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0684U - 可卷曲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卷曲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0684U
CN217880684U CN202120964399.0U CN202120964399U CN217880684U CN 217880684 U CN217880684 U CN 217880684U CN 202120964399 U CN202120964399 U CN 202120964399U CN 217880684 U CN217880684 U CN 217880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adjust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643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643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0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0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0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该可卷曲显示装置包括:卷轴,具有容置空间;柔性显示屏,其第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卷曲状态和伸展状态;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特定弹性及强度。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用户使用可卷曲的柔性屏在展开状态下观看舒适性和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可卷曲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屏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柔性显示屏具有可变性、轻薄的特性,使电子设备能够以多种状态进行使用和收纳。
在用户使用可卷曲的柔性屏时,如何在展开状态下便捷且舒适的观看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以解决用户使用可卷曲的柔性屏在展开状态下观看舒适性和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该可卷曲显示装置包括:卷轴,具有容置空间;
柔性显示屏,其第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卷曲状态和伸展状态;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特定弹性及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形成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且适配,且形成于所述卷轴;
其中,当所述柔性显示屏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以保持所述卷曲状态,而当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离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弹性力作用下切换为所述伸展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柔性显示屏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吸持;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吸持的吸持部,所述吸持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与所述吸持部固定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吸持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卷曲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吸持部的位置对应以吸持固定;
当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卷曲状态下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吸持部的位置相错;
其中,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卷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的中轴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端;
所述卷轴的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调节端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配置为弧形槽,且具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
当所述调节部转动至所述第一调节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接触时,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卷轴的端部,所述支座的外周至少包括一支撑面,用于与一承载面接触以将所述卷轴固定于该所述承载面;
其中,所述支座通过扭力转轴机构与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座相对所述卷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的中轴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二调节端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背离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侧,用于通过支座的转动将所述第一调节端推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一调节端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在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一信号,并用于在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
所述感应件为传感器;或,
所述感应件为电子开关。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卷轴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适配且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所述卷曲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置对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可卷曲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显示屏配置为由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具有预设弹性及强度的支撑结构构成,当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在支撑结构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便捷展开,且能够通过支撑结构的支撑作用,使柔性显示面板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下的展平效果,可便于用户的使用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在卷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的吸持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的吸持部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a)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下的一种支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下的另一种支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c)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状态下的另一种支撑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卷轴1、限位槽101、第一限位端面1011、第二限位端面1012、容纳槽 102、第一端11、第二端12、第二限位端面1012、柔性显示屏2、柔性显示面板201、支撑结构202、第一固定件3、第二固定件4、吸持部401、调节部402、第一调节端4021、支座5、支撑面501、第二调节端502、感应件6、处理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附图7,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该可卷曲显示装置包括:卷轴1,具有容置空间;
