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4570U -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4570U
CN217924570U CN202221786415.2U CN202221786415U CN217924570U CN 217924570 U CN217924570 U CN 217924570U CN 202221786415 U CN202221786415 U CN 202221786415U CN 217924570 U CN217924570 U CN 217924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late
vertical
edge seal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64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64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4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4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4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墙体安装结构;外墙板设有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墙体安装结构包括幕墙连接件、转接角码和墙体连接件;转接角码包括第一竖直板和第一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与幕墙连接件连接;幕墙连接件用于安装于幕墙;墙体连接件安装于第一竖直板;墙体连接件设有凸起连接部,凸起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孔;凸起连接部可卡装于第一连接孔内,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使得外墙板安装于墙体连接件。外墙体通过安装结构方便快捷地安装于幕墙,从而减少外墙板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背景技术
聚氨酯封边复合板是采用涂层钢板为面材,连续棉纤岩棉、玻璃棉为芯材,高密度硬质发泡聚氨酯为企口填充,经过高压发泡固化、自动密实布棉并由超长精密双履带控制成型后复合而成。
但在现有的外墙板安装组件的结构十分复杂,使得外墙板的安装时间长,效率低,并且在所述外墙板安装后,不方便拆卸,从而进一步地增加了安装时间,降低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了xx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墙体安装结构;所述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可通过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卡装,使得两个所述外墙板拼接;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墙体安装结构包括幕墙连接件、转接角码和墙体连接件;所述转接角码包括第一竖直板和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幕墙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幕墙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幕墙;所述墙体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所述墙体连接件设有凸起连接部,所述凸起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起连接部可卡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得所述外墙板安装于所述墙体连接件。
优选地,述墙体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杆;所述第一竖直板设有第一竖直调节槽;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杆锁定于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
优选地,所述幕墙连接件包括第二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竖直板与幕墙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设有第二水平调节槽;所述第一水平板设有第一水平调节槽;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和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板还设有第二竖直调节槽;通过第四连接件依次穿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和幕墙,使得所述幕墙连接件安装于幕墙。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墙体连接件之间设有橡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榫、第三凹槽和第二凸榫;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三凸榫、第五凹槽、第四凸榫和第六凹槽;当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卡装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时,所述第三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五凹槽,第四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榫卡装于所述第六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向右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五凹槽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五凹槽的左侧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五凹槽的右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五凹槽的顶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五凹槽的底面长度;通过所述第五凹槽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五凹槽的顶面之间的连接点作竖直分割线,可将所述第五凹槽分割成三角形区域和矩形区域;所述第一凸榫卡装于所述矩形区域内;所述三角形区域与所述第二凹槽可围成连接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包括竖直连接板、加筋底板、第一加筋侧板和第二加筋侧板;所述加筋底板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底部,且所述加筋底板与所述竖直连接板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加筋侧板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加筋侧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的底部还分别与所述加筋底板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使得所述垫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板,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之间填充芯材;所述芯材通过支撑隔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相隔;所述支撑隔板设有通孔;所述芯材可通过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的聚氨酯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的聚氨酯连通。
优选地,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加强网件;所述加强网件设有若干个流动孔;所述金属板远离芯材的侧面设有透明保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外墙体通过所述安装结构方便快捷地安装于幕墙,从而减少外墙板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墙板与幕墙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墙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接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幕墙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五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包括外墙板1和墙体安装结构;所述外墙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可通过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卡装,使得两个所述外墙板1拼接;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墙体安装结构包括幕墙连接件4、转接角码3和墙体连接件2;所述转接角码3包括第一竖直板31和第一水平板32;所述第一水平板32与所述幕墙连接件4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幕墙连接件4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幕墙;所述墙体连接件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31;所述墙体连接件2设有凸起连接部21,所述凸起连接部21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起连接部21可卡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且通过第一连接件5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得所述外墙板1安装于所述墙体连接件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墙板1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述幕墙连接件4安装于幕墙上,然后再把所述第一水平板32安装于所述幕墙连接件4上,从而使得所述转接角码3安装于所述幕墙连接件4。