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0084U -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0084U
CN217950084U CN202221838196.8U CN202221838196U CN217950084U CN 217950084 U CN217950084 U CN 217950084U CN 202221838196 U CN202221838196 U CN 202221838196U CN 217950084 U CN217950084 U CN 217950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hanger
hanging
connecting portion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81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姜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K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81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0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0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0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吊滑轮,包括挂架部和底座部,该挂架部上配置有滚轮,底座部连接至所述挂架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挂架部在所述滚轮的轮轴轴向摆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挂架部和底座部的摆动设计,克服了吊滑轮或者导轨因加工或者装配误差导致门板安装后受力状态差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门板自重作用下自动调整门板使得其处于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可防止门板变形及损坏,延长了门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背景技术
吊滑轮配合固定在门框上的滑轨将门扇吊装,从而实现门扇横移的目的。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客观存在的诸如门框安装倾斜、吊滑轮自身的组件装配和生产加工误差以及导轨的生产加工误差等因素,导致将吊滑轮安装在导轨上后,吊滑轮所吊装的门扇会出现不与地面垂直的情况,此种情况下,门扇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于下发生形变,而对于玻璃材质的门扇而言,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门扇与吊滑轮的连接点处甚至整个门扇会出现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吊滑轮,其挂架部和底座部可相对摆动,从而能够使得安装在底座部的门板在其重力作用下处于垂直于地面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包括挂架部,该挂架部上配置有滚轮;和
底座部,连接至所述挂架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挂架部在所述滚轮的轮轴轴向摆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架部至少包括挂架本体,所述挂架本体上配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底座部至少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配置有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彼此卡接且二者能够相对摆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弧形凸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与所述弧形凸面适配的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贴合;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弧形凹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与所述弧形凹面适配的弧形凸面,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贴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部设置于所述挂架部下侧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挂架本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挂架本体下表面的定位轴,所述弧形凸面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周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表面的定位槽,所述弧形凹面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所述定位轴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贴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头,该导向头呈锥体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为第一限位平面,所述定位轴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平面;当定位轴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时,第一限位平面和第二限位平面之间构成第二间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架本体上配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底座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限位轴;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架本体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底座本体上配置有用于安装挂杆的螺纹孔;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的挂杆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挂架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二分体均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底座本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挂架部和底座部的摆动设计,克服了吊滑轮或者导轨因加工或者装配误差导致门板安装后受力状态差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门板自重作用下自动调整门板使得其处于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可防止门板和吊滑轮的变形及损坏,延长了门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吊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吊滑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吊滑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吊滑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部的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部的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标:11、底座本体;111、定位槽;1111、弧形凹面;1112、螺纹孔;12、连接头;121、造型孔;122、通孔;13、第一限位轴;2、挂架本体;21、第一分体;211、导向槽;2111、第一安装孔;2112、嵌槽;212、第一半轴;2121、第一半导头;2122、第一限位半孔;213、永磁体;214、第三限位半孔;215、第一滚轮;216、第一销轴;22、第二分体;221、固定螺钉;222、导向凸起;223、第三安装孔;224、第二滚轮;225、第二销轴;226、第二安装孔;227、第二半轴;2271、第二半导头;2272、第二限位半孔;228、第四限位半孔;3、弧形凸面;4、第一间隙;5、第二间隙;6、第二限位平面;7、第一限位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8,一种自适应吊滑轮,包括挂架部和底座部,挂架部上配置有滚轮,底座部连接至挂架部且能够相对于挂架部在滚轮的轮轴轴向摆动,即底座部能够在该自适应吊滑轮的宽度方向两侧摆动。