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6431U -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 Google Patents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6431U
CN217926431U CN202222014212.8U CN202222014212U CN217926431U CN 217926431 U CN217926431 U CN 217926431U CN 202222014212 U CN202222014212 U CN 202222014212U CN 217926431 U CN217926431 U CN 21792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outlet section
balancing device
devic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42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宏飞
赵才甫
赖晓锋
张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FANG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FANG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FANG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FANG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42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包括进出水段本体,进出水段本体的一侧开设进水口,另一侧开设出水口,进出水段本体的顶部设置中心导环和外侧导环,进出水段本体内成型有吸水流道和压水流道;进出水段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平衡装置腔体,平衡装置腔体与吸水流道连通,离心泵的泵轴穿过中心导环并伸入平衡装置腔体内;压水流道的内壁上开设引流孔,引流孔与平衡装置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从结构和压力损失两方面出发,运用流体力学知识,经过CFD进行压力损失分析,吸水流道1及压水流道6采用大圆弧过渡,降低流体介质流经进水段流道和出水段流道时的压力损失,从而提高整泵的效率。

Description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背景技术
立式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通用水力机械,其主要是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进出水段,是泵进口和出口管路的汇合零件,其同时与管路连接,一进一出。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进出水段的结构设计,往往只从零件结构和制造等角度考虑,采用直角和小圆弧过渡。并未关注流体介质流经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的压力损失情况。导致介质压力损失严重,降低整泵的效率。此外,立式多级离心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为消除轴向力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进出水段内安装轴向力平衡装置,来抵消离心泵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但直接将轴向力平衡装置放入进出水段内,会阻碍流道内介质流动,进而影响离心泵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解决了轴向力大导致离心泵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减小流体介质流经进出水段的压力损失,使介质顺畅流动,从而提高整泵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包括进出水段本体,所述进出水段本体的一侧开设进水口,进出水段本体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开设出水口,进出水段本体的顶部设置中心导环和外侧导环,外侧导环位于中心导环的外周,进出水段本体内成型有吸水流道和压水流道,吸水流道用于连通进水口和中心导环,压水流道用于连通出水口和外侧导环;进出水段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平衡装置腔体,用于置入轴向力平衡装置,平衡装置腔体与吸水流道连通,离心泵的泵轴穿过中心导环并伸入平衡装置腔体内,用于连接带动轴向力平衡装置旋转;压水流道的内壁上开设引流孔,引流孔与平衡装置腔体连通,用于将压水流道内的高压介质引入平衡装置腔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出水段本体内开设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一端连通平衡装置腔体,引流通道的另一端穿出进出水段本体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堵住;所述引流孔与引流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向力平衡装置包括与所述泵轴同轴布置的动环组件和静环组件,所述泵轴端部固定连接在动环组件上,动环组件相对静环组件转动密封;动环组件设置在静环组件上方,二者之间形成平衡腔,静环组件上沿径向开设连通孔,用于连通平衡腔和引流通道,将压水流道内的高压介质引入平衡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环组件的上端伸入平衡装置腔体内,静环组件的下端通过密封座可拆卸安装在平衡装置腔体的下口;平衡装置腔体位于中心导环下方,平衡装置腔体的上口与吸水流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导环口部套装导流器,导流器用于配合泵轴上的叶轮,将吸水流道内的介质导流至叶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侧导环口部与离心泵的耐压筒密封连接,耐压筒内的高压介质通过外侧导环进入压水流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流道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泄压孔,泄压孔穿出进出水段本体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堵住,泄压孔用于排出吸水流道内的介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流道的流道面采用大圆弧过渡,在所述流道面上设置大圆弧过渡区域。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水流道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泄压孔,泄压孔穿出进出水段本体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堵住,泄压孔用于排出压水流道内的介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水流道的流道面采用大圆弧过渡,在所述流道面上设置大圆弧过渡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进出水段本体内设置引流孔,将水段出口高压介质引入轴向力装置腔体内,腔体内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动环组件下部受到高压介质的压力,上部位于泵进口低压区域,利用与进出口压力差产生的向上的力,平衡水泵产生的向下的轴向力;
