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5889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5889U
CN217935889U CN202220957714.1U CN202220957714U CN217935889U CN 217935889 U CN217935889 U CN 217935889U CN 202220957714 U CN202220957714 U CN 202220957714U CN 217935889 U CN217935889 U CN 217935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hook
holding portion
earphon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77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泽英
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5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5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84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 H04R1/28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耳机,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以及机芯、主板和电池,其中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前侧,并位于外耳道靠近头顶的一侧,连接部连接钩状部与保持部,并与钩状部配合为保持部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机芯固定在保持部内,并与主板和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以发声,主板用于控制机芯的发声,电池用于给机芯的发声提供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本申请是2021年07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17552635、发明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母案要求于2020年07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7433964、发明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母案要求于2020年11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13285194、发明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声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其中,按照耳机的工作原理,一般可以分为气导式耳机和骨导式耳机;按照用户佩戴耳机的方式,一般又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按照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一般还可以分为有线式耳机和无线式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以及机芯、主板和电池,其中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前侧,并位于外耳道靠近头顶的一侧,连接部连接钩状部与保持部,并与钩状部配合为保持部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机芯固定在保持部内,并与主板和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以发声,主板用于控制机芯的发声,电池用于给机芯的发声提供电能。
可选地,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在用户的耳部的投影落在耳部的耳轮范围内。
可选地,在从钩状部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点到钩状部的自由端的方向上,钩状部向头部弯折,并与头部形成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点位于第二接触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
可选地,钩状部形成以第一接触点为支点的杠杆结构,头部在第二接触点处提供的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经杠杆结构转化为第一连接点处的指向头部的作用力,进而经连接部为保持部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
可选地,第一接触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连线,保持部与耳部的前侧形成的第三接触点与保持部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25°。
可选地,保持部与耳部的前侧形成的第三接触点与保持部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一连线,第一连接点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连线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17mm。
可选地,第一连接点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4mm。
可选地,在从钩状部与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点到钩状部的自由端的方向上,钩状部向耳部的后侧弯折,并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一接触点,保持部与耳部的前侧形成第二接触点。
可选地,连接部从头部向头部的外侧延伸,其中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用户的耳部的厚度。
可选地,钩状部还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三接触点,第三接触点位于第一连接点与第一接触点之间,并靠近第一连接点。
可选地,第一接触点与第一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连线,第二接触点与保持部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25°。
可选地,第二接触点与保持部和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一连线,第一连接点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连线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17mm。
可选地,第一连接点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4mm。
可选地,在耳机的俯视图上,保持部具有一X方向和一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一侧定义为内表面,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的耳部相背的一侧定义为外表面,X方向为内表面和外表面的间隔方向,保持部在Y方向的尺寸为22-34mm。
可选地,主板设置在保持部,电池设置在钩状部,保持部的总重量与钩状部对应于电池的电池部的总重量之间的重量配比在4:1以内。
可选地,耳机还包括麦克风和功能按键,麦克风通过相应的导体与主板电性连接,功能按键设置在保持部。
可选地,耳机还包括与保持部连接的延伸部,其中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延伸并保持在耳部的耳甲艇、三角窝和耳舟中任意一者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所述用户的耳部一轮廓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中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2中延伸部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8中钩状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弹性金属丝在垂直于钩状部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转轴组件在装配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转轴组件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4中转轴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任一实施例在XY平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背离耳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朝向耳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在用户头顶一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背离耳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在用户头顶一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申请提供的机芯一实施例朝向主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背离耳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在用户头顶一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申请提供的隔板一实施例朝向机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所述用户的耳部一轮廓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用户的耳部100除了外耳道101及其附近的耳甲腔102之外,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部位在三维空间中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容积,也可以用于实现耳机的佩戴需求。换言之,通过合理地设计耳机的结构,并借助用户的耳部100除了外耳道101以外的部位,同样能够实现耳机的佩戴及机械振动的传播,并“解放”用户的外耳道101,进而既能够增加用户的身体健康,又能够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本申请另辟蹊径地提出一种耳机,并主要是借助用户的耳部100的上半部分(具体可以是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部位所在的区域),以实现耳机的佩戴及机械振动的传播。当然,为了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可靠性,也可以进一步借助用户的耳垂108等部位。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描述,还可以进一步标识耳部100上一些较为特殊的生理位置,例如耳轮107前缘与头部连接的上耳根LA、耳轮107上的达尔文结节LB、对耳轮105靠近耳垂108一端且朝向耳甲腔102的轮屏切迹LC、耳甲腔102靠近耳垂108一端的屏间切迹LD。当然,由于用户存在个体差异,诸如达尔文结节等生理位置可能在一些用户的耳部上并不明显,甚至是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用户的耳部上不具有该生理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外耳道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延伸至鼓膜,但是为了便于描述,并结合图1,本申请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耳道具体是指其背离鼓膜的入口,也即是耳孔。进一步地,本申请所述的“耳部的前侧”是一个相对于“耳部的后侧”的概念,前者指耳部背离头部的一侧,例如图1,后者指耳部朝向头部的一侧,他们均是针对用户的耳部。
共同参阅图2至图5,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图5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意出耳机的X、Y、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XY、XZ、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因此,本申请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主要是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2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2及图3所示,耳机10可以包括钩状部11、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其中,连接部12连接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以使得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也即是自然状态)时在三维空间中呈弯曲状。换言之,在三维空间中,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不共面。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如图4及图5所示,钩状部11可以主要是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13可以主要是用于接触用户的耳部的前侧,进而允许保持部13和钩状部11配合以夹持耳部。作为示例性地,连接部12则可以从头部向头部的外侧延伸,进而与钩状部11配合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其中,保持部13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具体可以抵压于耳甲艇、三角窝、对耳轮等部位所在的区域,以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不遮挡耳部的外耳道。作为示例性地,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保持部13在用户的耳部的投影主要是落在耳部的耳轮范围内;进一步地,保持部13可以位于耳部的外耳道靠近用户头顶一侧,并与耳轮和/或对耳轮接触。如此,既可以避免保持部13遮挡外耳道,进而解放用户的双耳;还可以增加保持部13与耳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改善耳机10的佩戴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ANSI:S3.36,S3.25和IEC:60318-7标准可以制得一含头部及其(左、右)耳部的模拟器,例如GRAS 45BC KEMAR,因此本申请中“用户佩戴耳机”或者“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这类描述可以指耳机佩戴于前述模拟器的耳部。基于此,本申请所述的“佩戴状态”可以指耳机佩戴于前述模拟器的耳部之后的正常佩戴状态;为了便于描述,前述正常佩戴状态可以进一步从耳部的前侧、后侧等视角进行示意,例如图4及图5所示的正常佩戴状态,再例如图9及图10所示的正常佩戴状态。当然,由于用户存在个体差异,耳机10的实际佩戴状态相较于前述正常佩戴状态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成年男性等类型的用户,其耳部的厚度往往较厚(俗称“厚耳朵”),通过合理设计连接部12的形状、尺寸等结构参数及其与钩状部11、保持部13之间的连接关系,将在后文中进行示例性的说明,既可以保证耳机10尽可能地与耳部贴合,以改善耳机10的佩戴稳定性,还可以避免耳机10过度夹持上耳根附近的耳轮,也即是自然绕过上耳根,以改善耳机10的佩戴舒适度。进一步地,对于儿童、未成年人、成年女性等类型的用户,其耳部的厚度往往较薄(俗称“薄耳朵”),尤其是相较于成年男性的耳部的厚度,为了增加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与用户的耳部的贴合度,连接部12的尺寸可以很小,例如连接部12为保持部13与钩状部11之间的一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耳机10还可以包括机芯14、主板15和电池16。其中,机芯14主要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也即是“发声”),并可以通过相应的导体与主板15、电池16电性连接;主板15主要是用于控制机芯14的发声,电池16主要是用于给机芯14的发声提供电能。当然,本申请所述的耳机10还可以包括麦克风、拾音器这类传声器,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蓝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这类通信器件,它们通过相应的导体与主板15、电池16电性连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作为示例性地,机芯14可以固定在保持部13,并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机芯14能够在压紧力的作用下紧贴用户的耳部。进一步地,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由于保持部13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如图4所示,使得保持部13除了用于固定机芯14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便于用户与耳机10进行交互的功能按键(图2中未示出)。基于此,主板15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以缩短机芯14及其它诸如功能按键等与主板15之间的走线距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持部13可以设置机芯14、主板15、功能按键等,并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使得电池16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并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如图5所示。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增加电池16的容量,以改善耳机10的续航能力;还可以对耳机10的重量进行均衡,以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保持部13的总重量与钩状部11对应于电池16的部分(以下简称:电池部)的总重量之间的重量配比可以在4:1以内,优选地可以在3:1以内,更优选地可以在2.5:1以内。其中,结合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持部13的总重量为保持部13的自重及其中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的重量;上述电池部的总重量为上述电池部的自重及其中电池16等结构件的重量。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得知,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变动保持部13中的结构件以及上述电池部中的结构件,对不同部位结构件的调整均包括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对重量配比没有影响,在此不再赘述。此时,耳机10的重量可以较为均衡地分布在两端,用户的耳部也可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作为一个支点而支撑耳机10,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至少能够在非运动状态下不滑落。当然,随之而来的,用户的耳部会承受耳机10的大部分重量,这样在长时间佩戴的情景下可能容易引起不适。为此,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可以选择质地较软的材质(例如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胶等)制成,以便于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进一步地,为了改善耳机1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内设置诸如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弹性金属丝。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连接部12和上述电池部可以选择质地较硬的材质,两者之间的中间部分则可以选择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或者中间部分采用“软包硬”的结构形式,例如用户佩戴耳机10时,钩状部11与用户接触的区域选择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其余区域则选择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不同的材质之间采用双色注塑、喷涂手感漆等工艺进行成型。其中,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胺(Polyamides,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高冲击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HI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氨酯(Polyurethanes,PU)、聚乙烯(Polyethylene,PE)、酚醛树脂(Phenol Formaldehyde,PF)、聚醚砜树酯(Poly(ester sulfones),PES)、聚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等或其至少两种形成的混合物,亦或其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剂形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上述手感漆具体可以为橡胶手感漆、弹性手感漆、塑料弹性漆等。
