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1994U - 听漏仪 - Google Patents

听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1994U
CN217951994U CN202222211263.XU CN202222211263U CN217951994U CN 217951994 U CN217951994 U CN 217951994U CN 202222211263 U CN202222211263 U CN 202222211263U CN 217951994 U CN217951994 U CN 217951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ickup assembly
leak detector
housing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12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12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1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1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1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听漏仪,所公开的听漏仪包括壳体、拾音组件和减振件,所述拾音组件的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拾音组件具有检测工作面,所述检测工作面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握持部,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拾音组件之间,所述拾音组件通过所述减振件与所述壳体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听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听漏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听漏仪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听漏仪。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占用空间以及方便布设,越来越多的用于输送液体(例如自来水、排污水)的输液管道埋设于地面之下。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输液管道在发生损坏(例如裂纹)时会发生漏液。但是,由于输液管道被埋设在地面之下,因此很难被发现。久而久之,输液管道的漏液较容易酿成事故。为了尽早发现漏液,越来越多的安检公司采用听漏仪来检测地面之下的输液管道是否漏液。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在使用听漏仪的过程中需要用手将听漏仪按压在被测面上,进而实现听漏检测。但是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与听漏仪发生摩擦会产生振动,振动会产生噪音,进而对听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听漏仪,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听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听漏仪,所公开的听漏仪包括壳体、拾音组件和减振件,所述拾音组件的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拾音组件具有检测工作面,所述检测工作面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握持部,所述减振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拾音组件之间,所述拾音组件通过所述减振件与所述壳体相连。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听漏仪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壳体与拾音组件之间设置减振件,由于减振件能够对壳体上的振动实现隔离与吸收,从而使得减振件能够减少壳体上的振动产生的噪音对拾音组件的声音干扰,进而能够缓解工作人员的手与壳体之间发生摩擦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的噪音对检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的拾音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壳部、111-握持部、120-第二壳部、121-罩体部、1211-第一穿线孔、122-外围连接部;
200-拾音组件、210-安装座、211-检测工作面、220-拾音传感器、230-盖板、231-第一连接面、240-密封圈;
300-减振件、310-第二穿线孔;
400-线缆;
500-被测面;
600-螺纹连接件;
700-静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听漏仪,所公开的听漏仪包括壳体100、拾音组件200和减振件300。
壳体100为听漏仪的外部结构,能够对听漏仪的内部结构发挥防护作用,拾音组件200为听漏仪的主要功能构件,用于对声音进行拾取,减振件300能够对振动实现隔离和吸收。
拾音组件200的部分设于壳体100内,且拾音组件200具有检测工作面211,检测工作面211外露于壳体100,从而使得检测工作面211能够在听漏仪进行检漏工作时与被测面500实现接触,用以实现听漏仪的听音检漏工作。壳体100包括握持部111,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握持部111进行按压,从而能够通过按压握持部111使得检测工作面211与被测面500之间实现较为紧密的接触。
减振件300设于壳体100内,且位于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拾音组件200通过减振件300与壳体100相连,从而使得减振件300能够将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隔开,用以将壳体100上产生的振动与拾音组件200实现隔离,并且,减振件300能够对壳体100上产生的振动实现吸收,进而能够减少振动产生的噪音对拾音组件200的声音干扰,进而能够缓解工作人员的手与壳体100之间发生摩擦会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的噪音对检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问题。同时,减振件300在发挥减振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的连接,进而能够发挥对减振件300的安装作用。
