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6301U - 涂层支架 - Google Patents

涂层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6301U
CN217886301U CN202221476388.9U CN202221476388U CN217886301U CN 217886301 U CN217886301 U CN 217886301U CN 202221476388 U CN202221476388 U CN 202221476388U CN 217886301 U CN217886301 U CN 217886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coating
peripheral surface
coat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63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静雯
王瀚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ju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ju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ju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ju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63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6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6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6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用于与血管壁贴合,内周表面用于与血流接触,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支架段,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有功能性涂层。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上选择特定区域进行功能性涂层的涂覆,不仅能够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根据病变处的情况进行支架上涂层区域的选择,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进而避免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Description

涂层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层支架。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手术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且伴随着药物和技术的革新,短期到中期内支架植入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提高。但在部分或拥有基础疾病或慢性病变的病人中,目前仍存在支架植入后失败的风险,风险中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ST)以及支架内再狭窄(ISR)。为降低或解决这一术后风险,并持有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表面持有药物涂层或特殊涂层的支架也应运而生。
涂层支架的应用场景多为具有粥样硬化或狭窄的动静脉血管或含有动脉瘤的动脉血管,可根据涂层基质所具备的自身特性粗略分为涂覆有可洗脱涂层的支架及涂覆有不可洗脱涂层的支架。可洗脱涂层支架代表有药物洗脱支架(DES)。药物洗脱支架的表面直接涂覆有抗栓或抗增生或促进内皮化的药物的、涂覆有此类药物与可降解聚合物混合的、或涂覆有此类药物被可降解聚合物包裹的涂层,在植入支架后的3-6个月内,通过血液的冲刷和涂层基质降解的作用下,药物不断从支架表面洗脱,并在支架植入部位发挥作用。
对于可洗脱涂层支架,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1564571A)公开了一种含有雷帕霉素类似物的医疗装置,采用雷帕霉素的药物组合物涂层,用于可控地释放治疗物质。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7496998A)公开了一种外周药物洗脱支架,采用含有三层缓释层的药物涂层,用于避免传统外周金属裸支架植入外周血管后产生的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5833358A)公开了一种颅内药物洗脱的支架系统,采用可降解的药物载体和抑制VSMC过度增殖的药物,用于防止血管内膜过度增生,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
不可洗脱涂层支架一般为抗血栓涂层支架。此类支架表面涂覆有本身具有抗血栓功能的聚合物组成的、或含有抗血栓血小板药物的、或含有溶血栓药物的涂层基质,因涂层基质的不可降解性,在植入支架后使药物在支架表面持续作用,以达到在支架植入部位拥有长久的抗血栓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0488546.9公开了一种抗血栓产生的医疗装置,采用磷酸胆碱涂层,用于降低支架表面血栓的形成。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825145.X公开了一种抗血栓血管内涂层支架,采用不降解涂层基质与抗栓药物混合,用于降低或避免因涂层基质降解而可能导致的迟发性ISR的风险。
可见,上述专利文献均是在支架表面涂层是否可洗脱及其材料上进行创新,以降低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失败的风险,但上述专利均未关注表面涂层在支架植入过程中的脱落风险,由于在植入过程中支架会与输送系统或外部通路产生摩擦,支架表面的涂层会因受力而脱落,若反复操作则会造成更多的脱落,脱落后产生的大片涂层,如大片的不可降解涂层,或大片的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降解的可降解涂层,很可能会通过通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形成血栓,造成某些分支血管的堵塞;上述专利也未关注支架植入后覆盖的病变组织整体是否均需要涂层作用,例如可能会因全涂层的部分药剂载药量过大导致其他的风险,例如Katsanos et al曾建议外周血管中紫杉醇的载药剂量过大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远期毒性并导致全因死亡或截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层支架,不仅能够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进而避免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用于与血管壁贴合,内周表面用于与血流接触,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支架段,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有功能性涂层。
可选的,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且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
可选的,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若所述支架主体为切割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50%;若所述支架主体为编织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
可选的,位于同一个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的材质不同。
可选的,位于不同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的材质不同。
可选的,所述功能性涂层包括药物涂层、不可降解涂层、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聚合物与药物混合涂层、药物被聚合物包裹涂层及亲水涂层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支架主体为切割支架、编织支架或其组合。
可选的,所述功能性涂层与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之间具有一硅烷层,且所述功能性涂层与所述硅烷层通过共价键合的形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上选择特定区域进行功能性涂层的涂覆,不仅能够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根据病变处的情况进行支架上涂层区域的选择,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进而避免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涂层支架上不同区域涂覆功能性涂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编织支架的外部层细丝在内周表面涂覆功能性涂层时的截面图。
附图中:
