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8835U -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8835U
CN217908835U CN202221910075.XU CN202221910075U CN217908835U CN 217908835 U CN217908835 U CN 217908835U CN 202221910075 U CN202221910075 U CN 202221910075U CN 217908835 U CN217908835 U CN 217908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b
respiration
department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00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其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9100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8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8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8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容置腔;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活塞板和弹簧,所述活塞板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板和所述筒体的右端面连接;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呈左右布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下边沿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围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子板位于所述活塞板的左方,所述第二子板的上边沿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围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子板与所述第二子板之间连接有过滤件,在经过呈S形的空气流道后,口水可被过滤件吸收,有利于避免口水污染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肺部疾病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对自身的肺功能重新进行训练。呼吸训练分为吸气训练和吐气训练两种: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须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而呼气的机制与吸气一样是因为压力差的缘故,但呼气是因为肺内压力大过大气压。吐气呼吸训练对于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有显著的帮助。
在现有的呼吸康复训练器中,人们口腔内部的口水随着气体一起进入呼吸康复训练器的内部,易污染呼吸康复训练器的内部,造成呼吸康复训练器内部细菌过多,不方便人们再次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的左端设有呈左右延伸的第一穿孔;弹性组件,弹性组件设置在容置腔内,弹性组件包括活塞板和弹簧,活塞板与筒体的内周面滑动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板和筒体的右端面连接;挡板,挡板包括呈左右布置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均位于第一穿孔与活塞板之间;第一子板的上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连接,第一子板的下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围成第一流道,第二子板的下边沿均与筒体的内周面连接,第二子板的上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围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之间连接有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呈左右间隔布置,且第一子板的上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连接,即第一子板的上端与筒体密封连接,第一子板的下端与筒体的内周面形成第一通道,第二子板的下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密封连接,第二子板的上边沿与筒体的内周面形成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一子板与第二子板之间的间距、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共同围成S形设置的空气流道,从第一穿孔处吹入的空气,在经过呈S形的空气流道后,口水可被阻隔并被过滤件吸收,有利于避免口水污染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问题出现,经过过滤件过滤后的气体可移动至活塞板的左端,使得活塞板左端的压力增大,使得与活塞板连接的弹簧压缩,弹簧提供抵抗吹力的阻力,可对肺部达到呼气的锻炼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收集盒,筒体在第一穿孔的右方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穿孔,收集盒设置在第二穿孔的下方且与筒体连接,第一子板位于第二穿孔的上方,第二子板位于第二穿孔的右方,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收集盒连通。
考虑到在第一子板的阻挡作用下,部分口水会堆积在第一子板的下方而导致污染的问题出现,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还包括收集盒,收集盒设置在第二穿孔的下方且与筒体连接,第一子板位于第二穿孔的上方,部分口水沿着第一子板可收集至收集盒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收集盒连通,以便于气体的顺畅流动,当使用者停止对第一穿孔吹气后,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活塞板向左滑动,从而将容置腔内的部分气体反向排出,在气体反向的冲击作用下,有利于使得过滤件上的部分口水掉落至收集盒处,收集盒可实现对口水的收集,以便于后期的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收集盒与筒体可拆连接。
具体的,收集盒与筒体可拆连接,当需要对收集盒内的口水或对筒体进行清洁时,使用者可使得收集盒与筒体分离,从而打开收集盒与容置腔,可便捷地实现对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清洗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收集盒上端设有外螺纹,第二穿孔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收集盒与第二穿孔螺纹连接。