在本申请中,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以及壳体100与减振件300之间均可以通过双面胶实现连接,有利于简化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以及拾音组件200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当然,在本申请中,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以及壳体100与减振件300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连接,本申请不对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以及壳体100与减振件300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听漏仪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设置减振件300,由于减振件300能够对壳体100上的振动实现隔离与吸收,从而使得减振件300能够减少壳体100上的振动产生的噪音对拾音组件200的声音干扰,进而能够缓解工作人员的手与壳体100之间发生摩擦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的噪音对听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拾音组件200的外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面231,第一连接面231通过减振件300与壳体100相连,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面231为拾音组件200上与减振件300相对的表面,拾音组件200的外表面中除了第一连接面231与检测工作面211之外的其他区域与壳体100之间形成隔振间隙。在此种情况下,隔振间隙能够将拾音组件200的部分外表面与壳体100的部分内表面之间实现隔离,从而能够减少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的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缓解来自于握持按压整个听漏仪对拾音组件200产生的振动干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听漏仪听声检漏的准确性。
工作人员通过按压握持部111使得检测工作面211与被测面500进行接触,在此按压过程中,为避免拾音组件200与壳体100之间发生接触而对拾音组件200的拾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面231与检测工作面211相背分布,壳体100具有与第一连接面23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减振件300位于第一连接面231与第二连接面之间,且第一连接面231通过减振件300与第二连接面相连。在此种情况下,在按压听漏仪进行听漏工作时,施加于握持部111的压力方向与检测工作面211的朝向一致,此种结构使得减振件300位于与检测工作面211相背的一侧,也就是说,在听漏仪的按压方向上,第二连接面、减振件300和第一连接面231依次分布,从而使得减振件300能够将第二连接面与第一连接面231分隔开,从而使得在按压握持部111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壳体100与拾音组件200发生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壳体100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第一壳部110包括握持部111,第二壳部120包括罩体部121,罩体部121具有罩体空间和与罩体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拾音组件200的部分设于罩体空间内,且通过减振件300与罩体部121相连,检测工作面211可通过第一开口外露于第二壳部120,罩体部1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部110之内。
在上述情况下,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之间设置有减振件300,从而使得减振件300能够将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间隔开来,由于第一壳部110包括握持部111,而拾音组件200设置于第二壳部120内,从而使得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的设置能够更加疏远握持部111与拾音组件200的位置,有利于缓解握持部111在手握持按压听漏仪时产生的振动干扰拾音组件200,而且操作人员的手也不能轻易触碰第二壳部120,从而使得振动不易通过第二壳部120向拾音组件200实现传递,用以进一步缓解振动对拾音组件200的干扰影响。
可选的,为方便工作人员对握持部111进行按压操作,如图1所示,握持部11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部110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为使得工作人员对握持部111的按压操作的稳定性较高,握持部11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部110上相对的外侧壁上,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按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双手分别放置于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用以实现对听漏仪的按压操作。与此同时,为避免工作人员按压握持部111的过程中发生打滑,握持部111可以包括多个防滑凸起,从而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按压握持部111的过程中手与握持部11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对听漏仪的听漏准确性产生影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壳部120可以包括外围连接部122,外围连接部122围绕罩体部121,且与罩体部121固定连接,外围连接部122设于罩体部121与第一壳部110之间,罩体部121与第一壳部110间隔设置。在此种情况下,围绕罩体部121设置的外围连接部122使得罩体部121与第一壳部110间隔设置,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使得罩体部121更加疏远包含有握持部111的第一壳部110,从而使得来自握持部111的人为按压造成的干扰振动更不容易干扰到拾音组件200的工作。
为减少握持部111对拾音组件200的干扰,会设置拾音组件200与握持部111之间的位置关系较为疏远,在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壳部110可以具有第一壳部空间及与第一壳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外围连接部122的远离罩体部121的外侧边缘与第一壳部110的围成第二开口的边缘可拆卸相连,罩体部1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部空间内。
在上述情况下,第一壳部110上的振动传输至拾音组件200的路径为:握持部111处产生的振动先传递至第一壳部110的边缘,然后将振动由第一壳部110的边缘再传递至外围连接部122的外侧边缘上,从而使得振动再由外围连接部122的外侧边缘传递至罩体部121上,最终罩体部121上的振动才能传递至拾音组件200上,也就是说,上述设置方式将握持部111与拾音组件200的位置设置的较为疏远,用以延长来自握持部111处产生的振动的传输路径,有利于在振动传输的过程中对振动的能量进行消耗,进而能够缓解振动对拾音组件200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罩体部121可以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211,减振件300可以开设有第二穿线孔310,听漏仪还可以包括线缆400,第一壳部110可以设有第三穿线孔,线缆400依次穿过第三穿线孔、第一穿线孔1211和第二穿线孔310,且与拾音组件200电连接,减振件300与罩体部121通过第一密封胶层粘接,第一密封胶层用于密封在第二穿线孔310和第一穿线孔1211中的至少一者的孔壁与线缆400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情况下,第三穿线孔、第一穿线孔1211和第二穿线孔31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线缆400与拾音组件200之间的连接,减振件300与罩体部121通过第一密封胶层实现连接,在通过第一密封胶层实现粘接的过程中,第一密封胶层还能够对第二穿线孔310与线缆400之间的间隙和/或第一穿线孔1211与线缆400之间的间隙实现密封,从而使得拾音组件200能够设置在密封性较好的空间内,用于对拾音组件200实现密封保护,从而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异物落到拾音组件200上而对拾音组件200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听漏仪的正常使用。