1-支架主体;2-功能性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并未过多关注表面涂层在支架植入过程中的脱落风险,由于在植入过程中支架会与输送系统或外部通路产生摩擦,支架表面的涂层会因受力而脱落,若反复操作则会造成更多的脱落,脱落后产生的大片涂层,如大片的不可降解涂层,或大片的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降解的可降解涂层,很可能会通过通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形成血栓,造成某些分支血管的堵塞;同时也未关注支架植入后覆盖的病变组织整体是否均需要涂层作用,例如可能会因全涂层的部分药剂载药量过大导致其他的风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上选择特定区域进行功能性涂层的涂覆,不仅能够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根据病变处的情况进行支架上涂层区域的选择,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避免了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1,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用于与血管壁贴合,内周表面用于与血流接触,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支架段,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有功能性涂层2。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涂层支架上不同区域涂覆功能性涂层的示意图,其中,图1示意了所述支架主体1上两个不同支架段分别在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涂覆功能性涂层2的情况,例如,将所述支架主体1分为三个支架段,即支架远端(该医疗器械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支架近端(该医疗器械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以及远端和近端之间的支架中段,所述支架主体1的远端的内周表面和中段的外周表面分别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2。图2示意了所述支架主体上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情况,图3示意了所述支架主体上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内周表面以及部分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情况。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涂覆方式之外,还包括在各个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功能性涂层2的各种组合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至于如何对支架主体1进行支架段的划分以及选区涂覆,可根据病变处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以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并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从而避免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例如,仅对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进行功能性涂层2(如载药涂层)的涂覆时,可用于针对血管壁进行精准的靶向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血管粥样硬化、血管内严重狭窄、血管栓塞、其组合中的至少之一,或用于减少输送系统(例如推送芯丝)与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周表面摩擦的涂层面积,从而降低涂层脱落的风险,并降低脱落的涂层在植入过程中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栓、微血栓或堵塞分支血管的概率。
或者,仅对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周表面进行功能性涂层2的涂覆,可用于针对尺寸较小的血管,用于防止在支架植入后形成即刻、或中期、或远期的支架内血栓从而导致内皮过度增生或支架内再狭窄,甚至是血管通路闭塞;或用于在支架输送过程中减少支架外表面与通路(如鞘管、导管、微导管等)内腔摩擦的涂层面积,从而降低涂层脱落的风险,降低脱落的涂层在植入过程中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栓、微血栓或堵塞分支血管的概率。
又或者,仅对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周表面及两端外周表面进行涂层涂覆,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导向栓塞装置,在瘤颈两侧作锚定作用的支架端内外表面均涂覆有功能性涂层2(如抗血栓、抗细胞或蛋白吸附、促进内皮化涂层等),在对动脉瘤颈处作血流导向栓塞作用的支架中段外周表面不进行功能性涂层2的涂覆,用于保证血流导向栓塞装置两端保持血管内腔畅通无狭窄或阻塞,促进支架两端内皮化程度保证支架在术后不发生移位;对经过支架中段进入颅内的血流,支架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2可降低支架管腔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对通过支架网格流入动脉瘤内的已降低流速的血液,支架外侧为裸露的支架材料,则可以加速瘤内的栓塞过程,可以提高动脉瘤闭塞的概率。
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所述涂层支架在使用过程的输送情况,例如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涂覆亲水涂层以提高支架外周表面的润滑性,以使所述支架主体1更易通过部分迂曲复杂的血管路径。
作为本实施例中较佳的一个示例,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2,且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2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1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通过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周表面涂覆具有载药、润滑或亲水作用的功能性涂层2可减少支架腔内术后即刻、中期或远期血栓的形成。若所述支架主体1为编织支架,其中处于外部层的细丝的接触血管壁的外周表面的最凸出的中心条状区域均应不具有涂层,且所述中心条状区域的表面宽度不超过外周表面的最凸出处的中心法线左右各45°的范围,具体请参照图4,而处于内部层的细丝的整体表面均应具有完整的涂层。
作为本实施例中较佳的一个示例,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若所述支架主体1为切割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50%;若所述支架主体为编织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通过在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药物涂层可对血管病变处内壁进行靶向治疗,减少支架整体载药剂量。
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个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位于不同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2的材质不同,可根据病变处的具体需求以及输送需求进行选择。
较佳的,位于同一个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2的材质不同。
较佳的,位于不同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2的材质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涂层2包括药物涂层、不可降解涂层、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聚合物与药物混合涂层、药物被聚合物包裹涂层及亲水涂层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药物涂层包括但不限于为紫杉醇、雷帕霉素、雷帕霉素类似物、肝素及类肝素材料或衍生物及羧化壳聚糖,所述不可降解涂层包括但不限于为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铝水凝胶、磷酸胆碱及磷酸胆碱共聚物,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涂层包括但不限于为透明质酸、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如PVP)、PCL、PEG、PDA、PVA、PGA、PLA、PLLA、PLGA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涂层2的功用包括但不限于抗血栓、抗血小板、抗细胞和蛋白吸附、抗凝血、抗组织增生、溶血栓、促进内皮化、预防再狭窄、提高润滑性及其组合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1为切割支架、编织支架或其组合。切割支架的管状结构是由管材经过精密的激光切割而成,编织支架则是由柔软的金属长丝根据样式编织而成,上述两种方式所得的支架主体1在高温下均需进行热处理以定型,用来减少支架主体1内部残留的应力和/或让支架主体1具有在特定温度下自膨胀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1的材质包括钢、铝、钛、钴、铬、铂、镍、其合金、其组合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合金优选为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铂钨合金。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涂层2通过特定工艺涂覆在所述支架主体1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所述特定工艺包括刷涂、浸涂、喷涂、吹刮、雾化、接枝、吸附中的至少一者。
