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2817U -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2817U
CN217882817U CN202222108053.8U CN202222108053U CN217882817U CN 217882817 U CN217882817 U CN 217882817U CN 202222108053 U CN202222108053 U CN 202222108053U CN 217882817 U CN217882817 U CN 217882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power
switch
connector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80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亮
许光辉
伍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IYUAN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IYUAN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IYUAN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IYUAN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80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2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2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2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为多路输出,所述供电电路的多路输出分别接入多个用电器,所述供电电路的每路输出均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多个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整个自动测试设备的加电、断电控制、电压电流及电功状态监测,并能够实现紧急状态下的快速断电。控制方式采用手动的方式,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测试设备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自动测试设备各测试仪器供电,多数直接采用PDU供电。通常将测试仪器的电源线插接到测试设备后面的PDU电源插座上。PDU的电源线外插到市电插座,或PDU的电源线连接到与外部市电相连的各种电源开关。PDU通电后,各测试仪器启动开关按钮,开始测试工作。
测试仪器,直接采用PDU供电模式,设备启动时存在大冲击电流、系统供电不平稳、电网电压波动及浪涌、供电安全对系统测试都产生重要影响。测试过程中,对电压、电流缺少监控,断电、过压、过流,对测试存在一定影响。
自动测试设备中内部电子环境非常复杂,外界复杂的电子应用环境,也为测试系统带来了很大干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为实现电子产品的自动测试设备供电平稳、无冲击、抗干扰、安全可靠,良好抑制外部干扰,同时具有较优良的内部电磁环境,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同时还应减少设备对外电磁辐射,避免对外部设备带来干扰,开发研制智能电源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为多路输出,所述供电电路的多路输出分别接入多个用电器,所述供电电路的每路输出均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多个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由市电接入插头、四芯电源连接器、电源滤波器、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第一输出连接器、第二输出连接器和第三输出连接器组成,所述市电接入插头通过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与所述电源滤波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滤波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开关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之间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之间设置所述监测电路。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变压器、紧急断电控制器、总输出启动开关、第一输出开关、第二输出开关和第三输出开关组成,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同时与交流接触器、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所述第一输出开关、所述第二输出开关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的电源控制端接入所述交流接触器与所述第一输出开关、所述第二输出开关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开关、所述第二输出开关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的控制端并联接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之间,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设置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和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之间。
具体地,所述监测电路由电压电流监测器和交流互感器组成,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的电流检测端通过所述交流互感器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感应连接。
作为改进,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市电接入插头、四芯电源连接器、电源滤波器、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电源变压器、紧急断电控制器、电压电流监测器、交流互感器、总输出启动开关、第一输出连接器、第二输出连接器、第三输出连接器、第一输出开关、第二输出开关和第三输出开关均设置于安装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安装壳体由壳体前面板、安装壳本体和安装壳盖板组成,所述壳体前面板与所述安装壳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盖板与所述安装壳本体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开关、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所述第一输出开关、所述第二输出开关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电源滤波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和所述电源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内,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的后端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整个自动测试设备的加电、断电控制、电压电流及电功状态监测,并能够实现紧急状态下的快速断电。控制方式采用手动的方式,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前面板上的启动按钮的数量通常为3~4个,单独控制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后部的每路电源输出;或仅为1个启动按钮,1键控制后部多路电源输出。1路220V交流电源分为多路输出,实现对自动测试设备开机瞬间的浪涌控制,有效避免设备启动时大冲击电流导致的不良影响,系统供电平稳、无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市电接入插头1、四芯电源连接器2、电源滤波器3、空气开关4、交流接触器5、电源变压器6、紧急断电控制器7、电压电流监测器8、交流互感器9、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第三输出连接器13、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第三输出开关16、壳体前面板17、安装壳本体18、安装壳盖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为多路输出,所述供电电路的多路输出分别接入多个用电器,所述供电电路的每路输出均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多个控制端。
