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2349U -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2349U
CN217892349U CN202222119257.1U CN202222119257U CN217892349U CN 217892349 U CN217892349 U CN 217892349U CN 202222119257 U CN202222119257 U CN 202222119257U CN 217892349 U CN217892349 U CN 21789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outer shell
head
piec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9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少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ep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ep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ep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ep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9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2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包括:一外壳体,为两端导通的管状结构体,该外壳体的内侧形成有承接件;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贯穿所述承接件,且能够相对所述承接件滑动;一带芯,活动设于该外壳体内,所述带芯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头,该连接头插放于所述连接件内,并进行卡放,且所述连接头能够在所述连接件内转动;一带嘴,连接所述带芯,包括导带部及设于所述导带部两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形成有受力部,该受力部位于所述带嘴的中心水平面上;当受力部接触作业端面时,受力部将通过传动杆将受力部上的作用力传递到导带部,且传递的作用力垂直于中心水平面,从而使得带嘴转动时扭矩大,阻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缮错误文字工具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背景技术
由于修正带不会破坏纸张的表面纤维,也不需如修正液需等待干燥时间,因而在修缮错误文字上最受欢迎。以一般的修正带装置为例,其包括一壳体及设置于该壳体前端的一导带嘴,该壳体内设有一送带组件,该送带组件至少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喂带轮及一卷带轮,供以导出及收纳一修正带体,且该修正带体绕经该导带嘴。使用时,该导带嘴连同该修正带体而平压于欲施加的一表面上,使修正带受压后黏附于该表面而遮覆错误的文字或图案,并可于该修正带体上重新撰写文字或图案。
然而,现有修正带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手动调节修正带的握持位置,以确保带嘴可完全贴合作业位置,对于使用者来说存在不便之处;另外,带嘴通常固定于外壳体内不动,在修正的过程中,手腕需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变以确保带嘴压带头与作业面贴合,这导致了修正时手腕僵硬不灵便,影响修正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包括:
一外壳体,为两端导通的管状结构体,该外壳体的内侧形成有承接件;
一连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贯穿所述承接件,且能够相对所述承接件滑动;
一带芯,活动设于该外壳体内,所述带芯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头,该连接头插放于所述连接件内,并进行卡放固定,且所述连接头能够在所述连接件内转动;
一带嘴,连接所述带芯,包括导带部及设于所述导带部两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形成有受力部,该受力部位于所述带嘴的中心水平面上,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带部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带嘴的中心水平面上方,当受力部接触作业端面时,受力部将通过传动杆将受力部上的作用力传递到连接部,且传递的作用力垂直于中心水平面;
一按压部,插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突出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部,该按压部连接所述连接件,当对该按压部施加按压力时,连动该连接件以推动所述带芯移动,且所述带嘴突出所述外壳体或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带回。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受力部呈球面结构设置,当受力部与纸张接触时,呈点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头适配的弹性卡合件,多个弹性卡合件平均设于该连接件内壁的径方向上,以在所述连接头挤压时产生形变,供所述连接头通过并连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弹性卡合件的中间部位呈弧形结构设置,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弹性卡合件的中位置处与所述连接件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该弹性卡合件弹性形变的形变空间,所述弹性卡合件上形成有中间面、下端面及锥形面。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连接头包括卡放头及与所述带芯固定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放头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卡放头呈类锥形结构设置,所述卡放头朝向所述带芯的一侧形成有锥形部,当卡放头卡放于所述弹性卡合件上时,所述卡放头上的锥形部与所述弹性卡合件上的锥形面卡接,且所述弹性卡合件上的中间面与所述连接头不产生接触。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带芯的内侧端口处形成有弧形部,弧形部于连接件的端口处形成类环形结构,所述限位件呈半球型结构设置,当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弹性卡合件卡放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弧形部抵接且呈线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按压部包括:
