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4030U -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24030U CN217924030U CN202221804871.5U CN202221804871U CN217924030U CN 217924030 U CN217924030 U CN 217924030U CN 202221804871 U CN202221804871 U CN 202221804871U CN 217924030 U CN217924030 U CN 217924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self
- storage box
- water storag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井盖领域,尤其涉及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中心杆(50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0);在固定块(510)上布置有锥形弹簧(509);锥形弹簧(509)上方顶着储水盒(508),储水盒(508)中部包含一中心滑动导管(511),中心滑动导管(511)沿着围绕中部的中心杆(501)上下滑动,储水盒(508)下方包含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下方的部分穿过该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的上方的直径比下方的直径大,在固定导向销(506)上方布置有围绕中心杆的弹簧(505),弹簧(505)上方抵住滤网支架(50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井盖领域,尤其涉及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背景技术
面临突如其来的暴雨或汛期的持续降雨,下水井盖若不能及时的排出积水便会形成内涝,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自动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排水,且排水量大,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内涝积水问题。
传统的下水井盖在排水时,通常都需借助人工主动的打开井盖进行排水。部分新型的可自动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要么体积大、成本高、安装也较麻烦,经济适用性较差。要么结构复杂,采用了气动或电动控制机构,没有考虑到应用场景,因为积水里是带有很多泥沙、砂石或垃圾等杂物的,这些杂物很容易造成气动或电动机构卡滞,从而导致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其实际运用性和推广性也较差。
另外,上述的部分新型排水装置中大多采用机构向上伸出的形式,其弊端在于:一是机构伸出后由于没有滤网过滤,很容易被大大小小的杂物卡住,导致无法缩回。二是伸出的机构没有保护装置或警示标识,尤其是在夜间且有积水的情况下,机构很容易被车辆碾压而造成损坏,甚至是造成交通事故。
余东安在2016-02-20在《第二课堂(C)》的期刊上发表了《新型耐压井盖》。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水机构包含中心杆501,中心杆50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510;
在固定块510上布置有锥形弹簧509;
锥形弹簧509上方顶着储水盒508,储水盒508中部包含一中心滑动导管511,中心滑动导管511沿着围绕中部的中心杆501上下滑动,储水盒508下方包含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下方的部分穿过该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的上方的直径比下方的直径大,固定导向销506固定连接着支撑套504,支撑套504上方固定连接着滤网支架503,滤网支架503上包含多个孔,在滤网支架503上方布置有弧形的滤网502;滤网支架503和弧形的滤网502能顺着中心杆501 下滑;
在固定导向销506上方布置有围绕中心杆的弹簧505,弹簧505 上方抵住滤网支架50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固定导向销506的圈壁的上方的壁厚和圈壁的下方的壁厚之间包含渐变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中心杆501上方为螺纹段。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盖板上包含一个以上的排水孔301,在排水孔301的下方安装着如上所述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与盖板3通过铰链2连接,盖板3可以绕铰链2转动实现盖板3的打开和关闭功能;盖板3为如上所述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三角锁4,底座1与盖板3能够通过三角锁4锁紧,能够实现盖板3的防盗和防止随意开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底座1包含外部加强筋101、内部加强筋102、和U型槽孔103;外部加强筋101、内部加强筋102、和U型槽孔103三者分别铸造在底座1上;其中,外部加强筋101共八个,外部加强筋101为三角形状,八个外部加强筋101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外圆柱面和底面垂直相交处;内部加强筋102共八个,呈长方体形状,内部加强筋102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内圆柱面上,内部加强筋102位于盖板支撑台阶面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底座1与盖板3的盖板支撑台阶面之间安装有橡胶隔垫6,橡胶隔垫6作用是减震降噪;
U型槽孔103共16个,U型槽孔103为U型环条形状,U型槽孔 103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正面反光区302和背面反光区 304均喷涂有红色反光涂料;
