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8083U -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8083U
CN217958083U CN202221586558.9U CN202221586558U CN217958083U CN 217958083 U CN217958083 U CN 217958083U CN 202221586558 U CN202221586558 U CN 202221586558U CN 217958083 U CN217958083 U CN 217958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air
fan
canopy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65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峰
孙光辉
张永峰
郭旭彦
曹红竹
张亚红
林迎春
史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quan Longxing Fungu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quan Longxing Fungu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quan Longxing Fungu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quan Longxing Fungu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65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8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8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8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养菌棚技术领域,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包括两扇墙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墙壁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覆盖有棚膜,所述棚体内设有菌棒架,所述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生物质取暖炉具有空气加热入口和空气加热出口,所述空气加热出口连接有延伸至棚体内的热风道,所述热风道上设有暖风风扇,所述暖风风扇位于菌棒架的上方,且暖风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相对一侧的墙壁,所述棚顶上设置有对流风扇,且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菌棒架,用于将暖风风扇的吹出的暖风向下压至底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保持棚内的温度及暖空气流通。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养菌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养菌指微生物培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人工培养基使生物生长繁殖,利用菌袋养菌时需要打开棚两头和四周棚膜通风,在发菌阶段需要确保棚体内空气流通,否则会造成大批菌袋烧菌而报废。在高温天气中,温度会大大影响菌菇的正常生长,造成发菌困难,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菇农的收益。在冬季严寒季节,特别是遇到连阴天气的情况下,外界气温较低,食用菌大棚由于得不到外源的热量,温度持续下降,也会影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常常需要补充暖风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若直接将室外的冷空气通入棚体内,受冷风刺激,菌丝很容易死亡。
现阶段如遇严寒天气,多采用直接在棚内加上火炉,延长铁皮烟筒的方法以增加棚内温度。但是在棚内加上火炉,由于结构设计部合理,棚内空间太大,热转换效率较低,大棚的增温效果及空气流通的效果也不明显,棚内温度不均匀,不够经济实用,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结构合理,热转换效率高,供热风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地保持棚内的温度及暖空气流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墙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墙壁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覆盖有棚膜,所述棚体内设有菌棒架,所述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生物质取暖炉具有空气加热入口和空气加热出口,所述空气加热入口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空气加热出口连接有延伸至棚体内的热风道,所述热风道上设有暖风风扇,所述暖风风扇用于排出热风道中的暖空气;所述暖风风扇位于棚体向阳一侧,且所述暖风风扇位于菌棒架的上方,暖风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相对一侧的墙壁,所述棚体顶部设置有对流风扇,且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菌棒架,用于将暖风风扇的吹出的暖风向下压至底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立柱、弧形支架、支撑柱和横梁;所述弧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棚体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开闭通风口的盖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棚体内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棚体内设有若干个喷雾器;所述喷雾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道上安装有热风电磁阀,所述热风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棚膜外侧设置有保温棉被。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大棚结构合理,能耗降低,棚内温度均匀。通过在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在棚体内设置暖风风扇,生物质取暖炉燃烧产生的暖空气通过暖风风扇和对流风扇对吹,缩短了风路,保证棚体内暖风气流通畅,使棚体内温度均匀,提供了适合食用菌生长所需的适宜空气环境。
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器和热风电磁阀对棚体内环境进行调控,实现了设备的自动运行和安全运行,能使棚体内温湿度始终处于食用菌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棚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为:1、墙壁;2、支撑骨架;3、菌棒架;4、生物质取暖炉;5、空气加热入口;6、空气加热出口;7、鼓风机;8、热风道;9、暖风风扇;10、对流风扇;11、立柱;12、弧形支架;13、支撑柱;14、横梁;15、通风口;16、控制器;17、温湿度传感器;18、喷雾器;19、热风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墙壁1以及设置在所述墙壁1之间的支撑骨架2,所述支撑骨架2上覆盖有棚膜,所述棚体内设有菌棒架3或者直接将菌棒垛式堆在一起形成菌棒堆,所述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4,生物质取暖炉4具有空气加热入口5和空气加热出口6,所述空气加热入口5连接有鼓风机7,所述空气加热出口6连接有延伸至棚体内的热风道8,所述热风道8上设有暖风风扇9和对流风扇10,所述暖风风扇9和对流风扇10用于排出热风道8中的暖空气,暖风风扇工作将加热后的空气吹至大棚内其他地方,能够使大棚温度快速上升;所述暖风风扇9位于棚体向阳一侧,且所述暖风风扇9位于菌棒架3的上方,且暖风风扇9的吹风方向朝向相对一侧的墙壁1,所述对流风扇10设置在棚顶上,对流风扇10为普通的空气风扇,且对流风扇10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菌棒架3,用于将暖风风扇9的吹出的暖风向下压至底侧,以产生人造对流,使棚体内的暖空气循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物质取暖炉4内部燃烧原料为生物质,能够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给大棚供暖升温并进行循环更换空气,节约资源绿色环保,墙壁1以及棚膜具有保温性能,能够有效保持棚体内的温度。