为进一步提升对拾音组件200的密封保护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可以密封连接,第三穿线孔的孔壁与线缆400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至少由第一壳部110、第二壳部120、线缆400和密封结构可围成密封空间。在此种情况下,密封空间能够缓解外界中的水从第三穿线孔的孔壁与线缆400之间进入到第一壳部110内的情况,进而能够避免水从第一壳部110内进入至第二壳部120内,进而能够避免拾音组件200与水发生接触而对拾音组件200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可以通过第二密封胶层粘接,第二密封胶层密封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的连接处。在此种情况下,第二密封胶层能够对减振件300与拾音组件200的连接处发挥密封作用,从而能够避免减振件300中的水进入到拾音组件200中而对拾音组件200造成干扰。
由于拾音组件200的检测工作面211与外界环境产生接触,为缓解外界环境中的水直接从拾音组件200的外部直接进入至拾音组件200的内部的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拾音组件200可以包括盖板230、拾音传感器220和安装座210,安装座210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拾音传感器220设于容纳空间内,盖板230与安装座210相连,且覆盖第三开口,安装座210包括检测工作面211,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设有围绕第三开口、且分别与盖板230和安装座210密封接触的密封圈240。
在上述情况下,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通过密封圈240实现密封连接,从而使得安装座210的容纳空间能够有较好地密封性能,进而能够设于容纳空间中的拾音传感器220能够得到较好的密封保护,即能够避免拾音传感器220受到水的侵扰而不利于自身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拾音传感器220与盖板230中,一者可以设有定位凸起,另一者可以设有定位凹槽,拾音传感器220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与盖板230定位配合。在此种情况下,在对拾音组件200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的设置能够实现盖板230与拾音传感器220之间的预定位,从而能够有利于对盖板230与拾音传感器220之间实现较为精确的安装。并且,定位凸起与定位凹陷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两者一一对应配合,
为实现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的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听漏仪还可以包括螺纹连接件600,盖板230开设有连接孔,安装座210开设有螺纹孔,螺纹连接件600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在此种情况下,螺纹连接件600能够通过连接孔与螺纹孔实现对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的连接,此种螺纹连接的方式较为简单,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当然,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铆接以及粘接等方式实现连接,本申请不对盖板230与安装座210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为使得听漏仪能够较为清晰地听见地面之下或墙面内等被测面500中的水管的漏水声音,在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检测工作面211可以为平面。在此种方式下,平面的检测工作面211有利于增加检测工作面211与被测面5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听漏仪检测到地下水管的漏水声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由于减振件300通常为较为柔软的结构,即减振件300能够对穿过第二穿线孔310的线缆400发挥保护作用。在本申请中,制作减振件300的材料有多种,具体的,减振件300可以是泡棉件,还可以橡胶件,当然,减振件300还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构件,本申请不对减振件300具体使用的材料种类进行限定。
工作人员在使用听漏仪进行听声检漏工作时需要长时间佩戴后文所述的耳机,利用耳机对地下的下水管道的漏水声音实现监听,但由于耳机在长时间的佩戴过程中,耳机中可能会出现回音等刺激工作人员的耳部的声音,为避免刺激声音对工作人员的耳部造成干扰、损坏,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听漏仪中,听漏仪还可以包括耳机与静音按键700,耳机与静音按键700均与拾音组件200相连,静音按键700具有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在静音按键70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耳机与拾音组件200之间导通连接;在静音按键70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耳机与拾音组件200之间断开连接。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对耳机的使用需求切换静音按键700处于不同的状态,从而使得对静音按键700的操作在不影响工作人员对下水管道的检漏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对工作人员的耳部造成损坏。
本文中,被测面500可以是埋设有输液管道的墙面,也可以是埋设输液管道的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被测面500的具体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听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拾音组件(200)和减振件(300),所述拾音组件(200)的部分设于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拾音组件(200)具有检测工作面(211),所述检测工作面(211)外露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握持部(111),所述减振件(3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且位于所述壳体(100)与所述拾音组件(200)之间,所述拾音组件(200)通过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壳体(10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组件(200)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连接面(231),所述第一连接面(231)通过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壳体(100)相连,所述拾音组件(200)的所述外表面中除了所述第一连接面(231)与所述检测工作面(211)之外的其它区域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形成隔振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31)与所述检测工作面(211)相背分布,所述壳体(100)