2)由于耳机10会被用户佩戴,使得耳机10总是会有部分区域会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以下简称:皮肤接触区域);而皮肤接触区域的材质一般又会影响用户在长时间佩戴耳机10下的舒适度。为此,皮肤接触区域可以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其它区域则选择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不同的材质之间采用双色注塑、喷涂手感漆等工艺进行成型。
其中,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的邵氏硬度可以为45-85A,30-60D。当然,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均可以包覆于上述弹性金属丝。
进一步地,不同的用户在年龄、性别、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用户的耳部及头部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为此,钩状部11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或者保持部13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亦或者连接部12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可转动,以使得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调节,以便于耳机10适配不同的用户,也即是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对用户的适用范围。例如:连接部12由软钢丝等可形变材料制成,用户弯折连接部12使之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转动,即可调节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进而满足其佩戴需求。再例如:连接部12设置有转轴机构121,用户通过转轴机构121同样能够调节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进而满足其佩戴需求。其中,转轴机构121的详细结构,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作详述。进一步地,若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钩状部11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若保持部13与连接部12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保持部13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若连接部12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连接部12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可转动。
参阅图6,图6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YZ平面可以视作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图6中ABC段可以视作钩状部,图6中CD段可以视作连接部,图6中DEF段可以视作保持部。进一步地,图6中C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耳部的上近头端所在区域(如图1中虚框C所示的区域)。
如图4至图6所示,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ABC段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DEF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CD段主要是适配用户的耳部的厚度。此时,BC段、CD段和DEF段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夹子”的结构,以使得耳机10能够夹持在用户的耳部上,进而形成佩戴的基本态势。下面就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受力情况及其稳定性等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从钩状部11和连接部12之间的第一连接点C到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图6中A点所在一端)的方向上,钩状部11向用户的头部弯折,并与头部形成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A。其中,第一接触点B位于第二接触点A与第一连接点C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A均为力学模型中的定义点,在实际配戴时,由于不同用户的头部、耳部等生理构造存在差异,对耳机10的实际佩戴会有一定的影响,耳机10实际佩戴时与头部接触的位置可以对应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也可以是上述自由端与第一接触点B之间的任意一点;当然,AB段也可以部分或整体抵接于用户的头部,其力学模型和实际佩戴中的稳定原理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不通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容易获知并进行调整配合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如此设置,以使得钩状部11形成以第一接触点B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此时,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用户的头部则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经杠杆结构转化为第一连接点C处的指向头部的作用力,进而经连接部12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抵压于用户的头部,并使得用户的头部能够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至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其中,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越大,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越好地抵压于用户的头部,用户的头部能够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也相应地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时,除了使得用户的头部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之外,还会使得钩状部11的至少BC段对耳部的后侧形成另一压紧力,并能够与保持部13对耳部的前侧形成的压紧力相互配合,以对用户的耳部形成“前后夹击”的压紧效果,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池16可以主要是设置在钩状部11的AB段,以便于克服保持部13及其内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的自重,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将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头部接触的表面设置成磨砂表面、具有纹理的表面等结构,以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头部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克服保持部13及其内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的自重,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钩状部11的自由端(尤其是A点所在区域)可变形,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并发生变形,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与用户的头部的接触面积变大,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稳定性。例如:钩状部11采用双色注塑成型,其自由端(尤其是A点所在区域)的弹性模量小于其它区域的,以增加自由端的变形能力。再例如:钩状部11的自由端设置有孔洞111,使之呈镂空结构,以增加自由端的变形能力。其中,孔洞111可以为通孔和/或盲孔,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轴线方向可以垂直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与用户的头部之间的接触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形成有纹理结构,结合图16中(a),该纹理结构可以为多个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条状凸起112a;结合图16中(b),该纹理结构也可以为多个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点状凸起112b;当然,该纹理结构还可以呈网格状。
2)结合图16中(c),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还可以设置有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半纺锤状凸起112c。其中,以钩状部11的自由端作为参考,半纺锤状凸起112c在沿靠近钩状部11的自由端的方向(如图1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其各个部分相对于钩状部11的凸起高度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的过程中,半纺锤状凸起112c与用户的皮肤之间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小的阻力;而在用户佩戴耳机10结束之后,半纺锤状凸起112c与用户的皮肤之间却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大的阻力,以避免耳机10脱落。
3)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设置成磨砂表面时,可以优选亲肤性较好的材质。
其中,上述各类凸起均可以选择质地较软、阻尼系数较大、具有一定亲肤性的材质。进一步地,通过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的摩擦系数可以达到0.1-1.0。
作为示例性地,C点在YZ平面上的投影与EF段在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为10-17mm,优选地为12-16mm,更优选地为13-15mm。BC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DE段在XY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25°,优选地为0-20°,更优选地为2-20°。进一步地,AB段与XY平面上经过B点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为0-25°,优选地为0-20°,更优选地为2-2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C点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EF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为2-4mm,优选地为2.8mm。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C点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EF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为1-4mm,优选地为2.5mm。如此,以便于连接部12在佩戴状态下绕过耳部的上耳根,改善耳机10的佩戴舒适性。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本申请一方面对耳机10的重量进行合理的均衡分配,使得用户的耳部可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作为一个支点而支撑耳机10;另一方面在耳机10的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之间设置连接部12,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连接部12与钩状部11配合而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进而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牢牢地紧贴于用户的耳部。如此设置,既能够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又能够改善耳机10在发声方面的可靠性。
共同参阅图7至图11,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图10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图11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YZ平面可以视作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图11中ABC段可以视作钩状部,图11中CD段可以视作连接部,图11中DEF段可以视作保持部。进一步地,图11中C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耳部的上近头端所在区域(如图1中虚框C所示的区域)。
如图4至图6所示,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ABC段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DEF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CD段主要是适配用户的耳部的厚度。此时,BC段、CD段和DEF段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夹子”的结构,以使得耳机10能够夹持在用户的耳部上,进而形成佩戴的基本态势。下面就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受力情况及其稳定性等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钩状部11在整体上更加靠近保持部13,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如图9及图10所示,钩状部11背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作用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而不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
如图11所示,在从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第一连接点C到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图11中A点所在一端)的方向上,钩状部11向耳部的后侧弯折,并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一接触点B,保持部13与耳部的前侧形成第二接触点F。其中,对于耳机10而言,在自然状态(也即是非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F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E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进而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换言之,耳机1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F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用户的耳部的厚度,以使得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能够像“夹子”一样夹在用户的耳部。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点B与第一连接点C之间具有第一连线BC,第二接触点F与保持部13和连接部12的第二连接点E之间具有第二连线EF。
进一步地,钩状部11还可以沿背离连接部12的方向延伸,也即是延长钩状部11的整体长度,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钩状部11还可以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三接触点A,第一接触点B位于第一连接点C与第三接触点A之间,并靠近第一连接点C。其中,对于耳机10而言,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三接触点A在垂直于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如图11中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三接触点A在垂直于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如图11中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而且ABC段可以呈C字型,其中,还可以使得第三接触点A位于耳部靠近耳垂的区域,进而使得钩状部11能够在竖直方向(如图11中箭头Z)上夹持用户的耳部,以克服保持部13的自重。除此之外,钩状部11在整体长度得以延长之后,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夹持用户的耳部,还可以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即是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由于钩状部11需要匹配不同用户的耳部,而不同用户的耳部又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导致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上述电池部)在具有小耳朵的用户佩戴耳机10时容易出现悬空的状态,也即是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仅形成第一接触点B。为此,结合图7及图8,对于钩状部11而言,上述电池部的外径较其他中间部分的要大,也即是具有一段差,进而形成渐进颈缩的结构。如此设置,结合图9及图10,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时,钩状部11不仅与用户的耳部能够形成第一接触点B,而且其自由端还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也即是上述电池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显然,为了适配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上述渐进颈缩可以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
