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6674U -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6674U
CN217896674U CN202221926607.9U CN202221926607U CN217896674U CN 217896674 U CN217896674 U CN 217896674U CN 202221926607 U CN202221926607 U CN 202221926607U CN 217896674 U CN217896674 U CN 217896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storage
irrigation system
rain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6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张伟龙
刘小庆
李雪佳
王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6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6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6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6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和储水池,储水池低于多个收集槽设置,多个收集槽均与储水池相连通;多个收集槽均设置在坡面上且用于收集径流;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低于储水池设置且与储水池相连通,渗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渗水管埋设在土壤内。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雨灌溉设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诸多地区山地、坡面因地势高低不平,受地质构造以及自然侵蚀、风化等影响,形成诸多丘陵,梁、山坡等多种突起地貌,大部分耕地、林地、生态经济林以及农业用地分布在具有梁、卯、沟渠的山坡上,生态植被、农作物生长全靠自然降雨来补充。这些地区常年因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受坡度影响,在降雨后大部分降至地面的雨水受坡度影响不能及时入渗土壤,就形成地表径流汇聚流向低处,最终汇聚在沟、渠、山谷一带形成山洪,使得严重缺水的山地生态植被、作物得不到有效生长发育。此外,受地形、地理位置影响,普通的灌溉方式难以解决坡面、梁、卯山地面均匀灌溉问题,采用地表灌溉,还造成大量水资源的蒸发、流失,植被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较低。
目前,解决山地、坡面干旱缺水灌溉问题主要是通过采用节水灌溉的方式,如土罐微渗灌溉、山地膜上节水滴灌、引水灌溉、抽水灌溉、波涌灌溉;也有采用将山地的雨水直接引流至低处的田园内进行灌溉的方式,但该方式不切实际,降雨量小时不具备引流灌溉效果,降雨量大,坡面有雨形成径流,而低处田园以及一些坡面不需要引流山顶的雨水进行灌溉;此外直接引流会造成大量冲积物、泥沙,更容易使得坡底、低处坡面的植被被泥沙沉积、掩埋造成死亡。这些方式均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也无法直接将水分输送至植物根系,解决极度干旱地区坡面、山地植被对水分的需求问题。此外,大部分山地、坡面会受到灌溉面积、地形地貌限制、费用成本以及距离水源地远、交通无法到达等问题限制。比如,大部分山地灌溉采用打井抽水灌溉方式,通过提升泵将水提至山顶水库,连接水管进行灌溉,这些灌溉方式必须是周围附近低洼沟谷地带要有水源;也有采用运输灌溉的方法,将道路修至山顶需要灌溉的区域,采用拉水车将水运至山顶进行灌溉,这种方式对于成本以及灌溉范围、灌溉量很有局限性,受地形地理条件限制,存在灌溉成本高,效率底,运输难、耗时间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和储水池,储水池低于多个收集槽设置,多个收集槽均与储水池相连通;多个收集槽均设置在坡面上且用于收集径流;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低于储水池设置且与储水池相连通,渗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渗水管埋设在土壤内。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渗水管,多个渗水管间隔设置在土壤内。
进一步地,多个收集槽沿坡面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收集槽均沿坡面的周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收集槽之间通过连通槽相连通;连通槽设置在坡面上且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汇合槽,设置在坡面上,汇合槽的第一端与多个收集槽中位于最下方的收集槽相连通,汇合槽的第二端与储水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储水池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连通且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储水池具有第一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与第二腔体相连通;和/或,储水池具有溢出口,溢出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由第二腔体的顶部至其底部的方向上,第二腔体的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和/或,储水池包括池壁,池壁形成第二腔体,至少部分池壁呈弧形,至少部分池壁朝向远离第二腔体的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