2、进出水段内设置轴向力平衡装置腔体,配合轴向力平衡装置,整泵向下轴向力减小,有利于减小电机轴承使用寿命,配用标准电机即可满足使用,通用性强;
3、吸水流道、压水流道采用大圆弧过渡,流体介质压力损失降低,提高整泵效率;
4、轴向力平衡装置腔体下沉设计,无凸起进入流道,有利于进口介质流动顺畅;
5、进出水段腔体底部设置可拆卸密封座,有利于安装、更换和维护轴向力平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5的C向视图。
图8为图5的D向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离心泵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与离心泵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向力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水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吸水流道1、进水口2、进出水段本体3、轴向力平衡装置4、平衡装置腔体41、动环组件42、静环组件43、平衡腔44、连通孔45、密封座46、出水口5、压水流道6、泵轴7、叶轮8、引流孔9、引流通道91、中心导环10、外侧导环11、放水组件12、导流器13、耐压筒14、泄压孔15、大圆弧过渡区域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如附图1~14所示,这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包括吸水流道1、进水口2、进出水段本体3、轴向力平衡装置4、平衡装置腔体41、动环组件42、静环组件43、平衡腔44、连通孔45、密封座46、出水口5、压水流道6、泵轴7、叶轮8、引流孔9、引流通道91、中心导环10、外侧导环11、放水组件12、导流器13、耐压筒14、泄压孔15和大圆弧过渡区域16。
参考附图1,在进出水段本体3的左侧开设进水口2,进出水段本体3与进水口2相对的一侧(图1中右侧)开设出水口5。在进出水段本体3的顶部设置中心导环10和外侧导环11,外侧导环11位于中心导环10的外周。进出水段本体3内一体式成型有吸水流道1和压水流道6,其中,吸水流道1用于连通进水口2和中心导环10,压水流道6用于连通出水口5和外侧导环11,吸水流道1与压水流道6之间被进出水段本体3内壁分隔开,相互之间不连通。
如图5、10所示,进出水段本体3的底部开设有平衡装置腔体41,用于置入轴向力平衡装置4,平衡装置腔体41与吸水流道1连通。离心泵的泵轴7穿过中心导环10并伸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用于连接带动轴向力平衡装置4旋转。参考附图6、7,在压水流道6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二个引流孔9,进出水段本体3内沿水平方向对称开设二条引流通道91。如图6所示,每条引流通道91的一端连通平衡装置腔体41,引流通道91的另一端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离心泵正常工作时,引流通道91的外侧端口用放水组件12堵住,平衡装置腔体41内发生堵塞或需要清洗时,打开防水组件12,使液流从引流通道91的外侧端口排出。所述引流孔9与引流通道91连通,使引流孔9与平衡装置腔体41连通,从而在离心泵工作时将压水流道6内的高压介质引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
参考附图11,所述轴向力平衡装置4包括与所述泵轴7同轴布置的动环组件42和静环组件43,所述泵轴7端部固定连接在动环组件42上,在泵轴7带动下,动环组件42相对静环组件43转动密封。进一步的,动环组件42设置在静环组件43上方,二者之间形成平衡腔44,平衡腔44相对平衡装置腔体41密封。在静环组件43上沿径向开设若干连通孔45,如图9所示,连通孔45通过引流通道91和引流孔9,将平衡腔44和压水流道6连通,使压水流道6内的高压介质能进入平衡腔44内。
如图10、11所示,静环组件43的上端伸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静环组件43的下端通过密封座46可拆卸安装在平衡装置腔体41的下口,需要更换、维护轴向力平衡装置4时,拆下密封座46即可取出动环组件42和静环组件43。平衡装置腔体41位于中心导环10下方,平衡装置腔体41的上口与吸水流道1连通。进一步的,与离心泵装配后,参考附图9、10,在中心导环10口部套装导流器13,导流器13用于配合泵轴7上的叶轮8,将吸水流道1内的介质导流至叶轮8。外侧导环11口部与离心泵的耐压筒14密封连接,耐压筒14内的高压介质通过外侧导环11进入压水流道6内。
参考附图2、4,所述吸水流道1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泄压孔15,泄压孔15外侧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12堵住(图中未画出)。离心泵正常工作时,防水组件12不打开,当吸水流道1堵塞或需要清洗时,打开防水组件12,使吸水流道1内的液流从泄压孔15外侧端口排出。
如图2、7所示,所述压水流道6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泄压孔15,泄压孔15外侧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12堵住(图中未画出)。离心泵正常工作时,防水组件12不打开,当压水流道6堵塞或需要清洗时,打开防水组件12,使压水流道6内的液流从泄压孔15外侧端口排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12、13、14所示,所述吸水流道1及压水流道6的流道面均采用大圆弧过渡,在所述流道面上均设置大圆弧过渡区域16。能够有效降低液流在吸水流道1及压水流道6内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整泵效率。参考附图13,对于吸水流道1,其大圆弧过渡区域16包括四个圆弧段(R1、R2、R3、R4)。其中,R1半径为548.27mm,R2半径为278.93mm,R3半径为204.05mm,R4半径为155.7mm。参考附图14,对于压水流道6,其大圆弧过渡区域16包括三个圆弧段(R5、R6、R7)。其中,外侧流道面采用一个半径为421.75mm的圆弧段R5,内侧流道面采用一个半径为259.81mm的圆弧段R6及一个半径为123.1mm的圆弧段R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9、10所示,离心泵工作时,相对低压的液流(介质)从进水口2处进入吸水流道1,然后通过中心导环10进入多级叶轮8,在泵轴7带动下,多级叶轮8工作,并对液流施加压力。