2)同等情况下,上述电池部的长度与外径的长径比值也会影响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的贴合情况。基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结合图7及图8,上述电池部的长度与外径的长径比值可以在6:1以内,优选地可以在4:1以内。此时,钩状部11不仅与用户的耳部能够形成第一接触点B,而且其自由端还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也即是上述电池部能够较好地与用户的耳部贴合。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结合图1,用户的耳部100一般具有诸如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耳舟106等凹陷区域;相应地,一般还具有诸如对耳轮105、耳轮107、耳轮脚109等凸起区域。基于耳部100的凹凸起伏结构,使得耳机10还能够以弹性卡持、弹性抵顶、钩持包覆等方式与耳朵100的相应位置实现贴紧配合,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2至图5,现对保持部13的各个外表面进行如下定义:1)保持部13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一侧定义为内表面;2)保持部13在X方向上与上述内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外表面;3)保持部13朝向Z方向的正向的一侧定义为上表面;4)保持部13朝向Z方向的负向的一侧定义为下表面;5)保持部13朝向Y方向的负向的一侧定义为后表面。其中,如果保持部13不呈诸如图2及图3所示的立方体结构,而是呈诸如圆柱体、椭圆柱体等结构,那么上述上表面、下表面及后表面可以统一定义为周表面。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持部13不仅抵压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并保持在耳部的耳甲艇和/或三角窝内。如此设置,保持部13至少可以在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上被耳部的耳轮止挡,以避免保持部13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外翻,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耳机10还包括延伸部17,延伸部17与保持部13连接。其中,在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图12中箭头X)上,延伸部17与保持部13具有一间隙,该间隙可以小于或等于耳部的耳轮的厚度。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延伸部17能够伸入耳部的耳甲艇和/或三角窝内。此时,由于耳甲艇和/或三角窝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容积,使得保持部13在延伸部17伸入耳甲艇和/或三角窝内时能够被耳部的耳轮钩住,以避免保持部13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外翻,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保持部13在上述压紧力的作用下抵压于耳部的前侧,两者相互配合,有利于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a),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保持部13的内表面和/或下表面,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伸入耳甲腔102内。此时,延伸部17与耳甲腔102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可以以弹性抵顶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b),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保持部13的内表面,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伸入耳甲艇103内。此时,延伸部17与耳甲艇103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可以以弹性卡持和/或弹性抵顶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c),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保持部13的上表面,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伸入三角窝104内。此时,延伸部17可以与三角窝104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以弹性卡持和/或弹性抵顶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d)或者(e),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保持部13的上表面和/或后表面,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伸入耳舟106内。此时,延伸部17可以与耳舟106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以弹性卡持和/或弹性抵顶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f),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保持部13的后表面,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由耳部100的前侧弯折延伸至耳部100的后侧,进而钩住耳轮107。此时,延伸部17可以与耳轮107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以钩持包覆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再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g),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钩状部11,例如钩状部11靠近上述电池部的位置,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由耳部100的后侧弯折延伸至耳部100的前侧,进而钩住对耳轮105。此时,延伸部17可以与对耳轮105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以钩持包覆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在其他再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7中(h),延伸部17可以主要是设置在钩状部11,例如上述电池部,并设置成能够在用户佩戴耳机10之后由耳部100的后侧弯折延伸至耳部100的前侧,进而钩住耳轮107。此时,延伸部17可以与耳轮107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以钩持包覆的方式实现贴紧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延伸部17的大小、形状等结构参数可以根据其与耳部100之间的配合需求进行仿形设计,在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延伸部17与耳机10上相应的结构件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即是不可拆卸。当然,延伸部17与耳机10上相应的结构件也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保持部13或者上述电池部上相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孔,延伸部17则嵌入该安装孔内。再例如:延伸部17与另一弹性套一体成型,以使得延伸部17通过弹性套套设在保持部13或者钩状部11上相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结合图12,保持部13在Y方向的尺寸可以为22-34mm,优选地可以为24-28mm,更优选地可以为26mm,以便于保持部13压持在耳部100的前侧。此时,结合图17,延伸部17在Z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可以为4-8mm;并在XY平面上进行投影,其长度尺寸可以为8-15mm,宽度尺寸可以为2-5mm。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持部13为多段结构,以便于调节机芯14在耳机10的整体结构上的相对位置。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既可以不遮挡耳部的外耳道,又可以使得机芯14尽可能地靠近外耳道。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3中(a)所示,保持部13可以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保持段131a、第二保持段132a和第三保持段133a。其中,第一保持段131a背离第二保持段132a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第三保持段133a主要是用于设置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进一步地,第二保持段132a相对于第一保持段131a回折,并具有一间距,也即是两者呈U字型结构。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3中(b)所示,保持部13可以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保持段131b、第二保持段132b和第三保持段133b。其中,第一保持段131b背离第二保持段132b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第三保持段133b主要是用于设置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进一步地,第二保持段132b相对于第一保持段131b弯折,并使得第三保持段133b与第一保持段131b之间具有一间距。
共同参阅图14及图15,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5中YZ平面可以视作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图15中BC段可以视作钩状部,图15中CD段可以视作连接部,图15中DEF段可以视作保持部,图15中GH段可以视作延伸部。进一步地,图15中C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耳部的上近头端所在区域(如图1中虚框C所示的区域)。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钩状部11的长度更短,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夹角更小;延伸部17与保持部13连接,并与保持部13具有一间隙,该间隙可以小于或等于耳部的耳轮的厚度。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配合以使得保持部13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前侧,延伸部17能够伸入耳部的耳甲艇和/或三角窝内,以避免保持部13外翻,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其中,本实施例以延伸部17能够伸入耳部的耳甲艇内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15所示,B点钩住耳部后侧的凹陷,C点作为一支点,以使得钩状部11能够克服保持部13的自重,进而避免保持部13从用户的耳部掉落。此时,还可以增加钩状部11与耳部之间的摩擦力,以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H点钩住耳部的耳轮,G点作为另一支点,以使得延伸部17能够克服保持部13的自重,进而避免保持部13从用户的耳部外翻。此时,还可以增加延伸部17与耳部之间的摩擦力,以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不同的用户在年龄、性别、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用户的耳部及头部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那么,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对耳机10的相关结构作如下改进,使之能够满足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的佩戴需求,并使得不同的用户在佩戴耳机10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8,钩状部11的自由端还可以设置有弹性结构件18。其中,弹性结构件18可以由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并能够兼顾用户佩戴耳机10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弹性结构件18可以呈管状,并可以可拆卸地套设在钩状部11的自由端。此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作为耳机10的一配件,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其中,弹性结构件18与用户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上述纹理结构、上述磨砂表面。
作为示例性地,弹性结构件18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状部181和第二管状部182。其中,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呈弯折状,具体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当然,弹性结构件18可以至少在其弯折处具有一定的记忆性能,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弯折、翻折等方式灵活地调节上述弯折角度。如此设置,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钩住耳朵的耳根凹窝,以避免耳机10脱落。
进一步地,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均可以呈中空管状,两者可以彼此连通或者彼此不连通;且均可以套设在钩状部11的自由端。其中,本实施例以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彼此不连通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以改善弹性结构件18在其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管状部181的长度(L1)与第二管状部182的长度(L2)可以不相等,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选择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中的一者套设在钩状部11的自由端,进而调节钩状部11与弹性结构件18的实际总长度。此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包覆上述电池部。结合图18,本实施例以弹性结构件18部分包覆上述电池部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弹性结构件18包覆上述电池部的一半。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结合图18,第一管状部181的长度(L1)与第二管状部182的长度(L2)之间的长度差值在2.0-8.0mm范围之内时,弹性结构件18能够在不同的用户佩戴耳机10时较好地钩住耳朵的后侧的耳根凹窝。优选地,上述长度差值在3.5-7.0mm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钩状部11的自由端套设有弹性结构件18之后还可以增加上述电池部的外径,也即是改变了钩状部11自由端的实际外径,这样可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用户群体的外耳廓张角,尤其是“招风耳”,进而改善耳机10的旋转和外翻问题。基于此,通过设计第一管状部181和/或第二管状部182的壁厚,可以使得弹性结构件18与上述电池部之间形成一段差,以便于实现类似于上述渐进颈缩的技术效果。
共同参阅图19及图20,图19是图8中钩状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弹性金属丝在垂直于钩状部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断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9所示的弹性金属丝一般是内嵌于钩状部等而不可见的,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示意成外显可见,例如去除包覆弹性金属丝的部分材料。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内还可以设置诸如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等弹性金属丝115,以改善耳机10的结构强度。一般地,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可以为圆形。
结合图19及图20,弹性金属丝115可以为扁片结构,以使得弹性金属丝115在各个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形变能力。其中,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可以为如图20中(a)所示的圆角矩形,也可以为如图20中(b)所示的椭圆形。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丝115的长边(或者长轴,L3)与其短边(或者短轴,L4)之间比值可以在4:1-6:1范围之内,优选地可以为5:1。进一步地,结合图20中(c),对于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为图20中(a)所示的圆角矩形而言,弹性金属丝115还可以通过冲压、预弯折等工艺使之在短轴方向上呈圆弧状,进而使得弹性金属丝115能够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能。例如:弹性金属丝115的原始状态为卷曲状,拉直后再通过冲压工艺使其在短轴方向呈圆弧状,进而使得弹性金属丝115能够储存一定的内应力而维持平直形态,成为“记忆金属丝”;在受到较小的外力时,会恢复卷缩状态,进而使钩状部11贴合包裹在人耳上。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丝115的圆弧高度(L5)与其长边(L3)之间的比值可以在0.1-0.4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方式,在这种具有扁片结构的弹性金属丝115的作用下,不仅使得钩状部11在X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刚度,进而使得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配合能够对用户的耳部100形成弹性夹持;还使得钩状部11因沿其长度方向上弯曲而具有较强的弹性,进而使得钩状部11自身又能够弹性压持于用户的耳部或者头部。
参阅图21,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1,为了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调整连接部12与保持部13之间的连接位置,例如连接部12主要是与保持部13的下边缘连接,使得保持部13的上半部分(如图21中虚线框所示)不受连接部12的束缚,进而补偿保持部13朝向背离耳部100的外侧的翻转力矩。
共同参阅图22及图23,图22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转轴组件在装配前后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图22所示的转轴组件一般是内嵌于连接部等而不可见的,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示意成外显可见,例如去除包覆转轴组件的部分材料。
结合图22,转轴机构121可以设置成一可弯折的金属弹片,其一端可以与钩状部11连接,另一端则可以作为连接部12的一部分。例如:该金属弹片可以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与连接部12连成一体,并与钩状部11连接。如此设置,金属弹片在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使得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例如图22中实线所示)与第二使用状态(例如图22中虚线所示)之间进行切换,也即是钩状部11能够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3,金属弹片可以包括第一形变部1211、第二形变部1212和中间连接部1213。其中,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前,结合图23中(a),第一形变部1211与第二形变部1212分别与中间连接部1213的两端弯折连接。进一步地,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后,结合图23中(b),第一形变部1211背离中间连接部1213的自由端与第二形变部1212背离中间连接部1213的自由端可以直接铰接,使之呈三角形结构,并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呈弯曲状;或者进一步与钩状部11中的弹性金属丝连接。如此设置,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后可以储存有一定弹性势能,以便于其在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前,结合图23中(a),第一形变部1211的长度与第二形变部1212的长度可以相等(记作L6),并可以大于中间连接部1213的长度(L7)。其中,L3与L4可以满足如下关系式:0.1≤L7/L6≤0.6。当然,金属弹片的厚度可以为0.1-0.8mm。
共同参阅图24至图28,图24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中转轴组件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4中转轴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4,转轴机构1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座1214、第二连接座1215、转轴1216和弹性组件1217。其中,第一连接座1214可以作为连接部12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座1215可以与钩状部11(或者其中的金属弹性丝115)连接,当然也可以作为钩状部11的一部分。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1214和第二连接座1215通过转轴1216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钩状部11能够通过转轴机构121相对于连接部12及保持部13转动。结合图25至图28,弹性组件1217设置成弹性顶持在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之间,以便于维持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之后的状态。如此设置,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可以调节钩状部11,使之更加贴合耳部100,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5及图26,第二连接座1215可以部分插入第一连接座1214内,以使得转轴1216能够同时穿设在第一连接座1214和第二连接座1215内,进而实现转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1214可以设有一端开口的收容腔12141,弹性组件1217可以包括弹性件12171和顶持件12172。其中,弹性件12171设置在收容腔12141内,顶持件12172的一端部分伸入收容腔12141内,以顶持弹性件12171;顶持件12172的另一端则顶持第二连接座1215。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弹性组件1217设置成弹性顶持在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之间,在转轴机构121组装完毕之后,弹性件12171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基于此,用户佩戴耳机10时,尤其是用户的耳部100较大的情景下,钩状部11及其中的弹性金属丝115可以受力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或者是具有转动的趋势,进而使得第二连接座1215相对于第一连接座1214转动,并通过顶持件12172压缩弹性件12171。此时,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弹性件12171反作用于顶持件12172,以顶持第二连接座1215,进而至少使得钩状部11更加贴合用户的耳部100。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7及图28,顶持件12172背离弹性件12171的一端可以设置成球状体或者柱状体等,而第二连接座1215背离弹性金属丝115的一端则可以设有多个沿转轴1216的周向分布的凹槽。其中,顶持件12172在弹性件12171在弹性力作用下能够部分卡入上述凹槽内。换言之,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之后,顶持件12172能够分别卡入不同的凹槽,进而实现多级调节的目的。
