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7356U -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7356U
CN217957356U CN202221620976.5U CN202221620976U CN217957356U CN 217957356 U CN217957356 U CN 217957356U CN 202221620976 U CN202221620976 U CN 202221620976U CN 217957356 U CN217957356 U CN 217957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screen printing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0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必应
刘磊
姚未磊
宋立合
周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y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0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7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7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7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基材层顶部的第一透明电极层,通过丝网印刷在第一透明电极层顶部、用于绝缘的介电层,通过丝网印刷在介电层顶部的发光层,通过丝网印刷在发光层顶部的第二透明电极层,及设置在最顶层的、用于防刮防划的光油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及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介电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材料。通过利用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替代原有工艺上使用的ITO膜,利用环氧树脂胶材料替代原有工艺的介电材料钛酸钡,大大降低器件成本的同时实现发光器件的双面发光,生产工艺简单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是物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被相应的电能激发所产生的发光现象。现有技术中,电致发光器件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氧化铟锡(ITO)、介电层(钛酸钡)、银浆以及发光材料。其中作为电极层的氧化铟锡(ITO)膜,其为透明又导电材料,这类材料主要采用真空溅射镀膜的方式沉积的,而非印刷,材料成本较高。介电层主要成分为钛酸钡,钛酸钡粉末与树脂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可印刷的白色介电材料。发光器件中,银浆作为除了ITO外另一极导电材料,与介电材料都为不透明材料,在器件工作中,由于介电层以及银浆电极不透光的物理属性,导致发光材料的光只能从单面发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光器件只能单面发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基材层顶部的第一透明电极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顶部、用于绝缘的介电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介电层顶部的发光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发光层顶部的第二透明电极层,及设置在最顶层的、用于防刮防划的光油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及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所述介电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一银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银线圈上设有第一软排线,所述第一软排线与驱动装置的正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二银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二银线圈上设有第二软排线,所述第二软排线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T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印刷有第一图案层,所述光油层的顶部印刷有第二图案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图案层及第二图案层的图案与所述发光层的图案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替代原有工艺上使用的ITO膜,利用环氧树脂胶材料替代原有工艺的介电材料钛酸钡,大大降低器件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发光器件的双面发光,器件全部通过印刷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简单方便,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基材层,2-第一透明电极层,3-介电层,4-发光层,5-第二透明电极层,6-光油层,7-第一图案层,8-第二图案层,9-第一软排线,10-第二软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基材层1、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基材层1顶部的第一透明电极层2,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顶部、用于绝缘的介电层3,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介电层3顶部的发光层4,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发光层4顶部的第二透明电极层5,及设置在最顶层的、用于防刮防划的光油层6,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及第二透明电极层5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所述介电层3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一银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银线圈上设有第一软排线9,所述第一软排线9与驱动装置的正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二银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二银线圈上设有第二软排线10,所述第二软排线10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基材层1的材料为PET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基材层1的底部印刷有第一图案层7,所述光油层6的顶部印刷有第二图案层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图案层7及第二图案层8的图案与所述发光层4的图案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通过利用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替代原有工艺上使用的ITO膜,利用环氧树脂胶材料替代原有工艺的介电材料钛酸钡,大大降低器件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发光器件的双面发光,器件全部通过印刷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简单方便,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方案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及第二透明电极层5采用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该材料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作为器件的电极层,但导电性能远不如真空溅射工艺制作的ITO膜以及银浆好,所以在设计上,会在透明电极层上印有一圈或多圈的银线圈为接口来保证其导电性以及接口的稳定性,即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的外圈设置所述第一银线圈,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的外圈设置所述第二银线圈。在位于最外圈的所述第一银线圈上设置了所述第一软排线9,在位于最外圈的所述第二银线圈上设置了所述第二软排线10,所述第一软排线9与第二软排线10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实现电致发光的功能。