柔性显示屏2,其第一端11与所述卷轴1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2具有卷曲状态和伸展状态;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2包括柔性显示面板201及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1的背侧的支撑结构202,所述支撑结构202具有特定弹性及强度。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具有卷曲和展开两种使用状态,可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该显示装置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可卷曲显示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卷轴1和柔性显示屏2,其中,卷轴1用于固定柔性显示屏2,且卷轴1具有容置空间,可用于放置电池、处理器7等电子器件;柔性显示屏2的第一端11与卷轴1 连接,柔性显示屏2背离卷轴1的一侧为显示面,其与卷轴1固定的部分可以是显示区域,也可以是非显示区域,且与卷轴1固定的部分可以是与卷轴 1外径相同的圆弧面,或还可以是平面,以使柔性显示屏2在伸展状态下形成一整个平面,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柔性显示屏2具有轻薄、可变形的特性,使其具有卷曲状态和伸展状态,当用户不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时,参考附图 1,可将柔性显示屏2绕卷轴1卷曲一周使柔性显示屏2呈卷曲状态,可节省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从而提高装置的便携性以及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当用户需要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时,参考附图2,可将柔性显示屏2展开为伸展状态,用户即可通过柔性显示屏2的显示面观看显示的画面。由于柔性显示屏2本身具有柔性,在其处于伸展状态时难以保持平整性,通常需要用户手动伸展以保持柔性显示屏2的展平,而需要占用用户的双手,影响了用户使用装置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以使柔性显示屏2处于伸展状态时用户能够便捷且舒适的观看显示面显示的画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屏2包括柔性显示面板201及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201的支撑结构 202,支撑结构202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201的背侧,且支撑结构202具有特性弹性及强度,从而能够在保证柔性显示屏2具有弯折性能的同时,可使其在不受力支撑柔性显示屏2以保持柔性显示屏2在伸展状态下的展平效果,在该状态下用户将可卷曲显示装置放置于一承载面,即可便捷且舒适的观看柔性显示屏2显示的画面;支撑结构202具体可以采用弹簧钢、碳纤材料、塑胶材料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制;参考附图3,支撑结构202可以设置为层状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201层叠设置,整体贴覆于柔性显示面板201的背侧,为柔性显示面板201整体提供支撑力,或者支撑结构202还可以设置为条状结构,具体可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01的背侧且位于收卷方向的两侧边缘,起到对柔性显示面板201的边缘的可靠支撑和保护作用,支撑结构202 具有多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根据上述所列,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显示屏2配置为由柔性显示面板201以及具有预设弹性及强度的支撑结构202 构成,当柔性显示屏2处于伸展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在支撑结构202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便捷展开,且能够通过支撑结构202的支撑作用,使柔性显示面板201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柔性显示屏2在伸展状态下的展平效果,可便于用户的使用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附图7,在具体实施中,第一固定件3,形成于所述柔性显示屏2与所述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第二固定件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对应且适配,且形成于所述卷轴1;
其中,当所述柔性显示屏2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相互配合以保持所述卷曲状态,而当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分离时,所述柔性显示屏2在所述支撑结构202的弹性力作用下切换为所述伸展状态。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实现便捷的展开柔性显示屏2的同时,如何在卷曲时实现柔性显示屏2的固定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卷曲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其中,第一固定件3形成于柔性显示屏2的第二端12,而第二固定件4形成在卷轴1上,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 相互适配,且当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时,第一固定件3的位置与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对应,因此,当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时,第一固定件 3和第二固定件4可相互配合以保持柔性显示屏2当下的卷曲状态,从而可便于用户收纳以及携带装置;而当用户将第一固定件3与第二固定件4分离时,柔性显示屏2失去外力作用,可在支撑结构202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转变为伸展状态,且由于支撑结构202具有特定强度,能够保持柔性显示屏2在伸展状态下的平整度,以保证柔性显示屏2良好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附图7,在具体实施中,当所述柔性显示屏2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相互吸持;
所述第二固定件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吸持的吸持部401,所述吸持部40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具体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为提高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 4相互配合以及分离的便携性,第一固定件3可配置为磁铁,第二固定件4 包括可与第一固定件3相互吸持的吸持部401,该吸持部401可采用能够与磁铁相互吸持的金属材料制成,且吸持部401设置于卷轴1的容置空间内。第一固定件3可以设置为块状的磁铁,当设置一个第一固定件3时,可将第一固定件3设置在柔性显示屏2的第二端12的中间位置,或为提高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在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时对其卷曲状态的保持效果,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固定件3,且在柔性显示屏2的第二端12边缘均匀分布;或还可以将第一固定件3设置为条状的磁铁,其延伸方向可以与卷轴1 的中轴线的延伸方向同向;对应的,当第一固定件3设置为块状的磁铁时,第二固定件4的吸持部401可以设置为块状的金属结构,且数量和位置可以与第一固定件3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或第二固定件4的吸持部401还可以设置为条状的金属结构,且其延伸方向的延伸方向同向,可使第二固定件4既能够适配于第一固定件3为块状的磁铁的情况,还能够适配于第一固定件3 为条状磁铁的情况。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附图7,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固定件4还包括:与所述吸持部401固定连接的调节部402,所述调节部402与所述卷轴1 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吸持部40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吸持部4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2的所述卷曲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吸持部401的位置对应以吸持固定;
