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3187U -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3187U
CN217893187U CN202221215798.8U CN202221215798U CN217893187U CN 217893187 U CN217893187 U CN 217893187U CN 202221215798 U CN202221215798 U CN 202221215798U CN 217893187 U CN217893187 U CN 217893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assembly
mask
human body
ha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157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友
傅富
方阳
杨亮珠
吴美仪
盖志杰
李彦霖
鲁琦阳
韩裕鹏
徐泽意
曾金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orry Free Bear Sports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orry Free Bear Sports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orry Free Bear Sports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Worry Free Bear Sports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157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3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3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31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包括人体可穿戴的浮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浮力组件背面的供气组件以及通过供气管路与供气组件连接的面罩呼吸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高压气瓶和固定于高压气瓶出口的减压器,所述减压器上具有开启高压气瓶后可自动锁定的启闭组件;所述面罩呼吸组件包括可与人体面部形成密闭空腔的透明面罩、固定于所述透明面罩外部且与密闭空腔连通的呼吸调节器以及用于将透明面罩固定于人体面部的紧固件,所述呼吸调节器与供气管路出口连接;所述密闭空腔可供人体口、鼻自由呼吸。该呼吸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解决当前逃生器材缺失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逃生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隧道工地透水、船只倾覆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人员被困,由于缺少可靠器材装备,在外界救援排干积水前无法脱离危险区域。现有潜水器材普遍针对具备一定潜水技术的人群设计,操作使用比较复杂,紧急情况下普通人很难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在无人指导时几乎无法使用现有潜水器材脱险逃生。现有潜水器材普遍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均不适宜未经潜水训练人员使用,无法作为救生器材预置,救援人员也很难携带多余器材进入危险区域。
综上所述,需要开发一种新型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以正常口鼻呼吸方式供氧,方便被困普通民众安全使用,提高灾害存活率和救援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该呼吸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普通人员水下逃生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包括人体可穿戴的浮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浮力组件背面的供气组件以及通过供气管路与供气组件连接的面罩呼吸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高压气瓶和固定于高压气瓶出口的减压器,所述减压器上具有至少由用于调节减压器的旋转手轮和限位结构组成的启闭组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嵌置于旋转手轮内的锁紧销以及开设于减压器侧壁上的限位孔;当所述旋转手轮旋转至减压器开启状态时,锁紧销可自动嵌入限位孔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手轮转动连接于减压器侧壁上;所述锁紧销一端抵靠于减压器侧壁上,另一端抵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锁紧销的一端抵靠于紧固在旋转手轮上的螺帽;当所述旋转手轮旋转至减压器开启状态时,所述锁紧销与限位孔对齐,所述锁紧销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嵌入限位孔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