进一步地,储水池设置在坡面上且部分储水池嵌入坡面下的土壤中;储水池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有盖体,盖体用于覆盖土壤。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截滤池,设置在汇合槽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以将汇合槽分隔为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的一端形成汇合槽的第一端且与收集槽相连通,第一槽段的第二端与截滤池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截滤池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槽段的另一端形成汇合槽的第二端且与储水池相连通;截滤池的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和/或,截滤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配水管,渗水管通过配水管与储水池相连通;控水阀,设置在配水管上且位于渗水管和储水池之间,以控制配水管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和储水池,储水池低于多个收集槽设置,多个收集槽均与储水池相连通,多个收集槽均设置在坡面上且用于收集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雨水由坡面流入多个收集槽中,再由多个收集槽流入储水池中进行收集和储存;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低于储水池设置且与储水池相连通,渗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渗水管埋设在土壤内,在重力作用下,储水池中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流入渗水管中,并由渗水管的多个渗水孔排出至土壤中进行灌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的储水池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的渗水管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收集槽;11、连通槽;20、储水池;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第一排污口;24、溢出口;25、盖体;30、汇合槽;40、截滤池;43、过滤网;44、第二排污口;50、配水管;51、控水阀;60、渗水管;61、渗水孔;70、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3,包括多个收集槽10和储水池20,储水池20低于多个收集槽10设置,多个收集槽10均与储水池20相连通;多个收集槽10均设置在坡面70上且用于收集径流;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60,低于储水池20设置且与储水池20相连通,渗水管6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61,渗水管60埋设在土壤内。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收集槽10包括两个收集槽10及两个以上收集槽10。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10和储水池20,储水池20低于多个收集槽10设置,多个收集槽10均与储水池20相连通,多个收集槽10均设置在坡面70上且用于收集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雨水由坡面70流入多个收集槽10中,再由多个收集槽10流入储水池20中进行收集和储存;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60,低于储水池20设置且与储水池20相连通,渗水管6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61,渗水管60埋设在土壤内,在重力作用下,储水池20中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流入渗水管60中,并由渗水管60的多个渗水孔61排出至土壤中进行灌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渗水管60埋设在土壤内,距地表20cm,这样,雨水在通过渗水孔61排出至土壤中时,可以实现向土壤内部以及作物、植被根系直接供水,提高了雨水利用率,避免雨水直接排放到地表而出现蒸发的情况。
具体实施时,多个收集槽10的宽度和深度根据雨水收集区域面积以及降落至坡面70的雨水地表径流量测算;储水池20的容量大小根据降雨历时以及设定的用于收集雨水的坡面70的范围及雨水汇水面积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渗水管60,多个渗水管60间隔设置在土壤内。
具体实施时,多个渗水管60的间隔设置使多个渗水管60分布面积较大,进而使得灌溉面积增大。
具体地,各个渗水管60之间的铺设间距为2m。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收集槽10沿坡面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收集槽10均沿坡面70的周向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坡面70为山地或丘陵的坡面,坡面70的周向方向即为山地或丘陵的周向方向。
具体实施时,多个收集槽10沿坡面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坡面70的周向方向延伸,这样的设置增大了收集槽10在坡面70上的面积,使落至坡面70的雨水大部分可流入收集槽10内,避免了雨水的流失。
具体地,多个收集槽10设置在坡面70的汇流面积底端位置,以使在坡面70上形成的径流雨水汇集至多个收集槽10,并且收集槽10具有一定向下倾斜的角度,以适配倾斜的坡面70。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收集槽10之间通过连通槽11相连通;连通槽11设置在坡面70上且沿坡面70的倾斜方向延伸。这样的设置使相邻两个收集槽10中的雨水可以汇集至连通槽11内,并沿连通槽11的延伸方向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汇合槽30,设置在坡面70上,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与多个收集槽10中位于最下方的收集槽10相连通,汇合槽30的第二端与储水池20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汇合槽30的第二端在汇合槽30的第一端的下方。
具体实施时,多个收集槽10内的雨水汇集至连通槽11内,雨水由连通槽11流至最下方的收集槽10内,并进入汇合槽30的第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汇合槽30的第二端,最终流入储水池20内。汇合槽30的设置起到了连通多个收集槽10和储水池20并将多个收集槽10内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储水池20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储水池20包括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第一腔体21与第二腔体22相连通且位于第二腔体22的上方;储水池20具有第一排污口23,第一排污口23与第二腔体22相连通;和/或,储水池20具有溢出口24,溢出口24与第一腔体21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雨水进入储水池20内,雨水中的灰尘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沉积物沉淀至第二腔体22的底部,并由第一排污口23排出,这样储水池20内的雨水中含有的灰尘较少,可用于灌溉;并且储水池20还具有溢出口24,在储水池20中充满雨水时,雨水会由溢出口24溢出。
