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7888U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07888U CN217907888U CN202221920856.7U CN202221920856U CN217907888U CN 217907888 U CN217907888 U CN 217907888U CN 202221920856 U CN202221920856 U CN 202221920856U CN 217907888 U CN217907888 U CN 2179078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 clamping
- rod
- arms
- pu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栓塞弹簧圈机构包括弹簧圈和解脱组件。弹簧圈近端连接有杆体,杆体的近端连接有凸出头;解脱组件包括推送管和夹持件,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推送管周向排布的夹紧臂,夹紧臂的近端连接,夹紧臂的远端连接有球体,夹持件具有位于推送管内的夹持状态以及位于推送管外的解脱状态;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至少两个夹紧臂的远端相互靠近,且球体均与杆体的侧壁抵接以夹紧杆体,凸出头位于夹紧臂之间且凸出头的远端能够与球体抵触,夹持件处于解脱状态时,夹紧臂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凸出头和杆体。本实用新型实现弹簧圈的机械解脱,防止弹簧圈发生移位,保证治疗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式治疗动脉瘤。目前主流的弹簧圈解脱方式主要有电解脱、水解脱和机械解脱。
电解脱的方式为:弹簧圈与导丝相连的部分因电解而断开,实现弹簧圈的解脱并留在动脉瘤内。弹簧圈与导丝一般通过焊接连接,但焊接部分不均匀,导致电解脱时间不可控,通常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解脱时间偏长会给手术带来额外风险。水解脱的方式为:通过向输送导管中注入水溶液来实现弹簧圈与输送导丝的解脱,此解脱方式稳定性不好,可控性较低。机械解脱的方式为:在通过推送杆将弹簧圈推送到位后,通过机械结构接触推送杆与弹簧圈之间的扣锁或限位结构,以达到解脱弹簧圈的目的。
目前的机械解脱结构大多包括推送管和限位丝,推送管远端的管壁上设有开孔,或者推送管远端的管内设有圆环台阶。弹簧圈近端有球形凸出部,凸出部位于推送管远端的内部,限位丝位于推送管管内并延伸出推送管远端,当撤走限位丝后弹簧圈近端的球形凸出部可从推送管中解脱。但在实际操作中撤走限位丝前,弹簧圈已经到达动脉瘤内,且撤走限位丝时,弹簧圈上的球形凸出部受到力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弹簧圈移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限位丝撤走后,弹簧圈的凸出部虽然已完成解脱,但弹簧圈仍位于推送管中,撤走推送管的过程中仍有一定概率导致弹簧圈移位,给手术带来额外的风险,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
基于此,亟需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以实现弹簧圈的机械解脱,也保证弹簧圈解脱后能够与管体完全分离,防止位于动脉瘤内的弹簧圈发生移位,也能够避免弹簧圈释放到错误位置,保证治疗效果,也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包括:
弹簧圈,近端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近端连接有凸出头;
解脱组件,包括推送管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夹紧臂,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沿所述推送管的周向排布,全部所述夹紧臂的近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夹紧臂的远端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球体,所述夹持件具有位于所述推送管内的夹持状态以及位于所述推送管外的解脱状态;
所述夹持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的远端相互靠近,且全部所述球体均能够与所述杆体的侧壁抵接并沿所述杆体的周向排布,以夹紧所述杆体,所述凸出头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之间且所述凸出头的远端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球体抵触,所述夹持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解脱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凸出头和所述杆体。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解脱组件还包括推拉杆,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推拉杆的远端,所述推拉杆置于所述推送管内并能够沿所述推送管的轴向相对所述推送管移动,以使所述夹持件在所述夹持状态与所述解脱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送管同轴设置,所述夹持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拉杆沿第一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夹紧臂,每个所述夹紧臂均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两个分支臂,所述分支臂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每个所述分支臂的远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球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推拉杆的轴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支臂包括弹性连接段和倾斜段,所述弹性连接段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所述倾斜段呈角度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段的远端,所述倾斜段的远端朝向所述推拉杆的轴线倾斜并连接于所述球体,所述夹持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解脱状态时,所述弹性连接段的远端背向所述推拉杆的轴线倾斜,所述夹持件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所述弹性连接段的远端相互靠近。