优选的,所述面罩呼吸组件包括可与人体面部形成密闭空腔的透明面罩、固定于所述透明面罩外部且与密闭空腔连通的呼吸调节器以及用于将透明面罩固定于人体面部的紧固件,所述呼吸调节器与供气管路出口连接;所述密闭空腔可供人体口、鼻自由呼吸。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明面罩边缘设置有与人体脸部轮廓线相适配的外框体,所述外框体上设置有可与人体脸部紧密贴合的柔性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明面罩顶部的外框体上设置有长亮模式和求救模式的单开关操作双模式防水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明面罩顶部的外框体上设置有高压气瓶余量预警的蜂鸣警报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明面罩左右两侧的卡扣和两端具有快插锁扣的头带,所述卡扣和快插锁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浮力组件包括浮力背心和固定于浮力背心前胸的快开充气装置,所述浮力背心包括背心形的气囊和包裹于气囊外的尼龙外罩,所述快开充气装置的充气口与气囊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力背心前部固定有与气囊连通的应急吹气管,所述应急吹气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应急吹气管进气口面向于人体口部方向。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力背心未充气时浮力为零,使用快开充气装置充气浮力不小于12公斤,使用应急吹气管充气浮力不小于8公斤;所述呼吸器整装采用零负浮力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改进面罩设计,采用口鼻呼吸模式,体验接近日常呼吸习惯,极大降低使用难度,未经潜水训练的普通人也能安全使用,能有效排除因呼吸控制错误带来的危险和紧张情绪,提高逃生成功率;采用一体大视窗设计,面罩内空腔较大,能减轻使用者压迫感;改进密封圈形状,可依靠面罩内部压力排出冷凝水或进水,有效避免呛水,提高逃生成功率。
2.采用简易操作设计,逃生使用时只需3个步骤:①打开气瓶阀、②穿浮力背心、③戴面罩,确保紧急情况下普通人按图示即可快速安全使用;气瓶阀手轮采用自锁紧设计,转动90度至全开位置时自动锁定,有效避免使用中意外关闭导致供气中断的危险情况。
3.采用大浮力充气式背心,未充气时浮力为零,保证不影响逃生游动;使用储气瓶充气浮力不小于12公斤,应急口吹充气浮力不小于8公斤;设有快开充气装置,使用者脱险出水后只需拉出保险绳即可迅速充气,保持漂浮等待救援或向安全区域游进,紧急情况下也可使用吹气管充气,确保漂浮成功。
4.设有单开关操作双模式防水灯,摁下开关一次启动长亮模式,供脱险时照明使用;长亮模式时摁下开关一次,启动求救模式,闪烁发出“SOS”求救信号;头灯自带电池,满电使用时间大于2小时。
5.呼吸器整装采用零负浮力设计,确保不增加使用者额外体力消耗;呼吸器的收纳盒采用正浮力设计。
6.设有求生哨、拖带绳等附件,并留有附件挂扣,能满足其他救援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压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
图4是图3中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减压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
图6是图5中B-B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力组件;11、浮力背心;12、快开充气装置;13、应急吹气管;2、供气组件;21、高压气瓶;22、减压器;23、启闭组件;24、高压气瓶接头;25、供气管路接头;26、托架;231、旋转手轮;232、锁紧销;233、压缩弹簧;234、螺帽;235、限位孔;3、面罩呼吸组件;31、透明面罩;32、呼吸调节器;33、外框体;34、柔性密封圈;35、防水灯;4、供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为了解决当前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员水下逃生器材缺失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呼吸器包括浮力背心11、供气组件2和面罩呼吸组件3;呼吸器未使用时可存放于密封储存箱中,密封储存箱由箱体和箱盖两部分组成,防水耐压抗冲击,密封时具有足够正浮力保持漂浮不沉,采用快开扣件锁闭,逃生脱险时抛弃。
面罩呼吸组件3由外框体33、透明面罩31、柔性密封圈34、呼吸调节器32、头带(图中未示出)等组成,其中透明面罩31可与人体面部形成供口、鼻自由呼吸的密闭空腔。外框体33采用抗冲击设计,其设置于透明面罩31边缘并与人体脸部轮廓线相适配,其顶部设有防水灯35安装底座、蜂鸣警报器,两侧设有头带卡扣;外框体33上设置有可与人体脸部紧密贴合的柔性密封圈34,柔性密封圈34采用一体成型设计。头带为包覆式,通过两个快插锁扣与外框体33上的卡扣连接,沿外表面设有低压供气管固定扣。