标志识别区303内可以标识雨水或污水字样;盖板加强筋305铸造在盖板3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储水盒508在底部锥形弹簧 509的作用下迫使密封条507压住滤网502后与盖板3的内表面贴合,密封条507起到密封的作用;储水盒508底部的排水孔512与固定导向销506竖杆部分的渐变段相对且贴合。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装置采用了向下打开的排水设计,6个排水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排水量大,且不需人工操作,可及时的进行自动排水。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全面,6个排水机构都安装在下水井盖板的内表面,并增加了格栅和滤网等结构,以及自身的优化设计,所以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卡滞。再由于该排水机构是向下打开的,不会伸出地面,也避免了安全隐患,所以该排水机构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内涝积水问题。
另外,本排水装置可以解决传统的下水井盖在排水时需人工打开井盖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部分新型的可自动排水装置体积大、成本高,经济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或者是结构复杂,实际运用性和推广性也较差的问题。具有以下方面的优点:
1.自动开关,排水方便,不会卡滞。2.排水孔多,排水量大,不易堵塞。
3.密封防臭,防止反水,环保卫生。4.橡胶隔垫,减震降燥,不扰生活。
5.反光涂料,警示提醒,安全可靠。6.防盗,防无故开启,防意外跌落。
7.维护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下水井盖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2下水井盖装置打开位示意图;
图3排水机构示意图;
图4非排水状态时的排水机构示意图;
图5排水状态时的排水机构示意图;
图6滤网及滤网支架安装示意图。
其中:1.底座;2.铰链;3.盖板;301.排水孔;302.正面反光区; 303.标志识别区;4.三角锁;5.排水机构;6.橡胶隔垫;101.外部加强筋;102.内部加强筋;103.U型槽孔;304.背面反光区;305.加强筋;501.中心杆;502.滤网;503.滤网支架;504.支撑套;505. 弹簧;506.固定导向销;507.密封条;508.储水盒;509.锥形弹簧; 510.固定块;511.中心滑动导管;51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文中未表述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固定,螺栓固定或者是胶水粘结等任意一种固定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排水装置是向下打开的排水机构,井盖上表面仍是平整的,并且井盖内外表面的外圈部分都有反光涂料,从多个方面都避免了安全隐患。本排水装置的井盖表面设计了6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都设计成了格栅结构,可以有效阻隔较大的杂物;其下又安装有滤网,可以有效阻隔或导流较小的杂物,并且滤网可以在水压作用下滑动,不会造成卡滞。另外,进入本排水装置中的泥沙又可以随水流一起及时的被排出,所以本排水装置基本不会发生卡滞。
每个排水孔下端都有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排水机构,即使一个排水孔被表面杂物覆盖或堵塞,导致不能排水,还有其他的多个排水孔可以排水。所以本排水装置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出现因个别排水孔被堵塞后就整体失去排水能力的情况。由于有6个排水孔,排水量大,且不需人工操作,可及时的进行自动排水;所以,本排水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内涝积水问题。另外,本排水装置还具其他多方面的功能(见有益效果)。比如:密封作用,有积水时自动打开排水,无积水时自动关闭,起到密封防臭和防止反水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由底座1,铰链2,盖板3,三角锁4,排水机构5(6个),橡胶隔垫6组成。
其作用也是增加底座的强度。外部加强筋101和内部加强筋102 在增加了底座抗压强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底座的总体重量;在应用角度方面既减少了材料及使用成本,又减轻了施工时的劳动强度。
盖板3包含:排水孔301(6个),正面反光区302,标志识别区 303,背面反光区304,加强筋305。其中,6个排水孔301均匀的分布在盖板3上,其作用是增大排水能力;每个排水孔都含有排水格栅,其作用是排水时能阻隔较大的杂物。
正面反光区302和背面反光区304均喷涂有红色反光涂料,其作用是当需要打开井盖时,即使是在有积水覆盖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反光涂料反射手电筒光源,迅速且准备的找到下水井盖的位置。另外,当遇到夜间维护作业时,打开盖板后,盖板3几乎处于竖直状态(如图 2所示);可以从盖板3的正面和背面的反光涂料清楚的看到盖板处于打开状态,起到了警示和提醒作用。
标志识别区303内可以标识雨水或污水等字样,易于识别。盖板加强筋305,铸造在盖板3的内表面,其作用是增加盖板的整体抗压能力。
排水机构5包含:中心杆501,滤网502,滤网支架503,支撑套504,弹簧505,固定导向销506,密封条507,储水盒508,锥形弹簧509,固定块510,中心滑动导管511,排水孔512。
其中,中心杆501位于排水孔301的正下方,中心杆501通过其顶端的螺纹固定在盖板3的内表面上,中心杆501的作用是:为其他安装部件提供固定或导向作用(如图3所示)。
滤网502和滤网支架503的中心均开孔,均安装在支撑套504的外圆柱面上。在较大的水压作用下或在维护人员的操作下,滤网502 和滤网支架503可以沿支撑套504向下运动,在外力解除后又可在弹簧505的作用下进行复位。
