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7747U -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 Google Patents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7747U
CN217917747U CN202221454758.9U CN202221454758U CN217917747U CN 217917747 U CN217917747 U CN 217917747U CN 202221454758 U CN202221454758 U CN 202221454758U CN 217917747 U CN217917747 U CN 21791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arriage
compartment
vehicle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4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4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7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该车厢内胆包括主体和制冷组件,其中,主体用于放置在无人配送车的厢体内,主体能够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相适配,主体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腔,制冷组件位于容纳腔内。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制冷组件,能够对货物进行保温制冷,从而避免需低温保存的货物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腐败变质的情况,使得无人配送车在配送货物的途中,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货物的品质,提升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服务质量。并且,主体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相适配,能够使车厢内胆与厢体的配合度更好,从而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提升车厢内胆的隔热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背景技术
夏天外界气温较高,很多货物在运输途中需要进行低温保存,例如:速冻食品、生鲜食品、巧克力、冰激凌、蛋糕、蔬菜及鲜花等等。由于无人配送车内没有能够保温制冷的装置,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货物在运输途中很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货物的品质降低,有些生鲜类还可能腐烂变质,降低了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服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能够提升无人配送车的制冷保温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所述车厢内胆包括:
主体,用于放置在无人配送车的厢体内,所述主体能够与所述无人配送车的厢体相适配,所述主体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腔;
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制冷件,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制冷件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侧部和包围部,所述制冷组件与所述底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包围部的顶部设置有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用于与所述厢体顶部的第一凹陷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所述侧部和所述包围部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连接所述包围部和所述侧部,并相对于所述侧部倾斜,所述倾斜部用于与所述厢体侧面的第二凹陷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厢内胆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侧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所述主体包括隔热层、保温层和外罩层,所述隔热层围成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外罩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外罩层均为柔性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侧部和包围部,所述侧部还包括支撑层,沿所述侧部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外罩层之间;所述侧部与所述包围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侧部与所述包围部拉链连接或粘贴连接或纽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能够与所述厢体的内侧壁抵接,或者,所述主体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与所述厢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具有开口,所述车厢内胆还包括门帘,所述门帘一端与所述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门帘能够开启或封堵所述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还设置有可视窗。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配送车,所述无人配送车包括:
车厢内胆,所述车厢内胆为以上所述的车厢内胆;
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厢体,所述车厢内胆容纳于所述厢体内,并与所述厢体相适配。