呼吸调节器32固定于透明面罩31底部外表面,其入口压力6-8兆帕,出口压力高于环境水压0.1-0.15兆帕,可根据呼吸强度实时调节供气量;气体通过供气管路4进入呼吸调节器32,再进入透明面罩31的密闭空腔供呼吸使用,呼吸废气经呼吸调节器32上的排气单向阀向透明面罩31外排出。
防水灯35采用L形防水灯,可同时向头顶、正前两个方向提供照明,采用单开关双模式设计,通过开关切换长亮模式和求救模式(SOS闪光信号),照明时长不少于1小时、闪光时长不少于2小时;蜂鸣警报器采用气压触发式开关,气体进入供气管路接头25时启动计时,可根据高压气瓶21充压缩空气或氧气设定报警时间,在余气仅够使用5分钟时发出音响警报。
浮力背心11由尼龙外罩、气囊组成,气囊为背心形,外覆尼龙外罩;使用快开充气装置12充满后浮力不小于12公斤,紧急情况口吹充气浮力不小于8公斤;快开充气装置12设在前胸位置,快开充气装置12包括储气瓶和拉环,储气瓶的储气容量可保证2次充气,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实现储气瓶对浮力背心11的快速充气;浮力背心11背部设有安装高压气瓶21的托架26;应急吹气管13设在左胸前背带靠上位置,内有吹气单向阀,应急吹气管13进气口朝向人体口部,保证紧急情况下口吹气充满气囊;应急吹气管13下设有求生哨,供脱险人员出水呼救使用;右胸带固定有救援牛尾绳。
供气组件2由高压气瓶21和减压器22等组成。高压气瓶21通过托架26安装于浮力背心11背面,托架26用于固定高压气瓶21和附件;高压气瓶21容积2升,充满压力30兆帕,充满压缩空气时至少20分钟潜水使用。减压器22采用一级减压器22,其包括减压器22本体(由高压气瓶接头24、气瓶阀、充气接头、气压表、供气管路接头25及滤网等组成)和启闭组件23,出口压力6-8兆帕。
启闭组件23包括旋转手轮231和限位结构,旋转手轮231转动连接于减压器22侧壁上,限位结构包括锁紧销232、限位孔235、压缩弹簧233和螺帽234,锁紧销232、压缩弹簧233均嵌置于旋转手轮231内的通孔中,通孔、限位孔235的长度方向以及旋转手轮231的轴向互相平行;如图3和4所示,初始状态下,锁紧销232一端抵靠于减压器22侧壁上,另一端抵接有压缩弹簧233,压缩弹簧233远离锁紧销232的一端抵靠于紧固在旋转手轮231上的螺帽234,此时锁紧销232上具有预紧力。如图5和6所示,当逆时针旋转手轮90度,锁紧销232在压缩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下可自动嵌入限位孔235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231,此时旋转手轮231处于锁定状态,这样可以保证打开后自动锁定,防止被剐蹭导致气瓶阀意外关闭;使用时逆时针旋转手轮90度开始供气,气体自高压气瓶21经减压器22,通过供气管路4进入呼吸调节器32接头。
其中,浮力组件1采用大浮力充气式背心,未充气时浮力为零,保证不影响逃生游动。呼吸器整装采用零负浮力设计,确保不增加使用者额外体力消耗;呼吸器的收纳盒采用正浮力设计。
基于上述呼吸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逃生自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旋转手轮231逆时针旋转90°,锁紧销232在压缩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嵌入限位孔235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231,如图5和6;
步骤2、穿上浮力背心11;
步骤3、戴面罩,调整面罩与面部相对位置,使得柔性密封圈34与脸部保持紧密贴合;
步骤4、向水面游动逃生,若水下光线不佳,可打开头顶的防水灯35照明,或者启动求救模式,闪烁发出“SOS”求救信号;
步骤5、出水面后,启动快开充气装置12对浮力背心11进行充气,保持漂浮等待救援或向安全区域游进;紧急情况下(比如:快开充气装置12损坏)也可使用应急吹气管13充气,确保漂浮成功。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减压器本体、呼吸调节器、防水灯、蜂鸣警报器、快开充气装置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所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包括人体可穿戴的浮力组件(1)、固定于所述浮力组件(1)背面的供气组件(2)以及通过供气管路(4)与供气组件(2)连接的面罩呼吸组件(3);所述供气组件(2)包括高压气瓶(21)和固定于高压气瓶(21)出口的减压器(22),所述减压器(22)上具有至少由用于调节减压器的旋转手轮(231)和限位结构组成的启闭组件(23),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嵌置于旋转手轮(231)内的锁紧销(232)以及开设于减压器(22)侧壁上的限位孔(235);当所述旋转手轮(231)旋转至减压器开启状态时,锁紧销(232)可自动嵌入限位孔(235)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轮(231)转动连接于减压器(22)侧壁上;所述锁紧销(232)一端抵靠于减压器(22)侧壁上,另一端抵接有压缩弹簧(233),所述压缩弹簧(233)远离锁紧销(232)的一端抵靠于紧固在旋转手轮(231)上的螺帽(234);当所述旋转手轮(231)旋转至减压器开启状态时,所述锁紧销(232)与限位孔(235)对齐,所述锁紧销(232)在压缩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