具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防护作用,以免人们在运动时受到严重的伤害。目前,有些运动护具是通过绑带固定在身体部位上,运动护具的两侧均设置绑带,绑带与绑带之间设置快拆扣具,以实现两条绑带之间可拆连接,从而方便人们将运动护具从身体部位上拆除。可是,由于绑带具有柔软性,快拆扣具容易产生位移,不方便人们通过单手操作的方式,对快拆扣具进行快速准确拆卸或卡扣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包括防护底层、护壳、固定带和快拆扣具,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连接,所述固定带位于所述护壳的一侧,且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底层连接,所述快拆扣具包括:
公扣件,其具有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卡部;
母扣件,其位于所述护壳的另一侧,所述母扣件具有呈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之间,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护壳和所述防护底层相固定,所述第四端设有卡扣孔,所述卡部与所述卡扣孔卡扣连接且该卡扣连接可拆。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快拆扣具包括公扣件和母扣件,公扣件的第一端与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母扣件与固定带呈相对设置,以便固定带在公扣件和母扣件卡扣连接后将防护底层绑定在使用者的身上;母扣件的第三端设在护壳与防护底层之间,且母扣件与护壳和防护底层相固定,防止母扣件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方便使用者采用单手操作的方式,对公扣件进行操作,促使公扣件的卡部与母扣件的卡扣孔进行快速连接或者解除公扣件与母扣件之间的连接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扣件包括公扣主体,所述公扣主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带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公扣主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公扣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卡块形成所述卡部。
公扣件包括公扣主体,公扣主体的一端设置连接孔,以此来实现公扣主体与固定带连接;公扣主体的另一端设置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卡块,单手拉动公扣主体,并使由连接柱和卡块所形成的卡部插入母扣件的卡扣孔,并与其实现卡扣连接,让使用者可以非常简单地操作快拆扣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扣主体的正面自所述卡部至所述连接孔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倾斜面。公扣主体的正面设置倾斜面,且公扣主体从卡部往连接孔的方向逐渐凹陷形成倾斜面,倾斜面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施力的作用面,使得使用者在解除公扣件与母扣件之间的卡扣连接作用时,单手操作公扣件,在倾斜面上施力,驱使公扣主体往卡部的方向移动,以使卡部从母扣件的卡扣孔内脱离,最终将护具从身体上快速拆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面设有防护凸起。倾斜面设置防护凸起,能够增加使用者的手指与倾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以便使用者更好的施以作用力于倾斜面,驱使公扣件能快速从母扣件中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连接柱和卡块的横截面形状均采用圆形设计,使连接柱和卡块的外周面光滑无棱角,避免使用者在对公扣件操作时受到伤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扣件包括母扣主体,所述母扣主体的一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与所述护壳连接,所述背面与所述防护底层连接,所述母扣主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贯穿所述母扣主体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比所述卡块的外径大,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或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卡块的外径。
在母扣件结构中,母扣主体的一端设为连接部,母扣主体通过连接部与防护底层和护壳连接,促使母扣件相对防护底层和护壳固定不动;母扣主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连接部与第一通孔之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贯穿母扣主体的正面和背面,而且,第二通孔的孔径比卡块的外径大,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或大于连接柱的外径且小于卡块的外径,在公扣件的卡部直接穿过第二通孔并移动至第一通孔处后,连接柱与第一通孔的内壁面相接,卡块与母扣主体卡接,使得公扣件的卡部卡在母扣件的第一通孔内,并且,公扣件在固定带的拉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第二通孔的趋势,保证公扣件与母扣件紧紧卡扣连接,而公扣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通孔后,便能将公扣件的卡部从母扣件的第二通孔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母扣主体的另一端。