本申请中,无人配送车在运送一些需低温保存的货物,例如速冻食品、生鲜食品、巧克力、冰激凌、蛋糕、蔬菜及鲜花等物品时,可以将待配送的货物放入容纳腔内,制冷组件能够向外释放冷气,对容纳腔内的环境进行降温,使得容纳腔内的货物能够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从而使车厢内胆达到制冷保鲜的效果。另外,车厢内胆在使用时,内部是一个密封的环境,主体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外界高温环境对容纳腔内货物的影响,同时避免容纳腔内的冷气散出,从而使车厢内胆达到保温的效果。主体能够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相适配,使得车厢内胆的尺寸更加贴合无人配送车的厢体尺寸,提高车厢内胆与厢体的配合度,从而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避免厢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提升车厢内胆的隔热保温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厢内胆,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制冷组件,能够对货物进行保温制冷,从而避免需低温保存的货物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腐败变质的情况,使得无人配送车在配送货物的途中,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货物的品质,提升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服务质量。并且,主体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相适配,能够使车厢内胆与厢体的配合度更好,从而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提升车厢内胆的隔热保温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车厢内胆与厢体的装配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车厢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3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沿C-C′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2在另一视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在另一视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主体沿A-A′向的局部截面图;
图12为图6中侧部沿B-B′向的局部截面图;
图13为图2中的车厢内胆在门帘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
1a-隔热层;
1b-保温层;
1c-外罩层;
11-容纳腔;
12-底部;
13-侧部;
13a-支撑层;
14-包围部;
141-凹陷区域;
15-开口;
16-可视窗;
17-倾斜部;
2-制冷组件;
21-安装座;
211-安装槽;
22-制冷件;
3-门帘;
4-厢体;
41-第一凹陷部;
42-第二凹陷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如图1所示,通常放置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内,用于为无人配送车内的货物提供保温制冷功能,可用于仓储、物流运输等领域。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车厢内胆包括主体1和制冷组件2,其中,主体1能够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相适配,主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腔11,制冷组件2位于容纳腔11内。
无人配送车在运送一些需低温保存的货物,例如速冻食品、生鲜食品、巧克力、冰激凌、蛋糕、蔬菜及鲜花等物品时,可以将待配送的货物放入容纳腔11内,制冷组件2能够向外释放冷气,对容纳腔11内的环境进行降温,使得容纳腔11内的货物能够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从而使车厢内胆达到制冷保鲜的效果。另外,如图1所示,车厢内胆在使用时,内部是一个密封的环境,主体1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外界高温环境对容纳腔11内货物的影响,同时避免容纳腔11内的冷气散出,从而使车厢内胆达到保温的效果。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主体1能够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相适配,使得车厢内胆的尺寸更加贴合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尺寸,提高车厢内胆与厢体4的配合度,从而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避免厢体4内部的温度过高,提升车厢内胆的隔热保温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厢内胆,通过在容纳腔11内设置制冷组件2,能够对货物进行保温制冷,从而避免需低温保存的货物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腐败变质的情况,使得无人配送车在配送货物的途中,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货物的品质,提升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服务质量。并且,主体1与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相适配,能够使车厢内胆与厢体4的配合度更好,从而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提升车厢内胆的隔热保温效果。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制冷组件2包括安装座21和制冷件22,其中,安装座21安装于主体1,安装座21朝向容纳腔1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11,制冷件22放置于安装槽211内。
本实施例中,制冷件22用于释放冷气,当货物放置在容纳腔11内时,制冷件22能够对容纳腔11内的货品进行制冷,达到保鲜效果。制冷件22通过安装槽211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座21,结构简单且便于更换,如果安装座21或制冷件22中的一者发生损坏,可以仅更换损坏的一方,维护成本较低。如图4所示,安装座21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槽211,根据货物的所需温度,决定制冷件22的数量,使得制冷组件2的使用更加灵活。
