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2606U -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12606U CN217912606U CN202222114610.7U CN202222114610U CN217912606U CN 217912606 U CN217912606 U CN 217912606U CN 202222114610 U CN202222114610 U CN 202222114610U CN 217912606 U CN217912606 U CN 2179126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cover
- covered wire
- pressing block
- rubber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线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线折弯治具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压合皮线使得皮线形成多台阶折弯;底座包括底座本体、第一固定块和下压块,第一固定块和下压块固定在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下压块的表面设有第一台阶面,待折弯的皮线铺设于第一固定块和下压块的上表面;上盖包括上盖本体、上压块、第一弹性件和活动轴,活动轴的顶端与上盖本体滑动连接,底端固定连接上压块,第一弹性件的两端止抵于上盖本体和上压块之间;下压块和上压块分别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上压块依次与多个下压块相抵接并压接皮线以在多个第一台阶面处形成多个折弯。本实用新型实现一次压合操作形成皮线的多个折弯,压合质量好,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线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背景技术
在摄像头技术领域中,摄像机模组的皮线需要设置折弯结构以便于组装。皮线折弯通常采用上下压合设备,一次上下压合实现皮线的一次折弯。当皮线需要多个折弯时,需要多次压合皮线,工序复杂,成品率低。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复杂的多台阶折弯的皮线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以解决皮线的多台阶折弯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压合皮线使得所述皮线形成多台阶折弯;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第一固定块和下压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下压块固定在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下压块的表面设有第一台阶面,待折弯的所述皮线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下压块的上表面;
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本体、上压块、第一弹性件和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顶端穿设所述上盖本体并与所述上盖本体滑动连接,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止抵于所述上盖本体和所述上压块之间;
所述下压块和所述上压块分别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上盖本体朝向所述底座本体移动并压合时,多个所述上压块依次与多个所述下压块相抵接并压接所述皮线以在多个所述下压块的所述第一台阶面处形成多个所述折弯。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两个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柱分设于所述皮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底座本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下压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真空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真空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另一端连接真空吸附装置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吸附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所述皮线。
可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应设置,当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压接时,所述第二固定块压接在所述皮线表面以固定所述皮线。
可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上盖本体上,所述活动轴穿设所述直线轴承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于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上压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轴上,所述弹簧的内径等于所述活动轴的外径,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直线轴承的外径。
可选地,每个所述上压块连接两个所述活动轴,两个所述活动轴分设于所述皮线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上盖本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上压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多个所述上压块的压接面的端面设有高度差。