具体地,溢出口24与靠近第一腔体21顶部的部分腔体相连接,以使雨水在接近储水池20顶部时可由溢出口24流出,且不会减少储水池20的储水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二腔体22的顶部至其底部的方向上,第二腔体22的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和/或,储水池20包括池壁,池壁形成第二腔体22,至少部分池壁呈弧形,至少部分池壁朝向远离第二腔体22的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
具体实施时,第二腔体22这样的设置,使储水池20中的灰尘经过沉降后,可以沿第二腔体22底部的池壁滑动,并最终汇集至第一排污口23处并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储水池20设置在坡面70上且部分储水池20嵌入坡面70下的土壤中;储水池20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有盖体25,盖体25用于覆盖土壤。
具体实施时,部分储水池20嵌入坡面70下的土壤中的设置增强了储水池20的安装强度,使储水池20不会由坡面70脱落;盖体25的设置避免了坡面70上的尘土进入储水池20中污染储水池20中经过沉降后的清水,并且在盖体25上覆盖土壤,可以种植作物或植物。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截滤池40,设置在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以将汇合槽30分隔为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的一端形成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且与收集槽10相连通,第一槽段的第二端与截滤池40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截滤池40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槽段的另一端形成汇合槽30的第二端且与储水池20相连通;截滤池40的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43;和/或,截滤池4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44。
具体实施时,截滤池40用于截滤汇合槽30内雨水中的碎石等大体积杂物,杂物经过截滤池40时由过滤网43拦截,并落入截滤池40底部,最终由第二排污口44排出。
具体地,截滤池40的底部为正方形,且底部距汇合槽30槽底0.6m,由过滤网43拦截的杂物经过沉降后到达截滤池40的底部,并由第二排污口44排出;截滤池40入口的宽度与汇合槽30宽度相同,过滤网43的形状与汇合槽30的截面形状相同,使杂物可被过滤网43全部拦截。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配水管50,渗水管60通过配水管50与储水池20相连通;控水阀51,设置在配水管50上且位于渗水管60和储水池20之间,以控制配水管50的通断。需要说明的是,控水阀51的开度可调。
具体实施时,通过控水阀51对于配水管50通断的控制,可实现对灌溉的控制,在植被不需要被灌溉的情况下,可停止雨水的供应,并可根据植被所需供水量,对控水阀51的开度进行调节。
本申请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将坡面70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收集;能够充分收集坡面70的汛期雨水,避免稀少的水资源流失;能自动实现雨水收集、过滤、沉淀、储存、自动灌溉;相比其它灌溉方式,无需外力驱动即可完成自动灌溉,具有一次到位,成本低,不受水源以及运输条件限制的优点;采用埋入土壤内部渗流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灌溉耗水,充分提高植物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本申请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一经投资建设可永久解决山地、山坡灌溉问题,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价值;有效解决山区、干旱地区严重山地、坡面不平整地面的植被严重缺水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10和储水池20,储水池20低于多个收集槽10设置,多个收集槽10均与储水池20相连通,多个收集槽10均设置在坡面70上且用于收集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雨水由坡面70流入多个收集槽10中,再由多个收集槽10流入储水池20中进行收集和储存;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渗水管60,低于储水池20设置且与储水池20相连通,渗水管6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61,渗水管60埋设在土壤内,在重力作用下,储水池20中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流入渗水管60中,并由渗水管60的多个渗水孔61排出至土壤中进行灌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无法对降至坡面、不平整地带的雨水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收集槽(10)和储水池(20),所述储水池(20)低于多个所述收集槽(10)设置,多个所述收集槽(10)均与所述储水池(20)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集槽(10)均设置在坡面(70)上且用于收集径流;所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
渗水管(60),低于所述储水池(20)设置且与所述储水池(20)相连通,所述渗水管(6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渗水孔(61),所述渗水管(60)埋设在土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渗水管(60),多个所述渗水管(60)间隔设置在土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集槽(10)沿所述坡面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收集槽(10)均沿所述坡面(70)的周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收集槽(10)之间通过连通槽(11)相连通;所述连通槽(11)设置在所述坡面(70)上且沿所述坡面(70)的倾斜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