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并贴合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所述连接板的远端端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分支臂,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分支臂形成一个所述夹紧臂。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所述分支臂一体式连接。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拉杆的近端伸出所述推送管。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栓塞弹簧圈机构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推送管外部,且所述推送管与所述输送管沿径向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出头呈圆柱体,所述凸出头与所述杆体同轴连接;
或,所述凸出头呈球体,所述凸出头的球心位于所述杆体的轴线上。
作为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推送管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和/或,所述夹持件为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包括弹簧圈和解脱组件。解脱组件包括夹持件,夹持件设有至少两个远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臂,每个夹紧臂上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球体。当输送弹簧圈时,夹持件处于在推送管内的夹持状态,夹紧臂的远端相互靠近,全部球体均与杆体的侧壁抵紧,以夹紧杆体,弹簧圈的凸出头位于夹紧臂之间,且凸出头的远端能够与至少一个球体抵触。当释放弹簧圈时,夹持件处于在推送管外的解脱状态,夹紧臂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凸出头和杆体,实现夹持件与弹簧圈脱离,实现弹簧圈的机械解脱。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能够实现弹簧圈的机械解脱,而且避免了利用纤维丝等其他辅助结构辅助机械解脱的实现,同时当夹持件处于解脱状态时,夹持件位于推送管外部,保证了弹簧圈解脱后能够与推送管完全分离,防止弹簧圈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此外,在夹紧臂上连接至少两个球体,增加每个夹紧臂与杆体之间的接触位置,且凸出头能够与至少一个球体抵触,在输送弹簧圈时,保证了夹持件能够可靠地夹持弹簧圈,防止弹簧圈在输送的过程中脱离解脱组件,避免了弹簧圈释放到错误位置,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而且,球体与杆体之间为点接触,降低了对于球体的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处于解脱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时的栓塞弹簧圈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出头呈球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弹簧圈;2、杆体;3、凸出头;4、推送管;
5、夹持件;51、夹紧臂;511、分支臂;5111、弹性连接段;5112、倾斜段;52、连接部;521、连接板;
6、推拉杆;7、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具体地,如图1-图6所示,栓塞弹簧圈机构包括弹簧圈1和解脱组件。弹簧圈1近端连接有杆体2,杆体2的近端连接有凸出头3;解脱组件包括推送管4和夹持件5,夹持件5包括至少两个夹紧臂51,至少两个夹紧臂51沿推送管4的周向排布,全部夹紧臂51的近端相互连接,每个夹紧臂51的远端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球体7,夹持件5具有位于推送管4内的夹持状态以及位于推送管4外的解脱状态;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夹持状态时,至少两个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靠近,且全部球体7均能够与杆体2的侧壁抵接并沿杆体2的周向排布,以夹紧杆体2,凸出头3位于至少两个夹紧臂51之间且凸出头3的远端能够与至少一个球体7抵触,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解脱状态时,至少两个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凸出头3和杆体2。
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包括弹簧圈1和解脱组件。解脱组件包括夹持件5,夹持件5设有至少两个远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紧臂51,每个夹紧臂51上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球体7。当输送弹簧圈1时,夹持件5处于在推送管4内的夹持状态,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靠近,全部球体7均与杆体2的侧壁抵紧,以夹紧杆体2,弹簧圈1的凸出头3位于夹紧臂51之间,且凸出头3的远端能够与至少一个球体7抵触。当释放弹簧圈1时,夹持件5处于在推送管4外的解脱状态,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凸出头3和杆体2,实现夹持件5与弹簧圈1脱离,实现弹簧圈1的机械解脱。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能够实现弹簧圈1的机械解脱,而且避免了利用纤维丝等其他辅助结构辅助机械解脱的实现,同时当夹持件5处于解脱状态时,夹持件5位于推送管4外部,保证了弹簧圈1解脱后能够与推送管4完全分离,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此外,在夹紧臂51上连接至少两个球体7,增加每个夹紧臂51与杆体2之间的接触位置,且凸出头3能够与至少一个球体7抵触,在输送弹簧圈1时,保证了夹持件5能够可靠地夹持弹簧圈1,防止弹簧圈1在输送的过程中脱离解脱组件,避免了弹簧圈1释放到错误位置,降低了对于患者产生额外伤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而且,球体7与杆体2之间为点接触,降低了对于球体7的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近端”、“远端”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当操作者握持栓塞弹簧圈机构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以图1中的方向为例,左侧为栓塞弹簧圈机构的近端,右侧为栓塞弹簧圈机构的远端。