参阅图29,图29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任一实施例在XY平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可以为气导式耳机,并以此为例,对其保持部及其中机芯、主板等结构件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结合图29,保持部13可以包括内壳131c和外壳132c,两者连接以形成一收纳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的腔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可以主要是内壳131c与用户的耳部100接触。此时,由于主板15上往往会集成大量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电子元器件,导致保持部13的腔体内部变得极为复杂,这样容易影响耳机10的声学性能。为此,本实施例在保持部13的内部设置一隔板133c,以将机芯14、主板15隔开,并形成独立于主板15的腔体200c。其中,腔体200c可以具有相对较为平滑的腔体内壁。如此设置,由于腔体200c能够免受主板15及其上电子元器件的影响,使得耳机10的声学性能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
作为示例性地,隔板133c可以与机芯14直接连接,例如两者胶接,以使得两者直接形成腔体200c,其中隔板133c与机芯14围设形成腔体200c的内壁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进一步地,两者的边缘还可以包裹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使之能够与保持部13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声学密封。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在佩戴状态下,耳机10可以夹持在耳部上。其中,为了增加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耳机10可以弹性夹持耳部。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30,钩状部11可以包括与连接部12连接的弹性部112和位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的电池部113。其中,电池部113至少用于设置耳机10的电池16,电池16可以呈柱状设置。为了便于设置电池16等结构件,电池部113可以由质地较硬的材质制成,例如硬质塑胶制件;当然为了兼顾佩戴的舒适性,电池部113至少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区域可以设置弹性包覆层,或者喷涂弹性漆等。进一步地,相较于电池部113,弹性部112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钩状部1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进而相较于保持部13产生一位移,以允许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配合以弹性夹持耳部。如此,用户在佩戴耳机10的过程中,可以先稍加用力使得钩状部11偏离保持部13,以便于耳部伸入保持部13与钩状部11之间;待佩戴位置合适之后,松手以允许耳机10弹性夹持耳部;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佩戴情况进一步调整耳机10在耳部上的位置。
弹性部112的长度与钩状部11的长度之间比值可以大于或者等于48%,优选地前述比值可以大于或者等于60%;弹性部112的横截面上的任意方向的径向尺寸可以小于或者等于5mm,优选地前述径向尺寸可以小于或者等于4mm。如此,弹性部112可以设置成细长结构,以使得弹性部112具有更优异的弹性形变能力,进而使得耳机10更好地弹性夹持耳部。除此之外,弹性部112的横截面积尽可能的小,还可以给近视、远视眼镜,或者诸如AR、VR、MR等智能眼镜余留相应的佩戴空间,进而兼顾用户的其他佩戴需求。进一步地,由于钩状部11主要是挂设在用户的头部和耳部之间,弹性部112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设置,以便于至少弹性部112能够更好地与耳部和/或头部接触,能够尽可能地贴近耳部与头部之间的交界线,进而增加佩戴的稳定性。
电池部113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弹性部112的最大横截面积,以使得电池部113能够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16,以增加耳机10的续航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部113可以呈柱状设置,且长度与外径之间的比值可以小于或者等于6。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对于钩状部11而言,由于弹性部112和电池部113具有不同的用途,使得两者的横截面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钩状部1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弹性部112与电池部113之间的过渡部114,过渡部114的横截面积介于弹性部112的横截面积与电池部113的横截面积之间,并在从弹性部112到电池部113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不仅可以从外观上增加钩状部11的匀称性,还可以使得钩状部11更好地与耳部和/或头部接触。进一步地,由于耳部的后侧一般存在多个隆起,例如对应于耳甲艇的耳甲艇隆起及对应于耳甲腔的耳甲腔隆起,且耳甲腔隆起一般相较于耳甲艇隆起更靠近耳垂,使得过渡部114在朝向耳部的一侧可以设有与耳部的后侧轮廓对应的仿形凹陷,进而有助于钩状部11与耳部后侧形成有效接触,例如前述仿形凹陷与耳甲腔隆起接触。简而言之,通过前述仿形凹陷可以避让耳部后侧的隆起,以避免耳部后侧的隆起将钩状部11顶起,进而使得钩状部11更好地与耳部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过渡部114而言,在沿电池部113的中轴线设置的参考截面上,前述仿形凹陷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过渡部114背离耳部的另一侧的曲率半径,也即是仿形凹陷的弯曲程度可以更大些,以便于钩状部11适应耳部后侧的各种隆起和凹陷,而过渡部114的其他区域主要是使得弹性部112与电池部113之间尽快地平滑,进而从外观上增加钩状部11的匀称性。
众所周知地,在医学、解剖学等领域中,可以定义人体的矢状面(Sagittal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三个基本切面以及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Coronal Axis)和垂直轴(Vertical Axis)三个基本轴。其中,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水平面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应地,矢状轴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垂直通过冠状面的轴,冠状轴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垂直轴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耳机10的重量及其分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佩戴的稳定性。对于钩状部11而言,其重量可以主要是集中在电池部113。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部13的总重量与电池部113的总重量之间的重量配比可以小于或者等于4。结合图31,在佩戴状态下,并从保持部13背离耳部一侧观察,电池部113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参照面(记作RP1)朝向用户正前方的一侧,其中第一参照面过保持部13与耳部的接触点(记作CP0)且平行于上述冠状面。如此,有利于减小电池部113的重心相对于例如上耳根的力矩,以避免佩戴状态下电池部113因自重过大和/或前述力矩过大而翻转,进而增加佩戴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电池部113还可以与第二参照面(记作RP2)相交,其中第二参照面过弹性部112沿上述垂直轴最靠近用户头顶的第一位置点(记作CP1)且平行于上述冠状面。更进一步地,钩状部11和连接部12朝向耳部的内边缘具有一最远离保持部13与耳部的接触点的第二位置点(记作CP2),电池部113还可以进一步与第三参照面(记作RP3)相交,其中第三参照面过第二位置点且平行于上述冠状面。其中,第二位置点落可以在连接部12上,也可以落在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界线处,将在后文中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此,有利于使得电池部113的重心与保持部13的重心位于前述第一参照面的同一侧,进而增加佩戴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描述,并结合图30,保持部13可以具有彼此正交的厚度方向、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并可以分别依次标记为“X”、“Y”和“Z”。其中,前述厚度方向定义为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13靠近或者远离耳部的方向,前述长度方向定义为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13靠近或者远离用户正前方的方向,前述高度方向定义为在佩戴状态下保持部13靠近或者远离用户头顶的方向。在佩戴状态下,前述高度方向可以平行于上述垂直轴,前述厚度方向和前述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上述水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30至图32,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在垂直于上述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例如YZ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在前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合。其中,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既可以为弹性形变能力比电池部113大得多的弹性部112,也可以为位于电池部113与连接部12之间且弹性形变能力与电池部113相差不大的硬质结构。如此,不仅保持部13和钩状部11可以从耳部的前侧和耳部的后侧弹性夹持耳部,而且夹持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进而增加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度。除此之外,还有利于电池部113的重心靠近用户人脸,进而增加佩戴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4及图5所示的耳机,再例如图9及图10所示的耳机,钩状部11在垂直于上述厚度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在前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也可以彼此错开。
作为示例性地,并结合图30及图31,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合,电池部113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彼此错开。如此,有利于保持部13和钩状部11从前、后两个方向弹性夹持耳部。
进一步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朝向耳部一侧的边缘的曲率半径在从连接部12到钩状部11远离电池部113的方向上可以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其中,前述边缘的曲率半径先逐渐增大可以使得钩状部11更好地适配耳部后侧的轮廓形状;再逐渐减小可以使得钩状部11靠近电池部113一端的弯曲程度变大,进而使得电池部113朝向保持部13靠近,这样有利于钩状部11钩住耳部的后侧,以增加佩戴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前述边缘的曲率半径可以以连续变化的方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也可以以分段变化的方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然还可以两种方式组合。例如:前述边缘包括多个区段,每个区段具有一曲率半径,且在从连接部12到电池部113的方向上,多个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也可称为阶梯式变化。其中,为了增加佩戴的稳定性,多个区段中曲率半径最大的区段可以与保持部13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朝向耳部一侧的边缘可以具有第一区段(记作11A),第一区段的起点(记作CP3)为弹性部112与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点,终点(例如CP1)为佩戴状态下弹性部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最高点。其中,第一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介于8mm与10mm之间。第一区段的起点可以与第二位置点重合,也可以相较于第二位置点更远离连接部12,将在后文中进行示例性的说明。进一步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的前述边缘还可以具有第二区段(记作11B),第二区段的起点为第一区段的终点,第二区段的终点(记作CP4)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8mm与11mm之间,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7mm与10mm之间。其中,第二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介于9mm与12mm之间。进一步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的前述边缘还可以具有第三区段(记作11C),第三区段的起点为第二区段的终点,第三区段的终点(记作CP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9mm与12mm之间,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19mm与21mm之间。其中,第三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介于29mm与36mm之间。进一步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的前述边缘还可以具有第四区段(记作11D),第四区段的起点为第三区段的终点,第四区段的终点(记作CP6)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7mm与10mm之间,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25mm与32mm之间。其中,第四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介于19mm与25mm之间。进一步地,弹性部112和过渡部114的前述边缘还可以具有第五区段(记作11E),第五区段的起点为第四区段的终点,第五区段的终点(记作CP7)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2mm,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与前述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30mm与38mm之间。其中,第五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介于9mm与13mm之间。此时,第五区段可以设有上述仿形凹陷,前述仿形凹陷的曲率半径也可以小于第四区段的曲率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区段的终点,也即是第三区段的起点,可以为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的上边缘之间的一交点;类似地,第三区段的终点,也即是第四区段的起点,可以为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的下边缘之间的另一交点。此时,第三区段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全部落在保持部13上。进一步地,并结合图42,弹性部112与过渡部114之间的界线可以位于第四区段。相应地,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的起点可以为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界线,终点可以为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保持部13的下边缘之间的另一交点。
结合图33,钩状部11可以包括弹性金属丝115、电池仓1161和导线117,弹性金属丝115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另一端与电池仓1161连接,导线117可以随着弹性金属丝115从电池仓1161延伸至连接部12及保持部13。其中,弹性金属丝115使得钩状部11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电池仓1161至少用于设置电池16,导线117至少用于实现电池仓1161和保持部13内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进一步地,钩状部11还可以包括弹性包覆体118,例如硅胶,弹性包覆体118至少包覆弹性金属丝115和导线117,以增加外观品质和佩戴的舒适性。其中,电池仓1161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弹性金属丝115和弹性包覆体118所形成的弹性部112的横截面积之和,优选地还可以大于弹性金属丝115、导线117和弹性包覆体118的横截面积之和。
进一步地,钩状部11还可以包括与弹性金属丝115连接的过渡件1162,使得弹性金属丝115通过过渡件1162与电池仓1161连接。例如:过渡件1162与弹性金属丝115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成型,电池仓1161设置成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以便于放置电池16等结构件,过渡件1162则与电池仓1161的开口端扣合。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过渡件1162与电池仓1161可以一体成型,电池仓1161远离过渡件1162的一端可以设置成开口状,并可以通过一盖板密封。其中,过渡件1162的横截面积可以沿钩状部11的长度且沿远离连接部12的方向逐渐增大。相应地,弹性包覆体118还可以包覆过渡件1162。其中,上述仿形凹陷可以形成在过渡件1162,并经由弹性包覆体118显现。换言之,过渡件1162在朝向耳部的一侧可以设有与耳部的后侧轮廓对应的仿形凹陷,且在沿电池仓1161的中轴线设置的参考截面上,上述仿形凹陷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过渡件1162背离耳部的另一侧的曲率半径,也即是上述仿形凹陷的弯曲程度更大,以便于过渡部114避让耳部后侧的隆起。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42,对于钩状部11而言,弹性部112可以对应于弹性金属丝115外露于连接部12和过渡件1162的部分,并可以主要包括弹性包覆体118及其包覆的弹性金属丝115和导线117;电池部113可以对应于电池仓1161的部分,并可以主要包括电池仓1161及其中的电池16;过渡部114可以对应于过渡件1162的部分,并可以主要包括弹性包覆体118及其包覆的过渡件1162。换言之,弹性部112的长度可以为弹性金属丝115从连接部12和过渡件1162外露并被弹性包覆体118包覆的那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地,耳机1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和与处理电路耦接的检测件1163,检测件1163用于检测钩状部11是否挂设在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处理电路则用于根据检测件1163的检测结果判断耳机10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其中,处理电路可以集成在主板15上,检测件1163可以为设置在钩状部11(例如过渡件1162或者电池仓1161)朝向耳部一侧的电容、电感、电阻感应元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作为示例性地,检测件1163可以为电容感应元件,并可以设置在过渡件1162的仿形凹陷处。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在检测件1163检测到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处理电路产生用于控制耳机10切换至播放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在检测件1163未检测到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处理电路产生用于控制耳机10切换至暂停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如此,既可以节省耳机10的电能,又可以增加耳机10的交互性。