其中,安装座21的材料为泡沫塑料,具体可以为聚丙烯(ExpandedPolypropylene,EPP)泡沫板、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泡沫板或聚乙烯(Expanded Polyethylene,EPE)泡沫板等等,本实施例选用发泡聚丙烯泡沫板,其具有无毒无害、质量较轻、价格低廉等优点,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节省车厢内胆的制造成本;制冷件22可以选用市面上的成品冰板,成本较低且可以重复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制冷件22选用尺寸为320mm×260mm×15mm、质量为2.5Kg的冰板,能够在密封环境中提供6~8小时的制冷效果,另外,也可以选用干冰或生物冰袋等制冷产品。
另外,本实施例对安装槽21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需保证安装槽211的形状尺寸与制冷件22相匹配,使得制冷件22能够安装在安装座21上,且制冷件22不会在无人配送车的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或从安装座21上掉落即可。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主体1包括围成容纳腔11的底部12、侧部13和包围部14,制冷组件2与底部12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一个底部12、两个侧部13和一个包围部14,以上几个部位共同围成容纳腔11,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5,制冷组件2与底部12相连接,安装座21能够隔绝冷气,避免制冷件22的冷气导致底部12的外壁温度过低而结冰,从而减少对无人配送车内其他结构的影响。制冷组件2与底部12可快速拆卸,便于更换,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车厢内胆无需保温制冷功能时,可以将制冷组件2从容纳腔11内取出,节省了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成本。
如图5所示,安装座21可以设置为由两个模块组成的分体式结构,方便将安装座21放入容纳腔11内,提高了制冷组件2与底部12的组装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1能够与厢体4的内侧壁抵接,或者,主体1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能够与厢体4可拆卸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主体1的侧部13能够与厢体4的内侧壁抵接,且主体1的底部12能够与厢体4的底壁抵接,使得车厢内胆与厢体4更加贴合,更好地隔绝外界高温,进一步提升了无人配送车的保温效果。由于车厢内胆的整体结构尺寸与厢体4的内部尺寸相吻合,可以直接与现有的无人配送车搭配使用,无需对厢体4结构进行改造,还能够节省无人配送车的改造成本。另外,还可以在主体1上设置连接部(图中未示出),车厢内胆通过该连接部与厢体4可拆卸地连接,不需要使用车厢内胆时,可以直接将车厢内胆折叠后放置于厢体4内,或是直接将车厢内胆从厢体4内拿出,从而节省厢体4内部空间,便于无人配送车一次性运输更多的货物,提高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效率。
进一步地,请共同参照图9和图10,包围部14的顶部设置有凹陷区域141,凹陷区域141用于与厢体4顶部的第一凹陷部41配合。
本实施例中,厢体4的顶部设置有朝向其内部凹陷的第一凹陷部41,用于避让无人配送车的车体上的其他结构,便于厢体4与车体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包围部14的顶部靠近第一凹陷部41的部位设置有朝向容纳腔11内凹陷的凹陷区域141,该凹陷区域141的结构尺寸与第一凹陷部41相近,使得凹陷区域141能够与第一凹陷部41相配合,便于主体1的外顶壁更加贴合厢体4的内顶壁,从而提高车厢内胆与厢体4的适配性,还能够充分利用厢体4的内部空间,提高了车厢内胆的货物容量。
更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9和图10,主体1设置有与底部12、侧部13和包围部14围成容纳腔11的倾斜部17,倾斜部17连接包围部14和侧部13,并相对于侧部13倾斜,倾斜部17用于与厢体4侧面的第二凹陷部42配合。
本实施例中,厢体4的侧面还设置有朝向其内部凹陷的第二凹陷部42,如图14所示,主体1靠近第二凹陷部42的部位设置有倾斜部17,倾斜部17与第二凹陷部42相配合,倾斜部17的至少部分能够与第二凹陷部42的内壁相贴合,以使主体1的外侧壁更加贴合厢体4侧面的内侧壁,进一步提高了车厢内胆与厢体4的适配性,使得车厢内胆能够与厢体4稳定连接,避免车厢内胆在厢体4内随意滑动,减小了内部货物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的风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车厢内胆还包括支撑板,支撑位板于容纳腔11内,并与侧部1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主体1在使用时的支撑力,便于更好地放置货物,还可以在容纳腔11内设置支撑板(图中未示出)。当折叠放置的主体1完全打开时,将支撑板与侧部13连接,支撑板与侧部13的形状尺寸一致,能够增强侧部13的结构强度,提升侧部13的支撑力,从而避免包围部14朝向底部12塌陷,保障了车厢内胆的正常使用。并且,支撑板与侧部13可拆卸连接,支撑板拆下后,主体1还能够折叠收纳,节省空间。
其中,本申请对支撑板的材料不做限制,支撑板可以选用塑料、木板或硬性泡沫板等成本较低的材料制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沿主体1的厚度方向,主体1包括隔热层1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隔热层1a围成容纳腔11的至少部分,保温层1b位于隔热层1a与外罩层1c之间。
本实施例中,沿主体1的厚度方向,即沿容纳腔11朝向外界的方向,主体1包括隔热层1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其中,隔热层1a围成容纳腔11的至少部分,能够减少容纳腔11与车厢内胆外的热量交换,提高车厢内胆的隔热效果;外罩层1c位于主体1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用于与外界接触,保护容纳腔11内的货物不受外界磕碰;保温层1b位于隔热层1a与外罩层1c之间,能够防止容纳腔11内的冷气散出,提高车厢内胆的保温效果。
具体地,隔热层1a的材质可以选用铝箔或锡箔等隔热材料,本实施中的隔热层1a为铝箔材质,能够利用材料表面的辐射特性达到绝热效果,铝箔材质几乎不吸收入射到它上面的热量,而且本身向外辐射热量的能力也很小,同时,铝箔材质便于清洁,不必担心货物包装上的油污在容纳腔11内留下痕迹;保温层1b的材质可以选用聚乙烯泡棉、聚丙烯泡棉或聚氨酯泡棉等等,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1b为聚乙烯泡棉,其保温效果更好,且价格较为低廉;外罩层1c的材质可以选用牛津布、尼龙布或帆布等等,本实施例中的外罩层1c为牛津布材质,其具有耐脏耐磨的特点,能够提高主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隔热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厢内胆的保温能力。
