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7574U -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7574U
CN217897574U CN202220601686.XU CN202220601686U CN217897574U CN 217897574 U CN217897574 U CN 217897574U CN 202220601686 U CN202220601686 U CN 202220601686U CN 217897574 U CN217897574 U CN 217897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late
door
opening
han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16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q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q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q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q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16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7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7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7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结构,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外开板、内开板、扭转弹簧和车门锁止机构;底座包括单面开口的拉手腔;拉手腔的开口面设置于车门外板上;外开板和内开板均设置于拉手腔开口处,处于常闭状态,封盖拉手腔开口面;车门锁止机构配置成通过操作人员将手伸入拉手腔进行操作的方式打开车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小汽车行驶中的空气阻力,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同时,外开板和内开板较少地占用拉手腔的空间,开门时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操作便利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外拉手的作用是通过外拉手释放车门锁,进而拉开车门。目前,外拉手的种类很多,外形上可以分成两种:握把式和盖板式。通过拉手的机构件运动,释放门锁,进而拉开车门。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外拉手也不需要有运动机构,直接在手指触及处布置电子开关,通过信号释放门锁,进而开启车门。由于以上两种拉手外表面无法与车门外板齐平,因此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空气阻力。
随着新能源车节能和续驶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整车空气动力性也提出要求,无风阻式外拉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无风阻式外拉手主要有伸缩式、翘板式两种。无风阻式外拉手虽然外观好看、隐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伸缩式拉手的机构复杂,可靠性差,布置空间大,成本高。翘板式则操纵时抓握不便,影响开门的体验感。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能够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包括:底座、外开板、内开板、扭转弹簧和车门锁止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单面开口的拉手腔;所述拉手腔的开口面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所述内开板设置于拉手腔开口处,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外开板与所述底座铰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外开板与所述内开板在邻接处开闭;所述外开板和所述内开板能够处于常闭状态,封盖所述拉手腔开口面;所述车门锁止机构配置成通过操作人员将手伸入所述拉手腔进行操作的方式打开车门。
优选的,处于常闭状态下的所述外开板和所述内开板与所述车门外板表面圆滑过渡。
优选的,还包括内开板锁止机构。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内开板的开板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灯;所述灯设置于所述拉手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触发电子开关;所述触发电子开关固设于所述外开板的内壁。
优选的,还包括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拉手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拉手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外开板横向设置;所述外开板设置于所述内开板的上方或下方。
优选的,所述外开板竖向设置;所述外开板设置于所述内开板的左侧或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开板和内开板配合的方式封盖拉手腔,能够有效减小汽车行驶中的空气阻力,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同时,外开板和内开板较少地占用拉手腔的空间,开门时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操作便利性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底座,2、外开板,3、内开板,4、拉手腔,5、第一铰链,6、第二铰链,7、车门锁芯,8、车门外板,9、排水口,10、灯,11、车门解锁拉杆,12、扭转弹簧,13、触发电子开关,14、非接触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包括底座1、外开板2、内开板3、扭转弹簧12和车门锁止机构。
底座1包括单面开口的拉手腔4。拉手腔4的开口面设置于车门外板8上,使得操作者能够将手伸入拉手腔4中进行相应操作。外开板2和内开板3均设置于拉手腔4开口处,外开板2横向设置,位于内开板3的上方。外开板2和内开板3分别通过第二铰链6和第一铰链5与底座1铰接,且两者在其邻接处开闭。扭转弹簧12设置于第二铰链6和第一铰链5处,外开板2和内开板3在扭转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且处于常闭状态下的外开板2和内开板3封盖拉手腔4的开口面,外开板2和内开板3与车门外板8表面圆滑过渡,此种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排水口9设置于拉手腔4底部,排水口9能够通过与其连通的管路将泄漏进其中的雨水排出车门外。
车门锁止机构配置成通过操作人员将手伸入拉手腔4进行操作的方式打开车门。具体的,车门解锁拉杆11与外开板2固定连接,能够随外开板2的旋转而动作,并带动与车门锁芯7相连的连接机构动作,进而实现车门锁芯7的开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还包括内开板锁止机构。内开板锁止机构优选为与内开板3铰链轴向平行设置的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伸缩的方式对内开板3进行限位,实现锁止。灯10设置于拉手腔4内,在内开板锁止机构解锁之后点亮,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同时能够增加开锁的仪式感。