在其他一些应用场景中,耳机10可以包括成对设置并通信连接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例如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分别佩戴于用户的左、右耳部,他们均设有检测件1163。其中,处理电路根据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检测件1163的检测结果判断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与音频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能及智能手表等)通信连接的主耳机。如此,当用户同时使用两个耳机时,可以按照既定的规则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主耳机而与音频源设备通信连接,另一个则作为从耳机而与主耳机通信连接;而当用户仅使用两个耳机中的一个时,使用的这个耳机则作为主耳机。
结合图30及图32,保持部13朝向耳部的一侧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第二区域13B可以相较于第一区域13A更远离连接部12,也即是第二区域13B可以位于保持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沿上述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二区域13B部分重叠。进一步地,第一区域13A设有出声孔1311,第二区域13B可以相较于第一区域13A朝向耳部凸起,并用于与耳部接触,以允许出声孔1311在佩戴状态下与耳部间隔。简而言之,保持部13在其自由端可以设置成凸包结构。如此,由于机芯14能够产生经出声孔1311向耳部传输的声音,所以前述凸包结构可以避免耳部堵住出声孔1311而导致机芯14产生的声音减弱,甚至是无法输出。作为示例性地,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第二区域13B相对于第一区域13A的最大凸起高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1mm,且两个区域之间可以平滑过渡。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为了出声孔1311在佩戴状态下与耳部间隔,那么相较于第一区域13A朝向耳部凸起的第二区域13B也可以为保持部13的其他区域,例如出声孔13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区域。进一步地,由于耳甲腔和耳甲艇具有一定的深度,并与耳孔连通,使得出声孔1311沿上述厚度方向在耳部上的正投影可以至少部分落在耳甲腔和/或耳甲艇内。作为示例性地,保持部13可以位于耳孔靠近用户头顶一侧,并与对耳轮接触;此时出声孔1311沿上述厚度方向在耳部上的正投影可以至少部分落在耳甲艇内。
进一步地,结合图30及图47,保持部13可以在机芯14的相背两侧分别形成耳机10的前腔200和后腔300,出声孔1311与前腔200连通,并向耳部输出声音。其中,保持部13还可以设有与后腔300连通的泄压孔1312,泄压孔1312相较于出声孔1311更远离耳孔。如此,泄压孔1312允许空气自由地进出后腔300,以使得前腔200中空气压强的变化能够尽可能地不被后腔300阻滞,进而改善经出声孔1311向耳部输出的声音的音质。不仅如此,由于经出声孔1311和泄压孔1312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的相位相反,使之在远离耳部的远场反相相消,也即是形成“声偶极子”,以降漏音。其中,泄压孔1312的中心与出声孔1313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上述厚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介于0°与50°之间;优选地,前述夹角可以介于0°与40°之间。进一步地,保持部13还可以设有与后腔300连通的调声孔1313,调声孔1313可以用于破坏后腔300中声场的高压区,使得后腔300中驻波的波长变短,进而使得经泄压孔1312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的谐振频率尽可能地高,例如大于4kHz,以降漏音。优选地,调声孔1313和泄压孔1312可以分别位于机芯14的相对两侧,例如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相背设置,以期在最大程度上破坏后腔300中声场的高压区。其中,泄压孔1312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向用户头顶,例如其开口方向与上述垂直轴之间的夹角介于0°与10°之间,以允许泄压孔1312相较于调声孔1313更远离耳孔,进而使得用户难以听到经泄压孔1312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以降漏音。基于此,泄压孔1312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一中心,调声孔1313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二中心,且第二中心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相较于第一中心更远离出声孔1311的中心,以尽可能地拉大调声孔1313与出声孔1311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弱经调声孔1313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与经出声孔1311向耳部传输的声音之间的反相相消。换言之,调声孔1313沿上述高度方向的正投影与第二区域13B沿上述厚度方向的正投影可以至少部分交叉,使之尽可能地远离出声孔1311。
简而言之,用户佩戴耳机10时主要是听经由出声孔1311向耳孔传输的声音,其他诸如泄压孔1312和调声孔1313等声学孔主要是用于使得该声音尽可能听起来具备低音下潜、高音穿透的音质。因此,泄压孔1312的出口端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图32中L1所示)与后腔300靠近泄压孔1312的一端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图45中L2所示)之间的比值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9,两者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关系也可以相同或者类似,进而使得后腔300尽可能大面积地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后腔300对前腔200的阻滞,还可以使得经泄压孔1312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的谐振频率尽可能地往高频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芯壳体131等结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机芯壳体131上开设的出声孔1311、泄压孔1312和调声孔1312等孔具有一定的深度,进而相对于机芯壳体131形成的容置腔而言,本申请所述的孔具有靠近前述容置腔的入口端和远离前述容置腔的出口端。后文中提及的隔板137及其上开设的连通孔与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30至图32,在自然状态下,并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朝向用户头顶一侧观察,例如沿上述高度方向观察,保持部13至少与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在上述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连接部12可以呈弧形设置并连接在保持部13与钩状部11之间。如此,连接部12可以在上述厚度方向上使得位于耳部前侧的保持部13与位于耳部后侧的钩状部11至少在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始终彼此间隔,以便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绕过上耳根及其附近组织,进而避免耳机10过度夹持上耳根附近的耳轮而引起不适。
作为示例性地,连接部12与保持部13可以沿上述长度方向连接。其中,至少部分连接部12可以在从连接保持部13的一端到连接钩状部11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同时沿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高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使之整体上朝向用户人脸一侧前凸,以便于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能够以平滑过渡的方式消除。当然,至少部分连接部12也可以在从连接保持部13的一端到连接钩状部11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沿上述长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不仅如此,连接部12自身或其与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一同还可以沿上述厚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进而使得保持部13与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在上述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7及图38,连接部12还可以在从连接保持部13的一端到连接钩状部11的另一端的方向上进一步沿上述长度方向靠近保持部13的自由端且同时沿上述高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也即是连接部12自身在三维空间中形成迂回延伸的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2及图43,连接部12可以在从连接保持部13的一端到连接钩状部11的另一端的方向上仅同时沿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高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也即是形成迂回延伸结构的前半部分,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则可以在远离连接部12的方向上继续沿上述长度方向靠近保持部13的自由端且同时沿上述高度方向远离保持部13的自由端延伸,也即是形成迂回延伸结构的后半部分,进而两者配合以在三维空间中形成迂回延伸的结构。当然,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迂回延伸结构也可以仅具有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朝向耳部一侧的边缘可以呈迂回延伸的弧形设置。其中,在过该弧形的迂回拐点(例如CP2)且平行于上述长度方向的参考方向上,在距离该迂回拐点3mm的位置处该弧形沿上述厚度方向的最小宽度W1可以介于1mm与5mm之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厚度方向上,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与保持部13之间的最小间距可以大于0并小于或者等于5mm。
在其他又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出声孔1311的中心(记作O0)与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之间的距离W2可以介于3mm与6mm之间。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第二区域13B与钩状部11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例如弹性部112)之间的距离W3可以介于1mm与5mm之间。
结合图34及图32,保持部13可以包括与连接部12连接的机芯壳体131,机芯14和主板15等结构件均可以固定在机芯壳体131的容置空间内。作为示例性地,机芯壳体131可以包括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314和第二壳体1315,第一壳体1314相较于第二壳体1315更靠近耳部。当然,第一壳体1314与第二壳体1315也可以在机芯14的振动方向上相对设置,前述振动方向可以平行于上述厚度方向。具体而言,机芯14可以固定在第一壳体1314朝向第二壳体1315一侧以围设形成前腔200,第二壳体1315可以与第一壳体1314扣合并与机芯14围设形成后腔300。相应地,出声孔1311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314,例如朝向耳部的一侧;泄压孔1312和调声孔1313则可以分别设于第二壳体1315的相对两侧,例如两者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泄压孔1312的出口端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壳体131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比值可以大于或者等于0.55;优选地,前述比值介于0.8与1之间,以在兼顾第二壳体1315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得后腔300尽可能大面积地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4,连接部12可以包括与弹性金属丝115远离电池仓1161一端连接的第三壳体122,例如两者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成型。其中,第二壳体1315和第三壳体122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均要比第一壳体1314的小些,且第二壳体1315的尺寸可以比第三壳体122的尺寸大得多。如此,第二壳体1315与第一壳体1314扣合,且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壳体1314部分重叠,第三壳体122则与第一壳体1314位于第二壳体1315的正投影外围的部分扣合。简而言之,第三壳体122可以和第二壳体1315与第一壳体1314的同一侧扣合,且第一壳体1314的大部分用作保持部13的壳体,小部分兼作连接部12的壳体。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22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与第二壳体131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比值可以小于或者等于0.4。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37及图38,在自然状态下,并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朝向用户头顶一侧观察,例如沿上述高度方向观察,第一壳体1314与弹性金属丝115在上述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壳体122可以呈弧形设置并连接第一壳体1314与弹性金属丝115,以允许位于耳部前侧的保持部13与位于耳部后侧的钩状部11至少在靠近连接部12的区段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进一步地,第三壳体122可以在从连接第一壳体1314的一端到连接弹性金属丝115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先同时沿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高度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后沿上述长度方向靠近第二壳体1315且沿上述高度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以允许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能够以平滑过渡的方式消除。此时,上述第二位置点可以落在连接部12上,上述第一区段的起点则可以相较于第二位置点更远离连接部12。其中,第一壳体1314兼作连接部12的壳体的那部分可以随第三壳体122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变化趋势。如此,连接部12自身即可在三维空间中形成迂回延伸的结构。正因如此,结合图38,第三壳体122与第一壳体1314之间具有一分模线(记作PL1),两者单独成型后再扣合,以改善连接部12的壳体因在三维空间中呈迂回延伸的结构而难以出模的问题,进而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1,第三壳体122与第一壳体1314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一接插孔。进一步地,连接部12还可以包括接插件123,接插件123的一端可以与钩状部11连接,另一端则可以接插固定在该接插孔内,进而实现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具体而言,接插件123远离第三壳体122的一端可以与弹性金属丝115远离电池仓1161的另一端连接,例如他们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成型。进一步地,连接部12还可以包括一锁止件124,接插件123插入第三壳体122内的部分可以通过锁止件124与第三壳体122锁止,既便于组装,又能够增加组装的可靠性。其中,锁止件1224可以为呈柱状或者片状设置的楔子。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42及图43,第三壳体122可以在从连接第一壳体1314的一端到连接接插件123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同时沿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高度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弹性金属丝115外露于接插件123且靠近接插件123的区段可以在远离接插件123的方向上进一步沿上述长度方向靠近第二壳体1315且同时沿上述高度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相应地,第三壳体122还可以同时沿上述厚度方向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弹性金属丝115外露于接插件123且靠近接插件123的区段可以沿上述厚度方向继续远离第二壳体1315延伸。此时,上述第二位置点可以落在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界线处,上述第一区段的起点则可以与前述第二位置点重合。其中,第一壳体1314兼作连接部12的壳体的那部分及接插件123外露于第三壳体122的部分可以随第三壳体122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变化趋势。如此,以允许连接部12仅形成上述迂回延伸结构的前半部分,钩状部11则继续形成迂回延伸结构的后半部分,进而允许两者配合以在三维空间中形成迂回延伸的结构。正因如此,结合图42,接插件123与第三壳体122及第一壳体1314之间具有一分模线(记作PL2),两者单独成型后再插接,以改善连接部12的壳体因在三维空间中呈迂回延伸的结构而难以出模的问题,进而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的壳体还可以有其他划分方式,例如保持部13的壳体沿上述厚度方向划分为两个正投影面积大体相等的壳体,连接部12的壳体沿上述迂回拐点划分为两个或者仅有一个而另一个由弹性金属丝115兼作,壳体之间再进行相应的组装。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34及图32,由于保持部13需要与耳部的前侧接触,尤其是保持部13的自由端还需要与耳部的例如对耳轮形成接触点(例如CP0)。基于此,机芯壳体131朝向耳部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柔性包覆结构132,并至少避让出声孔1311,例如柔性包覆结构132设有对应于出声孔1311的通孔。其中,柔性包覆结构132的邵氏硬度小于机芯壳体131的邵氏硬度,以使得保持部13通过柔性包覆结构132与耳部接触,也即是柔性包覆结构132弹性支撑在机芯壳体131与耳部之间,进而改善佩戴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基于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的壳体的划分和拼接方式,为了增加耳机10的外观品质,柔性包覆结构132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成型直接附着于第一壳体1314和第三壳体122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胶接的方式包覆。其中,由于钩状部11也可以设有弹性包覆体118,使得弹性包覆体118和柔性包覆结构132可以通过一次注塑工艺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两次注塑工艺分别成型;两者的材质也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基于此,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主要是考察柔性包覆结构132及弹性包覆体118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那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包覆结构132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保持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且朝向耳部的一侧,也即是第二区域13B。相应地,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例如YZ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柔性包覆结构13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合。进一步地,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厚度可以进行差异化设计,例如对应于第二区域13B的柔性包覆结构132相对更厚些,进而使得保持部13的自由端能够朝向耳部凸起,并兼具良好的柔软性。当然,如果仅为了第二区域13B相较于第一区域13A朝向耳部凸起,那么第一壳体1314朝向耳部一侧也可以进行厚度上的差异化设计。基于此,第一壳体1314也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与保持部13朝向耳部一侧的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分别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柔性包覆结构132朝向机芯壳体131的一面可以凹设有至少一个彼此间隔的盲孔1321,盲孔1321可以主要是用于为柔性包覆结构132提供形变空间,以允许柔性包覆结构132在佩戴状态下受压力而产生更多的形变,进而进一步改善佩戴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盲孔13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至少两个,他们可以彼此间隔形成骨位,以支撑自身结构,进而使之兼具弹性形变量与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盲孔1321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此时通过控制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弹性模量、厚度以及盲孔1321的大小等参数同样能够使之兼具弹性形变量与结构强度。其中,为了使得柔性包覆结构132具有盲孔1321,机芯壳体131,具体可以为第一壳体1314对应于第二区域13B的部分,可以设有与盲孔1321一一对应并连通的通孔13141,通孔13141用于供柔性包覆结构132的成型型芯插入。此时,多个通孔13141可以使得第一壳体1314对应于第二区域13B的部分呈蜂窝状或者网格状设置,以兼顾第一壳体1314在该区域的结构强度与对柔性包覆结构132的支撑。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314的外侧还可以沿蜂窝状或者网格状结构设有环绕通孔13141的凸起,该凸起可以嵌入柔性包覆结构132;和/或,柔性包覆结构132部分嵌入通孔13141,以增加柔性包覆结构132在第二区域13B与第一壳体1314之间的结合面积,进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基于此,第一壳体1314在成型过程中即可留有相应的通孔13141,并可以在成型结束之后将柔性包覆结构132的成型型芯插入通孔13141,其中成型型芯可以凸出于第一壳体1314,且最大凸起高度可以取决于凸包结构的实际需求;紧接着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在第一壳体1314上直接成型柔性包覆结构132,随后抽出成型型芯即可。相应地,保持部1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机芯壳体131内的盖板1316,例如盖板1316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1314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侧,以封闭通孔13141,进而允许第一壳体1314和盖板1316与机芯14围设形成前腔200。其中,盖板1316可以支撑在第一壳体1314的蜂窝状或者网格状结构上。