一导向滑槽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该导向滑槽件上形成有交错分部且端部呈齿状结构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不同;
一转轮,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件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抵接,该转轮外壁经方向上平均设有多个与齿状结构适配的楔形齿;
一按动头,活动设于所述导向滑槽件内,且与所述转轮抵接,用于驱使所述转轮移动,并配合所述齿状结构使得所述转轮转动;
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连接所述承接件及所述连接件。
如上所述的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所述转轮两侧沿其轴方向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及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及所述第二凸柱分别插放于所述按动头及所述连接件内侧,且可相对按动头及所述连接件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正带,通过受力部、传动杆、连接部、连接头、连接件等部件的设置以及其相互间的作用配合,实现了修正带修正时带嘴的自导正旋转功能,而通过对受力部的球形点接,以及对连接头、连接件的环形线接等设置,最大程度降低了导正时部件相互间的摩擦力,确保自导正旋转动作的顺畅,不卡顿,同时,连接部的偏位设置,使得导正时传递到连接部的作用力最大且垂直于中心水平面,自导正旋转动作扭矩最大,阻力最小,导正更省力。修正带的自导正旋转功能,使得压带头与作业面间具备高度的自适应贴合能力,修正时芯带与纸张贴合密实,大大提高了修正质量,同时,在修正过程中,外壳体可相对带嘴、芯带旋转,使得手腕可自由曲张而不影响压带头与作业面的贴合,解决了现有修正带在修正过程中手腕僵硬不灵便的问题,修正体验更加舒适、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在带嘴突出外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在带嘴收入外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在外壳体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另一角度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结构爆炸半剖图。
图9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中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中带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4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4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相对作业端面倾斜时的位置状态图。
图15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相对作业端面倾斜时的位置状态立体图。
图16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相对作业端面倾斜时的位置状态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17为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中带嘴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带嘴;301、受力部;302、传动杆;303、导带部;304、连接部;4、按动头;5、转轮;6、连接件;7、弹簧;8、导向滑槽件;9、带芯;10、连接头;11、承接件;12、弹性卡合件;1201、中间面;1202、下端面;1203、锥形面;13、弧形部;14、限位件;15、卡放头;1501、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请参阅图1~8及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包括:一外壳体、一连接件6、一带芯9、一带嘴3及一按压部。
所述外壳体为两端导通的管状结构体,示例性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内侧形成有承接件11,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螺纹连接或卡接。
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还活动设置有连接件6,连接件6贯穿所述承接件11上设置的通槽,且可相对承接件11活动及转动,示例性的,所述连接件6为空心管状结构。
所述带芯9与所述带嘴3连接,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带芯9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头10,该连接头10插放于所述连接件6内,并进行卡放固定,且所述连接头10能够在所述连接件6内转动,所述带嘴3包括导带部303及设于所述导带部303两侧的传动杆302,所述传动杆302上形成有受力部301,该受力部301位于所述带嘴3的中心水平面上,请参阅图17,所述传动杆302与所述导带部303的连接部304位于所述带嘴3的中心水平面上方,请参阅图14,当受力部301接触作业端面时,受力部301将通过传动杆302将受力部301上的作用力传递到连接部304,且传递的作用力垂直于中心水平面,从而使得带嘴3转动时扭矩最大,阻力最小,使得导正旋转动作更加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4-16,所述受力部301呈球面结构设置,当受力部301与纸张接触时,呈点接触状态,修正时,当受力部301与纸张接触,手动驱动修正带向下按压,受力部301将相对纸张滑行,同时带动带嘴3、带芯9旋转导正,直至导带部303的压带头与纸张贴合,导正动作结束,由于受力部301与纸张之间为点接触,受力部301与纸张之间摩擦力小,从而可减少受力部301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使得自导正旋转动作自然更加顺畅。