在本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推送管4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为PEEK、PA、HDPE、PTFE、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栓塞弹簧圈机构还包括输送管,输送管同轴套设在推送管4外部,且推送管4与输送管沿径向间隔设置。可在栓塞弹簧圈机构进入患者体内前,将导丝放入患者体内,再将导丝穿过推送管4与输送管之间的间隙,实现了能够沿导丝准确地移动至动脉瘤的位置,保证了治疗效果,而且也实现了推送管4能够与输送管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实现将弹簧圈1推出输送管,保证了弹簧圈1解脱后能够与输送管完全分离,防止弹簧圈1发生移位,保证了动脉瘤内栓塞的形成,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
作为优选方案,解脱组件还包括推拉杆6,至少两个夹紧臂51的近端均连接于推拉杆6的远端,推拉杆6置于推送管4内并能够沿推送管4的轴向相对推送管4移动,以使夹持件5在夹持状态与解脱状态之间切换。上述结构设置,通过推拉杆6与推送管4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夹持件5在夹持状态与解脱状态之间的切换,简化了弹簧圈1的解脱操作过程,利于缩短手术时长,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优选地,推拉杆6的近端伸出推送管4,医生能够通过推拉杆6的近端直接握持推拉杆6操作,进一步简化了弹簧圈1的解脱操作过程,利于缩短手术时长,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采用其他驱动件实现推拉杆6的移动,降低了驱动件产生的震动对于手术效果的影响,同时也减轻了栓塞弹簧圈机构的重量,便于医生握持,进一步降低了医生的疲劳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推拉杆6为金属材料,结构强度较高,保证了推拉杆6的耐用性。推拉杆6的材料可采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推拉杆6与推送管4同轴设置,夹持件5包括分别设置在推拉杆6沿第一方向两端的两个夹紧臂51,每个夹紧臂51均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两个分支臂511,分支臂511的近端连接于推拉杆6,每个分支臂511的远端均对应连接一个球体7,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推拉杆6的轴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两个夹紧臂51,且每个夹紧臂51上均设置有两个球体7,实现了牢固夹紧弹簧圈1,同时也避免了设置过多夹紧臂51,减轻了栓塞弹簧圈机构的重量,便于医生握持,利于降低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而且,球体7与分支臂511对应连接,便于确定球体7的设置位置,便于栓塞弹簧圈机构的装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紧臂51的数量、每个夹紧臂51包括的分支臂511的数量以及每个夹紧臂51上设置的球体7的数量均可适应性调整,满足分支臂511与球体7的一一对应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分支臂511包括弹性连接段5111和倾斜段5112,弹性连接段5111的近端连接于推拉杆6,倾斜段5112呈角度连接于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倾斜段5112的远端朝向推拉杆6的轴线倾斜并连接于球体7,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解脱状态时,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背向推拉杆6的轴线倾斜,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夹持状态时,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相互靠近。上述结构设置,当夹持件5处于夹持状态时,倾斜段5112与球体7能够共同在凸出头3的远端侧形成止挡球体7的止挡结构,避免了球体7的直径过大,利于减少栓塞弹簧圈机构的重量,便于医生握持,利于降低医生的疲劳程度,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利于缩小推送管4和输送管的直径,避免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段5111和倾斜段51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具体角度取值可根据凸出头3、球体7以及杆体2的大小适应性选取。弹性连接段5111和倾斜段5112一体式连接,即分支臂511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折弯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夹持件5处于解脱状态时,两个夹紧臂51未受到管体4的约束,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相互远离并背向推拉杆6的轴线倾斜,两个夹紧臂51呈V型张开,使得两个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远离,释放凸出头3和连接杆2,实现弹簧圈1的解脱;夹持件5处于夹持状态时,两个夹紧臂51受到管体4的约束,弹性连接段5111闭合,使得杆体2两侧的球体7相互靠近,能够夹紧杆体2。故此种结构设置,夹紧臂51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也无需其他辅助结构拨动夹紧臂51实现开合,避免了其他结构扰动弹簧圈1导致的弹簧圈1移位,保证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手术风险。
进一步地,夹持件5还包括连接部52,连接部52包括垂直于第二方向的两个连接板521,连接板521沿推拉杆6的轴向延伸。两个连接板521沿第二方向排布并贴合连接,连接板521的近端连接于推拉杆6,连接板521的远端端面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分支臂511,位于两个连接板521同一侧的两个分支臂511形成一个夹紧臂51。上述结构设置,通过两个连接板521的连接,实现夹紧臂51的形成,便于栓塞弹簧圈机构的装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将两个板状的连接板521相互贴合并连接,也利于保证较大的连接面积,保证了夹持件5结构的可靠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两个连接板521同一侧的两个分支臂511固定连接,形成夹紧臂51,保证了同一夹紧臂51的两个分支臂511能够同步靠近或远离,保证了弹簧圈1能够及时的解脱,保证了治疗效果,也利于缩短手术时长。