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吊滑轮在使用时,挂架部安装在导轨(图中未示出)内,且能够在导轨内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滚轮在导轨内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滚动以实现挂架部在导轨内的移动)。底座部设置于挂架部下侧且延伸至导轨外,用于固定连接门板等需要相对于导轨移动的构件(下文以底座部安装门板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在底座部上的门板在自重作用下,使得底座部相对于挂架部摆动,以适应门板的最佳受力状态,即门板能够在其自重作用下处于垂直于地面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吊滑轮或者导轨因加工或者装配误差导致门板安装后受力状态差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门板自重作用下自动调整门板使得其处于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可防止门板变形及损坏,延长了门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挂架部至少包括挂架本体2,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一连接部;底座部至少包括底座本体11,底座本体11上配置有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彼此卡接且二者能够相对摆动。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挂架本体2下表面的定位轴;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底座本体11上表面的定位槽111,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时,定位轴卡接于定位槽111内。本实施例中,定位轴的轴向与挂架本体2的延伸方向(挂架本体2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平行,相应地,定位槽111的延伸方向与定位轴的轴向平行。在使用时,挂架部和底座部的连接是通过定位轴与定位槽111的卡接实现的,同时定位轴和定位槽111的连接结构也方便挂架部和底座部之间的拆卸,即本实施例中,挂架部和底座部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11在其延伸方向上贯穿底座本体11的一个端面。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定位槽111横截面的主体部分呈圆弧形,而定位槽111贯通底座本体11上表面的部分的宽度小于其主体部分的宽度,即定位槽111的横截面形状在竖直方向为上窄下宽状。本实施例中,定位轴与定位槽111的外形相适配,因此在装配时,将定位轴自定位槽111的一端沿该定位槽111的延伸方向嵌入该定位槽111内,即可完成挂架部和底座部的安装。这里的定位轴和定位槽111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实现挂架部和底座部的连接,即在底座部受纵向外力作用时,其与挂架部不脱离;另一方面,当挂架部和/或底座部受到外力(垂直于定位轴和定位槽111的中轴线,且不与定位轴和定位槽111的中轴线相交的力)作用时,定位轴能够在定位槽111内相对于定位槽111转动,并且转轴与定位轴的轴向平行。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的门板安装场景中,若初始安装在底座部的门板相对于地面倾斜,即该门板与地面不垂直,那么此时当门板悬空后,在门板重力的作用下,底座部相对于挂架部摆动,即定位轴与定位槽111相对转动,直至门板与地面垂直。便于门板理想安装状态(门板与地面垂直)的自动实现。
更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定位轴与定位槽111的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于定位轴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面3,于定位槽111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凹面1111。定位轴卡接于定位槽111内时,弧形凸面3与弧形凹面1111滑动贴合。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将定位轴理解为圆柱体状,而定位槽111的主体部分与定位轴的圆柱体外形适配。弧形凹面1111和弧形凸面3配合的结构可有效减小定位轴和定位槽111转动时的摩擦力,防止二者之间因摩擦力过大导致卡死。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轴可以是圆球状,其于定位槽111的配合类似于球铰结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111也可开设在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而定位轴设置在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头,该导向头呈锥体状且其小端背向定位轴设置。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这里的导向头便于定位轴与定位槽111的定位装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向头呈圆锥体状。
本实施例中,底座部设置于挂架部下侧;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与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之间具有如图5所示的第一间隙4。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4的宽度为0.5-2mm。具体地,这里的吊滑轮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和生产误差存在且不可避免,但是其误差相对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定位槽111和定位轴小范围内的相对转动即可消除因吊滑轮生产和装配误差所带来的影响,即通过定位槽111和定位轴小范围的相对转动便可实现门板垂直于地面的状态调整。因此,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门板大幅度摆动,即定位槽111和定位轴大范围的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间隙4的宽度为1mm。这里的第一间隙4可保证定位轴和定位槽11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同时又可防止二者之间的转动幅度过大,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为弧形面,或者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为弧形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弧形面。这里的弧形面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间隙4的宽度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定位轴相对于定位槽111较大幅度的转动(这里的较大幅度是相较于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和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均为平面而言的),保证了自适应吊滑轮结构的紧凑性,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11的底面为第一限位平面7,定位轴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平面6;当定位轴卡接于定位槽111内时,第一限位平面7和第二限位平面6之间构成第二间隙5。这里的第二间隙5的宽度略大于第一间隙4的宽度,其目的是在第一间隙4的基础上保证定位轴和定位槽11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同时又可防止二者之间的转动幅度过大。