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面(231)相对的第二连接面,所述减振件(30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3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面(231)通过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所述第一壳部(110)包括所述握持部(111),所述第二壳部(120)包括罩体部(121),所述罩体部(121)具有罩体空间和与所述罩体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拾音组件(200)的部分设于所述罩体空间内,且通过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罩体部(121)相连,所述检测工作面(211)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外露于所述第二壳部(120),所述罩体部(12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部(110)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部(120)包括外围连接部(122),所述外围连接部(122)围绕所述罩体部(121),且与所述罩体部(121)固定连接,所述外围连接部(122)设于所述罩体部(121)与所述第一壳部(110)之间,所述罩体部(121)与所述第一壳部(110)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110)具有第一壳部空间及与所述第一壳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外围连接部(122)的远离所述罩体部(121)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壳部(110)的围成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可拆卸相连,所述罩体部(12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部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121)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211),所述减振件(300)开设有第二穿线孔(310),所述听漏仪还包括线缆(400),所述第一壳部(110)设有第三穿线孔,所述线缆(4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1211)和所述第二穿线孔(310),且与所述拾音组件(200)电连接,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罩体部(121)通过第一密封胶层粘接,所述第一密封胶层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穿线孔(310)和所述第一穿线孔(1211)中的至少一者的孔壁与所述线缆(400)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110)与所述第二壳部(120)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穿线孔的孔壁与所述线缆(400)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至少由所述第一壳部(110)、所述第二壳部(120)、所述线缆(400)和所述密封结构可围成密封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拾音组件(200)通过第二密封胶层粘接,所述第二密封胶层密封所述减振件(300)与所述拾音组件(200)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组件(200)包括盖板(230)、拾音传感器(220)和安装座(210),所述安装座(210)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拾音传感器(220)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盖板(230)与所述安装座(210)相连,且覆盖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安装座(210)包括所述检测工作面(211),所述盖板(230)与所述安装座(210)之间设有围绕所述第三开口、且分别与所述盖板(230)和所述安装座(210)密封接触的密封圈(240)。
CN202222211263.XU 2022-08-19 2022-08-19 听漏仪 Active CN217951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1263.XU CN217951994U (zh) 2022-08-19 2022-08-19 听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1263.XU CN217951994U (zh) 2022-08-19 2022-08-19 听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1994U true CN21795199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3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1263.XU Active CN217951994U (zh) 2022-08-19 2022-08-19 听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1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51994U (zh) 听漏仪
CN109186851B (zh) 一种多参量差压传感器
CN100394099C (zh) 管道泄漏信号传感装置
CN202284721U (zh) 长输管道泄漏信号无损检测传感装置
CN112944225A (zh) 一种在线测漏供水管道系统及漏水在线监测方法
CN211291908U (zh) 一种穿戴产品防水功能检测装置
CN211388872U (zh) 触觉传感器及机械手
CN209766592U (zh)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用漏液检测装置
CN204291661U (zh) 无线传输盒
CN111122072A (zh) 一种穿戴产品防水功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727397A (zh) 管道泄漏信号检测传感装置
KR101883809B1 (ko) 복합 감지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시설물 관리 장치 및 시스템
SE539373C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available engine 11
KR102505270B1 (ko) 누수진단센서모듈
CN219416575U (zh) 一种密封型水浸变送器
CN210400419U (zh) 一种隔圈漏吸检测装置及镜头组装设备
CN221173637U (zh) 一种基于saw的无线测温装置
CN214748694U (zh) 一种管道测漏拾音器
CN214278135U (zh) 一种方便调节检测深度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12747889U (zh) 一种进气歧管温度压力传感器
CN212747890U (zh) 进气歧管温度压力传感器
CN219305038U (zh) 一种音频检测模块、检测治具及终端检测设备
CN214794938U (zh) 一种电路测试用的弹性接触探针
CN22135448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测试工装
CN2921549Y (zh) 管道泄漏信号传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