进一步地,连接板521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分支臂511一体式连接,便于生产加工,而且也避免了由于连接板521与分支臂511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较低导致的分支臂511断裂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夹持件5的耐用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保证了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521与分支臂511之间还可通过焊接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5为金属材料,结构强度较高,保证了夹持件5的耐用性,而且金属材质也使得弹性连接段5111具有弹性,便于实现分支臂511远端之间的相互靠近和远离。夹持件5的材料可采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钨合金、铂铱合金中的其中一种。上述材料的成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球体7也为金属材质。倾斜段5111与球体7之间、同一夹紧臂51的两个分支臂511之间、两个连接板521之间以及连接板521与推拉杆6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521之间的连接面与推拉杆6的其中一条直径共面设置,且两个连接板521的近端端面的拐角处均位于推拉杆6远端端面的边缘上,推拉杆6的直径稍小于推送管4的内径,保证推拉杆6与连接板521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也保证了推拉杆6能够带动夹持件5在推送管4内移动,以保证夹持件5能够在加持状态与解脱状态之间顺利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头3呈圆柱体,凸出头3与杆体2同轴连接。此时,凸出头3沿杆体2径向的尺寸即为凸出头3的直径,也就是说,凸出头3的直径大于杆体2的直径。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出头3呈球体,凸出头3的球心位于杆体2的轴线上。此时,凸出头3沿杆体2径向的尺寸即为凸出头3的直径,也就是说,凸出头3的直径大于杆体2的直径。
在其他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凸出头3还可为长方体或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杆体2与弹簧圈1之间同轴连接,具体可通过焊接连接或粘接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凸出头3与杆体2之间也可通过焊接连接,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弹簧圈1上可涂覆有促凝涂层,加速弹簧圈1在动脉瘤内部凝血的速度,保证了治疗效果。杆体2与凸出头3上也可涂覆有促凝涂层,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促凝涂层的材质可为PGLA、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机构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弹簧圈1的凸出头3与杆体2放置到处于解脱状态下的夹持件5的两个夹紧臂51之间,并拉动推拉杆6使推送管4与夹持件5之间沿轴向相对移动,使夹持件5处于夹持状态。其次,将导丝的远端放入患者体内的动脉瘤处,导丝近端穿入输送管与推送管4之间的间隙内。再次,将输送管的远端沿导丝移动至动脉瘤处并抽走导丝。然后,在输送管内推动推送管1,直至弹簧圈1的近端被推出输送管,到达动脉瘤内。最后,握持并固定推拉杆6,后撤推送管4,夹持件5切换至解脱状态,实现弹簧圈1的机械解脱。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5在推动管4外还可不具有解脱状态,即弹性连接段5111和夹紧臂51可不产生形变,夹紧臂51在推送管4外侧无需张开。在输送弹簧圈1时,凸出头3和杆体2位于两个夹紧臂51之间,且凸出头3仅通过推送管4的限制不能解脱,当弹簧圈1输送到达动脉瘤内时,凸出头3能够通过两个夹紧臂51之间的空隙脱离夹持件5,实现弹簧圈3的机械解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簧圈(1),近端连接有杆体(2),所述杆体(2)的近端连接有凸出头(3);
解脱组件,包括推送管(4)和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包括至少两个夹紧臂(51),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51)沿所述推送管(4)的周向排布,全部所述夹紧臂(51)的近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夹紧臂(51)的远端均连接有至少两个球体(7),所述夹持件(5)具有位于所述推送管(4)内的夹持状态以及位于所述推送管(4)外的解脱状态;
所述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靠近,且全部所述球体(7)均能够与所述杆体(2)的侧壁抵接并沿所述杆体(2)的周向排布,以夹紧所述杆体(2),所述凸出头(3)位于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51)之间且所述凸出头(3)的远端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球体(7)抵触,所述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所述解脱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51)的远端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凸出头(3)和所述杆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组件还包括推拉杆(6),至少两个所述夹紧臂(51)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推拉杆(6)的远端,所述推拉杆(6)置于所述推送管(4)内并能够沿所述推送管(4)的轴向相对所述推送管(4)移动,以使所述夹持件(5)在所述夹持状态与所述解脱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6)与所述推送管(4)同轴设置,所述夹持件(5)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拉杆(6)沿第一方向两端的两个所述夹紧臂(51),每个所述夹紧臂(51)均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两个分支臂(511),所述分支臂(511)