支撑套504通过内部螺纹安装在中心杆501上,其上端面紧贴盖板3的内表面。支撑套504的外圆柱面可以为滤网502和滤网支架 503提供滑动支撑的作用,支撑套504的内圆柱面可以为储水盒508 的中心滑动导管511提供滑动支撑作用。并且支撑套504(外部套管)位于中心滑动导管511(内部套管)的正上方,且内外叠加,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泥沙进入中心滑动导管511中造成堵塞或卡滞。
固定导向销506的横杆部分固定在支撑套504的外圆柱面上,竖杆部分则穿过储水盒508的排水孔512,竖杆部分还包含大头端和小头端。其中,大头端在储水盒508储水阶段时起到堵住排水孔的作用,小头端则在全过程中起滑动导向的作用。
密封条507安装在储水盒508的上边缘,当储水盒508在底部锥形弹簧509的作用下,迫使密封条507压住滤网502后与盖板3的内表面贴合,起到密封的作用。
工作原理:
在非排水状态时,排水机构5的位置如图4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1.储水盒508在底部锥形弹簧509的作用下,迫使密封条507压住滤网502后与盖板3的内表面贴合,密封条507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储水盒508底部的排水孔512与固定导向销506竖杆部分的渐变段相对且贴合,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这两处的密封作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a.密封防臭,防止下水道的气味散发出来;b.防止反水,防止污水通过井盖反水到地面,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2.滤网502与盖板3的内表面贴合,可以起到阻隔杂物进入到排水格栅下端的排水机构5内,不会造成堵塞或卡滞。另外,还可以防止行人的小件物品不慎掉进下水井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常见的硬币、钥匙、戒指、项链、以及银行卡或身份证等)。
在排水状态时,排水机构的位置如图5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1.当存在积水时,积水可通过盖板3表面的6个排水孔301进行排水,过程如下:
a.积水到达排水孔301后,较大的杂物被排水孔301的排水格栅阻隔。若某个排水孔被树叶或塑料袋类的杂物堵塞后,还可由其他的排水孔进行排水,这也是具有6个排水孔的优势之处;从而可避免常规的下水井盖由于排水孔少,一旦被堵塞后就很容易失去排水功能的问题。
b.进入排水格栅的积水中若含有较小的杂物(如砂石、石子等) 则会被滤网502阻隔,或经滤网502的导向斜面流入下水井中(如图 6所示),不会进入储水盒508中。
c.积水通过滤网502后进入到储水盒508中,并打开储水盒508,进行排水。以单个排水机构5为例,随着排水孔301下方的储水盒 508中的水量增多,储水盒508的重量增加。当储水盒508的总重量超过下端锥形弹簧509的支撑力时,锥形弹簧509被压缩,储水盒 508沿着中心杆501向下运动,储水盒508的上边缘密封条507(包含滤网502)与盖板3的内表面脱离,储水盒508打开并开始排水。直到储水盒508内的水装满,锥形弹簧509也被压缩至最底部,此时储水盒508的排水口开度达到最大,可进行最大量的排水。由于盖板 3上有6个这样的排水机构5,因此,该下水井盖的排水能力为6个排水孔的排水量总和。
d.一旦储水盒508打开后,其底部的排水孔512与固定导向销 506的大头端就脱开,并滑向固定导向销506的小头端,储水盒508 底部的排水孔512也就开始排水。但由于储水盒508底部的排水孔 512的孔径较小,相对于储水盒508上端的进水量而言,进水量远大于排水量。所以在此排水期间,储水盒508一直都能保持盛满水的状态,也就能一直处于最低位置,保持最大的排水状态。另外,由于储水盒508的底部为锥形,且排水孔512处于锥形面的最低位置。因此,随积水一起通过滤网502后进入到储水盒508内的细泥沙,最终也会随积水一起通过排水孔512排出储水盒508。每个储水盒508的底部包含2个排水孔512,只要储水盒508发生上下运动时,排水孔512 就会与始终穿过该排水孔的固定导向销506的小头端发生相对运动。所以,排水孔512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
e.当存在大量积水并形成一定的水压时,滤网502会随滤网支架 503一起向下移动,将滤网502与排水孔格栅之间的间隙拉大(如图 5所示),从而减小因较小杂物形成堵塞的可能,并保障最大量的排水能力。随着积水的减少,水压也会减小,滤网502及滤网支架503 在弹簧505的作用力下,将恢复至最初状态。
f.随着积水的进一步减少,进入到排水孔301的进水量也会减少。由于储水盒508底部的排水孔512一直在排水,当储水盒508的总重量小于下端锥形弹簧509的支撑力时,在锥形弹簧509的作用力下,储水盒508会向上运动,达到另一个平衡位置,排水口的开度也会减小。直到无积水进入储水盒508时,由于上端没有进水量,下端排水孔512会将储水盒508内的水排尽,空的储水盒508在下端锥形弹簧509的作用力下将恢复至最初的关闭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水机构包含中心杆(501),中心杆(50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0);
在固定块(510)上布置有锥形弹簧(509);
锥形弹簧(509)上方顶着储水盒(508),储水盒(508)中部包含一中心滑动导管(511),中心滑动导管(511)沿着围绕中部的中心杆(501)上下滑动,储水盒(508)下方包含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下方的部分穿过该排水孔(512),固定导向销(506)的上方的直径比下方的直径大,固定导向销(506)固定连接着支撑套(504),支撑套(504)上方固定连接着滤网支架(503),滤网支架(503)上包含多个孔,在滤网支架(503)上方布置有弧形的滤网(502);滤网支架(503)和弧形的滤网(502)能顺着中心杆(501)下滑;
在固定导向销(506)上方布置有围绕中心杆的弹簧(505),弹簧(505)上方抵住滤网支架(5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导向销(506)的上方的直径段和下方的直径段之间包含渐变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杆(501)上方为螺纹段。