进一步,所述供电电路由市电接入插头1、四芯电源连接器2、电源滤波器3、空气开关4、交流接触器5、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第三输出连接器13组成,所述市电接入插头1通过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2与所述电源滤波器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滤波器3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开关4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开关4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5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设置所述监测电路。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变压器6、紧急断电控制器7、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和第三输出开关16组成,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6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6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7同时与交流接触器5、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的电源控制端接入所述交流接触器5与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端并联接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设置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和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之间。
具体地,所述监测电路由电压电流监测器8和交流互感器9组成,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电流检测端通过所述交流互感器9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感应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市电接入插头1、四芯电源连接器2、电源滤波器3、空气开关4、交流接触器5、电源变压器6、紧急断电控制器7、电压电流监测器8、交流互感器9、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第三输出连接器13、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和第三输出开关16均设置于安装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安装壳体由壳体前面板17、安装壳本体18和安装壳盖板19组成,所述壳体前面板17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盖板19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开关4、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7、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面板17上,所述电源滤波器3、所述交流接触器5和所述电源变压器6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18内,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2、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后端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组装智能电源管理模块时,首先壳体前面板17上安装好两个拉手、紧急断电控制器7、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和第三输出开关16;然后再与壳体前面板17用十字槽沉头螺钉连接,将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磁环与导线从壳体前面板17安装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长方形安装孔穿过,将电压电流监测器8卡装到壳体前面板17上,然后把壳体前面板17的磁环装到磁环固定架内,用四颗十字槽沉头螺钉将磁环盖板固定到磁环固定架,然后再把磁环固定架与安装壳本体18用二颗十字槽沉头螺钉固定。
空气开关4选择具有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完整的过电流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的断路器,并设置手柄锁定装置可防止不必要的误动作。安装时,空气开关4后部从壳体前面板17前部向后穿过,将安装空气开关4的导轨用螺钉固定到安装壳本体18的固定板,然后将导轨安装到空气开关4后部的燕尾槽内,最后将固定板用螺钉固定到安装壳本体18底部。
安装壳本体18的后面板安装四芯电源连接器2、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第三输出连接器13。安装壳本体18内装配将电源滤波器3、电源变压器6和交流接触器5,用十字槽沉头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安装壳本体18内底部。将交流接触器5安装的导轨用螺钉固定到固定板,然后将导轨安装到交流接触器5后部的燕尾槽内,将限位块压在交流接触器5上,用螺钉穿过限位块、导轨,紧固到固定板。检查电源线缆连接正确,并用万用表检查各输入、输出、接地连接是否正确。
检查完成,符合接线图要求后,在安装壳本体18内的线槽上盖上线槽盖,然后用十字槽沉头螺钉盖上安装壳盖板19,智能电源管理模块组装完成。
输入电源线连接,先连接智能电源管理模块的市电接入插头1与四芯电源连接器2,市电接入插头1插头到市电三插插座,做好为智能电源管理模块供电准备。
输出电源线连接:将用电设备的四芯电源航插插头连接到智能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的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或第三输出开关16,做好为自动测试设备供电准备。
进一步地,将空气开关4拨到开的位置,启动总输出启动开关10,总输出启动开关的按钮绿灯亮,启动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或第三输出开关16,对应的按钮绿灯亮。
当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需要紧急断电时,拍击壳体前面板17上的紧急断电控制器7,可以快速切断供电电源、将空气开关4拨到关的位置。当测试异常解决后,将紧急断电控制器7旋转复位,将空气开关4拨到开的位置,启动总输出启动开关10,再启动对应的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或第三输出开关16,便可继续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智能电源管理模块,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自动测试设备,将1路220V交流电源输入分为2~4路220V交流电源输出,为自动测试设备系统及配备的程控电源、测试仪器、工控机或计算机等,实现加电、断电控制、电压状态监测,并能够实现紧急状态下的快速断电。控制方式采用手动的方式,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系统供电平稳、无冲击、抗干扰,智能电源管理模块的电磁兼容环境安全。
屏蔽措施:机箱外壳选用全铝结构,铝合金是具有较高导电、导磁特性的材料,是一种较高效能的屏蔽材料。