所述介电层3使用环氧树脂胶材料,环氧树脂胶材料为一种透明材料,为保证环氧树脂胶的介电性能,在器件制作过程中至少印刷两层环氧树脂胶。在材料使用上保证了所述发光层4两侧是透明的,器件在工作时所述发光层4的光能从两侧透过实现双面发光效果。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的顶部丝网印刷所述光油层6,所述光油层6主要起到耐刮耐划的保护作用,且表面光亮,美观、质感圆润,能提升图案的印刷效果。另外,所述基材层1为PET材料,PET薄膜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同时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因此,PET薄膜作为柔性器件基材是最优的选择。因为所述基材层1为PET材料,材料本身就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能,所以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不需要设置所述光油层6。
最后,为保证柔性器件外观的美观度,器件的最外层为所述第一图案层7及第二图案层8,所述第一图案层7及第二图案层8中的图案配合所述发光层4的图案设计。此外,所述第一图案层7及第二图案层8设置在最外面,不仅能遮挡住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及第二透明电极层5印刷的银导线,还能提升整个器件的发光效果。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器件的制作过程:
1.选用50um厚度PET薄膜作所述基材层1,用烘箱在120℃的环境中热处理半小时;
2.在预处理过的PET薄膜上面用300目的丝网版印刷PEDOT.PSS丝网印刷油墨,在12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
3.选用可拉伸的硅胶银浆,用250目的丝网将外圈电路印刷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形成所述第一银线圈,在12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半小时;
4.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2上面用250目的丝网版印刷所述介电层3,介电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材料,在10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半小时,随后再用250目的丝网版再印刷一层所述介电层3,同样在10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半小时,保证环氧树脂胶的介电性能;
5.在所述介电层3上面用250目的丝网版印刷发光图案,形成所述发光层4,在10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半小时;
6.在所述发光层4的表面用300目的丝网版印刷PEDOT.PSS丝网印刷油墨,在12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形成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
7.再用可拉伸的硅胶银浆,用250目的丝网将外圈电路印刷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上,形成所述第二银线圈,在12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半小时;
8.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5上面印刷UV光油,形成所述光油层6,在UV光照下10s即可;
9.最后在所述光油层6表面以及PET薄膜无印刷面用UV打印机各印刷一层图案,形成所述第一图案层7及第二图案层8,则发光器件制作完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底层的基材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基材层顶部的第一透明电极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顶部、用于绝缘的介电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介电层顶部的发光层,通过丝网印刷在所述发光层顶部的第二透明电极层,及设置在最顶层的、用于防刮防划的光油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及第二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为有机聚合物导电材料PEDOT.PSS,所述介电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一银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银线圈上设有第一软排线,所述第一软排线与驱动装置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外圈设有至少一圈的第二银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二银线圈上设有第二软排线,所述第二软排线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T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印刷有第一图案层,所述光油层的顶部印刷有第二图案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层及第二图案层的图案与所述发光层的图案一致。
CN202221620976.5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Active CN217957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0976.5U CN21795735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0976.5U CN21795735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7356U true CN217957356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0976.5U Active CN217957356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7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3472B (zh) El膜片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膜片的移动电话键盘
US7965030B2 (en) Large-area OLEDs featuring homogeneous emission of light
CN103152891B (zh) 一种无机粉末电致发光柔性矩阵显示器
US20040183434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with double-sided luminous surface an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148623B2 (en)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KR100786916B1 (ko) 기판없는 치수안정 전자발광 램프
US20080030126A1 (en) Thin, durable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CN217957356U (zh) 一种全印制双面发光柔性器件
CN1596042A (zh) 发光电子元件
WO2008011021A2 (en)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CN106455242A (zh) 一种石墨烯电致发光点阵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37932B1 (ko) 이엘 램프시트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14125562U (zh) 发光手机膜片
CN102804442A (zh) 电致发光器件
CN204482067U (zh) 电激发光片及其发光产品
US2018027944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KR20120021901A (ko) 금속 판넬을 가지는 조명장치
CN207719248U (zh) 保护盖板
KR100838665B1 (ko) 일체형 전계발광(el) 키패드와 그 제조방법
CN219958027U (zh) 一种具有氛围灯的调光膜及调光玻璃
KR20090017416A (ko) 고휘도 무기이엘 소자
CN2875848Y (zh) 一种节能发光电热画
TWI322636B (zh)
CN1703564A (zh) 具有集成的照明、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层合聚合物
TWI322637B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