连接部的厚度比母扣主体的另一端小,如此能节省材料,且能轻易清楚区别母扣件的连接部,以便将连接部置于护壳和防护底层之间并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为呈半圆状的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圆滑过渡连接。第一通孔为半圆通孔,与公扣件的连接柱相适配,促使连接柱与第一通孔的内壁面更好地贴合,防止公扣件出现相对母扣件晃动;而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圆滑过渡连接,如此设计能够避免母扣主体因应力集中而容易出现裂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扣主体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边沿设有加强筋。母扣主体在第一通孔的边沿处设置加强筋,以增强母扣主体的第一通孔处的受力强度,在公扣件与母扣件产生卡扣连接作用时能避免母扣主体受到来自卡部的过大作用力而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扣主体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母扣主体的背面连接,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所形成的夹层之外。母扣主体上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位于母扣主体的背面,在母扣件、护壳和防护底层相固定后,定位块位于护壳与防护底层所形成的夹层之外,因此,定位块在母扣件与防护底层连接时起到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母扣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母扣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公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公扣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00、腿部护具;110、防护底层;120、侧面护壳;130、护胫壳;140、下护膝壳;150、上护膝壳;210、母扣件;211、母扣主体;212、连接部;213、第一通孔;214、第二通孔;215、加强筋;216、定位块;220、公扣件;221、公扣主体;222、连接柱;223、卡块;224、倾斜面;225、连接孔;300、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Y方向是由可快速拆卸的护具的左侧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可快速拆卸的护具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包括防护底层110、护壳、固定带300和快拆扣具。其中,护壳与防护底层110连接,固定带300位于护壳的一侧,且固定带300的一端与防护底层110连接。
护具可以是用于保护腿部的腿部护具100,可以是用于保护手肘的肘部护具,还可以是用于保护肩部的肩部护具,等等。下面将以腿部护具10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腿部护具100包括防护底层110、侧面护壳120、护胫壳130、下护膝壳140、上护膝壳150、固定带300和快拆扣具。防护底层110可以由衬布制成,防护底层110具有正面(也即前侧面)和背面(也即后侧面),其中,防护底层110的背面是与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上护膝壳150、下护膝壳140和护胫壳130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且均与防护底层110的正面连接,如通过车缝工艺或者铆钉进行固定连接。护胫壳13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侧面护壳120,侧面护壳120通过车缝方式或铆钉固定在防护底层110上。
固定带300可以是丈巾,对应于上护膝壳150、护胫壳130和其中一个侧面护壳120,固定带300共设置三条,对应每条固定带300设置一个快拆扣具。以护胫壳130为例,固定带300的一端设在护胫壳130与防护底层110之间,并且固定带300通过车缝方式固定在防护底层110上。
快拆扣具包括公扣件220和母扣件210。公扣件220和母扣件210可以由尼龙材质制成。
公扣件220具有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固定带3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为卡部。具体的,公扣件220包括公扣主体221,公扣主体221的一端(也即第一端)设有用于与固定带300连接的连接孔225,连接孔225可以为腰型通孔,固定带300的一端部在穿过连接孔225后缝制在固定带300上。
公扣主体221的另一端(也即第二端)设有连接柱222,连接柱222的一端与公扣主体221连接,连接柱222的另一端设有卡块22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22、卡块223与公扣主体221之间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连接柱222与卡块223形成卡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22和卡块22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使连接柱222和卡块223的外周面光滑无棱角,避免使用者在对公扣件220操作时受到伤害。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222和卡块223可以呈棱柱状。
母扣件210位于护壳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公扣件220位于护壳的右侧,母扣件210位于护壳的左侧。母扣件210具有呈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位于护壳与防护底层110之间,且第三端与护壳和防护底层110相固定,如通过车缝工艺或铆钉进行固定连接。第四端设有卡扣孔,公扣件220的卡部能与母扣件210的卡扣孔进行卡扣连接,且该卡扣连接可拆。