作为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314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壁面上可以设有第一凸缘13142,盖板1316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壁面上可以设有第二凸缘13161,且第二凸缘13161的两端和第一凸缘13142的两端可以分别对向延伸以拼接形成一环形凸缘。此时,机芯14可以顶持在该环形凸缘上,进而形成前腔200。其中,第一壳体1314在第二区域13B可以设有一沉槽,盖板1316可以嵌入该沉槽,以允许盖板1316的内壁面与第一壳体1314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壁面平齐,进而使得前腔200的内腔面尽可能的平整。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314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壁面上还可以设有一点胶槽,该点胶槽可以位于前述沉槽的边缘,并环绕多个通孔13141,盖板1316则可以通过该点胶槽内的胶体与第一壳体1314胶接。简而言之,第一凸缘13142和点胶槽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314背离柔性包覆结构132的内侧,但前者可以主要是对应于第一区域13A,后者可以主要是对应于第二区域13B。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诸如柔性包覆结构132不具有盲孔1321的实施例中,或者在其他诸如柔性包覆结构132先单独成型后与机芯壳体131例如胶接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14可以不用设置通孔13141,相应的盖板1316也可以不用设置。此时,第一凸缘13142可以是一完整的环形凸缘,机芯14顶持在该环形凸缘上即可形成前腔200。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并结合图41,柔性包覆结构132可以包括设置在机芯壳体131上的内柔性体1322和至少包覆内柔性体1322的外柔性体1323,内柔性体1322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13B,外柔性体1323可以包覆内柔性体1322、第一壳体1314和第三壳体122等。此时,柔性包覆结构132通过外柔性体1323与耳部接触。简而言之,柔性包覆结构132还可以设置成双层结构,以便于调节柔性包覆结构132对应于第二区域13B部分的厚度和柔软度。相应地,弹性部112在上述参考平面(例如YZ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内柔性体1322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合。类似地,出声孔1311可以位于内柔性体1322与连接部12之间。进一步地,内柔性体1322还可以朝向耳部凸出,也即是凸出于机芯壳体131(具体为第一壳体1314),以便于柔性包覆结构132形成上述凸包结构。
作为示例性地,盲孔1321可以设于内柔性体1322,其作用及成型方式可以与上文中所描述的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盲孔13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使得内柔性体1322具有呈蜂窝状或者网格状设置的骨位,亦或者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骨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盲孔1321也可以进一步贯穿内柔性体1322而呈通孔设置。类似地,前述骨位之间的间隙,也即是盲孔1321,用于为柔性包覆结构132提供形变空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内柔性体1322和外柔性体1323的材质可以为0度硅胶。
作为示例性地,内柔性体13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外柔性体1323的邵氏硬度,以允许柔性包覆结构132对应于第二区域13B部分更加柔软。其中,外柔性体1323朝向机芯壳体131的一面可以凹设有盲孔1321,内柔性体1322可以设置在盲孔1321内,并与外柔性体1323接触。换言之,盲孔1321可以设于外柔性体1323,以便于容纳更加柔软的内柔性体1322。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314对应于第二区域13B的部分可以设有一通孔13141,通孔13141用于供外柔性体1323的成型型芯插入。此时,外柔性体1323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在第一壳体1314上,并在外柔性体1323成型之后抽出成型型芯,使得外柔性体1323形成相应的盲孔1321,进而形成一容置区,内柔性体1322可以经通孔13141设于盲孔1321,也即是设置在该容置区内,随即可以通过盖板1316封闭通孔13141。盖板1316朝向内柔性体1322的一侧可以部分嵌入通孔13141,以增加前述容置区的密封性。进一步地,盲孔13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通孔1314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在通孔13141的开口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盖板1316可以延伸至与第一壳体1314在第一区域13A部分重叠,以增加第一壳体1314对盖板1316的支撑面积。其中,盖板1316可以设有连通出声孔1311与前腔200的连通孔13162,以避免遮挡出声孔13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外柔性体1323的材质可以为30-50度硅胶,内柔性体1322的材质可以为0度硅胶,并可以通过滴胶工艺形成在前述容置区内。在其他一具体实施例中,外柔性体1323的材质可以为30-50度硅胶,内柔性体1322的材质可以为0-10度硅胶,并可以预先成型为块状而填充在前述容置区内。当然,在内柔性体1322能够承受外柔性体1323成型过程中的冲击力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314也可以不用设置通孔13141,相应的盖板1316也可以不用设置。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第一壳体1314、外柔性体1323、内柔性体1322和盖板1316等结构件可以形成一壳体组件,也即是模块化,以便于组装。
结合图30,耳机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保持部13和/或连接部12的麦克风125和麦克风133,两个麦克风125、133可以与主板15电性连接。其中,麦克风125与麦克风133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大于麦克风125与麦克风133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如此,以在耳机10的大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使得两个麦克风125、133之间的距离尽量的大,这样既可以避免两个麦克风125、133之间的干扰,又可以增加耳机10的拾音效果和/或降噪效果。进一步地,麦克风125在上述参考平面(例如YZ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麦克风133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连线可以穿过机芯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换言之,如果机芯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呈矩形设置,那么两个麦克风125、133可以大体沿机芯14的对角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125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麦克风133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此时,麦克风125可以相较于麦克风133更靠近用户的嘴部,使之主要是用于拾取用户的语音。其中,耳机1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可以集成在主板15上,并可以以麦克风125为主麦克风,以麦克风133为辅麦克风,并通过辅麦克风所采集的声音信号对主麦克风所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进而增加拾音效果。当然,两个麦克风125、133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用于对耳机10向耳部输出的声音进行降噪处理,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用作拾音或者降噪的麦克风。
作为示例性地,麦克风125可以设置在第三壳体122与第一壳体1314之间,麦克风133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315与第一壳体1314之间。其中,第三壳体122和第二壳体1315背离第一壳体1314的一侧可以分别设有用于供麦克风采集声音的通孔。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还可以包括与保持部13或者钩状部11远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也即是电池部113)可拆卸连接的棍咪134,棍咪134的自由端可以设置有与主板15电性连接的麦克风1341。如此,相较于麦克风125和麦克风133,棍咪134可以使得麦克风1341更靠近用户的嘴部,有利于增加拾音效果。其中,本申请以棍咪134与保持部13可拆卸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棍咪134的主杆1342与第二壳体1315通过卡扣或者磁性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再例如主杆1342与第二壳体1315借助type-C的插接方式可拆卸连接,以缩短麦克风1341与主板15之间的走线距离。
进一步地,除了棍咪134上的麦克风1341之外,耳机10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麦克风,例如麦克风125和/或麦克风133。其中,处理电路可以在棍咪134与保持部13连接时以麦克风1341为主麦克风,以麦克风133和麦克风125中的至少一个为辅麦克风,并可以通过辅麦克风所采集的声音信号对主麦克风所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进而增加拾音效果。相应地,处理电路可以在棍咪134与保持部13分离时将麦克风133和麦克风125换至使能状态,并将麦克风133和麦克风125中的一者作为主麦克风,另一者作为辅麦克风。当然,处理电路还可以在棍咪134与保持部13连接时将麦克风133和麦克风125中的至少一个切换至禁能状态,以在兼顾拾音和/或降噪的情况下节省电能。
结合图30及图31,耳机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保持部13或者连接部12的第一充电电极126和设置在钩状部11的第二充电电极1164,第一充电电极126和第二充电电极1164中的一者用作充电正极,另一者用作充电负极。其中,本申请以第一充电电极126用作充电正极,第二充电电极1164用作充电负极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此,耳机10不仅可以通过两个充电电极进行充电,还可以极大地增加两个充电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这样有利于防止充电电极之间因汗液、水滴、灰尘等造成的短路。当然,在满足防短路的情况下,两个充电电极也可以均设置在钩状部11、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中的一者。进一步地,两个充电电极设可以置成在佩戴状态下不可见,例如均朝向用户的皮肤,以兼顾耳机10的外观品质。
作为示例性地,第一充电电极126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第二充电电极1164可以设置在电池部116。具体而言,第一充电电极126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壳体1315的外围,例如设置在第三壳体122与第一壳体1314之间。相应地,第二充电电极1164可以设置在电池仓1161,例如位于电池仓1161远离其开口端的底部。其中,第一充电电极126可以呈柱状设置,第二充电电极1164可以呈条状设置,其长度方向可以沿电池仓1161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314和电池仓1161可以分别设有允许充电电极显露的通孔,以便于充电电极与充电盒上的输出电极接触。如此,相较于柱状电极,条状电极因其与前述输出电极的可接触面积更大,可以增加充电电极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充电电极126可以在连接部12间隔设置多个,例如两个,以在其中一个失效之后另一个依旧可用。进一步地,两个充电电极附近还可以分别设有一诸如磁体的磁吸件,以允许耳机10通过磁吸的方式与电池盒上的输出电极良好接触。其中,对于充电盒而言,其上输出电极的相对位置可以随耳机10上充电电极的变化而调整。
结合图35,由于第二壳体1315相较于第一壳体1314更背离耳部,使得第二壳体1315上可以设有诸如物理按键、显示屏、触控电路板等交互组件,以便于用户与耳机10进行交互。
作为示例性地,第二壳体1315可以包括与第一壳体1314相对设置的底壁13151和与底壁13151连接的侧壁13152,侧壁13152朝向第一壳体1314延伸。其中,底壁13151朝向第一壳体1314的一侧设有一与主板15电性连接的柔性触控电路板135,柔性触控电路板135可以基于电容式、电阻式、压感式等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作限制。如此,既可以实现耳机10的交互,又无需在机芯壳体131上设置额外的通孔,进而增加防水防尘性能。具体而言,柔性触控电路板135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部1351和用于与主板15连接的电连接部1352,例如柔性触控电路板135可以借助BTB连接器与主板15扣合。其中,触控部1351相对于底壁13151的面积可以大于或者等于70%。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侧壁13152靠近第三壳体122的一侧可以呈敞口设置,以便于第二壳体1315与第三壳体122拼接。其中,泄压孔1312和调声孔1313可以设于侧壁13152上,并可以分别位于敞口端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底壁13151可以设有沉槽13153,触控部1351可以贴设在沉槽13153的底部。如此,第二壳体1315相当于进行了局部减薄,以增加柔性触控电路板135的灵敏性。不仅如此,主板15还可以与第二壳体1315连接,并可以通过一弹性衬垫1353将柔性触控电路板135压持在底壁13151上,这样既可以使得触控部1351与底壁13151紧贴,又可以避免触控部1351被压坏。其中,沉槽13153的深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触控部1351的厚度,并小于触控部1351和弹性衬垫1353的厚度之和,以增加压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3151上可以设有多个位于沉槽13153外围且朝向主板15延伸的热熔柱13154,例如三个,多个热熔柱13154中的至少两个在底壁13151上的正投影的连线可以穿过触控部1351在底壁13151上的正投影;相应地,主板15上可以设有与热熔柱13154对应的连接孔,以允许主板15通过其上的连接孔套设并固定在热熔柱13154上。简而言之,如果触控部1351设置成矩形,那么至少两个热熔柱13154可以大体沿触控部的对角线设置。如此,以增加主板15受力分布的均匀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热熔柱13154也可以替换成螺钉、卡扣等,在此不作限制。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麦克风133可以通过SMT工艺直接设置在主板15背离底壁13151的一侧。相应地,底壁13151上可以设有位于沉槽13153外围的凸缘13155,凸缘13155朝向主板15延伸,并具有与耳机10外部连通的拾音孔。此时,主板15可以压持在凸缘13155上,以允许麦克风133通过拾音孔采集声音信号。其中,凸缘13155上还可以套设一硅胶套13156,以允许主板15通过硅胶套13156弹性支撑在凸缘13155上。如此,不仅可以增加麦克风133的声路的密封性,还可以增加主板15受力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315上还可以设有金属天线图案,以作为耳机10的通信天线。相应地,底壁13151上可以设有位于沉槽13153的外围并与金属天线图案电性连接的天线触点13157,主板15上可以设有用于与天线触点13157弹性抵接的金属弹片。简而言之,主板15可以通过其上的金属弹片与天线触点13157,以避免不必要的焊接,进而降低组装难度,并节省机芯壳体131的内部空间。
综上所述,主板15与第二壳体1315连接,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固定,还可以实现柔性触控电路板135的压持、麦克风133的声路的密封以及主板15与金属天线图案之间的电性连接,一举多得。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35及图41,设置在钩状部11的电子元件可以通过导线117与主板15电性连接,设置在连接部12的电子元件因距离主板15相对较近可以直接通过其引线与主板15电性连接。其中,导线117可以设置成多股,并可以包括电池16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检测件1163的信号线和屏蔽线以及第二充电电极1164的负极引线;当然,检测件1163的屏蔽线还可以与第二充电电极1164的引线复用为一根引线,以简化走线。进一步地,由于主板15的大小有限,其上集成的电子元件又多,使得导线117或者其他引线可以先焊接在一柔性电路板136上,再通过柔性电路板136与主板15扣合连接,这样有利于扩大焊盘的大小及两两之间的间距,进而降低焊接难度,并增加焊接的可靠性。
作为示例性地,柔性电路板136可以包括至少用于与电池16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域1361和用于与主板15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域1362。其中,第二连接区域1362可以沿主板15的主表面设置,以便于柔性电路板136与主板15扣合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区域1361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区域1362朝向主板15的侧向弯折,并可以设有多个焊盘,也即是上述焊接发生在主板15的侧向。如此,由于没有主板15的主表面上电子元件的干扰,可以降低焊接难度。不仅如此,柔性电路板136因其厚度很薄,其部分朝向主板15的侧向弯折,还可以节省机芯壳体131的内部空间。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第一连接区域1361设置的多个焊盘可以包括分别用于与电池16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焊接连接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还可以包括分别用于与充电电极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焊接连接的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分别用于与检测件1163的信号线和屏蔽线焊接连接的第五焊盘和第六焊盘。其中,由于检测件1163的屏蔽线可以与第二充电电极1164的引线复用为一根引线,使得第四焊盘和第六焊盘设置一个即可,这样有利于扩大其他焊盘的大小及两两之间的间距。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由于麦克风125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使之距离主板15较近,所以柔性电路板136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至连接部12。基于此,柔性电路板136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连接区域1361连接的第三连接区域1363,第三连接区域1363可以相较于第一连接区域1361朝向背离主板15的方向弯折,以便于第三连接区域1363贴设在第一壳体1314和/或第三壳体122上。其中,麦克风125可以通过SMT工艺设置在第三连接区域1363。此时,第一连接区域1361和第三连接区域1363可以分别垂直于主板15的主表面,第二连接区域1362则可以平行于主板15的主表面。