接地措施:接地柱用黄绿双色地线,首先与输入电源航插插座接地端子连接,再分别机箱内其他电源输出航插插座、滤波器、交流接触器连接,接地柱外壳与机箱后面板安装孔导通,从而实现内部关键电器件、机箱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可靠安全。
滤波措施:针对来自电源和其它信号线的干扰,采用滤波措施进行抑制。机箱内滤波器外壳通过地线、接地柱及金属机壳保持可靠接触,快速去除电源干扰;滤波器安装于电源入口,防止滤波性能下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监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为多路输出,所述供电电路的多路输出分别接入多个用电器,所述供电电路的每路输出均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多个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由市电接入插头(1)、四芯电源连接器(2)、电源滤波器(3)、空气开关(4)、交流接触器(5)、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第三输出连接器(13)组成,所述市电接入插头(1)通过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2)与所述电源滤波器(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滤波器(3)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开关(4)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开关(4)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的电源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5)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设置所述监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变压器(6)、紧急断电控制器(7)、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和第三输出开关(16)组成,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6)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6)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7)同时与交流接触器(5)、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的电源控制端接入所述交流接触器(5)与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的控制端并联接入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与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之间,所述监测电路的检测端设置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和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由电压电流监测器(8)和交流互感器(9)组成,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电压检测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的电流检测端通过所述交流互感器(9)与所述交流接触器(5)的电源输出端感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市电接入插头(1)、四芯电源连接器(2)、电源滤波器(3)、空气开关(4)、交流接触器(5)、电源变压器(6)、紧急断电控制器(7)、电压电流监测器(8)、交流互感器(9)、总输出启动开关(10)、第一输出连接器(11)、第二输出连接器(12)、第三输出连接器(13)、第一输出开关(14)、第二输出开关(15)和第三输出开关(16)均设置于安装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由壳体前面板(17)、安装壳本体(18)和安装壳盖板(19)组成,所述壳体前面板(17)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盖板(19)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开关(4)、所述紧急断电控制器(7)、所述电压电流监测器(8)、所述总输出启动开关(10)、所述第一输出开关(14)、所述第二输出开关(15)和所述第三输出开关(16)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面板(17)上,所述电源滤波器(3)、所述交流接触器(5)和所述电源变压器(6)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18)内,所述第一输出连接器(11)、所述四芯电源连接器(2)、所述第二输出连接器(12)和所述第三输出连接器(13)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壳本体(18)的后端面板上。
CN202222108053.8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Active CN217882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8053.8U CN21788281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8053.8U CN21788281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2817U true CN21788281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8053.8U Active CN21788281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2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82817U (zh)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模块
CN202159854U (zh) 一种智能节电插座
CN104251931A (zh) 通用可更换式带电指示装置
US20050057879A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ocket
CN209658737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二次综合装置
CN201327996Y (zh) 一种微机保护装置及系统
CN210074873U (zh) 带绝缘监测功能的便携式直流电源系统
CN210534270U (zh) 一种换流阀控制器硬件系统现场测试装置
CN214848408U (zh) 一种带电可拔插的万能式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CN214380306U (zh) 一种安全用电智慧微断设备
CN205846841U (zh) 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装置用应急电源
CN211063053U (zh) 一种新改进型二分之一分路转接装置
CN109001511B (zh) 一种微电表
RU223132U1 (ru) Блок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итания с мониторингом и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каждой розеткой
CN216054492U (zh) 继电器模块
CN219915765U (zh) 一种智能插拔式量测单元
CN216649305U (zh) 一种线路终端负荷控制装置
CN206117529U (zh) 控制电源优化电路
CN219677786U (zh) 一种二进一出快速发电车接入箱
CN21187932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电路板结构
CN211907877U (zh) 一种整体灯插拔带电高压显示器
CN212463051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故障的快速判断装置
CN216083461U (zh) 一种倒换控制器
CN220420511U (zh) 一种具有防触电保护结构的空气开关
CN213275828U (zh) 一种通用转接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