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2684U - 一种水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2684U
CN217952684U CN202220892316.6U CN202220892316U CN217952684U CN 217952684 U CN217952684 U CN 217952684U CN 202220892316 U CN202220892316 U CN 202220892316U CN 217952684 U CN217952684 U CN 217952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communicated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23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iw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iw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iw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iw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23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2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2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2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路板,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在该第一安装板上分别安装有:具有能从主水箱内将液体抽出的第一水泵和主进水管的第一进水模块、具有能与主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的加热腔体、具有能将冷水箱内的水抽出的第二水泵的第二进水模块和具有冷热水的混合出水腔和水出口的出水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将原先繁复的管网和零散的各种配件组合成一个更加灵活根据产品功能需要改变水路走向的集成化水路板,有效减少各种管线接头,降低生产成本和组装时间,减少管网纵横交错的情况,降低漏水风险,使生产和组装过程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水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板集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路板。
背景技术
时下,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各种净水器、豆浆机、咖啡机等小型家用电器也纷纷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其中不论是净水器也好、豆浆机也好,由于功能越来越多,都需要在其内部布置各种管路和接头以及控制阀来连接多个部件组成供水、排水的水路系统。
但现有的上述产品中,功能越多,通常水路管网的排布会变得更加复杂。这对生产组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生产时不但耗时耗力、成本增大,并且由于在机器内部空间狭小,管网经常出现纵横交错的情况,所要用到的管路和接头就会不断增加,组装时管路组装错误以及漏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故此,现有的水路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路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水路板,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在该第一安装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模块、加热腔体、第二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
所述第一进水模块包括能从主水箱进水的第一进水口,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一端设有能将主水箱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一水泵,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设有主进水管;
所述加热腔体上设有能与所述主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主进水管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送水管,在加热腔体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模块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在所述加热腔体上设有温控器;
所述第二进水模块包括能与冷水箱连通的第三进水口,在第三进水口的一端设有能将冷水箱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二水泵,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设有能与所述出水模块相连通的第二送水管;
连接在主进水管的出水端与第一送水管进水端之间的第一阀体,该第一阀体上设有与冷水箱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第一阀体用于控制液体流向不同的方向或让不同方向流过来的液体通过;
所述出水模块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出水端以及第二送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的混合出水腔,混合出水腔上设有水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主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设有NTC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混合出水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热水管连通,在热水管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在所述第二送水管与所述混合出水腔连通的端部设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水出口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混合出水腔出水端的热水出口以及冷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内单独设置热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出口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内单独设置冷水流道与所述第二送水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送水管上连通有第三送水管,在第三送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三水泵,第三水泵的进水端与辅水箱连通,第三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三送水管的进水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NTC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混合出水腔和/或所述第一送水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在所述混合出水腔的出水端设有第二阀体与所述热水出口以及所述冷水出口连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设有能单独安装所述第二进水模块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三进水口以及第二水泵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送水管与所述出水模块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所述加热腔体为压铸铝发热体,在加热腔体上设置有熔断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进出水的管路和加热元件以及水泵和三通阀集成在一起,同将主水箱、冷水箱和出水串连整合在一个预先制作好的安装板上,再将水泵和三通阀以及加热腔体安装上去的方案,能达到有效减少各种管线接头,降低生产成本和组装时间,减少管网纵横交错的情况,有效的降低漏水风险,并且能够使水路系统的管网看起来干净整洁,使生产和组装过程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将原先繁复的管网和零散的各种配件组合成一个集成的水路板、能够更加灵活根据产品功能需要改变水路走向,以达到适用不同的产品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水路板,包括有分别单独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20,在该第一安装板1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模块1、由压铸铝发热体制成的加热腔体2和出水模块5,在加热腔体2上设置有熔断装置25,该熔断装置25采用市售常规熔断器,在加热腔体2顶部设置呈U形的熔断器安装座26,熔断装置25插在熔断器安装座26上。