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6914U -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6914U
CN217936914U CN202221838239.2U CN202221838239U CN217936914U CN 217936914 U CN217936914 U CN 217936914U CN 202221838239 U CN202221838239 U CN 202221838239U CN 217936914 U CN217936914 U CN 217936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lower plate
upper plate
artificial
re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82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18382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6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6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6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包括多个增殖礁主体,增殖礁主体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上板体与下板体的表面布满有人造海草,人造海草是由长条状柔性材质制成的人造海草;上板体和下板体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上板体和下板体通过两块侧板连接,上板体与两块侧板的顶部齐平,下板体位于两块侧板高度的五分之四处;上板体、下板体和两块侧板构成一框型的增殖礁主体,增殖礁主体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护套,上板体的四周与下板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包边。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人造海草的设计,使得适口目标生物钩虾、麦秆虫等更适应环境,更容易寻找空隙躲避,同时空隙和后流域的构造更容易滞留浮游动物,人造海草便于叶上生物附着。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背景技术
海洋生物增殖放流进海域水体后,除了需要寻找有效栖息地,躲避敌害生物捕食,还需要寻求适口饵料,从而能提升野外存活率和生长率,进而增殖渔业资源,提高当地放流海域的渔业产量。为了让放流群体停留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规模适中的放流群体,方便今后对其进行人工捕捞,并增加其适口饵料,从而为确保该种群或群体长期滞留在指定海域空间附近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包括多个增殖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礁主体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表面布满有人造海草,所述人造海草是由长条状柔性材质制成的人造海草;
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通过两块侧板连接,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两块侧板的顶部齐平,所述下板体位于所述两块侧板高度的五分之四处;
所述上板体、所述下板体和所述两块侧板构成一框型的增殖礁主体,所述增殖礁主体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护套,所述上板体的四周与所述下板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包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人造海草的设计,使得适口目标生物钩虾、麦秆虫等更适应环境,更容易寻找空隙躲避,同时空隙和后流域的构造更容易滞留浮游动物,增殖礁主体上附着生物和浮游动物是优质的仔稚鱼的开口饵料,人造海草便于叶上生物附着。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板体与底部留有空袭便于侧板插入海底,增殖礁主体适合在封闭型砂丘海域投放,也可以作为仔稚鱼放流地的基础设施,形成仔稚鱼诱集礁,确保放流初期的鱼类饵料供应,适合的目标种放流生物包括鲷科和鲆鲽类。此外,该增殖礁主体还能适当改造海底底质状态,改变沉积物颗粒组成和粒度变化,增加底栖生物,从而增加以底栖生物为食物的底栖鱼类资源量。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下表面的人造海草与位于下板体上表面的人造海草连接。从而能使增殖礁主体的空隙中产生海草墙更有益于生物附着。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孔呈矩阵型排布,且所述人造海草与所述导流孔交错排布。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导流孔与人造海草的排布从而能够使物钩虾、麦秆虫更容易寻找空隙躲避。
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孔呈轴对称排布或呈中心对称排布。不同的排布效果实现不同的增殖效率。
进一步优选,所述两块侧板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上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下滑槽与所述下板体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使板体可拆卸,从而能够将定期更换上板体或者下板体,并将饵料附着量足够的上板体或者下板体单独作为饵料供应板进行使用。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的导流孔与位于下板体的导流孔互相交错。
从而能够使目标生物移动的空间更大。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的导流孔与位于下板体的导流孔相对开设。
从而能够使导流孔产生涡流,优化了目标生物的养成。
进一步优选,多个增殖礁主体可互相堆叠。从而达到想要的增殖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包边的两端与板体的端部间距为150mm,所述下板体与所述侧板底部的间距为400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殖礁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殖礁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流孔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流孔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流孔的另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中:1、上板体;2、下板体;3、侧板;4、护套;5、导流孔;6、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5所示,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包括多个增殖礁主体,增殖礁主体包括上板体1和下板体2,上板体与下板体的表面布满有人造海草,人造海草是由长条状柔性材质制成的人造海草;上板体和下板体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5,上板体和下板体通过两块侧板3连接,上板体与两块侧板的顶部齐平,下板体位于两块侧板高度的五分之四处;上板体、下板体和两块侧板构成一框型的增殖礁主体,增殖礁主体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护套4,上板体的四周与下板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包边6。