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0642U -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0642U
CN217960642U CN202221208358.XU CN202221208358U CN217960642U CN 217960642 U CN217960642 U CN 217960642U CN 202221208358 U CN202221208358 U CN 202221208358U CN 217960642 U CN217960642 U CN 217960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d frame
bracket
holding portion
bedst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83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泽宇
吴军玲
陈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ergenc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Emergenc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genc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Emergenc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2083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0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0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0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便于临床操作,抢救床本身较窄,无法满足抢救患者外出检查携带的抢救物品,抢救效率低,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床架本体,床架本体与床框可拆卸连接,床架本体上至少设置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其第一容置部位于第二容置部的上方,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均设置为至少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周侧的止挡结构,第一容置部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第二容置部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呼吸机,本实用新型用于操作仪器更加方便,提高抢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背景技术
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
转运床的运用,解决了病人进行手术后从手术台到病房的困难,减少了传统的手抬转移病人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各大医院都在使用,是医院的必备医用设备。
目前,临床使用的转运病床,一般仅在床板的周侧设置防护栏,在床体表面和床侧无其他容置或者用于放置物品的结构,部分在床侧设置输液架。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转运的过程中,若病人需要用到呼吸机、监护仪、氧气瓶、氧气袋或抢救转运箱等医疗用具时,需要将之放置于床板上,位于患者的身侧。由于转运床床体本身较窄,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存在使用不便,携带困难的问题。若需要抢救的患者转运检查,也容易对抢救效率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便于临床操作,抢救床本身较窄,无法满足抢救患者外出检查携带的抢救物品,抢救效率低,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包括床架本体,所述床架本体与床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床架本体上至少设置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其中:
所述第一容置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设置为至少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周侧的止挡结构,所述第一容置部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所述第二容置部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呼吸机。
优选地,所述床架本体采用“U”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床框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挡板以及紧固件,其中: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床框上设置有容置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内并与所述容置结构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均设置为穿过所述挡板后通过紧固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床架本体还包括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其中:
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设置为还包括加强支撑组件,所述加强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
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置有悬挂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连接的挂钩;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连接的挂钩。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底座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悬挂件,所述第二容置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悬挂件,其中:
所述第一悬挂件用于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悬挂件用于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采用折叠式置物筐。
优选地,还包括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表面。
一种病床,包括上述的便携式转运床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通过设置床架本体与床框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在需要使用床架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床架本体上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第一容置部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第二容置部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呼吸机,且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上均设置底座以及止挡结构,使用时将仪器或者其他所需物品放置于床架本体的底座上,避免占用病床位置,通过止挡结构止挡避免物品由底座上掉落,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且与现有技术直接将仪器放置在较窄的病床上相比较,操作仪器更加方便,提高抢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实施例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中床架本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中“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中床架本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实施例二中的第一容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实施例二中的第二容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实施例二中第一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中实施例二中第二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本体;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14、第四支架;15、第五支架;2、床框;21、容置结构;3、连接组件;31、“U”型连接件;311、第一连接端;312、第二连接端;313、第三连接端;32、挡板; 33、紧固件;10、第一容置部;101、微量泵容置区域;102、监护仪容置区域; 1031、第一支撑杆;1032、第二支撑杆;104、第一悬挂件;1041、第一悬挂端; 1042、第二悬挂端;20、第二容置部;201、呼吸机容置区域;204、第二悬挂件;2041、第三悬挂端;2042、第四悬挂端;100、底座;1001、悬挂孔;200、止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以,包括床架本体1,床架本体1与床框2可拆卸连接,床架本体1上至少设置第一容置部10和第二容置部20。
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均设置为至少包括底座100和设置于底座 100周侧的止挡结构200,第一容置部10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101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102,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第二容置部20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201,用于容置呼吸机。
其中,第一容置部10位于第二容置部20的上方,优选地,设置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平行设置,以节省病房空间。并且,由于第二容置部20 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201,优选地,设置第二容置部20的尺寸大于第一容置部10的尺寸。
此便携式转运床架,通过设置床架本体1与床框2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在需要使用床架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床架本体1上有第一容置部10和第二容置部20,第一容置部10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101和 /或监护仪容置区域102,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第二容置部20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201,用于容置呼吸机,且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 上均设置底座100以及止挡结构200,使用时将仪器或者其他所需物品放置于床架本体1的底座100上,避免占用病床位置,通过止挡结构200止挡避免物品由底座100上掉落,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且与现有技术直接将仪器放置在较窄的病床上相比较,操作仪器更加方便,提高抢救效率。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床架本体1采用“U”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