进一步地,完成所述连接角码的安装后,将所述墙体连接件2与所述第一水平板32连接,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2安装于所述转接角码3上。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1为螺栓,所述外墙板1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孔卡装于所述凸起连接部21,使得外墙板1预安装于所述墙体连接件2上,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所述外墙板1是否安装精准,若安装不精准,即可以将外墙板1从所述墙体连接件2拆卸下来,进行校准,避免外墙板1固定后再拆卸,从而减少了拆卸的步骤,减少了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优地,墙体连接件2、转接角码3和所述幕墙连接件4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方便三者之间的安装拆卸,从而减少重新安装装配的时间,提高安装效率。若所述外墙板1的预安装精准,即将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从而将所述外墙板1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连接件2上,然后再将另一块的外墙板1的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插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上,使得两块外墙板1拼接。而另一块的外墙板1的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再通过上述的安装过程与幕墙连接,使得整个幕墙可以方便快捷地安装外墙板1,从而减少外墙板1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所述墙体连接件2设有第二连接件52,所述第二连接件52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杆;所述第一竖直板31设有第一竖直调节槽310;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连接杆锁定于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310,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2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31。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52为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嵌于所述墙体连接件2内,所述螺栓的螺杆向左延伸至所述墙体连接件2外。在所述墙体连接件2与所述第一竖直板31连接时,是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调节槽,然后再将螺母套设于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310的部分上,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2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31上,而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2与所述第一竖直板31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减少安装拆卸时间,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更优地,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310呈条形状,所述螺栓在螺母锁紧之前,所述螺栓的螺杆可在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310内上下滑动,这样的设置目的在于,可以通过预安装时的外墙板1的位置判断,上下调节所述墙体连接件2的位置,使得所述外墙板1能够位于预设位置,从而不需要再拆卸所述转接角码3和幕墙连接件4。若所述墙体连接件2调节后,所述外墙板1还是不能位于预设安装位,即需要进一步地拆卸所述转接角码3和所述幕墙幕墙连接件4,所以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拆卸过程,从而减少拆卸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所述幕墙连接件4包括第二竖直板42和第二水平板410;所述第二竖直板42与幕墙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410设有第二水平调节槽410;所述第一水平板32设有第一水平调节槽320;通过第三连接件53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320和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410,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板32与所述第二水平板410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320呈条形状,且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320呈左右设置;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410呈条形状,且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410呈前后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53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410和第一水平调节槽320,然后再将螺母套设于螺栓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板32上方的螺杆上,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板32与所述第二水平板41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转接角码3安装于所述幕墙连接件4上,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幕墙连接件4与所述转接角码3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减少安装拆卸时间,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更优地,在所述螺母将所述螺栓紧固之前,所述螺栓的螺杆可分别在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320内左右移动和在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410内前后移动,可以通过预安装的外墙板1的位置判断,对外墙板1进行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的微调,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调节后,符合所述外墙板1的预安装后,即可以继续进行所述外墙板1的安装,否则需要继续将所述转接角码3和所述幕墙连接件4拆卸。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拆卸过程,从而减少拆卸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二竖直板42还设有第二竖直调节槽420;通过第四连接件54依次穿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420和幕墙,使得所述幕墙连接件4安装于幕墙。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件54为螺栓,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420呈竖直条形状。在安装所述幕墙连接件4时,首先在所述幕墙上钻孔,然后再通过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420和所述幕墙上已经钻好的孔上,使得所述幕墙连接件4安装于幕墙上,从而使得幕墙连接件4与所述幕墙的连接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减少安装拆卸时间,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更优地,在所述幕墙连接件4与幕墙固定之前,所述螺栓可在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420内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外墙板1的安装位置,若调节后所述外墙板1符合预设位置时,则不需要重新在幕墙上钻孔;若调节后,所述外墙板1还是不符合预设位置,则需要重新钻孔,这样的设置目的在于可以减少在幕墙钻孔,从而避免幕墙内部进一步被破坏,保证安装幕墙的内部结构稳定,并且减少钻孔,可以减少钻孔时的声音污染。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墙体连接件2、转接角码3和所述幕墙连接件4是首先连接组成所述墙体安装结构,再将所述墙体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幕墙,最后再将外墙板1预安装于墙体安装结构,若预安装准确,即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1稳固所述外墙板1与墙体安装结构之间的连接;若预安装不准确,就可以通过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调节,若调节后再安装不准确,则需要重新钻孔。