在第二安装板20上单独安装所述第二进水模块4,所述第一进水模块1包括能从主水箱100进水的第一进水口11,在所述第一进水口11一端设有能将主水箱100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隔膜泵作为举例,在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设有主进水管13,在所述主进水管13上设有流量计14;所述加热腔体2上设有能与所述主进水管13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21,所述主进水管13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口21之间设有第一送水管23,在加热腔体2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模块5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22,在所述加热腔体2上设有温控器24,在所述第一出水口22上设有NTC温度传感器6;所述第二进水模块4包括能与冷水箱200连通、且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0上的第三进水口41,在第三进水口41的一端设有能将冷水箱200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二水泵42,第二水泵42同样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0上,在所述第二水泵42的出水端设有能与所述出水模块5相连通的第二送水管43;连接在主进水管13的出水端与第一送水管23进水端之间的第一阀体3,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3采用三通电磁阀作为举例,该第一阀体3上设有与冷水箱200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31;所述出水模块5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出水端以及第二送水管43的出水端相连通的混合出水腔50,混合出水腔50上设有水出口51。
其中,所述混合出水腔50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通过热水管52连通,在热水管52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单向阀521,在所述第二送水管43与所述混合出水腔50连通的端部设有第二单向阀431;通过本实施例的描述结合附图能够看出,当需要热水时液体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后由第一水泵12加压抽取至主进水管13,此时液体先进入流量计14内,再从流量计输出,沿主进水管13进入第一阀体3,控制第一阀体3可以选择液体进入第一送水管23或者进入第三出水管31,当液体进入第一送水管23后被导入第二进水口21进入加热腔体2内加热,加热后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22经热水管52送至混合出水腔50内后,再由水出口51排出,而当需要冷水时,液体经第三进水口41由第二水泵42抽到第二送水管43中,直接送往与所述混合出水腔50连通的第二单向阀431方向,进入混合出水腔50后,再由水出口51排出。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大同小异,仅仅在水出口51的设置有所不同,所述水出口51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出水端的热水出口511以及冷水出口512,所述热水出口511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内单独设置热水流道(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连通,所述冷水出口512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内单独设置冷水流道(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二送水管43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只是将加热后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22经热水管52送至混合出水腔50内后,直接由热水出口511流出,而冷水则由第二水泵42抽到第二送水管43中,送往与所述混合出水腔50后,直接通过冷水出口512流出,本实施例中所讲的单独的设置的热水流道和冷水流道通过注塑时直接在混合出水腔50内形成两条相互不连通的通道即可,两个通道一端与对应的冷水出口512以及热水出口511相互连通,另一端则与对应的第一出水口22以及第二送水管43相连通,当然不设置这两个相互不连通的通道也可以,只需要在冷水出口512以及热水出口511的输出端设置单独的阀门配合即可。
另外,如图3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同样、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取消单独设置的第二安装板20,仅保留第一安装板10,所述第三进水口41以及第二水泵42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0上,还有所述第一送水管23上连通有第三送水管7,在第三送水管7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三水泵71,第三水泵71的进水端通过硅胶管与辅水箱300连通,第三水泵71的出水端与第三送水管7的进水端连通。当主水箱100内的水未及时补充时,通过第三水泵71将辅水箱300内的水抽至第一送水管23内,送至加热腔体2内加热,并由第一出水口22经热水管52送至混合出水腔50内后,由所述混合出水腔50的出水端设有的第二阀体8控制将液体从所述热水出口511输出,第二阀体8与所述热水出口511以及所述冷水出口512相连通,用于控制液体从热水出口511或冷水出口512流出,当冷水箱200内的水未及时补充,也可以控制第一阀体3将辅水箱300内送至第一送水管23内的液体经第三出水管31导入冷水箱200进行补充。
其次,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NTC温度传感器6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和所述第一送水管23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从图4和图5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第一安装板10的安装面上实际预留出通过注塑预先将一部分流道与第一安装板10一体成型,例如连接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的连接口与连接流量计的连接口形成主进水管13,将与第一阀体3连接的流道如:第一送水管23和接口以及与冷水箱200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31、同样预先注塑在第一安装板10的安装面上,还有混合出水腔50以及其上设置的水出口51,例如:热水出口511以及所冷水出口512,均通过预先注塑形成流道以及接口在第一安装板10上,此外第二阀体8所连接的流道同样也采用与第一阀体3的设置方式以及左用相同,都是三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液体流向不同的方向或让不同方向流过来的液体通过,在第一安装板10上形成与混合出水腔50相连通的流道,并在该流道上设置三个接口,利用三通电磁阀安装在该三个接口上,而热水出口511以及冷水出口512则分别连通在左右两个接口上,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来实现控制热水出口511或冷水出口512出水,其余的管道连接则通过硅胶管(图中未示出)依照图3中所示的状态连通即可,在第一安装板10