当所述吸持部40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2的卷曲状态下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吸持部401的位置相错;
其中,所述调节部402相对所述卷轴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1的中轴线重合。
具体的,为了便于调节柔性显示屏2的状态,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固定件4包括吸持部401以及与吸持部401固定连接的调节部402,调节部402与卷轴1转动连接,且通过调节部402的转动能够改变吸持部401 的位置,以使吸持部40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通过转动调节部402 以使吸持部401位于第一位置时,卷曲柔性显示屏2使其处于卷曲状态,可使第一固定件3的位置与吸持部401的位置刚好对应,二者能够相互吸持以保持柔性显示屏2的卷曲状态;而当用户需要展开柔性显示屏2时,可转动调节部402以使吸持部401位于第二位置,此时吸持部401与第一固定件3 的位置相错,使二者之间的吸持力消失,柔性显示屏2失去外力作用,可在支撑结构202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转变并保持伸展状态。调节部402可以配置为设置于卷轴1的容纳空间内、且与卷轴1同轴设置的圆环状结构,具体可靠近卷轴1的端部设置,对于调节部402的调节方式具体在下文中详述。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5和附图6,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调节部40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端4021;所述卷轴1的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有限位槽101,所述第一调节端4021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01内,所述限位槽101配置为弧形槽,且具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端面1011和第二限位端面1012;
当所述调节部402转动至所述第一调节端4021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 1011接触时,所述吸持部4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具体的,为了实现对第二固定件4的调节部402以及吸持部401的精准调节,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卷轴1的容置空间内形成限位槽101,该限位槽101配置为与卷轴1同轴的弧形凹槽,且该弧形凹槽具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端面1011和第二限位端面1012;对应的调节部40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端4021,当转动调节部402时,第一调节端4021在限位槽101内活动;具体的,参考附图5,当调节部402转动至第一调节端4021与限位槽101的第一限位端面1011接触时,吸持部401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卷曲柔性显示屏 2使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即可使第一固定部与吸持部401相互吸持。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附图8,在具体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座5,所述支座5设置于所述卷轴1的端部,所述支座5的外周至少包括一支撑面501,用于与一承载面接触以将所述卷轴1固定于该所述承载面;
其中,所述支座5通过扭力转轴机构与所述卷轴1转动连接,且所述支座5相对所述卷轴1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1的中轴线重合。
具体的,当柔性显示面板201处于伸展状态时,为便于用户观看柔性显示面板201显示的画面,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卷轴1相对的两个端部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支座5,支座5可设置为圆形的座体,支座5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面501,该支撑面501为平面,当柔性显示屏2处于伸展状态,为便于用户观看柔性显示面板201显示的画面,需要将卷轴1平稳放置在承载面上,此时可将该卷轴1放置在承载面上,并使支座5的支撑面501 与承载面接触,从而可实现对卷轴1的固定,且卷轴1能够将柔性显示面板 201支撑,便于用户观看;为提高固定卷轴1时的稳定性,可在卷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支座5。
具体的,为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可将支座5与卷轴1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支座5可调节柔性显示屏2在伸展状态下与承载面之间的角度,即柔性显示屏2的显示角度,可参考附图8(a)、附8图(b) 及附8图(c),且支座5通过扭力转轴机构与卷轴1连接,可在支座5转动调节后,保持支座5与卷轴1的相对角度和位置,可满足用户对于柔性显示屏2的显示角度的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5和附图6,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座5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端502,所述第二调节端502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4021背离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011的一侧,用于通过支座5的转动将所述第一调节端4021推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011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一调节端4021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011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011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第二固定件4的调节,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在支座5上设置第二调节端502,第二调节端502和第一调节端4021的延伸方向相对,且第二调节端502位于第一调节端4021背离第一限位端面1011 的一侧,当支座5带动第一调节端4021向朝向第一限位端面1011的方向移动时,能够推动第一调节端4021向朝向第一限位端面1011的方向移动,直至置与第一限位端面1011接触,因此,能够通过支座5将吸持部401调节至第一位置;进一步的,第一调节端4021朝向第一限位端面1011的一侧面与第一限位端面1011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图中未示出),弹性复位件具体可配置为弹簧,当柔性显示屏2收卷使用时,将柔性显示屏2调整至卷曲状态,并转动调节支座5使第二调节端502推动第一调节端4021至与第一限位端面1011接触,此时吸持部401处于第一位置,且利用支座5与卷轴1之间的扭力作用,能够保持吸持部401的位置,第一固定件3能够与吸持部401 相互吸附以保持柔性显示屏2的卷曲状态;而当需要展开柔性显示屏2时,转动调节支座5使第二调节端502向远离第一调节端4021和第一限位端面 1011的位置移动,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固定件4会自动回弹,直至第一调节端4021碰到第二限位端面1012时停止,此时吸持部401和第一固定件3的位置相错,使二者之间的吸持力消失,柔性显示屏2失去外力作用,可在支撑结构202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转变并保持伸展状态;因此,可通过转动支座5便捷的调节第二固定件4的位置,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7,在具体实施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7,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感应件6,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在所述吸持部4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7发送第一信号,并用于在所述吸持部40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7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7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1。