收集盒上端设有外螺纹,而第二穿孔的内周面处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收集盒与筒体的可拆连接,可便于实现收集盒与筒体的安装和分离,且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使得收集盒与筒体的连接的气密性较好,有利于避免气体泄漏的问题出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过滤件可为棉体或滤网。
具体的,过滤件可为棉体或滤网,通过棉体和滤网的过滤作用,有利于减少口水继续往右移动而导致污染的问题出现,且棉体和滤网的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杆和滑块,螺杆穿过筒体的右端且与筒体的右端转动连接,滑块上设有螺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板和滑块连接,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
螺杆穿过筒体的右端设置且与筒体的右端转动连接,弹簧设置在活塞板与滑块之间,且滑块的螺孔与螺杆螺纹连接,通过螺杆的旋转,从而带动滑块的左右移动,从而可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调节弹簧阻挡吹气的阻力大小,可以对肺部起到不同强度的锻炼作用,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和患病程度的病人使用,有利于增加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筒体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的右端与端盖可拆连接。
具体的,筒体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的右端与端盖可拆连接,通过壳体与端盖的拆卸,可打开容置腔,以便于对容置腔内部进行清洁或零件的组装,使用较为简单、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活塞板的右表面处设有第一卡槽,滑块的左表面处设有第二卡槽,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接。
活塞板与滑块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接,即弹簧可与活塞板和滑块可拆连接,对于不同使用人群,医护人员可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从而提高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筒体上设有透明状的刻度尺。
具体的,筒体上设有透明的刻度尺,使用者在使用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时,使用者透过透明的刻度尺可便捷地观测到活塞板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自身的肺功能的训练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筒体外表面的左端连接有挂绳。
且筒体的外表面的左端设有挂绳,通过挂绳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便携性,相较于部分需要固定场所使用的呼吸训练器而言,有利于减少使用场景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00、筒体;110、容置腔;111、第一穿孔;112、第二穿孔;120、壳体;121、刻度尺;130、端盖;210、活塞板;220、弹簧;230、螺杆;240、滑块;310、第一子板;320、第二子板;330、过滤件;400、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含有多个并列特征的短句,其中的定语所限定的是最接近的一个特征,例如:设置在A上的B、C、与D连接的E,所表示的是B设置在A上,E与D连接,对C并不构成限定;但对于表示特征之间关系的定语,如“间隔设置”、“环形排布”等,不属于此类。定语前带有“均”字的,则表示是对该短句中所有特征的限定,如均设置在A上的B、C、D,则表示B、C和D均设置在A上。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出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包括:收集盒400、筒体100、弹性组件和挡板。
筒体100自左往右依次设有连接部、锥形部和圆柱部,锥形部的锥度朝左延伸设置,连接部、锥形部和圆柱部依次连通,以围成容置腔110。连接部的左端设有呈左右贯穿的第一穿孔111,第一穿孔111的设置可与外设的吹嘴连接,使用者将吹嘴与面部贴合后,可将肺部的气体通过吹嘴吹入第一穿孔111内。
参见图2和图3,具体的,连接部在第一穿孔111的右端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穿孔112,收集盒400设置在第二穿孔112的下方且与筒体100连接。挡板包括呈左右布置的第一子板310和第二子板320,第一子板310和第二子板320均沿筒体100的径向延伸且均呈竖向设置,第一子板310的上边沿与筒体100的连接部的内周面连接,第一子板310的下边沿与筒体100的连接部的内周面围成第一流道,第一穿孔111正对第一子板310设置,考虑到第一子板310易对病人的吹气造成阻挡,可将吹嘴的导管折弯设置,使得吹嘴吹出的气体的流向与第一子板310平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11可呈上下延伸设置,亦可减少第一子板310对病人吹气的阻碍。
第二子板320位于活塞板210的左方,即第一子板310和第二子板320均位于第一穿孔111与活塞板210之间。第二子板320的下边沿均与筒体100的内周面连接,第二子板320的上边沿与筒体100的内周面围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收集盒400连通,第一子板310与第二子板320之间连接有过滤件330。
弹性组件包括活塞板210和弹簧220,活塞板210与圆柱部的内周面滑动连接,且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板210和筒体100的右端面连接,在弹簧220的弹性作用下,活塞板210保持与圆柱部的左端抵接。具体的,为了保持活塞板210与筒体100连接的密封性,活塞板210的外周面处可设置密封圈,筒体100在圆柱部与锥形部的相接处可设置密封环,在弹簧220的弹性作用下,密封环与活塞板210抵接。
参见图3,第一子板310与第二子板320之间的间距、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共同围成S形设置的空气流道,从第一穿孔111处吹入的空气,在第一子板310的阻挡作用下,部分口水会沿着第一子板310滑落至收集盒400内,然后经过呈S形的空气流道后,部分口水可被过滤件330吸收,有利于避免口水污染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问题出现。
经过过滤件330过滤后的气体可移动至活塞板210的左端,使得活塞板210左端的压力增大,使得与活塞板210连接的弹簧220压缩,弹簧220提供抵抗吹力的阻力,可对肺部达到呼气的锻炼效果。