第二间隙5略大于第一间隙4,使得第二限位平面6和第一限位平面7在第一间隙4有效的情况下,二者不接触。在第一间隙4失效(第一间隙4大于第二间隙5)的情况下,二者才会发挥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一限位孔,底座本体11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限位轴13;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时,第一限位轴13延伸至第一限位孔内。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轴13为螺栓,其贯穿底座本体11并与底座本体11螺纹连接。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接,即定位轴卡接在定位槽111内时,转动第一限位轴13,使得其延伸至第一限位孔内,第一限位轴13能够在定位轴轴向上抵接至第一限位孔的内壁,则第一限位轴13可将定位轴在其轴向定位在定位槽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安装,第一限位孔和第一限位轴13在定位轴的轴向上允许有间隙,该间隙为0.5-1.5mm范围内,方便安装的同时能够保证底座本体11与挂架本体2的安装精度。并且第一限位孔和第一限位轴13在滚轮的轮轴轴向(即底座部相对于挂架部的摆动方向)上具有较大间隙,该间隙以不影响底座部相对于挂架部的摆动为准。即在使用时,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与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抵接时,第一限位轴13与第一限位孔在底座部相对于挂架部的摆动方向上仍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孔,底座本体11上配置有用于安装挂杆(图中未示出,该挂杆用于吊挂门板)的螺纹孔1112;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安装于所述螺纹孔(1112)内的挂杆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这里的挂杆嵌入螺纹孔1112内并与螺纹孔1112螺纹连接。在使用时,挂杆的内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孔内,外端用于吊装门板。挂杆内端与第二限位孔的配合作用同第一限位轴13与第一限位孔配合的作用,且工作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底座本体11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头12,用于将该自适应吊滑轮固定安装至阻尼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头12上开设有造型孔121,用于容置导向头。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2上还设置有通孔122,用于穿设螺栓与阻尼构件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挂架本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其中,第一分体21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一半轴212,第二分体22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二半轴227,当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连接时,第一半轴212和第二半轴227构成前述的定位轴。同时,第一半轴212的外端配置有第一半导头2121,第二半轴227的外端配置有第二半导头2271,当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连接时,第一半导头2121和第二半导头2271构成前述的导向头。这里的第一半导头2121和第二半导头2271还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实际使用时可避免将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装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半轴212上配置有第一限位半孔2122和第三限位半孔214,第二半轴227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半孔2272和第四限位半孔228,当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连接时,第一限位半孔2122和第二限位半孔2272构成前述的第一限位孔,第三限位半孔214和第四限位半孔228构成前述的第二限位孔。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装配,于第一分体21的内侧面开设有导向槽211,于第二分体22的内侧面配置有与导向槽211适配的导向凸起222。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槽211的延伸方向与定位轴的轴向平行,即与该自适应吊滑轮在导轨内的移动方向平行。在使用时,将第一分体21的内侧面与第二分体22的内侧面相对,并将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在导向槽211的延伸方向错开,对第一分体21和/或第二分体22施力使得导向凸起222自导向槽211的端部嵌入导向槽211内,直至第一限位半孔2122和第二限位半孔2272构成前述的第一限位孔且第三限位半孔214和第四限位半孔228构成前述的第二限位孔即可。最后再将由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构成的挂架本体2与底座本体11安装即可。这里的导向槽211配合导向凸起222的结构设计,便于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的快速装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挂架本体2设计为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这种可拆卸结构,方便挂架本体2在导轨内的安装,即可将的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分别装入导轨内,再在导轨内将二者移动并通过导向凸起222和导向槽211彼此配合将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组装,可在装配时将挂架本体2化整为零,从而减小了挂架本体2在装入导轨过程中的整体尺寸,方便挂架本体2装入导轨,可有效提高挂架本体2与导轨的拆装效率;同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于导轨侧壁上开设的检修口结构,保证了导轨的结构强度,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为了稳定装配后的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的结构,方便后续的与底座本体11的装配,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于导向槽211内设置有于导向凸起222一一对应的永磁体213。这里的导向凸起222通过固定螺钉221安装在第二分体22的内侧面,导向凸起222具有磁性并且能够和与其对应的永磁体213相互吸引。具体地,第二分体2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3,固定螺钉221嵌设于第三安装孔22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导向槽211的底部配置有嵌槽2112,用于安装永磁体213。这里的嵌槽2112深度大于等于永磁体213的厚度,以防止永磁体213延伸至嵌槽2112外而影响导向凸起222的装配。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7所示,导向槽211为梯形槽。具体地,如图4所示,导向槽211的大端朝向第二分体22设置。进一步地,导向凸起222朝向导向槽211的端部配置有倒角,使其能够与导向槽211相适配,且方便导向凸起222嵌入导向槽211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211可以为小端朝向第二分体22设置,同样地,导向凸起222的外形与导向槽211的外形适配。此时,导向槽211配合导向凸起222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方便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的快速装配,而且能够将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仅能从导向槽211延伸方向拆卸。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体21上通过第一销轴216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滚轮215,第二分体22上通过第二销轴225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滚轮224。具体地,第一分体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1,第二分体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6,第一销轴216嵌设于第一安装孔2111内,第二销轴225嵌设于第二安装孔226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挂架本体2可为一个整体,即第一分体21与第二分体22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架部,该挂架部上配置有滚轮;和