4.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盖板上包含一个以上的排水孔(301),在排水孔(301)的下方安装着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5.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与盖板(3)通过铰链(2)连接,盖板(3)可以绕铰链(2)转动实现盖板(3)的打开和关闭功能;盖板(3)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三角锁(4),底座(1)与盖板(3)能够通过三角锁(4)锁紧,能够实现盖板(3)的防盗和防止随意开启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底座(1)包含外部加强筋(101)、内部加强筋(102)、和U型槽孔(103);外部加强筋(101)、内部加强筋(102)、和U型槽孔(103)三者分别铸造在底座(1)上;其中,外部加强筋(101)共八个,外部加强筋(101)为三角形状,八个外部加强筋(101)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外圆柱面和底面垂直相交处;内部加强筋(102)共八个,呈长方体形状,内部加强筋(102)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内圆柱面上,内部加强筋(102)位于盖板支撑台阶面的正下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底座(1)与盖板(3)的盖板支撑台阶面之间安装有橡胶隔垫(6),橡胶隔垫(6)作用是减震降噪;
U型槽孔(103)共16个,U型槽孔(103)为U型环条形状,U型槽孔(103)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底面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正面反光区(302)和背面反光区(304)均喷涂有红色反光涂料;
标志识别区(303)内可以标识雨水或污水字样;盖板加强筋(305)铸造在盖板(3)的内表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其特征在于,
储水盒(508)在底部锥形弹簧(509)的作用下迫使密封条(507)压住滤网(502)后与盖板(3)的内表面贴合,密封条(507)起到密封的作用;储水盒(508)底部的排水孔(512)与固定导向销(506)竖杆部分的渐变段相对且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04871.5U CN217924030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04871.5U CN217924030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24030U true CN217924030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8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04871.5U Active CN217924030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24030U (zh) |
-
2022
- 2022-07-14 CN CN202221804871.5U patent/CN2179240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55766B1 (en) | System for filtering stormwater-carried debris flowing through a gutter inlet into a catch basin | |
US7467911B2 (en) | Storm drain basin gate system | |
KR102262405B1 (ko) | 우수 배수구의 악취 차단장치 | |
US7300574B1 (en) | System for filtering stormwater-carried debris flowing through a gutter inlet into a catch basin | |
KR101295818B1 (ko) | 잡물 유입방지용 맨홀덮개 | |
KR100935102B1 (ko) | 하수구의 악취 및 역류 차단장치 | |
CN109797836A (zh) | 一种防堵塞式地漏 | |
CN107922215A (zh) | 包括入口和至少两个出口的过滤装置 | |
CN217924030U (zh) | 可自排水的下水井盖装置和盖板和双弹簧自调整下水结构 | |
CN110468881B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防坠落井盖 | |
KR101067610B1 (ko) | 힌지형 승강구조를 가지는 이중맨홀뚜껑 | |
US11180380B2 (en) | Inlet filter and method of use | |
CN211773906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井盖 | |
CN208072126U (zh) | 一种高速公路路肩排水装置 | |
CN211228802U (zh) | 具有防堵功能的下水道井盖 | |
CN108412014A (zh) | 一种快装及防堵下水道 | |
KR100807744B1 (ko) | 하수구와 배수홀의 연결구조 | |
KR100591741B1 (ko) | 하수관의 역류방지를 위한 구조 | |
KR100336314B1 (ko) | 악취 및 역류 방지용 집수받이 | |
CN208137102U (zh) |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雨水囗防臭井箅 | |
KR101305971B1 (ko) | 하수구용 배수장치 | |
JP3286267B2 (ja) | 排水溝用自洗装置 | |
CN208668582U (zh) | 一种市政排水井盖 | |
KR100741695B1 (ko) | 하수도 집수정의 악취차단장치 | |
KR101950599B1 (ko) | 오수 역류 방지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