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人造海草的设计,使得适口目标生物钩虾、麦秆虫等更适应环境,更容易寻找空隙躲避,同时空隙和后流域的构造更容易滞留浮游动物,增殖礁主体上附着生物和浮游动物是优质的仔稚鱼的开口饵料,人造海草便于叶上生物附着。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板体与底部留有空袭便于侧板插入海底,增殖礁主体适合在封闭型砂丘海域投放,也可以作为仔稚鱼放流地的基础设施,形成仔稚鱼诱集礁,确保放流初期的鱼类饵料供应,适合的目标种放流生物包括鲷科和鲆鲽类。此外,该增殖礁主体还能适当改造海底底质状态,改变沉积物颗粒组成和粒度变化,增加底栖生物,从而增加以底栖生物为食物的底栖鱼类资源量。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下表面的人造海草与位于下板体上表面的人造海草连接。从而能使增殖礁主体的空隙中产生海草墙更有益于生物附着。
进一步优选,导流孔呈矩阵型排布,且人造海草与导流孔交错排布。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导流孔与人造海草的排布从而能够使物钩虾、麦秆虫更容易寻找空隙躲避。
进一步优选,导流孔呈轴对称排布或呈中心对称排布。不同的排布效果实现不同的增殖效率。
进一步优选,两块侧板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上滑槽和下滑槽,上板体与上滑槽滑动连接,下滑槽与下板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连接从而能够使板体可拆卸,从而能够将定期更换上板体或者下板体,并将饵料附着量足够的上板体或者下板体单独作为饵料供应板进行使用。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的导流孔与位于下板体的导流孔互相交错。从而能够使目标生物移动的空间更大。
进一步优选,位于上板体的导流孔与位于下板体的导流孔相对开设。从而能够使导流孔产生涡流,优化了目标生物的养成。
进一步优选,多个增殖礁主体可互相堆叠。从而达到想要的增殖效果。
进一步优选,包边的两端与板体的端部间距为150mm,下板体与侧板底部的间距为400mm。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包括多个增殖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礁主体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的表面布满有人造海草,所述人造海草是由长条状柔性材质制成的人造海草;
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通过两块侧板连接,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两块侧板的顶部齐平,所述下板体位于所述两块侧板高度的五分之四处;
所述上板体、所述下板体和所述两块侧板构成一框型的增殖礁主体,所述增殖礁主体的四个角部分别安装有护套,所述上板体的四周与所述下板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包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板体下表面的人造海草与位于下板体上表面的人造海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呈矩阵型排布,且所述人造海草与所述导流孔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侧板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相对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上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下滑槽与所述下板体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板体的导流孔与位于下板体的导流孔互相交错。
CN202221838239.2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Active CN217936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239.2U CN21793691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239.2U CN21793691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6914U true CN21793691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8239.2U Active CN217936914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6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9985A (zh) 一种海洋牧场增殖放流幼苗培育塔式人工鱼礁及培育方法
CN103749222A (zh) 一种虾鳖稻共生养殖方法
Gao et al. Transitions, challenges and trends in China's abalone culture industry
CN215123378U (zh) 一种可自动诱捕食物的蟹虾智能养殖箱
CN202890208U (zh) 一种龙虾养殖池
CN217936914U (zh) 一种带有人造海草的饵料生物增殖礁
CN205018089U (zh) 一种贝类多层流水养殖设备
CN103461224A (zh) 刺参杂交育种中种参的选择方法
CN113711959B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CN112471015B (zh) 一种蚶形无齿蚌的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2405862A (zh) 新型鲍鱼排
CN109392786B (zh) 一种多功能集约化海螺育养捕一体笼
CN103651208A (zh) 牡蛎养殖方法
CN210054301U (zh) 小龙虾饲养槽
CN208692076U (zh) 一种斑点叉尾鮰养殖人工鱼巢
CN201523603U (zh) 一种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
CN202135587U (zh) 生态环保高效养殖泥鳅的装置
CN201986522U (zh) 头足类资源增殖人工鱼礁
CN203814382U (zh) 一种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泥鳅的栖息树
CN211703335U (zh) 水产养殖生态饵料培植盘
CN216874528U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网箱
CN201682886U (zh) 高密度鲍鱼养殖箱
CN213992121U (zh) 一种红螯螯虾养殖虾巢
CN210299077U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室内养殖设备
CN210959974U (zh) 立体鱼菜共生养殖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