其中,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平行设置,第三支架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连接,床架本体1采用“U”型结构,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设置于“U”型结构的内部,有利于提高容置结构的使用稳定性好,结构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分别与床框2通过连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图2是本实施例中床架本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3包括“U”型连接件31、挡板32以及紧固件33。
其中,图3是本实施例中“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U”型连接件31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端311、第二连接端312和第三连接端313,床框2上设置有容置结构21,第二连接端312置于容置结构21内并与容置结构21活动连接;
第一连接端311与第三连接端313分别置于第一支架11或第二支架12的两侧,第一连接端311、第三连接端313均设置为穿过挡板32后通过紧固件33 固定。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连接端311与第三连接端313均包括螺纹,紧固件 33采用螺母,必要时可采用双层螺母进行紧固,以确保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床架本体1还包括第四支架14和第五支架15。其中,第四支架14、第五支架15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连接;第四支架14位于第五支架15的上方,第一容置部10与第四支架14连接,第二容置部20与第五支架15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容置部10的底座100与第四支架14连接,第二容置部20的底座100与第五支架15连接。
图5是本实施例中床架本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均设置为还包括加强支撑组件,加强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1031和第二支撑杆 1032。
其中,底座10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悬挂孔1001,第一支撑杆103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1连接,第一支撑杆103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悬挂孔1001 连接的挂钩;
第二支撑杆103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2连接,第二支撑杆10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悬挂孔1001连接的挂钩。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悬挂孔1001分别位于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用于与第一支撑杆1031、第二支撑杆1032上设置的挂钩连接。
通过底座100与横向支架连接,同时,底部设置加强支撑组件,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容置部脱落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底座100与横向支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设置采用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均采用折叠式置物筐,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折叠收纳,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展开即可放置仪器和物品,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折叠收纳节省病房空间。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防滑结构,防滑结构设置于底座100的表面,用于避免使用时病床移动导致、微量泵、监护仪、呼吸机等移位,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增大仪器底部与床架本体1上设置的与之对应的容置区域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转运时、以及仪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容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悬挂件104,第二容置部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悬挂件204。其中,第一悬挂件104用于与第四支架14连接,第二悬挂件204用于与第五支架15连接。
图8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悬挂件104 采用“L”型结构的悬挂钩,包括第一悬挂端1041和第二悬挂端1042。为确保使用的稳定性,设置第一悬挂端1041与第二悬挂端1042之间呈锐角,悬挂的同时对第四支架14起到一定的夹持作用,并且第一悬挂端1041的宽度与第四支架14的厚度相同。
图9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同理,第二悬挂件204采用“L”型结构的悬挂钩,包括第三悬挂端2041和第四悬挂端2042。为确保使用的稳定性,设置第三悬挂端2041与第四悬挂端2042之间呈锐角,悬挂的同时对第五支架15起到一定的夹持作用,并且第三悬挂端2041的宽度与第五支架15 的厚度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病床,包括上述的便携式转运床架,通过设置床架本体 1与床框2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在需要使用床架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床架本体1上有第一容置部10和第二容置部20,第一容置部 10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101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102,用于容置微量泵和 /或监护仪,第二容置部20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201,用于容置呼吸机,且第一容置部10与第二容置部20上均设置底座100以及止挡结构200,使用时将仪器或者其他所需物品放置于床架本体1的底座100上,避免占用病床位置,通过止挡结构200止挡避免物品由底座100上掉落,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且与现有技术直接将仪器放置在较窄的病床上相比较,操作仪器更加方便,提高抢救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本体,所述床架本体与床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床架本体上至少设置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其中:
所述第一容置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设置为至少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周侧的止挡结构,所述第一容置部至少包括微量泵容置区域和/或监护仪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微量泵和/或监护仪,所述第二容置部至少包括呼吸机容置区域,用于容置呼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采用“U”型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床框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型连接件、挡板以及紧固件,其中: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床框上设置有容置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内并与所述容置结构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均设置为穿过所述挡板后通过紧固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还包括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其中:
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设置为还包括加强支撑组件,所述加强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
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置有悬挂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连接的挂钩;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连接的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底座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悬挂件,所述第二容置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悬挂件,其中:
所述第一悬挂件用于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悬挂件用于与所述第五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均采用折叠式置物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表面。
10.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转运床架。
CN202221208358.X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Active CN217960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8358.XU CN217960642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8358.XU CN217960642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0642U true CN217960642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8358.XU Active CN217960642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0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2256U (zh) 一种ecmo转运车
CN217960642U (zh) 一种便携式转运床架及设置该床架的病床
CN210582866U (zh) 一种带有可移动担架的转运平车
CN205462353U (zh) 抽血试管放置架
CN204394821U (zh) 医用平车
CN201572261U (zh) 多功能急诊抢救车
CN209107823U (zh) 一种多功能急救平车
CN214580463U (zh) 一种急诊转运便携悬挂式氧气罐支架
CN214967862U (zh) 一种可移动转运床
CN220608527U (zh) 一种折叠式护理支架
CN218833036U (zh) 二合一急救仪器转运挂篮
CN210205144U (zh) 一种输液护理床
CN213553037U (zh) 一种用于新冠肺炎病人的转俯卧位通气机械辅助系统
CN213312415U (zh) 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
CN211658341U (zh) 一种医用转运架
CN210447398U (zh) 危重患者专用转运平车
CN117122476B (zh) 一种可在病床上使用的ecmo设备安放架
CN209253405U (zh) 一种新型胸外科用多功能护理板
CN213098849U (zh) 一种重症患者运转支架及包含它的运转床
CN214857463U (zh) 一种麻醉科用器材放置架
CN216754816U (zh) 一种具有输液泵固定装置的轮椅
CN21522938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床支架
CN219332341U (zh) 护理及救治应用的功能设备支架
CN214909416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床
CN215229595U (zh) 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