可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皮线折弯治具,通过在底座设置多个下压块,在上盖设置多个上压块,在上下压合时,上压块与下压块压接皮线,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多个上压块依次压接多个下压块,实现一次压合操作,在下压块的第一台阶面上形成皮线的多个折弯,压合质量好,成品率高,且折弯制造的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底座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第一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第二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上盖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中第一上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的俯视图;
图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线折弯治具的压合皮线过程示意图。
图中:
100、皮线;
1、底座;11、底座本体;111、第一限位柱;12、第一固定块;121、方形槽;122、第二通孔;13、下压块;131、第一下压块;132、第二下压块;133、第一台阶面;14、定位柱;15、第一安装槽;151、第一通孔;152、第二限位柱;16、真空腔;161、顶丝;
2、上盖;21、上盖本体;211、第一限位孔;22、上压块;221、第一上压块;222、第二上压块;223、第二台阶面;23、第一弹性件;24、活动轴;25、第二固定块;26、直线轴承;261、轴承盖;27、连接件;28、第二安装槽;29、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线折弯治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上盖2,皮线100设于底座1和上盖2之间,底座1和上盖2压合皮线100使得皮线100形成多台阶折弯。
如图2-图7,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固定在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下压块13的表面设有第一台阶面133,待折弯的皮线100铺设于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的上表面;上盖2包括上盖本体21、上压块22、第一弹性件23和活动轴24,活动轴24的顶端穿设上盖本体21并与上盖本体21滑动连接,底端固定连接上压块22,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止抵于上盖本体21和上压块22之间;下压块13和上压块22分别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当上盖本体21朝向底座本体11移动并压合时,多个上压块22依次与多个下压块13相抵接并压接皮线100以在多个下压块13的第一台阶面133处形成多个折弯。
如图2,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均固定在底座本体11的中间位置,底座本体11的两端为与上盖本体21配合的支撑面,当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的支撑面贴合压紧时,压合结束,皮线100上形成多个折弯形状。在压合之前,需要对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进行定位,以便于将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分别对应安装固定在压合设备上。如图2和图3,底座本体11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柱111,第一限位柱111间隔设置在底座本体11的表面并突出于底座本体11的表面设置,第一限位柱11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本体11上,与之相应的,上盖本体21上设有第一限位孔211,第一限位孔211与第一限位柱111定位配合实现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的初始安装定位。
本实施例以底座本体11上设有两个下压块13和上盖本体21设有两个上压块22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在皮线100上一次压合得到两个折弯形状。当需要得到更多折弯形状时,只需要再相应增加下压块13和上压块22即可。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下压块13分别为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上分别设有第一台阶面133,第一下压块131上的第一台阶面133的位置根据折弯位置设计需要进行设定,第一台阶面133的台阶高度等于需要加工的皮线100的折弯高度。如图6,两个上压块22分别为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分别与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上压块221与第一下压块131压合时得到第一个折弯形状,当第二上压块222与第二下压块132压合时得到第二个折弯形状。在压合时,由于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均与上盖本体2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3,因此在第一上压块221压接第一下压块131时,第一上压块221带动与之连接的活动轴24向上滑动进而压缩第一弹性件23,皮线100在弹力作用下开始折弯;同样,第二上压块222在与之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3的作用下压接皮线100使之折弯,通过设置与两个上压块222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3的弹力大小,就可以控制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的压合力的大小,进而对折弯的次序进行控制,实现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的依次压接折弯,利于提高折弯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皮线折弯治具,通过在底座本体11设置多个下压块13,在上盖本21设置多个上压块22,在上下压合时,下压块13与上压块22压接皮线100,在第一弹性件23的作用下,多个上压块22依次压接多个下压块13,实现一次压合操作,在下压块13的第一台阶面133上形成皮线100的多个折弯,压合质量好,成品率高,且折弯制造的效率高。