嵌入限位孔(235)内进而锁定旋转手轮(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呼吸组件(3)包括可与人体面部形成密闭空腔的透明面罩(31)、固定于所述透明面罩(31)外部且与密闭空腔连通的呼吸调节器(32)以及用于将透明面罩(31)固定于人体面部的紧固件,所述呼吸调节器(32)与供气管路(4)出口连接;所述密闭空腔可供人体口、鼻自由呼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31)边缘设置有与人体脸部轮廓线相适配的外框体(33),所述外框体(33)上设置有可与人体脸部紧密贴合的柔性密封圈(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31)顶部的外框体(33)上设置有长亮模式和求救模式的单开关操作双模式防水灯(3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罩(31)顶部的外框体(33)上设置有高压气瓶(21)余量预警的蜂鸣警报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明面罩(31)左右两侧的卡扣和两端具有快插锁扣的头带,所述卡扣和快插锁扣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组件(1) 包括浮力背心(11)和固定于浮力背心(11)前胸的快开充气装置(12),所述浮力背心(11)包括背心形的气囊和包裹于气囊外的尼龙外罩,所述快开充气装置(12)的充气口与气囊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背心(11)前部固定有与气囊连通的应急吹气管(13),所述应急吹气管(13)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应急吹气管(13)进气口面向于人体口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背心(11)未充气时浮力为零,使用快开充气装置(12)充气浮力不小于12公斤,使用应急吹气管(13)充气浮力不小于8公斤;所述呼吸器整装采用零负浮力设计。
CN202221215798.8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893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5798.8U CN21789318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5798.8U CN21789318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3187U true CN21789318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157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893187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3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2879A (en) Inflatable life belt
US6231411B1 (en) Fashionable emergency flotation aid
US5839932A (en) Multi-purpose aquatic rescue gear
US4645465A (en) Scuba gear with combined flotation and transport device
JP4292169B2 (ja) 遊泳用胴着膨張式救命胴衣
US5887585A (en) Air supply life vest
KR20140002679U (ko) 휴대용 자동 팽창식 구명환 어셈블리
CN217893187U (zh) 一种便携式潜水逃生呼吸器
CN219584450U (zh) 落水自救手环
CN204956883U (zh) 水面封闭式救生衣
JP7222931B2 (ja) ウォータースポーツ用カラー救命具
JP5995169B2 (ja) 携帯式津波救命具
CN216102713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包
KR20140007536A (ko) 구명벨트
JP3806574B2 (ja) 水難救命用ウェストバッグ
CN212125477U (zh) 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CN207747997U (zh) 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KR101930170B1 (ko) 구명 조끼
KR102025387B1 (ko) 부력 작업복
CN20806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罐
CN207737479U (zh) 充气装置及使用该充气装置的水上自救器
CN102120065A (zh) 防水防烟救生呼吸器与氧空气压缩气瓶装置
CN205186485U (zh) 腕表式水中救生装置
CN220391500U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脖挂救生衣
CN220701328U (zh) 紧急逃生呼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