与第一连接区域1361不同的是:第二连接区域1362可以借助BTB连接器与主板15扣合。基于此,柔性电路板136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连接区域1361与第二连接区域1362的过渡区域1364,过渡区域1364可以与第二连接区域1362位于主板15的同一侧。其中,过渡区域1364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区域1361与第二连接区域1362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便于第一连接区域1361与主板15扣合。作为示例性地,过渡区域1364可以设置成多段弯折结构,并可以沿主板15的主表面设置。
结合图35,机芯14可以包括磁路系统141和线圈142,线圈142可以伸入磁路系统141的磁间隙,并在通电状态下即可在磁路系统141形成的磁场中运动。其中,磁路系统141可以包括永磁体、磁轭和支架等结构件,其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如果机芯14应用于骨传导耳机,那么线圈142可以设置成带动一传振片运动;如果机芯14应用于气传导耳机,那么线圈142可以设置成带动一振膜运动;当然,线圈142还可以设置成同时带动一传振片和一振膜运动。其中,本申请以线圈142带动一振膜运动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基于此,机芯14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线圈142与磁路系统141之间的振膜143,振膜143在振动的过程中即可产生经出声孔1311向耳部传输的声音。
进一步地,机芯14还可以包括固定在磁路系统141外围的金属弹片144,金属弹片144与线圈142电性连接。此时,机芯14通过金属弹片144弹性压持在主板15上,进而使得线圈142与主板15上的触点电性连接。如此,通过金属弹片144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焊线,以避免不必要的焊接,进而降低组装难度,也无需预留焊接空间,进而节省机芯壳体131的内部空间。其中,金属弹片14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可以分别用作线圈142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
作为示例地,结合图40,金属弹片144可以包括固定部1441和与固定部1441的一端连接的弹性接触部1442,固定部1441与磁路系统141连接,弹性接触部1442朝着固定部1441背离磁路系统141的方向延伸。简而言之,金属弹片144用于与主板15上的触点电性连接的部分凸出于磁路系统141。进一步地,金属弹片144还可以包括与固定部1441的另一端连接的限位部1443,限位部1443与弹性接触部1442同侧延伸。其中,弹性接触部1442进一步朝向限位部1443弯折延伸,且其自由端插入限位部1443的限位槽内,以使得弹性接触部1442能够预先储存一弹性势能,进而增加金属弹片144与主板15上的触点接触的良好性。此时,弹性接触部1442的中部相对于固定部1441的高度大于弹性接触部1442的自由端相对于固定部1441的高度,以便于与主板15上的触点接触。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磁路系统141可以与第一壳体1314朝向第二壳体1315的一侧连接,主板15可以与第二壳体1315朝向第一壳体1314的一侧连接。此时,第二壳体1315与第一壳体1314扣合,即可使得机芯14将其金属弹片144弹性压持在主板15上,简单可靠,组装效率高。其中,磁路系统141的相对两侧可以分别设置一金属弹片144,以增加第二壳体1315及主板15与第一壳体1314一同夹持机芯14的稳定性。相应地,振膜143可以与第一壳体1314围设形成前腔200,例如磁路系统141顶持在上文提及的第二凸缘13161和第一凸缘13142拼接形成的环形凸缘上;磁路系统141设有连通后腔300与振膜143背离前腔200一侧的通孔。换言之,机芯14(具体可以为振膜143)可以将机芯壳体131形成的容置腔分隔为相背的前腔200和后腔300。此时,出声孔1311沿机芯14的振动方向的正投影可以至少部分落在振膜143上。进一步地,主板15与机芯14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且机芯14相较于主板15更靠近耳部,可以避免在主板15上设置连通振膜143背离后腔300一侧与前腔200的通孔,进而简化结构。基于此,机芯14在上述参考平面(例如YZ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主板15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重叠面积与主板15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和机芯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中较大者之间的比值可以介于0.8与1之间,例如机芯14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主板15在上述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体相等。具体而言,机芯14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与主板1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与主板1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机芯14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中较大者之间的比值可以介于0与0.2之间,两者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关系也可以相同或者类似。如此,以在机芯壳体131形成的容置腔的容积一定的情况下,机芯14可以尽可能的大,进而有利于增加耳机10的出声响度,并扩宽耳机10的频响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40,虽然机芯14也可以具有彼此正交且垂直于机芯14的振动方向(标记为X1)的长轴方向(标记为Y1)和短轴方向(标记为Z1),但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前述振动方向、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可以分别平行于上述厚度方向、长轴方向和高度方向;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一夹角。进一步地,机芯14在其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机芯14在其短轴方向上的尺寸。作为示例性地,机芯14在垂直于其振动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呈矩形设置,此时前述长轴方向可以为前述矩形的长边所在方向,前述短轴方向可以为前述矩形的短边所在方向。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当机芯14背离前腔200的一侧设有主板15时,主板15上设置的大量的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电子元器件会对耳机10的音质产生影响。为此,结合图36或者图46,保持部1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机芯壳体131内的隔板137,隔板137主要是用于将机芯14与主板15隔开,并可以与机芯14围设形成后腔300,也即是独立声腔。具体而言,隔板137可以位于磁路系统141和主板15之间,并可以与磁路系统141围设形成后腔300。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板15上覆盖一隔膜,以使得主板15朝向机芯14的一侧尽可能的平整。
作为示例性地,隔板137可以与机芯14连接,也即是模块化,以便于组装。具体而言,结合图39及图44,隔板137可以包括底壁1371和与底壁1371连接的侧壁1372,底壁1371与磁路系统141间隔,侧壁1372朝向机芯14延伸,并与机芯14(具体为磁路系统141)连接,以允许隔板137与机芯14围设形成后腔300。其中,隔板137朝向磁路系统141的一侧还可以设有点胶槽1373以及与磁路系统141配合的定位柱1374,以便于隔板137精准地与机芯14组装。相应地,金属弹片144可以位于隔板137的外围。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侧壁1372还可以设有允许后腔300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的连通孔,例如连通泄压孔1312与后腔300的第一连通孔1375以及连通调声孔1313与后腔300的第二连通孔1376。其中,隔板137与机芯壳体131之间还可以弹性支撑并环绕前述连通孔的密封件,以对后腔300与耳机10外部连通的声路进行密封。
本申请中,机芯壳体131、机芯14等结构件既可以大体设置成立方体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圆柱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制。其中,本申请以机芯14设置成立方体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基于此,隔板137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隔板137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其中,结合图39,侧壁1372可以包括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的第一侧壁13721、第三侧壁13723和在上述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的第二侧壁13722、第四侧壁13724。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3722和第四侧壁13724中的一者可以设有第一连通孔1375,另一者则可以设有第二连通孔1376。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第一连通孔1375可以设于第二侧壁13722,第二连通孔1376可以设于第四侧壁13724。值得注意的是:结合图44及图45,第二侧壁13722也可以被省略,而直接由底壁1371、第一侧壁13721和第三侧壁13723围设形成第一连通孔1375,后文中将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进一步地,第三侧壁13723可以相较于第一侧壁13721更远离出声孔1311,也即是更远离连接部12而靠近保持部13的自由端。其中,第一连通孔137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连通孔1376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两者在上述厚度方向的尺寸可以相等,以便于调节第一连通孔1376和第二连通孔1376分别使得后腔300与耳机10外部的有效连通区域的实际面积。基于此,第一侧壁13721和第四侧壁13724可以通过第一弧形过渡壁13725连接,以避免围设形成后腔300的内壁出现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进而有利于消除驻波。其中,第一弧形过渡壁13725可以呈圆弧形设置,且圆弧半径可以大于或者等于2mm。类似地,第三侧壁13723和第四侧壁13724可以通过第二弧形过渡壁13726连接,且第一弧形过渡壁13725的内壁面的至少部分区段的曲率半径可以大于第二弧形过渡壁13726的内壁面的对应区段的曲率半径,同样可以避免围设形成后腔300的内壁出现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第二弧形过渡壁13726,例如第四侧壁1374靠近第三侧壁13723的部分可以全部用于设置第二连通孔1376,使得第二连通孔1376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至与第三侧壁13723的内壁面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第一连通孔1375远离机芯14的内壁可以与底壁1371朝向机芯14的内壁面平齐,第二连通孔1376远离机芯14的内壁可以与底壁1371朝向机芯14的内壁面平齐,也即是第一连通孔1375和第二连通孔1376可以沿上述厚度方向延伸至与底壁1371的内壁面平齐,以避免围设形成后腔300的内壁出现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进而有利于消除驻波。进一步地,第一侧壁13721和第三侧壁13723中至少一者的内壁面沿上述高度方向观察可以呈弧形设置,以避免围设形成后腔300的内壁出现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当然,侧壁1372与底壁1371的内壁面之间可以全部圆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9,第二侧壁13722和第四侧壁13724相对于底壁1371的高度可以均大于第一侧壁13721和第三侧壁13723相对于底壁1371的高度,以允许机芯14嵌设在第二侧壁13722与第四侧壁13724之间,第一侧壁13721和第三侧壁13723分别与机芯14朝向底壁1371的一侧抵接。此时,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第一连通孔1375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底壁1371与机芯14之间的间距,第二连通孔1376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底壁1371与机芯14之间的间距,以避免围设形成后腔300的内壁出现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进而有利于消除驻波。进一步地,保持部13还可以包括弹性支撑在隔板137与机芯壳体131之间的第一密封件1381和第二密封件1382,例如第一密封件1381弹性支撑在第二侧壁13722与第二壳体1315之间并环绕第一连通孔1375,再例如第二密封件1382弹性支撑在第四侧壁13724与第二壳体1315之间并环绕第二连通孔1376。进一步地,第一连通孔1375的出口端可以盖设第一声阻网1383,第一声阻网1383背离侧壁1372的一侧还可以盖设一防护罩。类似地,第二连通孔1376的出口端可以盖设第二声阻网1384,第二声阻网1384背离侧壁1372的一侧还可以盖设一防护罩。其中,声阻网既可以增加防水防尘性能,又可以降漏音;防护罩的结构强度大于声阻网的结构强度,以避免声阻网被外物戳破。进一步地,第二声阻网1384的孔隙率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声阻网1383的孔隙率。
作为示例性地,第一密封件1381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13811和与第一延伸部13811连接的第二延伸部13812,第二延伸部13812沿第一延伸部13811的侧向延伸。其中,第一延伸部13811和第二延伸部13812可以分别贴合固定在侧壁1372和底壁1371背离后腔300的一侧,以增大第一密封件1381与隔板137之间的结合面积。相应地,第一延伸部13811允许第一声阻网1383对应于第一连通孔1375的区域显露,例如第一延伸部13811环绕第一连通孔1375及其上的第一声阻网1383,以便于后腔300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13811可以将第一声阻网1383压持固定在侧壁1372背离后腔300的一侧,以避免第一声阻网1383与侧壁1372脱离。
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1382的结构及其与隔板137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与第一密封件1381的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1381和第二密封件1382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在隔板137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机芯14、隔板137及其上的声阻网和密封件等结构件可以形成一扬声器组件,也即是模块化,以便于组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4,第二侧壁13722可以被省略;第四侧壁13724可以部分用于设置第二连通孔1376,且相对于底壁1371的高度可以等于第一侧壁13721和第三侧壁13723相对于底壁1371的高度,以一同抵接在磁路系统141上。此时,第一密封件1381可以先埋设在第一密封件1381或者第二壳体1315预设的沉槽内,再将第一密封件1381贴合固定在第二壳体1315上,进而由第二壳体1315和第一密封件1381共同夹持第一声阻网1383,再进行随后的组装。其中,第一密封件1381朝向第二壳体1315的一侧可以设有一用于容纳第一声阻网1383的沉槽。类似地,第二密封件1382及第二声阻网1384也可以贴合固定在第二壳体1315上,进而形成一壳体组件,也即是模块化,以便于组装。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并为了便于描述,现结合图47作如下定义:前腔200可以具有一允许前腔200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201,后腔300可以具有一允许后腔300与耳机10的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301和第三开口302。相应地,第二开口301可以相较于第一开口201和第三开口302更远离耳孔。其中,前述第一开口至第三开口是指前腔200或者后腔300与耳机10外部的有效连通区域,即声音在从前腔200或者后腔300传输至耳机10外部的过程中所经过的横截面最小的区域。例如:机芯14与第一壳体1314(及盖板1316)配合形成前腔300,第一开口201对应于出声孔1311。在耳机10设有隔板137的实施例中,也即是隔板137与机芯14配合形成后腔300,如果泄压孔1312的实际面积大于第二连通孔1376的实际面积,那么第二开口301对应于第二连通孔1376;如果泄压孔1312的实际面积小于第二连通孔1376的实际面积,那么第二开口301对应于泄压孔1312;如果泄压孔1312与第二连通孔1376彼此错位设置,那么第二开口301对应于泄压孔1312和第二连通孔1376彼此不被遮挡的那部分。第三开口302与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一些耳机10未设有隔板137的实施例中,也即是第二壳体1315与机芯14配合形成后腔300,第二开口301和第三开口302分别直接对应于泄压孔1312和调声孔1313。当然,如果耳机10未设有前腔200和后腔300中的至少一个,那么相应的开口自然也可以不复存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所述的有效面积可以定义为上述有效连通区域的实际面积与所盖设的声阻网的孔隙率的乘积。例如:当第一开口201盖设有声阻网时,第一开口201的有效面积则为第一开口201的实际面积与该声阻网的孔隙率的乘积;而当第一开口201未盖设有声阻网时,第一开口201的有效面积则为第一开口201的实际面积。第二开口301和第三开口302与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中,第三开口302的有效面积可以小于第二开口301的有效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9及图44,第二连通孔1376的出口端的实际面积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连通孔1375的出口端的实际面积,以使得调声孔1313与后腔300的有效连通区域的实际面积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泄压孔1312与后腔300之间的有效连通区域的实际面积。其中,泄压孔1312的出口端的实际面积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连通孔1375的出口端的实际面积。此时,调声孔1313的出口端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等于泄压孔1312的出口端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和/或,调声孔1313的出口端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等于泄压孔1312的出口端在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如此,不仅可以通过连通孔的大小分别调节调声孔1313和泄压孔1312处后腔300与耳机10外部的有效连通区域的实际面积,以满足相应的声学设计需求,还可以使得调声孔1313和泄压孔1312在外观上看起来差别不大,以增加外观一致性,并可以允许他们使用同一规格的声阻网,以降低物料种类/避免混料。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调声孔1313的大小也可以随着第二连通孔1376的变化而变化,使之与泄压孔1312在外观上看起来差别较大,以增加外观辨识度。进一步地,第二声阻网1384的孔隙率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声阻网1383的孔隙率,以使得调声孔1313与后腔300的有效连通区域的有效面积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泄压孔1312与后腔300之间的有效连通区域的有效面积。