可选地,底座1还包括定位柱14,定位柱14设有多个,多个定位柱14两个一组,每组的两个定位柱14分设于皮线100的两侧以限位。
如图2-图4所示,底座1包括两个定位柱14,其中一个设于底座本体11上,通过螺钉连接;另一个设于第一下压块131上,螺钉连接。定位柱14具有圆锥导向头用于在压合过程中与上盖本体21上的相应定位孔配合实现导向。两个定位柱14的距离根据皮线100的宽度设置,对皮线100的宽度方向的位移进行限位,避免压合过程中发生位移。根据需要,在沿皮线100的长度方向可以设置多组定位柱14,并且定位柱14设置在靠近折弯处。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皮线100的宽度,下压块13的侧面可以开设避让槽以便定位柱14能够与皮线100接触以便限位准确。
可选地,底座本体11设有第一安装槽15,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设于第一安装槽15内。
如图3所示,底座本体1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5,可以将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5内,使得底座本体11与上盖本体21的支撑面之间可以互相接触相抵。可以理解,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的顶部均低于底座本体11的表面,皮线100需要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的表面以便于压合折弯。如图2,第一固定块12具有方形槽121结构,用于限位固定皮线100的头部,方形槽121的开口处依次安装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且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的位置和形状要与皮线100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定位。优选地,在第一安装槽15的槽底,设有第二限位柱152,第二限位柱15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相应地,下压块13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二限位柱152相配合安装,对下压块13的安装进行定位,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在定位后,通过螺钉等将下压块13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5内。
可选地,底座1设有真空腔16,第一安装槽15的槽底开设第一通孔151,第一固定块12上开设第二通孔122,真空腔16的一端连通第一通孔151和第二通孔122,另一端设置真空吸附装置以吸附固定位于第一固定块12上的皮线100。
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块12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5内后,第一通孔151与第二通孔122连通,真空腔16开设在底座本体1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槽15的底部,通过在真空腔16的一端连接真空吸附装置,可以对第二通孔122处的皮线100进行吸附定位,真空腔16的一端定位后,将真空腔16采用顶丝161等密封。可以理解,为了吸附固定皮线100的头部,第一通孔122的孔径小于皮线100的宽度。
可选地,上盖2还包括第二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一固定块1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当上压块22和下压块13压接时,第二固定块25压接在皮线100表面以固定皮线100。
如图6所示,第二固定块25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固定块12的方形槽121对应设置,第二固定块25能够在压合折弯时沿方形槽121向下以便于压接在皮线100的头部,进一步对皮线100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头部翘起。可以理解,在压合过程中,第二固定块25最先与第一固定块12接触并且在上压块22压接下压块13进行折弯时要确保第一固定块25已经固定皮线100的头部。
可选地,上盖2还包括直线轴承26,直线轴承26固定在上盖本体21上,活动轴24穿设直线轴承26以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止抵于直线轴承26和上压块22。
如图6,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上分别连接于两个相互平行的活动轴24,直线轴承26固定在上盖本体21内,活动轴24的顶端通过直线轴承26以滑动连接于上盖本体21,设置每个上压块22连接两个活动轴24,两个活动轴24分设于皮线100的两侧,便于在压接时使皮线100的两侧受力均匀,提高成品率。直线轴承26利于提高活动轴24的直线度,以便于准确压接皮线100折弯。一般地,上压块22通过连接件27(如螺丝)固定在活动轴24的一端,直线轴承26通过在上盖本体21的顶端设置轴承盖261,将多个直线轴承26通过连接件27连接于轴承盖261实现定位和固定,连接件27为螺丝或螺钉等可拆卸件。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3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活动轴24上,弹簧的内径等于活动轴24的外径,弹簧的外径小于直线轴承26的外径。
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件23套设在活动轴24上,且两端能够分别止抵于上压块22和直线轴承26,通过调节直线轴承26的固定位置,可以预调节第一弹性件23的初始弹力以及上压块22的初始位置,以便于调节两个上压块22的先后压接顺序。第一弹性件23的内径与活动轴24外径相等利于确保第一弹性件23的压缩方向与活动轴24的滑动方向的一致性,进而确保上压块22的直线压接作用方向。可以理解,直线轴承26安装在上盖本体21的预设通孔中,便于安装定位。
可选地,上盖本体21设有第二安装槽28,第二固定块25和上压块22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8内,多个上压块22的压接面的端面设有高度差。