较佳的,在对所述功能性涂层2涂覆之前,可对所述支架主体1的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所述支架主体1表面的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涂层2与所述支架主体1的表面之间具有一硅烷层,且所述功能性涂层2与所述硅烷层通过共价键合的形式连接。硅烷层的使用可作为功能性涂层2与基质结合的中间层。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层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用于与血管壁贴合,内周表面用于与血流接触,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支架段,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有功能性涂层。通过在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上选择特定区域进行功能性涂层的涂覆,不仅能够降低涂层支架在植入过程中涂层脱落的风险,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根据病变处的情况进行支架上涂层区域的选择,为病变处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并降低支架表面药物的剂量,进而避免过量药物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用于与血管壁贴合,内周表面用于与血流接触,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支架段,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涂覆有功能性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且所述支架主体的内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仅所有所述支架段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所述功能性涂层,若所述支架主体为切割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50%;若所述支架主体为编织支架,则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表面上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区域的面积不超过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的总面积的8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的材质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支架段的外周表面和/或内周表面的功能性涂层的材质不同。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涂层包括药物涂层、不可降解涂层、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聚合物与药物混合涂层、药物被聚合物包裹涂层及亲水涂层中的至少一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为切割支架、编织支架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涂层与所述支架主体的表面之间具有一硅烷层,且所述功能性涂层与所述硅烷层通过共价键合的形式连接。
CN202221476388.9U 2022-06-13 2022-06-13 涂层支架 Active CN217886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6388.9U CN2178863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涂层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6388.9U CN2178863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涂层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6301U true CN21788630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1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6388.9U Active CN217886301U (zh) 2022-06-13 2022-06-13 涂层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6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6008B2 (en) Optimized stent jacket having single fiber mesh
EP0470246B1 (en) Intralumenal drug eluting prosthesis
Mani et al. Coronary stents: a materials perspective
US5342348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eating and enlarging body lumens
US7713297B2 (en) Drug-releasing stent with ceramic-containing layer
KR100478074B1 (ko) 피복되고이식가능한의료장치
US5851231A (en) Intralumenal drug eluting prosthesis
US5997468A (en) Intraluminal drug eluting prosthesis method
US20050149163A1 (en) Reduced restenosis drug containing stents
Ozaki et al. New stent technologies
JP2006500996A (ja) 溶出性生体適合性移植可能医療器具を介してマイトマイシン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EP4088756A1 (en) Medical device for use in human vessels having a fibrin coating including fibronectin
Gil et al. First-in-man study of dedicated bifurcation cobalt-chromium sirolimus-eluting stent BiOSS LIM C®—three-month results
CN115517834A (zh) 涂层支架
Shin et al. Efficacy of heparin‐coated stent in early sett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N217886301U (zh) 涂层支架
JP2022511315A (ja) 自己調整型ステント組立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キット
França et al. Update on vascular endoprostheses (stents): from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clinical practice
Almond Coronary stenting I: intracoronary stents–form, function and future
Gil et al. First-in-man study of dedicated bifurcation cobalt-chromium sirolimus-eluting stent BiOSS LIM C—3-month results
Kibbe et al. Liquid Cast Arterial Stents: Stents of the Future
MACHAN DRUG-ELUTING STENTS IN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CA2408856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use for limiting acute or chronic closure of a vascular lumen
Huang et al. and Ivan De Scheerder
Kibbe et al. Lio| uid Cast Arterial Stents: Stents oi the Fu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