底座部,连接至所述挂架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挂架部在所述滚轮的轮轴轴向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部至少包括挂架本体(2),所述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底座部至少包括底座本体(11),所述底座本体(11)上配置有与第一连接部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彼此卡接且二者能够相对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弧形凸面(3),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与所述弧形凸面(3)适配的弧形凹面(1111),所述弧形凸面(3)与所述弧形凹面(1111)滑动贴合;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弧形凹面(1111),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与所述弧形凹面(1111)适配的弧形凸面(3),所述弧形凸面(3)与所述弧形凹面(1111)滑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设置于所述挂架部下侧且二者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与所述挂架本体(2)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挂架本体(2)下表面的定位轴,所述弧形凸面(3)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周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上表面的定位槽(111),所述弧形凹面(1111)设置于所述定位槽(111)的内壁上;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所述定位轴卡接于所述定位槽(111)内且所述弧形凸面(3)与所述弧形凹面(1111)滑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导向头,该导向头呈锥体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1)的底面为第一限位平面(7),所述定位轴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平面(6);
当定位轴卡接于所述定位槽(111)内时,第一限位平面(7)和第二限位平面(6)之间构成第二间隙(5)。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底座本体(11)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限位轴(13);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所述第一限位轴(13)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本体(2)上配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底座本体(11)上配置有用于安装挂杆的螺纹孔(1112);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时,安装于所述螺纹孔(1112)内的挂杆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吊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本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分体(21)和第二分体(22),所述第一分体(21)和所述第二分体(22)均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底座本体(11)。
CN202221838196.8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Active CN217950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196.8U CN21795008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196.8U CN21795008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0084U true CN21795008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8196.8U Active CN21795008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0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869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广东欧派克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架吊滑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869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广东欧派克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架吊滑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71673A1 (en) Door lock bolt plate pivot system, and associated structures and methods
CN217950084U (zh)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CN115059368A (zh) 一种自适应吊滑轮
EP4339407A1 (en) Hanging bracket suspension sliding roller and use method thereof
CN217950085U (zh) 一种挂架吊滑轮
KR101525009B1 (ko) 프로파일 각도 조절용 조인트
US20180128047A1 (en) Idle end for roller blind
EP3591153A1 (en) Clamping assembly for glass door
CN215332155U (zh) 车门铰链
CN210377273U (zh) 一种具有多种安装方式的服务器
CN211623028U (zh) 一种具有折弯的合页
EP3508673A1 (en) Self-balancing sliding wheel
CN209523482U (zh) 泵送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15406515U (zh) 一种防碰撞的结构支撑装置
CN210105573U (zh) 三维可调铰链
CN210422239U (zh) 外开上悬系统的悬开防下坠支撑组件
US2888708A (en) Adjustable roller hanger for pocket type sliding doors
CN214995529U (zh) 一种饰面墙板调平卡件
CN218438852U (zh) 电力柜柜门铰链结构
CN212958158U (zh) 一种玻璃门用合页及其淋浴房
CN220889883U (zh) 储物柜的门铰链安装结构以及储物柜
CN108952399A (zh) 门窗双滑轮装置
CN220226560U (zh) 一种用于调节门的安装高度的安装组件
CN217382705U (zh) 一种钢结构斜梁上灯具用抱梁吊架
CN211313460U (zh) 便于拆装调节的建筑施工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