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2529U -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2529U
CN217932529U CN202221884758.2U CN202221884758U CN217932529U CN 217932529 U CN217932529 U CN 217932529U CN 202221884758 U CN202221884758 U CN 202221884758U CN 217932529 U CN217932529 U CN 217932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module
power
unit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47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陈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she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she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hen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she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47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2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2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2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施例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包括驱动模块、全桥逆变模块、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可调直流稳压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通过利用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使得驱动模块发出驱动信号至全桥逆变模块。全桥逆变模块因此导通并进行逆变工作,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同时通过利用可调直流稳压模块来提供不同大小的直流电,从而实现交流电压输出的幅度范围较广,以配合大范围变化的负载阻抗。通过利用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从而来相应的输出单极功率电压或双极功率电压,以配合实现医疗器械如高频电刀的多模式功能,以满足大多数外科手术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目前,高频电刀根据发展需要,其应具备多种模式,例如单极模式和双极模式。在各种模式下高频电刀输出的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差别很大,目前市场上主流高频电刀的各种模式最大功率从几十瓦到几百瓦,最大电压从峰值几百伏到峰值几千伏。在面对不同负载的特性时,高频电刀的放电过程产生的电压频率和幅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功率放大器电路、谐振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要求较高但难以实现,导致无法满足医疗手术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提供电压频率或幅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功率输出电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压;
全桥逆变模块,其受控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
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其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用于提供可变化的直流电压;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利用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使得驱动模块发出驱动信号至全桥逆变模块。全桥逆变模块因此导通并进行逆变工作,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同时通过利用可调直流稳压模块来提供不同大小的直流电,从而实现交流电压输出的幅度范围较广,以配合大范围变化的负载阻抗。通过利用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从而来相应的输出单极功率电压或双极功率电压,以配合实现医疗器械如高频电刀的多模式功能,以满足大多数外科手术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第一方波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第一隔离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离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三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四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二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三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四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包括:
输出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谐振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
第二谐振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
选择单元,用于调整所述输出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谐振输出单元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谐振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谐振电感,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串联;
第一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一谐振电感串联;
第二谐振电容,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串联;
第三谐振电容,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谐振输出单元包括:
第二谐振电感,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串联;
第四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二谐振电感串联;
第五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二谐振电感串联;
第六谐振电容,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包括:
第二方波发生单元,具有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方波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方波发生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第二隔离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
全桥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电压转换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
电压调节单元,具有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调节输出端,所述正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负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方波发生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包括:
第五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与所述全桥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第六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二初级绕组、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分别与所述全桥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RC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R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二极管保护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第二RC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RC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相输入端和地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第一电能输出端、第二电能输出端、第三电能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具有第一电能输入端、第二电能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能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功率输出电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模块和全桥逆变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直流稳压模块的一部分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直流稳压模块的另一部分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
驱动模块100;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
全桥逆变模块200;
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输出变压器310;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选择单元340;
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全桥电路430;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电压调节单元450;
控制模块500;
电源模块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包括驱动模块100、全桥逆变模块200、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控制模块500、电源模块600。驱动模块100用于输出驱动电压;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受控端与驱动模块100的输出端连接;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的输出端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用于提供可变化的直流电压;控制模块500分别与驱动模块100、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连接;电源模块600用于为驱动模块100、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控制模块500提供工作电压。