再如图6,第二固定块25和上压块22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8内,利于初始安装定位,且能够确保上盖本体21和底座本体11的槽两侧的支撑面能够完全良好贴合抵接,具有最好的平面定位效果。可以理解,第二固定块25和上压块22的压接面在压合折弯时第一弹性件23压缩使得第一固定块25和上压块22能够为安全抵接在皮线100表面且位于第二安装槽28内,折弯的作用力有第一弹性件23提供。初始时设置多个上压块22的高度差,更利于控制多个上压块22的依次压接折弯的顺序,以便于折弯可以从皮线100的头部开始依次折弯。
可选地,上盖2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9,第二弹性件2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块25和第二安装槽28的槽底。
如图6,第二弹性件29可以是弹簧或弹片等,具有第二固定块25在垂直第二安装槽28的槽深方向的弹性伸缩。在压合过程中,第二固定块25先与第一固定块12接触并压接皮线100的头部,在第二弹性件29的作用下,随着上盖本体21的持续下压,第二弹性件29持续被压缩使得第二固定块25和第一固定块12之间的压紧力增加,固定皮线100的头部,避免折弯过程发生翘曲。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皮线折弯治具的工作过程:
S1,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的初始定位和安装。
如图3-图5,底座本体11上设有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第一下压块131和第二下压块132上分别设有第一台阶面133。如图6和图7,上盖本体21上设有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二上压块222,第一上压块221的压接面具有第二台阶面223,第二台阶面223与第一下压块131上的第一台阶面133相配合压接形成皮线100的第一个折弯。第二上压块222为方形压接面与第二下压块132的第一台阶面133的下台阶面平面相配合向下压皮线100形成第二个折弯。在放入皮线100之前,先将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的支撑面结合并通过第一限位柱111定位,然后将底座本体11和上盖本体21分别固定在压合设备上。
S2,将皮线100设于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的表面,真空吸附装置吸附固定位于第一固定块12上方的皮线100的头部。
S3,上盖本体21向下朝向底座本体11向下运动,在距离底座本体11距离4mm的时候,如图9所示,第二固定块25与第一固定块12相接触,第二弹性件29长度为8.5mm,第一上压块221距离皮线100的距离为1mm,连接第一上压块221的第一弹性件23的长度为15.92mm,第二上压块222距离皮线100的距离为2mm,连接第二上压块222的第一弹性件23长度为14.92mm。
S4,上盖本体21继续向下运动1mm至上盖本体21与底座本体11的支撑面的距离为3mm的时候,如图10所示状态,连接第二固定块25的第二弹性件29压缩1mm,此时第二弹性件29长度为7.5mm;第一上压块221接触皮线100,连接第一上压块221的第一弹性件23长度不变;此时,第二上压块222距离皮线100距离为1mm,连接第二上压块222的第一弹性件23的长度不变。
S5,上盖本体21继续向下运动1mm至上盖本体21与底座本体11的支撑面的距离为2mm的时候,如图11所示状态,连接第二固定块25的第二弹性件29压缩2mm,此时第二弹性件29长度为6.5mm;第一上压块221在第一台阶面133和第二台阶面223处接触皮线100,连接第一上压块221的第一弹性件23长度压缩1mm,第一弹性件23长度此时为14.92mm;此时,第二上压块222接触皮线100m,连接第二上压块222的第一弹性件23的长度不变,仍为14.92mm。
S6,上盖本体21继续向下运动1mm至上盖本体21与底座本体11的支撑面接触,此时距离为0mm的时候,如图12所示状态,连接第二固定块25的第二弹性件29压缩4mm,此时第二弹性件29长度为4.5mm;第一上压块221和第一下压块131压接皮线100形成第一个折弯,连接第一上压块221的第一弹性件23长度压缩3mm,第一弹性件23长度此时为12.92mm;此时,第二上压块222与第二下压块132压接皮线100m形成第二个折弯,连接第二上压块222的第一弹性件23压缩2mm,长度为12.92mm。
至此,皮线100的两个折弯成型,保持一定时间后,上盖本体21随设备气缸向上运动,第一上压块221首先脱离皮线100,然后第二上压块222脱离皮线100,最后第二固定块25脱离皮线100。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线折弯治具,通过设置不同初始长度或弹性的第一弹性件23连接上压块22,以及设置具有第一台阶面133的下压块13和具有第二台阶面223的上压块22,设备一次驱动上盖本体21压接皮线100实现了皮线100上多个折弯的成型,成型效率高,工序简单,成品率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盖(2),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2)压合皮线(100)使得所述皮线(100)形成多个折弯;
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第一固定块(12)和下压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2)和所述下压块(13)固定在所述底座本体(11)的上表面,所述下压块(13)的表面设有第一台阶面(133),待折弯的所述皮线(100)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2)和所述下压块(13)的上表面;
所述上盖(2)包括上盖本体(21)、上压块(22)、第一弹性件(23)和活动轴(24),所述活动轴(24)的顶端穿设所述上盖本体(21)并与所述上盖本体(21)滑动连接,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块(22),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止抵于所述上盖本体(21)和所述上压块(22)之间;
