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2187U - 光纤耦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耦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32187U CN217932187U CN202222157627.0U CN202222157627U CN217932187U CN 217932187 U CN217932187 U CN 217932187U CN 202222157627 U CN202222157627 U CN 202222157627U CN 217932187 U CN217932187 U CN 217932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optical fiber
- coupling device
- core
- fiber ar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中,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光纤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与另一光纤耦合装置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光纤耦合装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目前两个光模块组之间通常采用多根MPO跳线直接实现连接,在远距离传输时,成本较高。采用两个上述光纤耦合装置分别放在靠近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的附近,由于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之间通过一根第二跳线连接,在远距离传输时,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耦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当前互联网世界的重要承载力量,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当前各类信息技术都需依靠通信网络来传递信息,光纤通信技术可以连接至各类通信网络,构成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大动脉,并在信息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各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信息交流与传递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面对高流量的增长趋势,光纤通信作为通信网中最骨干的部分,承受着巨大的升级压力,高速、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及网络将是光纤通信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目前两个光模块组之间通常采用多根MPO跳线直接实现连接,但是没办法使用多芯光纤将两个光模块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旨在解决目前两个光模块组之间通常采用多根MPO跳线直接实现连接,在远距离传输时,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单芯光纤阵列组件、转换器以及多芯光纤阵列组件,所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中,所述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所述光纤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与另一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还包括多根第一连接头、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以及多根单芯光纤,多根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连接,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跳线组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的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第一连接头。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第一MPO适配器,所述第一连接头为第一MPO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头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头,。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还包括多根多芯光纤、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以及第二连接头,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与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对应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跳线连接的第二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的多芯光纤阵列组件的第二连接头。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第二MPO适配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为第二MPO接头;
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头,。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为耦合器芯片。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和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放置多根所述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所述转换器以及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光纤耦合装置,转换器用于将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光信号传输至多芯光纤阵列组件中,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光纤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与另一光纤耦合装置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光纤耦合装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采用两个上述光纤耦合装置分别放在靠近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的附近,由于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之间通过一根第二跳线连接,第二跳线是多根多芯光纤,所以可以将两个光模组用多根多芯光纤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光纤耦合装置的传输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纤耦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2所示的光纤耦合装置的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放大图。
图4为如图2所示的光纤耦合装置的多芯光纤阵列组件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光纤耦合装置,110-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3-第一光缆,115-第一分支器,153-第二分支器,155-第二光缆,1111-第一连接器,1113-第一连接头,117-单芯光纤,119-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30-转换器,150-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1-多芯光纤,1571-第二连接器,1573-第二连接头,159-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70-壳体,190-承载件,200-第二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转换器130以及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0,转换器130用于将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的光信号传输至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0中,光纤耦合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光纤耦合装置100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200与另一光纤耦合装置100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光纤耦合装置100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
采用了上述光纤耦合装置,转换器130用于将单芯光纤组件110的光信号传输至多芯光纤组件150中,光纤耦合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11,多个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光纤耦合装置100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200与另一光纤耦合装置100的第二连接结构157连接,另一光纤耦合装置100的多个第一连接结构111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采用两个上述光纤耦合装置100分别放在靠近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的附近,由于第一光模块组和第二光模块组之间通过一根第二跳线200连接,第二跳线200是多根多芯光纤,所以可以将两个光模组用多根多芯光纤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头1113、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以及多根单芯光纤117,多个第一连接头1113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对应连接,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与转换器130连接。
具体来说,单芯光纤组件110还包括多根第一光缆113、第一分支器115以及多根单芯光纤117,多根第一光缆113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对应连接,多根第一光缆113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分支器115的输入端连接,多根单芯光纤117的一端均与第一分支器115的输出端连接,多根单芯光纤117的另一端均与转换器130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多根第一光缆113、第一分支器115以及多根单芯光纤117可以将多个第一连接结构与转换器130的输入端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第一跳线组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111,第一连接器1111的另一端与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连接。
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结构111包括一端与第一跳线组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111,第一连接器1111的另一端连接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的第一连接头1113。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11为第一MPO适配器,第一连接头1113为第一MPO接头,第一连接器1111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器,第一连接头1113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头,第一光缆113为单芯八通道光缆。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设置在多根单芯光纤117的另一端。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把五十六根单芯光纤117高精度排列在一起。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0还包括多根多芯光纤151、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以及第二连接头,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与转换器13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具体来说,多芯光纤组件150还包括多根多芯光纤151、第二分支器153以及第二光缆155,多根多芯光纤151的一端均与转换器130的输出端连接,多根多芯光纤15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分支器15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缆155的一端与第二分支器15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缆15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结构157连接,通过设置多根多芯光纤151、第二分支器153以及第二光缆155可以将第二连接结构157与转换器130的输出端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第二跳线200连接的第二连接器1571,第二连接器1571的另一端连接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0的第二连接头1573。