参照图1所示,控制模块500发出两路控制信号分别至驱动模块100和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以分别控制驱动模块100和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进行相应的工作。具体地,驱动模块100将产生驱动信号并输出至全桥逆变模块200,以使得全桥逆变模块200可进行逆变;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将依据控制模块500的调节来输出不同大小的直流电,为全桥逆变模块200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因此全桥逆变模块200可以在不同的直流电压下进行逆变,从而实现输出各频及幅度的交流电,并配合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可选择性进行单极功率输出或双极功率输出。电源模块600为电路中各个模块进行不同电压大小的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0可以采用单片机、DSP或ARM,具体地,可以使用STM32系列处理器,例如参考图6,控制模块500采用的型号为STM32F334。可以理解的是,全桥逆变模块200由四个MOS管连接组成,是一种常见的全桥逆变电路,因此不再详细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控制模块500发出控制信号至驱动模块100,使得驱动模块100发出驱动信号至全桥逆变模块200。全桥逆变模块200因此导通并进行逆变工作,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同时通过利用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来提供不同大小的直流电,从而实现交流电压输出的幅度范围较广,以配合大范围变化的负载阻抗。通过利用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从而来相应的输出单极功率电压或双极功率电压,以配合实现医疗器械如高频电刀的多模式功能,以满足大多数外科手术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模块100包括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与控制模块500连接,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的输入端与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
参照图2所示,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将产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并输出至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使得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可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四个MOS管,从而实现全桥逆变模块200的逆变功能。具体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可采用UCC3895型号的相移PWM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包括第一栅极驱动器、第二栅极驱动器、第三栅极驱动器、第四栅极驱动器、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第三隔离变压器、第四隔离变压器。第一栅极驱动器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栅极驱动器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栅极驱动器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受控端连接;第二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受控端连接;第三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受控端连接;第四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受控端连接。
参考图2所示,第一栅极驱动器、第二栅极驱动器、第三栅极驱动器、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分别一一连接了第一方波发生单元110的四个输出端。每个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对应输入至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第三隔离变压器、第四隔离变压器的各初级绕组的一端,各个隔离变压器的另一端皆接地线。每个隔离变压的次级绕组的一端将传输驱动信号至全桥逆变模块200的各个MOS管的栅极,使得全桥逆变模块200将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输出的电压VOUT进行逆变,以使得由输出端T1、T2输出交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300包括输出变压器310、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选择单元340。输出变压器310的初级绕组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的输入端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第一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的输入端与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第二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选择单元340用于调整输出变压器分别与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的连接状态。
参考图3所示,输出变压器310的初级绕组将与全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T1、T2连接,并由次级绕组增大电压后输出。通过利用选择单元340来决定输出变压器310与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连接,还是与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连接,具体地,选择单元340可采用继电器,如图3所示,当S2连接上面两个节点时,即连接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当S2连接下面两个节点时,即连接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包括第一谐振电感、第一谐振电容、第二谐振电容、第三谐振电容。第一谐振电感的一端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一谐振电容的一端与第一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单极功率输出;第二谐振电容的一端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单极功率输出;第三谐振电容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并联。
参考图3所示,第一谐振输出单元320采用了串联谐振电路的原理,主要通过串联电感和电容进行谐振输出。谐振时电感或电容的端电压与输入的电压的比值称为品质因数Q,当Q>>1时,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远大于输入电压,其类似于共振,因此采用这种串联谐振,等效阻抗最小,电流最大,使得输出的电压的幅度范围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包括第四谐振电容、第五谐振电容、第六谐振电容、第二谐振电感。第四谐振电容的一端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五谐振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谐振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六谐振电容与输出变压器310的次级绕组并联;第二谐振电感的一端与第五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双极功率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谐振输出单元330同样采用了串联谐振电路的原理,同时串联了更多的电容,因此使得谐振输出的电压范围更大,以满足双极功率输出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包括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全桥电路430、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电压调节单元450。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具有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方波输出端,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00连接,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的输入端与方波输出端连接;全桥电路430的受控端与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的输出端连接,全桥电路430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的输入端与全桥电路43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全桥逆变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电压调节单元450具有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调节输出端,正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00连接,负输入端与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的输出端连接,调节输出端与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电压调节单元450与电源模块600连接,电压调节单元450用于调整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结合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将产生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输出至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使得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可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全桥电路430的四个MOS管。全桥电路430因此将从电压模块接入的直流电300+、300-逆变成交流电,由T3、T4输出至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对输入的交流电经变压器处理后,再经过半桥二极管D30和D31进行整流,输出至磁芯电感L3来抑制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使直流电稳定,最终输出VOUT来作为全桥逆变模块200的直流输入。同时,电压调节单元450可在控制模块500的调节下,来调节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所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相位差,从而可实现对VOUT的电压大小的调节。具体地,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同样可以采用用UCC3895型号的相移PWM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包括第五隔离变压器、第六隔离变压器。第五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第一初级绕组与方波输出端连接,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与全桥电路430的受控端连接;第六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二初级绕组、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与方波输出端连接,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分别与全桥电路430的受控端连接。
参考图4所示,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主要采用两个隔离变压器,将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产生的四路PWM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并传输至全桥电路430的四个MOS管的栅极进行驱动,以使得全桥电路430将接入的直流电300+、300-逆变成交流电,并由T3、T4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压调节单元450包括第一RC电路、运算放大器、二极管保护电路、第二RC电路。第一RC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控制模块500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R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控制模块500连接;第二RC电路的输入端与二极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RC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输入端和地线连接。