所述按压部,插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突出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部,该按压部连接所述连接件6,当对该按压部施加按压力时,连动该连接件6以推动所述带芯9移动,且所述带嘴3突出所述外壳体或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带回,从而实现带嘴3在使用时突出外壳体,在不使用时收入到外壳体的内侧,实现对带嘴3的有效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10、11,所述连接件6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头10适配的弹性卡合件12,多个弹性卡合件12平均设于该连接件6内壁的径方向上,以在所述连接头10挤压时产生形变,供所述连接头10通过并连接固定,示例性的,所述弹性卡合件12的中间部位呈弧形结构设置,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件6上,且所述弹性卡合件12的中位置处与所述连接件6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该弹性卡合件12弹性形变的形变空间,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形成有中间面1201、下端面1202及锥形面1203。
所述连接头10包括卡放头15及与所述带芯9固定的限位件14,所述限位件14与所述卡放头15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卡放头15呈类锥形结构设置,以便于在连接头10朝向弹性卡合件12卡合时,对弹性卡合件12产生倾斜挤压力,便于弹性卡合件12产生形变,进而方便连接头10插入至连接件6内侧,所述卡放头15朝向所述带芯9的一侧形成有锥形部1501,当卡放头15卡放于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时,所述卡放头15上的锥形部1501与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的锥形面1203卡接,且此时弹性卡合件12上的中间面1201与所述连接头10不产生接触,从而在带芯9相对连接件6转动时,减少连接头10与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使自导正旋转动作更加顺畅。
请参阅图13,所述连接件6朝向所述带芯9的内侧端口处形成有弧形部13,弧形部13于连接件6的端口处形成类环形结构,当所述连接头10与所述弹性卡合件12卡放时,所述限位件14与所述弧形部13抵接,示例性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14呈半球型结构设置,一方面可在修正时承受带嘴3传递的作用力,同时限制连接头10与连接件6只能做相对旋转运动,另一方面使得连接头10与连接件6形成线接触,减少连接头10与连接件6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使自导正旋转动作更加顺畅。
当连接头10卡放于所述连接件6内侧时,所述卡放头15上形成的锥形部1501与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的锥形面卡接,且此时,所述限位件14与所述弧形部13抵接,从而形成连接状态。
所述按压部包括:
一导向滑槽件8,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该导向滑槽件8上形成有交错分部且端部呈齿状结构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不同;
一转轮5,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件8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6抵接,该转轮5外壁经方向上平均设有多个与齿状结构适配的楔形齿;
一按动头4,活动设于所述导向滑槽件8内,且与所述转轮5抵接,用于驱使所述转轮5移动,并配合所述齿状结构使得所述转轮5转动;
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连接所述承接件11及所述连接件6,示例性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弹簧7,所述弹簧7套设于所述连接件6的外侧,且该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接件11及形成于所述连接件6外侧的延伸件抵接。
需补充说明的是,所述承接件11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导向滑槽件8的外壁上形成有多个楔形卡齿,当对导向滑槽件8进行安装时,所述楔形卡齿与所述卡环卡接,以实现导向滑槽件8的固定。
当然,上述所述的按压部与现有的按压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转轮5两侧沿其轴方向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及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及所述第二凸柱分别插放于所述按动头4及所述连接件6内侧,且可相对按动头4及所述连接件6活动,从而实现转轮5相对按动头4及连接件6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正带,通过受力部301、传动杆302、连接部304、连接头10、连接件6等部件的设置以及其相互间的作用配合,实现了修正带修正时带嘴3的自导正旋转功能,而通过对受力部301的球形点接,以及对连接头10、连接件6的环形线接等设置,最大程度降低了导正时部件相互间的摩擦力,确保自导正旋转动作的顺畅,不卡顿,同时,连接部304的偏位设置,使得导正时传递到连接部304的作用力最大且垂直于中心水平面,自导正旋转动作扭矩最大,阻力最小,导正更省力。修正带的自导正旋转功能,使得压带头与作业面间具备高度的自适应贴合能力,修正时芯带与纸张贴合密实,大大提高了修正质量,同时,在修正过程中,外壳体可相对带嘴3、芯带9旋转,使得手腕可自由曲张而不影响压带头与作业面的贴合,解决了现有修正带在修正过程中手腕僵硬不灵便的问题,修正体验更加舒适、顺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体,为两端导通的管状结构体,该外壳体的内侧形成有承接件(11);
一连接件(6),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贯穿所述承接件(11),且能够相对所述承接件(11)滑动;
一带芯(9),活动设于该外壳体内,所述带芯(9)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头(10),该连接头(10)插放于所述连接件(6)内,并进行卡放固定,且所述连接头(10)能够在所述连接件(6)内转动;
一带嘴(3),连接所述带芯(9),包括导带部(303)及设于所述导带部(303)两侧的传动杆(302),所述传动杆(302)上形成有受力部(301),该受力部(301)位于所述带嘴(3)的中心水平面上,所述传动杆(302)与所述导带部(303)的连接部(304)位于所述带嘴(3)的中心水平面上方,当受力部(301)接触作业端面时,受力部(301)将通过传动杆(302)将受力部(301)上的作用力传递到连接部(304),且传递的作用力垂直于中心水平面;