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6),每个所述分支臂(511)的远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球体(7),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推拉杆(6)的轴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臂(511)包括弹性连接段(5111)和倾斜段(5112),所述弹性连接段(5111)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6),所述倾斜段(5112)呈角度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所述倾斜段(5112)的远端朝向所述推拉杆(6)的轴线倾斜并连接于所述球体(7),所述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所述解脱状态时,所述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背向所述推拉杆(6)的轴线倾斜,所述夹持件(5)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夹持状态时,所述弹性连接段(5111)的远端相互靠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5)还包括连接部(52),所述连接部(52)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连接板(521),两个所述连接板(521)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并贴合连接,所述连接板(521)的近端连接于所述推拉杆(6),所述连接板(521)的远端端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分支臂(511),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52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分支臂(511)形成一个所述夹紧臂(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21)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所述分支臂(511)一体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6)的近端伸出所述推送管(4)。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弹簧圈机构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推送管(4)外部,且所述推送管(4)与所述输送管沿径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头(3)呈圆柱体,所述凸出头(3)与所述杆体(2)同轴连接;
或,所述凸出头(3)呈球体,所述凸出头(3)的球心位于所述杆体(2)的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栓塞弹簧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管(4)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和/或,所述夹持件(5)为金属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0856.7U CN217907888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0856.7U CN217907888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07888U true CN217907888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4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20856.7U Active CN217907888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07888U (zh) |
-
2022
- 2022-07-25 CN CN202221920856.7U patent/CN2179078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068039A (zh)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
US11653946B2 (en) | Connection of a manipulation member to an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device | |
US6102932A (en) | Intravascular device push wire delivery system | |
US6296622B1 (en) | Endoluminal device delivery system using axially recovering shape memory material | |
US20060241682A1 (en) | Intravascular device push wire delivery system | |
CN106901792A (zh) | 左心耳封堵器 | |
CN211460357U (zh) | 一种栓塞弹簧圈的输送解脱系统 | |
CN217907888U (zh) | 一种栓塞弹簧圈机构 | |
CN211131221U (zh) | 一种卡扣解脱式栓塞介入器械 | |
CN112274207B (zh) | 一种快速电解脱输送装置 | |
CA2420166C (en) | Intravascular delivery system | |
CN217907889U (zh) | 一种栓塞弹簧圈组件 | |
CN217611217U (zh) | 一种弹簧圈的输送装置 | |
CN114469230B (zh) | 医用植入物的输送解脱装置 | |
CN114376650A (zh) | 一种弹簧圈的输送装置 | |
CN211409213U (zh) | 一种双球解脱式栓塞介入器械 | |
CN211409210U (zh) | 具有套索释放机制的栓塞植入装置 | |
CN211796721U (zh) | 一种血管内异物抓捕器 | |
CN208725797U (zh) | 一种弹簧圈 | |
CN115211924B (zh) | 一种栓塞弹簧圈、栓塞弹簧圈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510787B (zh) | 一种医疗器械技术服务用释放装置及其释放方法 | |
CN221712110U (zh) | 一种节段可活动的取栓器 | |
CN110840509B (zh) | 一种弹簧圈双导丝解脱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