参考图5所示,电压调节单元450是通过将电压转换输出单元440输出的VOUT输入至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将控制模块500的DA引脚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利用控制模块500来调整DA直流信号的幅值,经运算放大器处理后,输出信号至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中,具体输出至UCC3895的EAP接口中,从而使得第二方波发生单元410可以调整输出的PWM信号的移相角,进而调节输出电压VOU的范围大小。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其中的第一RC电路和第二RC电路分别用于滤波,二极管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运算放大器被反向电流击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源模块600具有第一电能输出端、第二电能输出端、第三电能输出端,控制模块500的电能输入端与第一电能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100的电能输入端与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具有第一电能输入端、第二电能输入端,第一电能输入端与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第二电能输入端与第三电能输出端连接。
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模块600。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块600首先将220V交流市电整流为直流电,一路经过反激开关电源输出+12V稳压隔离直流电,用于给驱动模块100的第一隔离驱动单元120和可调直流稳压模块400的第二隔离驱动单元420供电,+12V经过LOD稳压电路输出3.3V给控制模块500供电,另一路输出所需直流电压300+、300-。
可以理解的是,图2至图7中所标识的符号或数字,例如引脚DA、EAP、ON1、ON/OFF、电压+12V、3.3V、300+、300-等,在电路图中是相对应连接的,因此不作过多解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压;
全桥逆变模块,其受控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
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其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用于提供可变化的直流电压;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驱动模块、所述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第一方波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第一隔离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三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四栅极驱动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方波发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二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三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三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第四隔离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第四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受控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极功率输出模块包括:
输出变压器,其初级绕组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谐振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单极功率电压;
第二谐振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用于输出双极功率电压;
选择单元,用于调整所述输出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输出单元、所述第二谐振输出单元的连接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输出单元包括:
第一谐振电感,其一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
第一谐振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单极功率输出;
第二谐振电容,其一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单极功率输出;
第三谐振电容,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输出单元包括:
第四谐振电容,其一端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
第五谐振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四谐振电容的一端连接;
第六谐振电容,与所述输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并联;
第二谐振电感,其一端与所述第五谐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双极功率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包括:
第二方波发生单元,具有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方波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方波发生单元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第二隔离驱动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
全桥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电压转换输出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全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
电压调节单元,具有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调节输出端,所述正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负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调节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方波发生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驱动单元包括:
第五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分别与所述全桥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第六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二初级绕组、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所述方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第四次级绕组分别与所述全桥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
第一RC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R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二极管保护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第二RC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RC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相输入端和地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功率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具有第一电能输出端、第二电能输出端、第三电能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模块具有第一电能输入端、第二电能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能输出端连接。
CN202221884758.2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Active CN217932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758.2U CN217932529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758.2U CN217932529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2529U true CN21793252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9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4758.2U Active CN217932529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2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322A1 (zh) 一种射频发生器及利用该射频器产生射频能量的方法
EP2826433B1 (en)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 with continuously and arbitrarily variable crest factor
US903637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sonant-mode power supply and a resonant-mode power supply with a controller
WO2003026114B1 (en)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CN101288219A (zh) 用于臭氧发生器的负载谐振型电源
WO2023213047A1 (zh) 多路择一输出的隔离开关电源及llc开关电路
TWI280536B (en) Controller and driver architecture for double-ended circuitry for powering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CN112688572A (zh)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
CN115721405A (zh) 用于高频高压的具有多电平逆变器的电外科发生器
CN217932529U (zh) 一种医用功率输出电路
JP2020054134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11356029B2 (en) Rectifying circuit and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incorporating rectifying circuit
CN113852363A (zh) 脉冲开关信号发生电路与脉冲发生设备
KR100439414B1 (ko) 절연형 디씨/디씨 전력변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정전전원공급 장치
Wang et al. A primary-sided CLC compens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based on the class D amplifier
CN108768146A (zh) 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9192423B2 (en) High frequency surgery generator
CN210780595U (zh) 一种用于聚焦超声核酸打断仪的超声波电源
JP2023033230A (ja) 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を改善したインバータを有する電気外科手術用発生装置
CN211981789U (zh) 一种驱动电路和开关模组
CN110943624A (zh) 一种零电压开关的谐振电源变换电路及变换器
CN211266770U (zh) 一种零电压开关的谐振电源变换电路及变换器
CN219957839U (zh) 一种电容器热稳定试验装置
CN117477977A (zh) 功率变换器和射频电源
US20230041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handheld instruments from a surgical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