更优地,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墙体连接件2之间设有橡胶件6。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减少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墙体连接件2之间的磨损,延长所述外墙板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12、第一凸榫113、第三凹槽114和第二凸榫115;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三凸榫121、第五凹槽122、第四凸榫123和第六凹槽124;当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卡装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时,所述第三凸榫121卡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凸榫113卡装于所述第五凹槽122,第四凸榫123卡装于所述第三凹槽114,所述第二凸榫115卡装于所述第六凹槽124;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12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向右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凹槽122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五凹槽122的左侧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五凹槽122的右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五凹槽122的顶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五凹槽122的底面长度;通过所述第五凹槽122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五凹槽122的顶面之间的连接点作竖直分割线,可将所述第五凹槽122分割成三角形区域D和矩形区域L;所述第一凸榫113卡装于所述矩形区域L内;所述三角形区域D与所述第二凹槽112可围成连接区域。
更优地,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卡装后可组成企口结构,防止所述第一连接件51暴露在外面,从而保证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墙体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上述中的凹凸结构,可以增大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使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变形后,也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更可靠地传力,避免滑脱。更优地,所述第一凸榫113和所述第二凸榫115可以形成双支撑结构,提高了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之间卡装精度和紧实度,并且这样的卡装方式,可以减少板体之间的拼接时间,提高拼接效率。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当两个所述外墙板1卡接后,所述螺栓被包裹于所述连接区域内,避免了螺栓裸露在两个外墙板1之外,从而避免所述螺栓被氧化生锈,稳固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墙体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并且所述螺栓位于两个所述外墙板1之间,可以使得墙面更美观。
更优地,所述第二凹槽112内设有垫片17;所述垫片17包括竖直连接板171、加筋底板172、第一加筋侧板173和第二加筋侧板174;所述加筋底板172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71的底部,且所述加筋底板172与所述竖直连接板171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加筋侧板173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174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71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加筋侧板173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174的底部还分别与所述加筋底板172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171设有第四连接孔1710;所述第一连接件51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1710和第一连接孔,使得所述垫片17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112内。如图9所示,所述垫片17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1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171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从而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112内,而所述垫片17的加筋底板172、第一加筋侧板173和第二加筋侧板174可以更好地支撑所述第一连接件51,稳固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墙板1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板13,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13之间填充芯材14;所述芯材14通过支撑隔板15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相隔;所述支撑隔板15设有通孔150;所述芯材14可通过所述通孔150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的聚氨酯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的聚氨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材14主要采用玻璃棉或憎水岩棉制成,使得所述外墙板1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火性能。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与所述芯材14之间设有支撑隔板15,因为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的内部填充了聚氨酯,而聚氨酯质底偏软,容易变形,所以设置所述支撑隔板15来分别支撑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保持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的形状稳定,防止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形变而过度挤压所述芯材14,维持所述板体的内部结构稳定。在所述支撑隔板15中,还设有通孔150,所述通孔150用于让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11的聚氨酯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12的聚氨酯分别与芯材14相接,避免所述芯材14与聚氨酯分层。
更优地,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13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加强网件16;所述加强网件16设有若干个流动孔;所述金属板13远离芯材14的侧面设有透明保护膜。在所述外墙板1的内部设置加强网件16,让所述加强网件16可支撑所述金属板13,加强所述外墙板1的强度,提高所述外墙板1的抗变形的性能。所述加强网件16上的流动孔,方便所述芯材14在填充过程中供填料流动,保证所述外墙板1内部的芯材14分布均匀。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膜为PE膜,所述PE膜主要在外墙板1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用于保护金属板13,避免所述金属板13被碰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和墙体安装结构;
所述外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和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