具体的,母扣件210包括母扣主体211,母扣主体211的一端(也即第三端)为连接部2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2与母扣主体211一体成型,连接部212具有正面和背面,正面与护壳连接,背面与防护底层110连接,如通过车缝工艺或铆钉进行连接,使得母扣件210相对护壳和防护底层110固定不动,从而防止母扣件210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方便使用者采用单手操作的方式,对公扣件220进行操作,促使公扣件220的卡部与母扣件210的卡扣孔进行快速连接,或者快速解除公扣件220与母扣件210之间的连接作用。
母扣主体211的另一端(也即第四端)设有第一通孔213和第二通孔214,第二通孔214位于连接部212和第一通孔213之间,也即,第二通孔214相对第一通孔213更加靠近护壳,第一通孔213和第二通孔214均贯穿母扣主体211的正面和背面(也即贯穿母扣主体21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第一通孔213与第二通孔214连通,第二通孔214的孔径比卡块223的外径大,第一通孔213的孔径等于或大于连接柱222的外径,且小于卡块223的外径。
如此设计,在公扣件220的卡部直接穿过第二通孔214并移动至第一通孔213处后,连接柱222与第一通孔213的内壁面相接,卡块223与母扣主体211卡接,使得公扣件220的卡部能卡在母扣件210的第一通孔213内。并且,公扣件220在固定带300的拉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第二通孔214的趋势,保证公扣件220与母扣件210紧紧卡扣连接,避免公扣件220的卡部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从母扣件210的第一通孔213脱离。
而公扣件220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通孔214后,也即驱使公扣件220往靠近护壳的方向移动至第二通孔214,便能将公扣件220的卡部从母扣件210的第二通孔214脱离,方便使用者对公扣件220进行单手操作,将公扣件220与母扣件210进行快速准确的卡扣连接,或者快速将公扣件220从母扣件210上拆除,无需双手操作,大大降低该护具的操作难度,尤其是用于保护肘部的护具的操作难度,很好地解决了使用者在穿上或拆除现有护具时需要双手分别对公扣件和母扣件操作所带来的不便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213为呈半圆状的通孔,第一通孔213与连接柱222相适配,连接柱222的外壁面与第一通孔213的内壁面相贴合,而且,第一通孔213与第二通孔214圆滑过渡连接。第二通孔214可以为呈三角形的通孔或者圆孔。如此设计,能够避免母扣主体211因应力集中而容易出现裂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公扣主体221的正面(也即前侧面)自卡部至连接孔225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倾斜面224。倾斜面224可以是凹面或平面,使用者可将手指按在公扣主体221的倾斜面224上,并对公扣主体221施以推力,以驱使公扣主体221能够往连接柱222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面224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施力的作用面,使得使用者在解除公扣件220与母扣件210之间的卡扣连接作用时,单手操作公扣件220,在倾斜面224上施力,驱使公扣主体221往卡部的方向移动,以使卡部从母扣件210的第一通孔213移动至第二通孔214,并从第二通孔214处脱离,最终将护具从身体上快速拆卸。
进一步的,倾斜面224设有防护凸起,防护凸起可以是凸点或凸条,能够增加使用者的手指与倾斜面224之间的摩擦系数,以便使用者更好的施以作用力于倾斜面224,驱使公扣件220能快速从母扣件210中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母扣主体211围绕第一通孔213的边沿设有加强筋215,加强筋215与所述母扣主体21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15呈Ω状。加强筋215的设置,能提高母扣主体211的第一通孔213处的受力强度,在公扣件220与母扣件210产生卡扣连接作用时能避免母扣主体211受到来自卡部的过大作用力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部212的厚度小于母扣主体211的另一端(也即第四端)。连接部212的厚度可以是从母扣主体211的第四端往母扣主体211的第三端呈逐渐递减设置。或者,连接部212的厚度为恒定值,可以是母扣主体211第四端的厚度的一半。如此设计,能节省母扣件210的材料,且能轻易清楚区别母扣件210的连接部212,以便将连接部212置于护壳和防护底层110之间并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母扣主体211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定位块216,定位块216与母扣主体211的背面连接,如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完成定位块216和母扣主体211两者的结合。在母扣件210、护壳和防护底层110相固定后,定位块216位于护壳与防护底层110所形成的夹层之外,因此,定位块216在母扣件210与防护底层110连接时起到定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216呈长条状,定位块216的两端沿左右方向延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包括防护底层(110)、护壳、固定带(300)和快拆扣具,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110)连接,所述固定带(300)位于所述护壳的一侧,且所述固定带(30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底层(1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扣具包括:
公扣件(220),其具有呈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带(30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为卡部;所述公扣件(220)包括公扣主体(221),所述公扣主体(22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带(300)连接的连接孔(225),所述公扣主体(22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柱(222),所述连接柱(222)的一端与所述公扣主体(221)连接,所述连接柱(222)的另一端设有卡块(223),所述连接柱(222)与所述卡块(223)形成所述卡部,所述公扣主体(221)的正面自所述卡部至所述连接孔(225)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倾斜面(224);
母扣件(210),其位于所述护壳的另一侧,所述母扣件(210)具有呈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110)之间,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护壳和所述防护底层(110)相固定,所述第四端设有卡扣孔,所述卡部与所述卡扣孔卡扣连接且该卡扣连接可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224)设有防护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22)和所述卡块(22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件(210)包括母扣主体(211),所述母扣主体(211)的一端为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与所述护壳连接,所述背面与所述防护底层(110)连接,所述母扣主体(2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213)和第二通孔(214),所述第二通孔(214)位于所述连接部(212)和所述第一通孔(213)之间,所述第一通孔(213)和所述第二通孔(214)均贯穿所述母扣主体(211)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通孔(213)与所述第二通孔(214)连通,所述第二通孔(214)的孔径比所述卡块(223)的外径大,所述第一通孔(213)的孔径等于或大于所述连接柱(222)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卡块(22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2)的厚度小于所述母扣主体(211)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3)为呈半圆状的通孔,所述第一通孔(213)与所述第二通孔(214)圆滑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主体(211)围绕所述第一通孔(213)的边沿设有加强筋(2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拆卸的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主体(211)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定位块(216),所述定位块(216)与所述母扣主体(211)的背面连接,所述定位块(216)位于所述护壳与所述防护底层(110)所形成的夹层之外。
CN202220708925.1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Active CN21796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925.1U CN217961241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925.1U CN217961241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1241U true CN21796124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4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8925.1U Active CN217961241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1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0223B1 (ko) 요대
US8595867B1 (en) Hybrid race identification number belt and bib-attachment method
CN105901849A (zh) 具有扩展表带的手表
CN217961241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护具
US20190298046A1 (en) Holster
CN201045910Y (zh) 附有双面钮扣的拉链头结构
KR20170003241U (ko) 탈의가 용이한 방탄복
CN205006119U (zh) 一种带扣结构及穿戴产品带体
CN211178142U (zh) 一种便捷式防弹衣
KR100854250B1 (ko) 밸트 결속장치
US20010032379A1 (en) Luggage fastener
CN211986729U (zh) 一种防护装置
TWM582781U (zh) 滑動式扣具
CN215455551U (zh) 一种易穿脱防护服
CN214759250U (zh) 一种便于穿脱和放置滑雪手套的结构
CN204409698U (zh) 可伸缩的连接装置
CN221179477U (zh) 一种便捷型固定式内衣背扣
TWM562604U (zh) 繩帶扣
CN218500028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护膝的裤子
CN102113744B (zh) 束紧带装置
CN211024520U (zh) 保护留置针的护具
CN216255630U (zh) 一种用于固定在防护服袖套上的手套
CN217658284U (zh) 一种口罩松紧带用紧扣件
CN216875182U (zh) 防护服用的医用防护手套
CN214854492U (zh) 一种具有吸汗结构的魔术贴手腕防护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