当使用者松开第一穿孔111后,在弹簧220的弹性作用下,活塞板210向左滑动,从而将容置腔110内的部分气体反向排出,在气体反向的冲击作用下,有利于使得过滤件330上的部分口水掉落至收集盒400处,收集盒400可实现对口水的收集,以便于后期的清洁。
参见图1,具体的,收集盒400与筒体100可拆连接,如收集盒400上端设有外螺纹,第二穿孔112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收集盒400与第二穿孔112螺纹连接,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收集盒400与筒体100的可拆连接,可便于实现收集盒400与筒体100的安装和分离,且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使得收集盒400与筒体100的连接的气密性较好,有利于避免气体泄漏的问题出现。
当需要对收集盒400内的口水或对筒体100进行清洁时,使用者可使得收集盒400与筒体100分离,从而打开收集盒400与容置腔110,可便捷地实现对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清洗功能。
具体的,过滤件330可为棉体或滤网,通过棉体和滤网的过滤作用,有利于减少口水继续往右移动而导致污染的问题出现,且棉体和滤网的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便捷。
收集盒400内亦可设置有海绵等吸水件,从而可对滑落至收集盒400内的口水进行收集,有利于减少口水进入筒体100的右端而导致对弹性组件造成污染的问题出现。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使用者可将收集盒400与筒体100进行拆分,并更换过滤件330和收集盒400内的吸水件,从而避免细菌滋生的问题出现。
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还包括螺杆230和滑块240,筒体100在圆柱部处可分为壳体120和端盖130,壳体120的右端与端盖130可拆连接,如壳体120右端的外周面处可设置有外螺纹,而端盖130的内周面处设有内螺纹,通过壳体120与端盖130的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壳体120与端盖130的可拆连接,通过壳体120与端盖130的拆卸,可打开容置腔110,以便于对容置腔110内部进行清洁或零件的组装,使用较为简单、便捷。
参见图3,螺杆230穿过筒体100的右端且与筒体100的右端转动连接,滑块240上设有螺孔,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板210和滑块240连接,滑块240与螺杆230螺纹连接。
螺杆230穿过端盖130设置且与端盖130的转动连接,弹簧220设置在活塞板210与滑块240之间,且滑块240的螺孔与螺杆230螺纹连接,通过螺杆230的旋转,从而带动滑块240的左右移动,从而可调节弹簧220的压缩程度,进而调节弹簧220阻挡吹气的阻力大小,可以对肺部起到不同强度的锻炼效果,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和患病程度的病人使用,有利于提高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适用性。
活塞板210与滑块240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即活塞板210的右表面处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卡槽,滑块240的左表面处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二卡槽,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接,即弹簧220可与活塞板210和滑块240可拆连接,对于不同使用人群,医护人员可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220,从而实现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当需要对弹簧220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打开端盖130与壳体120,从而使得容置腔110呈打开状态,以便于使用者将弹性组件抽出容置腔110内,以便于将弹簧220的两端分别抽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以便于实现对弹簧220的规格进行更换。
筒体100的圆柱部上设有透明的刻度尺121,使用者在使用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时,使用者透过透明的刻度尺121可便捷地观测到活塞板210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自身的肺功能的训练康复程度。
且筒体100的外表面的左端设有挂绳,通过挂绳的设计,部分病人可通过挂绳,将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挂在脖子上,从而实现随时随地均可使用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的功能,挂绳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该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便携性,相较于部分需要固定场所使用的呼吸训练器而言,有利于减少使用场景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在使用前,根据使用人群的不同,可打开筒体100,从而更换弹簧220的规格,然后封闭筒体100,再根据实际的阻力需求,可通过旋转螺杆230,使得阻挡吹力的阻力改变,从而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符合不同使用人群的使用需求。
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吹嘴的一端插接至第一穿孔111处,然后将吹嘴与嘴部贴合,然后均匀、平缓地往筒体100内吹气,气体在第一挡板的阻挡作用下,从第一流道处流入收集盒400内,然后流经第一子板310与第二子板320之间,在过滤件330的作用下,可实现对口水的吸附,有利于避免口水进入筒体100的右端,对弹性组件造成污染的问题出现,然后气体经过第二流道后流动至活塞板210的左端,使得活塞板210左端的压力增大,使得与活塞板210连接的弹簧220压缩,弹簧220提供抵抗吹力的阻力,可对肺部起到呼气的锻炼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0),所述筒体(100)内设有容置腔(110),所述容置腔(110)的左端设有呈左右延伸的第一穿孔(111);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10)内,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活塞板(210)和弹簧(220),所述活塞板(210)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板(210)和所述筒体(100)的右端面连接;