一按压部,插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突出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部,该按压部连接所述连接件(6),当对该按压部施加按压力时,连动该连接件(6)以推动所述带芯(9)移动,且所述带嘴(3)突出所述外壳体或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带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301)呈球面结构设置,当受力部(301)与纸张接触时,呈点接触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头(10)适配的弹性卡合件(12),多个弹性卡合件(12)平均设于该连接件(6)内壁的径方向上,以在所述连接头(10)挤压时产生形变,供所述连接头(10)通过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件(12)的中间部位呈弧形结构设置,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件(6)上,且所述弹性卡合件(12)的中位置处与所述连接件(6)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该弹性卡合件(12)弹性形变的形变空间,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形成有中间面(1201)、下端面(1202)及锥形面(1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0)包括卡放头(15)及与所述带芯(9)固定的限位件(14),所述限位件(14)与所述卡放头(15)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卡放头(15)呈类锥形结构设置,所述卡放头(15)朝向所述带芯(9)的一侧形成有锥形部(1501),当卡放头(15)卡放于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时,所述卡放头(15)上的锥形部(1501)与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的锥形面(1203)卡接,且所述弹性卡合件(12)上的中间面(1201)与所述连接头(10)不产生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朝向所述带芯(9)的内侧端口处形成有弧形部(13),弧形部(13)于连接件(6)的端口处形成类环形结构,所述限位件(14)呈半球型结构设置,当所述连接头(10)与所述弹性卡合件(12)卡放时,所述限位件(14)与所述弧形部(13)抵接且呈线接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
一导向滑槽件(8),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该导向滑槽件(8)上形成有交错分部且端部呈齿状结构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不同;
一转轮(5),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件(8)的内侧并与所述连接件(6)抵接,该转轮(5)外壁经方向上平均设有多个与齿状结构适配的楔形齿;
一按动头(4),活动设于所述导向滑槽件(8)内,且与所述转轮(5)抵接,用于驱使所述转轮(5)移动,并配合所述齿状结构使得所述转轮(5)转动;
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连接所述承接件(11)及所述连接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5)两侧沿其轴方向分别形成有第一凸柱及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及所述第二凸柱分别插放于所述按动头(4)及所述连接件(6)内侧,且可相对按动头(4)及所述连接件(6)活动。
CN202222119257.1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Active CN21789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9257.1U CN21789234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9257.1U CN21789234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2349U true CN217892349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4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9257.1U Active CN217892349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2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23253A1 (en) Illustrating tool
CN110217018A (zh) 一种手持伸缩笔
CN110303801A (zh) 一种伸缩笔
US5944433A (en) Pivotal finger retainer for writing instrument
CN217892349U (zh)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CN110171231A (zh) 一种扭转伸缩笔
CN101373410A (zh) 手写笔及带有该手写笔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5139688A (zh) 一种带有自导正书写的旋转式修正带
CN211048670U (zh) 一种化妆刷
CN209952140U (zh) 用于神经康复的手指训练器
CN209600107U (zh) 分体式握笔器
CN219405946U (zh) 二指夹紧式指头笔
CN220662110U (zh) 一种执笔扩张器
CN208290792U (zh) 可调式握笔器
CN216888113U (zh) 一种毛细色谱柱存储装置
CN210018270U (zh) 一种钳套
CN213045873U (zh) 一种适用于防护服的手臂包
WO2019007413A1 (zh) 自动出芯的异轴笔
CN210139723U (zh) 一种具有多笔头的可拆卸式毛笔装置
CN220973765U (zh) 一种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修正带
CN216568682U (zh) 一种合金工字型钮扣
CN219339056U (zh) 一种便携式毛笔
CN219927339U (zh) 一种握笔姿势纠正器
CN208101500U (zh) 自动出芯的异轴笔
CN219405945U (zh) 二指贴靠式指头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