进一步地,泄压孔1312与后腔300的有效连通区域(例如第一连通孔1375)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一中心(记作O1),调声孔1313与后腔300的有效连通区域(例如第二连通孔1376)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二中心(记作O2),且第二中心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可以相较于第一中心更远离出声孔1311的中心(例如O0),也即是更靠近上文中提及的第三侧壁13723,以尽可能地拉大调声孔1313与出声孔1311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弱经调声孔1313输出至耳机10外部的声音与经出声孔1311向耳部传输的声音之间的反相相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孔或者开口的中心是指到围成前述孔或者开口的封闭曲线的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其中,对于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本申请所述的孔或者开口的中心可以为其几何中心;对于其他不规则形状,本申请所述的孔或者开口的中心可以为其形心。进一步地,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除了应用于耳机,还可以应用于助听器、音频眼镜或者其他诸如AR、VR、MR等智能眼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钩状部、连接部和保持部,以及机芯、主板和电池,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所述保持部用于接触所述耳部的前侧,并位于外耳道靠近头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钩状部与所述保持部,并与所述钩状部配合为所述保持部提供对所述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所述机芯固定在所述保持部内,并与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以发声,所述主板用于控制所述机芯的发声,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机芯的发声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佩戴状态下,所述保持部在用户的耳部的投影落在耳部的耳轮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钩状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点到所述钩状部的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钩状部向所述头部弯折,并与所述头部形成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部形成以所述第一接触点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所述头部在所述第二接触点处提供的指向所述头部外侧的作用力经所述杠杆结构转化为所述第一连接点处的指向所述头部的作用力,进而经所述连接部为所述保持部提供对所述耳部的前侧的压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连线,所述保持部与所述耳部的前侧形成的第三接触点与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连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与所述耳部的前侧形成的第三接触点与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一连线,所述第一连接点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连线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17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连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钩状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点到所述钩状部的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钩状部向所述耳部的后侧弯折,并与所述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一接触点,所述保持部与所述耳部的前侧形成第二接触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头部向所述头部的外侧延伸,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用户的耳部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部还与所述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三接触点,所述第三接触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一接触点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一连线,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连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25°。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保持部和所述连接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具有一连线,所述第一连接点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连线在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17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在一垂直于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连线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4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机的俯视图上,所述保持部具有一X方向和一垂直于所述X方向的Y方向,所述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一侧定义为内表面,所述保持部在佩戴状态下与用户的耳部相背的一侧定义为外表面,X方向为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间隔方向,所述保持部在Y方向的尺寸为22-34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保持部,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钩状部,所述保持部的总重量与所述钩状部对应于所述电池的电池部的总重量之间的重量配比在4:1以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麦克风和功能按键,所述麦克风通过相应的导体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保持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保持部连接的延伸部,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保持部延伸并保持在所述耳部的耳甲艇、三角窝和耳舟中任意一者内。
CN202220957714.1U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Active CN2179358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33964 2020-07-29
CN202010743396 2020-07-29
CN202011328519 2020-11-24
CN2020113285194 2020-11-24
CN202121755263.5U CN216752038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5263.5U Division CN216752038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5889U true CN21793588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003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3163.2A Pending CN114286240A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21755263.5U Active CN216752038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21758589.3U Active CN218830542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320270232.3U Active CN220087447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222081470.8U Active CN218162797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80027709.9A Pending CN115428473A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220957714.1U Active CN217935889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21743783.4U Active CN217159946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3163.2A Pending CN114286240A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21755263.5U Active CN216752038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21758589.3U Active CN218830542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320270232.3U Active CN220087447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222081470.8U Active CN218162797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N202180027709.9A Pending CN115428473A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3783.4U Active CN217159946U (zh) 2020-07-29 2021-07-29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5) US11838705B2 (zh)
EP (2) EP4187918A1 (zh)
JP (1) JP2023530725A (zh)
KR (1) KR102662483B1 (zh)
CN (8) CN114286240A (zh)
AU (1) AU2021314878B2 (zh)
BR (2) BR122022026446A2 (zh)
CA (1) CA3185608A1 (zh)
CL (1) CL2022003659A1 (zh)
CO (1) CO2022018340A2 (zh)
MX (1) MX2022016098A (zh)
PE (1) PE20230883A1 (zh)
WO (1) WO20220226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1886S1 (en) * 2020-09-10 2022-12-06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Headphone
US11516573B2 (en) * 2020-09-19 2022-11-29 Shenzhen Meng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plit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USD965566S1 (en) * 2021-03-29 2022-10-04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air of earphones
USD954029S1 (en) * 2021-07-19 2022-06-07 Shenzhen Huoer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earphone
WO2023160664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组件
USD967072S1 (en) * 2022-04-21 2022-10-18 Shenzhen Winnershine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earbuds
WO2024045045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15499746A (zh) * 2022-09-15 2022-12-20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放式耳机
USD989044S1 (en) * 2022-09-22 2023-06-13 Shenzhen Huoer Technol Ogy Co, Ltd Wireless earphone
US11956584B1 (en) * 2022-10-28 2024-04-09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US11902734B1 (en) 2022-10-28 2024-02-13 Shenzhen Shokz Co., Ltd. Open earphones
CN220210576U (zh) * 2022-10-28 2023-12-19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20693317U (zh) * 2022-10-28 2024-03-29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WO2024087487A1 (zh)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US11871171B1 (en) 2022-10-28 2024-01-09 Shenzhen Shokz Co., Ltd. Open earphones
US11902733B1 (en) * 2022-10-28 2024-02-13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CN117956368A (zh) * 2022-10-28 2024-04-3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WO2024087486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220043616U (zh) * 2022-10-28 2023-11-17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17956357A (zh) 2022-10-28 2024-04-3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16132867A (zh) * 2022-11-18 2023-05-16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9374B1 (en) * 1999-03-22 2002-09-10 Plantronics, Inc. Conformable earhook for an over-the-ear headset
US7536008B2 (en) 2002-03-02 2009-05-19 Logitech Europe S.A. Antihelix-conforming ear-mount for personal audio-set
KR100557198B1 (ko) 2003-11-29 2006-03-03 주식회사 이어메카 무선 귀걸이형 이어폰
US8401219B2 (en) 2007-01-05 2013-03-19 Apple Inc. Headset connector
JP4709017B2 (ja) * 2006-01-12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装置
US20070172091A1 (en) * 2006-01-24 2007-07-26 Chia-Hsin Tsai Ear hook for a wireless headset and a carrying device thereof
US8249287B2 (en) 2010-08-16 2012-08-21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US10291980B2 (en) * 2006-06-30 2019-05-14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US7916888B2 (en) 2006-06-30 2011-03-29 Bose Corporation In-ear headphones
US7841446B2 (en) 2007-04-30 2010-11-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Bandless hearing protector and method
NO328038B1 (no) 2007-06-01 2009-11-16 Freebit As Forbedret oreenhet
US20090067658A1 (en) * 2007-09-06 2009-03-12 Hsien Cheng Lin Portable over-the-ear miniature sound box device
JP5482730B2 (ja) * 2011-05-23 2014-05-07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耳掛けハンガー,イヤホン,及びイヤホンの製造方法
JP2013026768A (ja) 2011-07-20 2013-02-04 Molex Inc イヤホン用コネクタ
US8885856B2 (en) 2011-12-28 2014-11-11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Hearing aid with integrated flexible display and touch sensor
DK201270411A (en) 2012-07-06 2014-01-07 Gn Resound As BTE hearing aid having two driven antennas
TW201427421A (zh) 2012-12-19 2014-07-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一種對鄰頻道干擾不敏感之快速盲掃方法
JP6107581B2 (ja) 2013-09-30 2017-04-05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耳掛け式ヘッドホン
CN104883635B (zh) * 2014-02-28 2019-08-1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近头式扬声器装置及其应用
CN204539469U (zh) * 2015-02-10 2015-08-05 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架
SE538540C2 (sv) 2015-05-15 2016-09-13 Zound Ind Int Ab An ear support audio listening arrangement
US10291977B2 (en) 2015-08-05 2019-05-14 Emotiv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bioelectrical and audio signals
JP7036002B2 (ja) * 2016-03-01 2022-03-15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音響出力装置
KR20170140962A (ko) * 2016-06-14 2017-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트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682765A (zh) * 2016-08-01 2018-02-09 深圳市金马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后挂耳机
US10674244B2 (en) * 2018-02-21 2020-06-02 Bose Corporation Audio device
US10687138B2 (en) 2018-09-07 2020-06-16 Plantronics, Inc. Conformable headset earloop for stability and comfort
CN114846815A (zh) * 2019-12-23 2022-08-02 伯斯有限公司 开放式音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618A1 (zh) 2022-02-03
KR20230009435A (ko) 2023-01-17
CN218162797U (zh) 2022-12-27
CN115428473A (zh) 2022-12-02
CN217159946U (zh) 2022-08-09
EP4187918A1 (en) 2023-05-31
US11838705B2 (en) 2023-12-05
US20220095029A1 (en) 2022-03-24
US20230082738A1 (en) 2023-03-16
EP4124062A1 (en) 2023-01-25
CO2022018340A2 (es) 2022-12-20
PE20230883A1 (es) 2023-05-31
AU2021314878A1 (en) 2023-01-19
US11985473B2 (en) 2024-05-14
JP2023530725A (ja) 2023-07-19
US20220124423A1 (en) 2022-04-21
BR112022023629A2 (pt) 2023-02-23
BR122022026446A2 (pt) 2023-04-11
MX2022016098A (es) 2023-02-13
CN220087447U (zh) 2023-11-24
US20220124428A1 (en) 2022-04-21
EP4124062A4 (en) 2023-08-09
AU2021314878B2 (en) 2024-02-15
CN216752038U (zh) 2022-06-14
CL2022003659A1 (es) 2023-05-26
CA3185608A1 (en) 2022-02-03
KR102662483B1 (ko) 2024-05-07
CN114286240A (zh) 2022-04-05
US20240073583A1 (en) 2024-02-29
CN218830542U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35889U (zh) 一种耳机
CN218830536U (zh) 一种耳机
CN218387818U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