高压液流从耐压筒14通过外侧导环11进入压水流道6内,最后从出水口5处排出。吸水流道1及压水流道6的大圆弧过渡设计使介质流动时更加平稳、顺畅,有效降低了压力损失,同时提高了整泵效率。此外,压水流道6内的高压介质从引流孔9处依次经过引流通道91、连通孔45然后进入平衡腔44内,使得动环组件42下部受到高压介质的压力,而动环组件42的上部受到吸水流道1内低压介质的压力,利用动环组件42上下的压力差,平衡离心泵产生的向下的轴向力。由于轴向力平衡装置4放置在平衡装置腔体41内,且平衡装置腔体41采用下沉设计,无凸起进入流道,因此轴向力平衡装置4不会对吸水流道1内介质流动产生影响,保证介质流动顺畅。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出水段本体(3),所述进出水段本体(3)的一侧开设进水口(2),进出水段本体(3)与进水口(2)相对的一侧开设出水口(5),进出水段本体(3)的顶部设置中心导环(10)和外侧导环(11),外侧导环(11)位于中心导环(10)的外周,进出水段本体(3)内成型有吸水流道(1)和压水流道(6),吸水流道(1)用于连通进水口(2)和中心导环(10),压水流道(6)用于连通出水口(5)和外侧导环(11);进出水段本体(3)的底部开设有平衡装置腔体(41),用于置入轴向力平衡装置(4),平衡装置腔体(41)与吸水流道(1)连通,离心泵的泵轴(7)穿过中心导环(10)并伸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用于连接带动轴向力平衡装置(4)旋转;压水流道(6)的内壁上开设引流孔(9),引流孔(9)与平衡装置腔体(41)连通,用于将压水流道(6)内的高压介质引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段本体(3)内开设有引流通道(91),引流通道(91)的一端连通平衡装置腔体(41),引流通道(91)的另一端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12)堵住;所述引流孔(9)与引流通道(9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力平衡装置(4)包括与所述泵轴(7)同轴布置的动环组件(42)和静环组件(43),所述泵轴(7)端部固定连接在动环组件(42)上,动环组件(42)相对静环组件(43)转动密封;动环组件(42)设置在静环组件(43)上方,二者之间形成平衡腔(44),静环组件(43)上沿径向开设连通孔(45),用于连通平衡腔(44)和引流通道(91),将压水流道(6)内的高压介质引入平衡腔(4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43)的上端伸入平衡装置腔体(41)内,静环组件(43)的下端通过密封座(46)可拆卸安装在平衡装置腔体(41)的下口;平衡装置腔体(41)位于中心导环(10)下方,平衡装置腔体(41)的上口与吸水流道(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环(10)口部套装导流器(13),导流器(13)用于配合泵轴(7)上的叶轮(8),将吸水流道(1)内的介质导流至叶轮(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导环(11)口部与离心泵的耐压筒(14)密封连接,耐压筒(14)内的高压介质通过外侧导环(11)进入压水流道(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流道(1)的内壁上开设泄压孔(15),泄压孔(15)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12)堵住,泄压孔(15)用于排出吸水流道(1)内的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流道(1)的流道面采用大圆弧过渡,在所述流道面上设置大圆弧过渡区域(16)。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水流道(6)的内壁上开设泄压孔(15),泄压孔(15)穿出进出水段本体(3)的外壁后,用放水组件(12)堵住,泄压孔(15)用于排出压水流道(6)内的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水流道(6)的流道面采用大圆弧过渡,在所述流道面上设置大圆弧过渡区域(16)。
CN202222014212.8U 2022-07-29 2022-07-29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Active CN21792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212.8U CN217926431U (zh) 2022-07-29 2022-07-29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212.8U CN217926431U (zh) 2022-07-29 2022-07-29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6431U true CN21792643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4212.8U Active CN217926431U (zh) 2022-07-29 2022-07-29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6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7098A (zh) 径向串联式高压旋涡泵
CN217926431U (zh) 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CN102072161A (zh) 冲压焊接成型的管道泵
CN107023490A (zh) 一种半螺旋形进水式双吸自吸泵
CN101922451A (zh) 多级离心泵
CN115370615A (zh) 一种带有平衡装置腔体结构的进出水段
TWM523767U (zh) 高位儲水引導裝置及自吸泵
CN203394792U (zh) 节能型深井潜水多级离心泵
CN205349865U (zh) 一种新型导流壳结构
TWI612220B (zh) 自吸泵
CN208294784U (zh) 切线型低比转数潜水泵
CN111852811B (zh) 一种小型家用抽水泵
CN106321448B (zh) 多级水泵及其使用方法
CN206190540U (zh) 多级水泵
WO2022116597A1 (zh) 一种轴向双吸式潜水电泵
CN107939750B (zh) 一种气液混输提升离心油泵
CN114790998A (zh) 深井泵及叶轮支撑结构
CN209865778U (zh) 一种用于碟管式反渗透组件的导流盘
CN216044572U (zh) 一种立式多级泵新型进出水段
CN207740181U (zh) 一种带准螺旋形吸入室的双出口多用途外混式自吸泵
CN216842378U (zh) 一种耐磨导叶体组件
CN114321000B (zh) 一种不对称双吸叶轮及双吸离心泵
CN203067245U (zh) 凸轮活塞式深井泵
CN216199042U (zh) 一种轻便型单级双吸泵
CN216077595U (zh) 一种组合式陶瓷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