具体来说,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第二跳线200连接的第二连接器1571,第二连接头1573远离第二连接器1571的一端与第二光缆155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器1571可以使得第二连接头1573能够与第二跳线200连接。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571为第二MPO适配器,第二连接头1573为第二MPO接头,第二连接器1571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器,第二连接头1573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头,第二光缆155为多芯八通道光缆。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设置在多根多芯光纤151的另一端。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把八根多芯光纤151高精度排列在一起。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器130为耦合器芯片。耦合器芯片可以把56根单通道的单芯光纤转换为8根七通道的单芯光纤。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纤耦合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70,壳体170内设有容纳腔,转换器130设置在容纳腔内,单芯光纤组件110和多芯光纤组件150沿着壳体17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70的两端。
具体来说,光纤耦合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70,壳体170内设有容纳腔,转换器130设置在容纳腔内,单芯光纤阵列组件110和多芯光纤阵列组件150沿着壳体17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70的两端,通过设置壳体170便于固定单芯光纤组件110和多芯光纤组件150,单芯光纤组件110和多芯光纤组件150沿着壳体17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70的两端,有利于走线。
在光纤耦合装置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纤耦合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承载件190,承载件190用于放置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转换器130以及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
具体来说,光纤耦合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承载件190,承载件190用于放置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转换器130以及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通过设置承载件190可以便于将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119、转换器130以及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159进行安装固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单芯光纤阵列组件、转换器以及多芯光纤阵列组件,所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中,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一跳线组与第一光模块组连接,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二跳线与另一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所述光纤耦合装置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第三跳线组与第二光模块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头、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以及多根单芯光纤,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与所述转换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跳线组连接的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单芯光纤阵列组件的第一连接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为第一MPO适配器,所述第一连接头为第一MPO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头为单芯八通道连接头。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还包括多根多芯光纤、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以及第二连接头,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与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对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跳线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多芯光纤阵列组件的第二连接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第二MPO适配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为第二MPO接头;
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头为多芯八通道连接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为耦合器芯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换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单芯光纤阵列组件和所述多芯光纤阵列组件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放置第一光纤阵列集束器、所述转换器以及第二光纤阵列集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57627.0U CN217932187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光纤耦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57627.0U CN217932187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光纤耦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32187U true CN217932187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6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57627.0U Active CN217932187U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光纤耦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321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0361A (zh) * | 2023-07-05 | 2023-08-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芯传输系统和多芯传输方法 |
-
2022
- 2022-08-16 CN CN202222157627.0U patent/CN2179321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0361A (zh) * | 2023-07-05 | 2023-08-0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芯传输系统和多芯传输方法 |
CN116540361B (zh) * | 2023-07-05 | 2023-09-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芯传输系统和多芯传输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071065A1 (en) | Adapter system for multi-fiber mechanical transfer type ferrule | |
US9535221B2 (en) | UltraHigh-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components | |
EP1751894A2 (en) | Multiple channel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s | |
CN217932187U (zh) | 光纤耦合装置 | |
CN113359252B (zh) | 一种基于mpo接口的单扇入扇出的多通道光模块 | |
CN102033267B (zh) | 一种光纤跳线及光配线架 | |
CN115267980A (zh) | 光纤耦合器 | |
US5475779A (en) | Couplers for terminating optical fiber ends | |
US20130016981A1 (en) | Photoelectrci co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 |
CN113359253B (zh) | 一种基于单lc接口的多通道光模块 | |
CN212007741U (zh) | 一种加装的mpo跳线插回损值测试装置 | |
Yamamoto et al. | Optical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for high-bandwidth data connection in next-generation servers | |
CN113433629A (zh) | 一种基于mpo接口的双扇入扇出的多通道光模块 | |
CN221101103U (zh) | 一种光电端头识别的光纤跳线 | |
CN220207933U (zh) | 一种光纤布置系统 | |
CN110046128A (zh) | 高速光纤互连背板 | |
CN211402833U (zh) | 一种16芯新极性连接结构 | |
CN218272809U (zh) | 一种高速光模块的光纤连接组件 | |
CN214895926U (zh) | 一种集成光缆的光模块 | |
CN220983583U (zh) | 预端接光缆 | |
CN217718172U (zh) | 一种qsfp-dd一分多qsfp高速有源光缆 | |
CN218446115U (zh) | 一种多路光纤分散式固定接线盒 | |
CN116566488A (zh) | 一种数据中心多芯光纤布线系统 | |
CN213843610U (zh) | 一种400g高速光模块内连接连接器 | |
CN217656186U (zh) | Usb数据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1202, Building 1, Dongjiu Innovation Technology Park Phase 1, No. 76 Bulan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OPTICS VALLE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Room 301, floor 3, building 41, Dayun software Town, No. 8288, Longgang Avenue, Yuansh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PTICS VALLEY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