进一步的,内开板锁止机构采用电控的方式实现开闭。具体的,可以采用现有汽车的常规无钥匙进入的电控方式实现,当控制装置探测到钥匙靠近车身时,电动推杆收到开启信号,进行杆端收缩,实现解锁。当车速超过一定速度时,电动推杆收到关闭信号,进行杆端伸长,实现锁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还包括用于开闭内开板3的开板装置。开板装置可以通过电机驱动与内开板3固定连接的铰接轴旋转的方式实现开闭。另外,开板装置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相应的机械连接结构,以拉动内开板3沿铰接轴旋转的方式实现开闭。
实施例2
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3所示,外开板2横向设置,设置于内开板3的下方,此种结构使得外开板2能够更加方便开启,同时对于车体高度较高的车辆,操作人员能够更容易够到,方便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内开板3和外开板2均竖向设置,外开板2设置于内开板3的左侧或右侧。
实施例3
实施例3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4所示,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还包括触发电子开关13。外开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车门外板8完全覆盖外开板2,且两者紧密贴合,进而能够增加外开板2强度,防止外开板2在较大的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或者在同等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外开板2可以在采用同等材质的情况下减少其自身的厚度或者降低材质的要求,使得外开板2能够借助车门外板8提高强度,有效节省成本。触发电子开关13固设于外开板2的内壁。车门锁芯7采用市售常规型号电控车锁。触发电子开关13与相应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能够在操作人员触碰后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车门锁芯7的通断电,进而实现其开闭。
实施例4
实施例4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5所示,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还包括非接触式传感器14。外开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车门外板8完全覆盖外开板2,且两者紧密贴合,进而能够增加外开板2强度,防止外开板2在较大的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或者在同等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外开板2可以在采用同等材质的情况下减少其自身的厚度或者降低材质的要求,使得外开板2能够借助车门外板8提高强度,有效节省成本。非接触式传感器14固设于拉手腔4内,能够检测到伸入拉手腔4内操作人员的手。非接触式传感器14优选为红外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车门锁芯7采用市售常规型号电控车锁。非接触式传感器14与相应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能够在检测到操作人员的手伸入拉手腔4后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车门锁芯7的通断电,进而实现其开闭。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开板、内开板、扭转弹簧和车门锁止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单面开口的拉手腔;所述拉手腔的开口面设置于车门外板上;所述内开板设置于拉手腔开口处,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外开板与所述底座铰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外开板与所述内开板在邻接处开闭;所述外开板和所述内开板能够处于常闭状态,封盖所述拉手腔开口面;所述车门锁止机构配置成通过操作人员将手伸入所述拉手腔进行操作的方式打开车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处于常闭状态下的所述外开板和所述内开板与所述车门外板表面圆滑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开板锁止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内开板的开板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所述灯设置于所述拉手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电子开关;所述触发电子开关固设于所述外开板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拉手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拉手腔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板横向设置;所述外开板设置于所述内开板的上方或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板竖向设置;所述外开板设置于所述内开板的左侧或右侧。
CN202220601686.XU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Active CN217897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1686.XU CN21789757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1686.XU CN21789757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7574U true CN217897574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1686.XU Active CN21789757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7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68180B2 (ja) ドアハンドル組立体
CN105133969B (zh) 用于车门或类似结构的可缩回把手装置
CN104812979B (zh) 可缩回把手装置
CN110130754B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收缩隐藏式车门把手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74615A (zh) 一种电动门把手
CN110562332A (zh) 一种智能化汽车充电口装置
CN114263402A (zh) 一种基于多触点式电容电动开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7897574U (zh)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CN210391338U (zh) 一种智能化汽车充电口装置
CN215621720U (zh) 一种双侧开门的车载行李箱
CN202755760U (zh) 一种无铆接结构的电动行李箱锁机构
CN113306494A (zh) 一种双侧开门的车载行李箱
CN206110911U (zh) 一种汽车及其门锁装置
CN215565111U (zh) 一种电子开门器
CN220979143U (zh) 一种汽车把手盖板
CN217897573U (zh) 一种无风阻车门外拉手
EP4394154A1 (en) Exterior vehicle door handle, vehicle door assembly, and vehicle
CN205044856U (zh) 一种智能刹车毂盖锁
CN216741072U (zh) 一种电动驱动电控系统
CN114724294A (zh) 一种智能门禁装置
CN212867208U (zh) 一种鸥翼门把手及车辆
CN219316753U (zh)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和汽车
CN208881553U (zh) 一种电控气动客车特大行李舱门
CN213927887U (zh) 一种电门插与门
CN213063246U (zh) 一种箱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