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呈左右布置的第一子板(310)和第二子板(320),所述第一子板(310)和所述第二子板(320)均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1)与所述活塞板(210)之间;所述第一子板(310)的上边沿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一子板(310)的下边沿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围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子板(320)的下边沿均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连接,所述第二子板(320)的上边沿与所述筒体(100)的内周面围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子板(310)与所述第二子板(320)之间连接有过滤件(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盒(400),所述筒体(100)在所述第一穿孔(111)的右方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穿孔(112),所述收集盒(400)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孔(112)的下方且与所述筒体(100)连接,所述第一子板(31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的上方,所述第二子板(320)位于所述第二穿孔(112)的右方,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与所述收集盒(40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400)与所述筒体(100)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400)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穿孔(112)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收集盒(400)与所述第二穿孔(11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330)可为棉体或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230)和滑块(240),所述螺杆(230)穿过所述筒体(100)的右端且与所述筒体(100)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40)上设有螺孔,所述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板(210)和所述滑块(240)连接,所述滑块(240)与所述螺杆(230)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包括壳体(120)和端盖(130),所述壳体(120)的右端与所述端盖(130)可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210)的右表面处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滑块(240)的左表面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弹簧(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上设有呈透明状的刻度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0)外表面的左端连接有挂绳。
CN202221910075.X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Active CN217908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075.XU CN21790883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0075.XU CN21790883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8835U true CN217908835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4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0075.XU Active CN21790883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8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5949U (zh)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CN108853941B (zh) 一种呼吸内科可供药式呼吸训练装置
CN213131812U (zh) 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108568041A (zh) 一种可携带的气体供应装置及呼吸辅助系统
CN108371789A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111346311A (zh) 一种用于口罩的双向呼吸阀及口罩
CN217908835U (zh) 一种用于呼吸科的呼吸训练器
CN208212413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4232632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CN108853943A (zh) 一种人体呼吸训练设备及呼吸训练反馈方法
CN211585099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仪
CN209997117U (zh) 呼吸锻炼装置
CN105521571B (zh) 一种穿戴式负氧离子三腔呼吸仪
CN213912218U (zh) 一种呼吸护理用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211245410U (zh) 儿童呼吸训练器
CN214597067U (zh) 一种慢阻肺呼吸锻炼装置
CN111701197B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训练、理疗与防护组合装置
CN114272576A (zh) 一种普胸外科护理用呼吸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25785U (zh) 一种带显示的呼吸训练器
CN219815205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21106893U (zh) 一种肺活量呼吸训练仪
CN219558636U (zh) 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锻炼设备
CN220558495U (zh) 一种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器
CN218338892U (zh) 呼吸训练装置
CN220714738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后期康复呼吸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