所述支撑骨架2包括立柱11、弧形支架12、支撑柱13和横梁14;所述弧形支架12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所述横梁14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架12的底部,所述支撑柱13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14的底部。
所述棚体上开设有通风口15,所述通风口15内设有纱网,防止蚊虫进入棚内,所述通风口15的一侧设有用于开闭通风口15的盖罩。
现有食用菌种植大棚,无法实时的检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仅靠人工的经验进行判断,会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好调整大棚内部温度和湿度。因此,本实施例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还设置了控制器16和用于检测棚体内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器16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7能够实时监测棚体内的温湿度度,当棚内温度达到和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6自动停止向生物质取暖炉4供电,暖风设备停止运行。当棚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6会自动启动生物质取暖炉4工作,暖风设备就会自动运行。
所述棚体内设有若干个喷雾器18;所述喷雾器18与所述控制器16电性连接,喷雾器18可以设置在立柱11上,本实施例充分考虑通风的各种因素,实现对棚内湿度的及时补充,当棚内湿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16自动控制喷雾器18工作,对棚内环境进行加湿。
所述热风道8上安装有热风电磁阀19,所述热风电磁阀19与所述控制器16电性连接。
由于支撑骨架2上覆盖有棚膜,且所述棚膜外侧设置有保温棉被,使得大棚的保温性能良好,棚膜及保温棉被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大棚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4,在棚体内设置暖风风扇9和对流风扇10,生物质取暖炉4燃烧产生的暖空气通过暖风风扇和对流风扇对吹,缩短了风路,保证棚体内暖风气流通畅,使棚体内温度均匀,提供了适合食用菌生长所需的适宜空气环境。并且通过设置控制器16、温湿度传感器17、喷雾器18和热风电磁阀19对棚体内环境进行调控,实现了设备的自动运行和安全运行,能使棚体内温湿度始终处于食用菌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
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扇墙壁以及设置在所述墙壁之间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覆盖有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内设有菌棒架,所述棚体的外部设有生物质取暖炉,生物质取暖炉具有空气加热入口和空气加热出口,所述空气加热入口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空气加热出口连接有延伸至棚体内的热风道,所述热风道上设有暖风风扇,所述暖风风扇用于排出热风道中的暖空气;所述暖风风扇位于棚体向阳一侧,且所述暖风风扇位于菌棒架的上方,暖风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相对一侧的墙壁,所述棚体顶部设置有对流风扇,且对流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菌棒架,用于将暖风风扇的吹出的暖风向下压至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立柱、弧形支架、支撑柱和横梁;所述弧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开闭通风口的盖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棚体内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内设有若干个喷雾器;所述喷雾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道上安装有热风电磁阀,所述热风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膜外侧设置有保温棉被。
CN202221586558.9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Active CN217958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558.9U CN217958083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558.9U CN217958083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8083U true CN217958083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6558.9U Active CN217958083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8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0138Y (zh) 一种节能环保半封闭式微藻生物反应器
CN106524674A (zh) 农用烘干系统及其烘干工艺
CN109699352A (zh) 给作物冠层空间提供综合环境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5226531A (zh) 全密闭双膜二氧化碳气层保温气承式温室
CN204272803U (zh) 一种温室大棚
CN217958083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大棚
CN206387193U (zh) 农用烘干系统
CN101518195B (zh) 墙体蓄热式温室
CN207948630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供暖系统
KR20110022922A (ko) 에너지 효율이 향상된 다목적 저온 저장고
CN208783346U (zh) 一种环境自调节种植大棚
CN207589684U (zh) 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加湿培育系统
CN108419576A (zh) 一种节能大棚
CN202489019U (zh) 一种温室内部物质与能量闭锁循环利用系统
CN112314341A (zh) 一种用于桑黄培育的光伏温室大棚及其系统
CN206547394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钢结构食用菌菇房
CN201819253U (zh) 一种电控恒温炉
CN205922254U (zh) 一种基于溶洞空气的垂直农场调控装置
CN206949031U (zh) 一种含有通风设备的重楼幼苗培育大棚
CN216601013U (zh) 一种可自动控温的生态大棚
CN206181865U (zh) 一种草菇房
CN205623514U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温湿控桔子大棚
CN110567154A (zh) 一种热气产生装置及其用途、家用热炕系统
CN218072668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育苗大棚
CN216600986U (zh) 一种空气混合均质化气候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