进一步地,隔热层1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均为柔性材质。
本实施例中,隔热层1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均为柔性材质,使得主体1整体具有较高的柔软度,便于主体1进行折叠,当无人配送车不需要使用车厢内胆时,可以将主体1折叠起来,便于收纳,节省空间,也利于多个车厢内胆在仓库内批量码放。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围成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12、侧部13和包围部14,如图12所示,侧部13还包括支撑层13a,沿侧部13的厚度方向,支撑层13a位于隔热层1a与外罩层1c之间,侧部13与包围部14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沿侧部13的厚度方向,即沿容纳腔11朝向外界的方向,侧部13包括隔热层1a、支撑层13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通过在侧部13加设支撑层13a,能够增强侧部13的结构强度,提升侧部13的支撑力,从而避免包围部14朝向底部12塌陷,保障了车厢内胆的正常使用。此时,侧部13的硬度较高,为了便于主体1的折叠收纳,可以将侧部13与包围部14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当不需要车厢内胆进行保温制冷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侧部13与包围部14分离,侧部13可以朝向底部12进行折叠,包围部14由于没有支撑结构,也可以随意折叠,从而实现车厢内胆的折叠收纳。
其中,支撑层13a为中空板结构,支撑力较强且重量较轻。
具体地,侧部13与包围部14拉链连接或粘贴连接或纽扣连接。
本实施中,侧部13与包围部14通过拉链连接、粘贴连接或纽扣连接的连接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本申请选用拉链连接的方式,相比于粘贴连接和纽扣连接,拉链连接的可靠性更高,使得侧部13与包围部14在车厢内胆的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分离,从而保证侧部13的支撑效果避免包围部14向底部12塌陷。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主体1具有开口15,车厢内胆还包括门帘3,门帘3一端与开口15的侧壁连接,门帘3能够开启或封堵开口15。
本实施例中,开口15用于放入和拿取货物,门帘3的一端与开口15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余侧边与开口15的侧壁通过拉链连接、魔术贴连接或纽扣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当顾客取货时,只需将门帘3打开,就能够将手伸入容纳腔11内拿取所需货物,取货完成后,顾客可以将门帘3放下(如图2所示),关闭开口15,使容纳腔11保持密封,避免内部冷气散出,从而提高车厢内胆的密封性,保证保温制冷功能的正常使用。本申请选用魔术贴连接的方式,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魔术贴的密封效果更好,避免门帘3与开口15的侧壁的连接处留有缝隙,同时,魔术贴在使用时更加方便,顾客仅凭单手也可以将门帘3打开或关闭。
如图13所示,门帘3可以采用上掀式的开启方式,相比于左右开合的结构,上掀式的门帘3在开关时更便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体1还设置有可视窗16。
无人配送车在配送时,需要顾客自行拿取货物,为了避免顾客拿错或多拿、漏拿货物,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通常设置有摄像头,用于监控车厢内货物情况,为了使工作人员更方便地观察容纳腔11内的货物,可以在主体1上设置可视窗16,这样,无需打开主体1就能够实时监控容纳腔11内的货物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可视窗16可以使用透明塑料材质,与主体1密封连接,保证摄像头从主体1的外部拍摄能够看清楚容纳腔11内的情况,并且,不会影响车厢内胆的保温制冷效果。
本实施例对可视窗16的具体尺寸和形状不做限制,可视窗16的尺寸可以根据其在主体1上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主体1的具体尺寸相应地调整,并且,可视窗16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等等。可视窗16的位置也不做限制,可以设置在包围部14或侧部13,保证监控能够拍摄到容纳腔11的内部情况即可。如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所示,可视窗16可以设置在与开口15相对的一侧,或者,可视窗16也可以直接设置于门帘3上,即可视窗16可以与开口15位于同一位置,顾客在打开门帘3拿取货物时能够提前观察到货物的位置,提高了拿取货物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配送车,用于为顾客配送货物,该无人配送车包括以上各实施例所述的车厢内胆和车厢,其中,车厢包括厢体4,车厢内胆容纳于该厢体4内,并与厢体4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需要低温保存的货物通过开口15放入容纳腔11内,由制冷组件2对货物进行保温制冷,当无人配送车行驶至目的地时,顾客可以通过开口15将所需的货物拿出,保障了货物在配送途中的品质不受高温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车厢内胆无需保温制冷功能时,可以将制冷组件2从容纳腔11内取出,将货物直接放置于车厢内胆的底部12,还能够节省无人配送车的配送成本。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胆包括:
主体(1),用于放置在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内,所述主体(1)能够与所述无人配送车的厢体(4)相适配,所述主体(1)设置有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腔(11);