汇合槽(30),设置在所述坡面(70)上,所述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与多个所述收集槽(10)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收集槽(10)相连通,所述汇合槽(30)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池(2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20)包括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与所述第二腔体(22)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上方;
所述储水池(20)具有第一排污口(23),所述第一排污口(23)与所述第二腔体(22)相连通;和/或,
所述储水池(20)具有溢出口(24),所述溢出口(24)与所述第一腔体(2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腔体(22)的顶部至其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腔体(22)的垂直于其高度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储水池(20)包括池壁,所述池壁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2),至少部分所述池壁呈弧形,至少部分所述池壁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腔体(22)的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20)设置在所述坡面(70)上且部分所述储水池(20)嵌入所述坡面(70)下的土壤中;所述储水池(20)的顶部开口上盖设有盖体(25),所述盖体(25)用于覆盖土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
截滤池(40),设置在所述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以将所述汇合槽(30)分隔为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一端形成所述汇合槽(30)的第一端且与所述收集槽(10)相连通,所述第一槽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截滤池(40)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所述截滤池(4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槽段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汇合槽(30)的第二端且与所述储水池(20)相连通;
所述截滤池(40)的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43);和/或,所述截滤池(4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4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还包括:
配水管(50),所述渗水管(60)通过所述配水管(50)与所述储水池(20)相连通;
控水阀(51),设置在所述配水管(50)上且位于所述渗水管(60)和所述储水池(20)之间,以控制所述配水管(50)的通断。
CN202221926607.9U 2022-07-25 2022-07-25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Active CN217896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6607.9U CN217896674U (zh) 2022-07-25 2022-07-25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6607.9U CN217896674U (zh) 2022-07-25 2022-07-25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6674U true CN217896674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6607.9U Active CN217896674U (zh) 2022-07-25 2022-07-25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6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110291982B (zh) 一种岩质边坡绿化及其集雨蓄水灌溉系统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109024146B (zh) 高速公路边坡排水结构
CN206090587U (zh) 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CN212103898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207252419U (zh) 一种坡耕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111919629A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系统
CN210104936U (zh) 一种生态型排水沟
CN104594445A (zh) 利用等高线水平蓄水槽保水浸润灌溉的方法及其结构
CN214116694U (zh) 一种生态种植箱及应用该种植箱的水利生态硬质驳岸
CN212259911U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系统
CN211714132U (zh) 一种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CN109618885B (zh) 一种适用于干旱地区的蓄水防沥涝双向式灌溉系统
CN217896674U (zh) 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109944294A (zh) 一种西南丘陵地区坡地路带沟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
CN208346961U (zh) 一种用于山坡植被灌溉的恒压水窖
CN211745621U (zh) 一种蓄水树池
CN116163396A (zh) 一种可分层调配水量的雨水花园溢流装置
CN210886810U (zh) 一种山丘区集雨蓄水道路系统
CN114908773A (zh) 一种露天矿山和尾矿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
CN210263284U (zh) 一种园林排水结构
CN211498724U (zh) 一种防积水景观生态护坡
CN113047375A (zh) 一种用于雨水花园收储工程种植屋面防虹吸排系统
CN208792458U (zh) 一种茶园坡地面源污染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