上同样形成有对应安装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42以及第三水泵71和第一阀体3、第二阀体8的若干个螺纹孔安装柱101,在第一安装板1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加热腔体2的安装区102,具体为凸出的形成在第一安装板10上中央具有容置空间的围挡103,围挡103的顶部壁面为开口状,用于使第二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2与外部连接的硅胶管通过,另外两个实施例中单独设置的第二安装板20上也如同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第二安装板20也可以一体的形成流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42的出水端,另一端连接第二送水管4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水路板,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0),在该第一安装板(1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水模块(1)、加热腔体(2)、第二进水模块(4)和出水模块(5),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水模块(1)包括能从主水箱进水的第一进水口(11),在所述第一进水口(11)一端设有能将主水箱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一水泵(12),在所述第一水泵(12)的出水端设有主进水管(13);
所述加热腔体(2)上设有能与所述主进水管(13)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21),所述主进水管(13)的出水端与第二进水口(21)之间设有第一送水管(23),在加热腔体(2)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模块(5)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22),在所述加热腔体(2)上设有温控器(24);
所述第二进水模块(4)包括能与冷水箱连通的第三进水口(41),在第三进水口(41)的一端设有能将冷水箱内的液体抽出的第二水泵(42),在所述第二水泵(42)的出水端设有能与所述出水模块(5)相连通的第二送水管(43);
连接在主进水管(13)的出水端与第一送水管(23)进水端之间的第一阀体(3),该第一阀体(3)上设有与冷水箱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31);
所述出水模块(5)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出水端以及第二送水管(43)的出水端相连通的混合出水腔(50),混合出水腔(50)上设有水出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进水管(13)上设有流量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水口(22)上设有NTC温度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出水腔(50)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通过热水管(52)连通,在热水管(52)的出水端设有第一单向阀(521),在所述第二送水管(43)与所述混合出水腔(50)连通的端部设有第二单向阀(43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出口(51)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出水端的热水出口(511)以及冷水出口(512),所述热水出口(511)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内单独设置热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2)连通,所述冷水出口(512)通过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内单独设置冷水流道与所述第二送水管(4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水管(23)上连通有第三送水管(7),在第三送水管(7)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三水泵(71),第三水泵(71)的进水端与辅水箱连通,第三水泵(71)的出水端与第三送水管(7)的进水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TC温度传感器(6)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和/或所述第一送水管(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出水腔(50)的出水端设有第二阀体(8)与所述热水出口(511)以及所述冷水出口(51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0)一侧设有能单独安装所述第二进水模块(4)的第二安装板(20),所述第三进水口(41)以及第二水泵(42)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0)上,所述第二水泵(42)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送水管(43)与所述出水模块(5)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2)为压铸铝发热体,在加热腔体(2)上设置有熔断装置(25)。
CN202220892316.6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路板 Active CN217952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2316.6U CN21795268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2316.6U CN21795268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2684U true CN21795268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2316.6U Active CN21795268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水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2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05763U (zh) 水路板
GB2373320A (en) A modular manifold for use in water heat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5466001A (zh) 一种恒温热水器
CN110657298A (zh) 组合型单向止回阀及热水系统
CN217952684U (zh) 一种水路板
CN109556284A (zh) 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及其热水输出率提高方法
CN216692298U (zh) 一种单向阀组件及其热水循环系统
CN215809365U (zh) 热水器
CN209926591U (zh) 一种新型的热水器
CN209639241U (zh) 一种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
CN210169765U (zh) 一种大流量即热式饮水机装置
WO2022105906A1 (zh)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035659U (zh) 一种热水空调地暖水路系统
CN209926618U (zh) 一种热水器的水路总成
CN215798579U (zh) 水路板结构及净水设备
CN215112880U (zh) 热水装置及其集成阀、预热循环系统
JP3280359B2 (ja) 液体加熱器
CN21337158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06979612B (zh) 壁挂炉
CN220967106U (zh) 一种带双泵排水系统的饮水机
CN219069928U (zh) 一种饮水机的集成水路系统
CN214789386U (zh) 一种双水路即热龙头
CN213248442U (zh) 一种更加紧凑的速热式壁挂饮水机
CN213478591U (zh) 一种水泵组件及带有该结构的饮水机
CN217715458U (zh) 一种集成水路结构及采暖热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