制冷组件(2),所述制冷组件(2)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2)包括安装座(21)和制冷件(22),所述安装座(21)安装于所述主体(1),所述安装座(21)朝向所述容纳腔(1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11),所述制冷件(22)放置于所述安装槽(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围成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12)、侧部(13)和包围部(14),所述制冷组件(2)与所述底部(1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部(14)的顶部设置有凹陷区域(141),所述凹陷区域(141)用于与所述厢体(4)顶部的第一凹陷部(4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设置有与所述底部(12)、所述侧部(13)和所述包围部(14)围成所述容纳腔(11)的倾斜部(17),所述倾斜部(17)连接所述包围部(14)和所述侧部(13),并相对于所述侧部(13)倾斜,所述倾斜部(17)用于与所述厢体(4)侧面的第二凹陷部(42)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胆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并与所述侧部(1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体(1)的厚度方向,所述主体(1)包括隔热层(1a)、保温层(1b)和外罩层(1c),所述隔热层(1a)围成所述容纳腔(11)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1b)位于所述隔热层(1a)与所述外罩层(1c)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a)、所述保温层(1b)和所述外罩层(1c)均为柔性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围成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12)、侧部(13)和包围部(14),所述侧部(13)还包括支撑层(13a),沿所述侧部(13)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层(13a)位于所述隔热层(1a)与所述外罩层(1c)之间;
所述侧部(13)与所述包围部(14)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13)与所述包围部(14)拉链连接或粘贴连接或纽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能够与所述厢体(4)的内侧壁抵接,或者,所述主体(1)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与所述厢体(4)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具有开口(15),所述车厢内胆还包括门帘(3),所述门帘(3)一端与所述开口(15)的侧壁连接,所述门帘(3)能够开启或封堵所述开口(15)。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设置有可视窗(16)。
14.一种无人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配送车包括:
车厢内胆,所述车厢内胆为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内胆;
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厢体(4),所述车厢内胆容纳于所述厢体(4)内,并与所述厢体(4)相适配。
CN202221454758.9U 2022-06-10 2022-06-10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Active CN21791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758.9U CN217917747U (zh) 2022-06-10 2022-06-10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758.9U CN217917747U (zh) 2022-06-10 2022-06-10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7747U true CN217917747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4758.9U Active CN217917747U (zh) 2022-06-10 2022-06-10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7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5938A1 (en) Hybri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nd/or stor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aterials
US8424319B2 (en)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A2353450C (en) Portable container for refrigerated or frozen goods
US8875934B2 (en) Heavy duty cooler
US7975504B2 (en)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26646A (en) Thermal storage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1415622A (zh) 运送冷却货物的容器
US7066347B2 (en) One piece transparent cooler
US20170115045A1 (en) Portable Insulated Container
US20070044502A1 (en) Thermopanel, insulated container with thermopane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4878896B2 (ja) 断熱容器
CN217917747U (zh) 无人配送车的车厢内胆及无人配送车
CN21164322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恒温冷藏配送设备
JPH09280718A (ja) 冷却貯蔵庫
KR200430978Y1 (ko) 냉동 및 냉장 물품의 보관과 운반용 박스
CN215591531U (zh) 一种冷链物流箱
JPH11344277A (ja) 保冷温容器
JP3044783U (ja) 保冷剤連続収納室クロスシート
GB2570907A (en) Storage container and system
CN217995273U (zh) 一种冷链运输箱
JP3103332U (ja) 保冷型コンテナ
CN217779495U (zh) 一种保温箱的支架和保温箱
KR102349864B1 (ko) 피씨엠 모듈 및 그 피씨엠 모듈을 이용하여 서로 다른 온도대역을 갖는 물품의 동시 수용이 가능한 보냉 패키징
JPH027796Y2 (zh)
JP2010173734A (ja) 保冷容器及び輸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