所述下压块(13)和所述上压块(22)分别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上盖本体(21)朝向所述底座本体(11)移动并压合时,多个所述上压块(22)依次与多个所述下压块(13)相抵接并压接所述皮线(100)以在多个下压块(13)的所述第一台阶面(133)处形成多个所述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14)两个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柱(14)分设于所述皮线(10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1)设有第一安装槽(15),所述第一固定块(12)和所述下压块(1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真空腔(16),所述第一安装槽(15)的槽底开设第一通孔(151),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上开设第二通孔(122),所述真空腔(1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51)和所述第二通孔(122),另一端连接真空吸附装置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22)吸附固定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2)上的所述皮线(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包括第二固定块(25),所述第二固定块(25)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位置相对应设置,当所述上压块(22)和所述下压块(13)压接时,所述第二固定块(25)压接在所述皮线(100)表面以固定所述皮线(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包括直线轴承(26),所述直线轴承(26)固定在所述上盖本体(21)上,所述活动轴(24)穿设所述直线轴承(26)以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止抵于所述直线轴承(26)和所述上压块(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3)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轴(24)上,所述弹簧的内径等于所述活动轴(24)的外径,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直线轴承(26)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压块(22)连接两个所述活动轴(24),两个所述活动轴(24)分设于所述皮线(10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21)设有第二安装槽(28),所述第二固定块(25)和所述上压块(2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8)内,多个所述上压块(22)的压接面的端面设有高度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线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9),所述第二弹性件(2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5)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8)的槽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14610.7U CN217912606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14610.7U CN217912606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12606U true CN217912606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58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14610.7U Active CN217912606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12606U (zh) |
-
2022
- 2022-08-11 CN CN202222114610.7U patent/CN2179126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48607B2 (en) | Terminal crimp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erminal crimping electric wire, and terminal crimping electric wire | |
CN106695301A (zh) | 自适应放置角度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 | |
CN217912606U (zh) | 一种皮线折弯治具 | |
CN111940638A (zh) | 一种可调式通用元器件引线批量成型工装及成型方法 | |
CN212192899U (zh) | 一种自动压装机用管件夹具 | |
CN110576102B (zh) |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防变形冲压装置 | |
CN216937977U (zh) | 一种翻边冲压模具结构 | |
CN214768142U (zh) | 一种电力线夹冲压成型装置 | |
CN109622761A (zh) | 一种易于定位的冲压装置 | |
CN102699216B (zh) | Led与金属线路板铆接工装 | |
CN213104098U (zh) | 一种用于金属冲压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3701444U (zh) | 一种汽车电池盒成型模具 | |
CN111817107A (zh) | 一种接线端子弯曲装置及折弯方法 | |
CN217912461U (zh) | 一种上冲压成型模具 | |
CN216027717U (zh) | 一种ic折弯机构 | |
CN216828134U (zh) | 平板冲压设备 | |
KR101629355B1 (ko) | 팸너트 압착장치 | |
CN216598376U (zh) | 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 | |
CN217377982U (zh) | 一种弹簧热压工装 | |
CN212094003U (zh) | 一种用于电脑弧形边缘外壳制造的模具 | |
CN212889065U (zh) | 一种气动可调节冲压治具 | |
CN218424941U (zh) | 一种弯曲件冲压模具 | |
CN212983037U (zh) | 一种离子氮化保护工装 | |
CN212822159U (zh) | 一种连接座高效加工设备 | |
CN218399520U (zh) | 一种具有双工位联动结构的碳纤维板件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