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可通过与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卡装,使得两个所述外墙板拼接;
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上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墙体安装结构包括幕墙连接件、转接角码和墙体连接件;
所述转接角码包括第一竖直板和第一水平板;
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幕墙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幕墙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幕墙;
所述墙体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
所述墙体连接件设有凸起连接部,所述凸起连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凸起连接部可卡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使得所述外墙板安装于所述墙体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杆;
所述第一竖直板设有第一竖直调节槽;
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杆锁定于所述第一竖直调节槽,使得所述墙体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连接件包括第二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
所述第二竖直板与幕墙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二水平板设有第二水平调节槽;
所述第一水平板设有第一水平调节槽;
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调节槽和所述第二水平调节槽,使得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第二水平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板还设有第二竖直调节槽;
通过第四连接件依次穿所述第二竖直调节槽和幕墙,使得所述幕墙连接件安装于幕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墙体连接件之间设有橡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榫、第三凹槽和第二凸榫;
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三凸榫、第五凹槽、第四凸榫和第六凹槽;
当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卡装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时,所述第三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五凹槽,第四凸榫卡装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榫卡装于所述第六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向右贯穿整个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槽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所述第五凹槽的左侧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五凹槽的右侧面为竖直面,所述第五凹槽的顶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五凹槽的底面长度;
通过所述第五凹槽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五凹槽的顶面之间的连接点作竖直分割线,可将所述第五凹槽分割成三角形区域和矩形区域;
所述第一凸榫卡装于所述矩形区域内;
所述三角形区域与所述第二凹槽可围成连接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垫片;
所述垫片包括竖直连接板、加筋底板、第一加筋侧板和第二加筋侧板;
所述加筋底板设置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底部,且所述加筋底板与所述竖直连接板呈L形设置;
所述第一加筋侧板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第一加筋侧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加筋侧板的底部还分别与所述加筋底板连接;
所述竖直连接板设有第四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使得所述垫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金属板,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之间填充芯材;
所述芯材通过支撑隔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相隔;
所述支撑隔板设有通孔;
所述芯材可通过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聚氨酯封边结构的聚氨酯和所述第二聚氨酯封边结构的聚氨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金属板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加强网件;
所述加强网件设有若干个流动孔;
所述金属板远离芯材的侧面设有透明保护膜。
CN202221786415.2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Active CN217924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6415.2U CN21792457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6415.2U CN21792457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4570U true CN21792457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6415.2U Active CN21792457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4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8256B (zh) 一种用于非平整墙面的墙板安装系统
CN201276813Y (zh) 一种装饰板的干挂装置
CN217924570U (zh)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外墙板
CN219638109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
CN21668984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保温板
CN210032258U (zh) 曲面幕墙安装用的钢架结构
CN214301771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40616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外墙单面支模装置
CN21888127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立柱的玻璃幕墙
CN216194468U (zh) 一种混凝土止水带安装定位装置
CN215564056U (zh) 一种拼装式室内装饰墙
CN215563464U (zh) 一种具有安装构件的建筑用温板
CN110924544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冷藏库的保温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9080600U (zh) 一种玻璃肋刚接结构
CN214696678U (zh) 一种贴墙软管安装结构
CN215519343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减震墙板的组合结构及其连接件
CN104831840A (zh) 单元式金属板幕墙
CN214364575U (zh) 装饰面板
CN221053701U (zh) 一种隧道衬砌加固结构
CN210685083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系统
CN210685021U (zh) 一种电力隧道沉降缝防水结构
CN220059017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施工装置
CN114811192B (zh) 一种管线支架
CN216142224U (zh) 一种快装式抗震墙体结构及拼接房体
CN213089432U (zh) 免焊整板及柜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exterior wall panel with installation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9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Zhaoqing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new energy saving material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46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