具体的,为了提高用户使用装置时的便捷性,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容置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处理器7和感应件6,其中,处理器7作为可卷曲显示装置系统的控制核心,感应件6用于感应吸持部401的位置,用于在吸持部401处于第一位置时向处理器7发送第一信号,处理器7接收第一信号,可控制柔性显示面板201开启,即可实现柔性显示屏2展开时,柔性显示面板201自动打开,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感应件6还用于在吸持部401处于第二位置时向处理器7发送第二信号,处理器7接收第二信号,可控制柔性显示面板201关闭,即可实现柔性显示屏2卷曲时,柔性显示面板201自动关闭,可避免用户忘记关闭柔性显示面板201的情况,可节省装置的电量。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7,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感应件6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011;
所述感应件6为传感器;或,所述感应件6为电子开关。
具体的,为了实现感应件6对吸持部401的位置的感应和识别,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将感应件6设置在第一限位端面1011,且进一步的可将感应件6配置为传感器或电子开关,在转动支座5时第一调节端4021与第一限位端面1011接触并贴合时,可触发感应件6并使感应件6向处理器7 发送第一信号;而当转动支座5使第一调节端4021远离第一限位端面1011 时,可触发感应件6并使感应件6向处理器7发送第二信号。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可卷曲显示装置还包括:容纳槽102,设置于所述卷轴1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相适配且与所述柔性显示屏2处于所述卷曲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固定件3 的位置对应。
具体的,为了实现柔性显示屏2在卷曲状态下与卷轴1的贴合效果,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可在卷轴1的外周面上设置容纳槽102,容纳槽102 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固定件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且容纳槽102的位置对应于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时第一固定件3的位置,因此,在柔性显示屏2处于卷曲状态时,第一固定件3能够完全容纳于容纳槽102的内部,从而可以减小柔性显示屏2的第一端11与卷轴1之间的缝隙,可提高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外观美观性,且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固定件3在第一位置时与吸持部401之间的距离,可提高第一固定件3与吸持部401之间相互吸持的吸持力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轴,具有容置空间;
柔性显示屏,其第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卷曲状态和伸展状态;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及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特定弹性及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固定件,形成于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且适配,且形成于所述卷轴;
其中,当所述柔性显示屏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以保持所述卷曲状态,而当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离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弹性力作用下切换为所述伸展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柔性显示屏呈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吸持;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吸持的吸持部,所述吸持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与所述吸持部固定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吸持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所述卷曲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吸持部的位置对应以吸持固定;
当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卷曲状态下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吸持部的位置相错;
其中,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卷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的中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部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端;
所述卷轴的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调节端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配置为弧形槽,且具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端面和第二限位端面;
当所述调节部转动至所述第一调节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接触时,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座,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卷轴的端部,所述支座的外周至少包括一支撑面,用于与一承载面接触以将所述卷轴固定于该所述承载面;
其中,所述支座通过扭力转轴机构与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支座相对所述卷轴转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卷轴的中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二调节端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背离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侧,用于通过支座的转动将所述第一调节端推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一调节端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端面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于在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一信号,并用于在所述吸持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
所述感应件为传感器;或,
所述感应件为电子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卷轴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适配且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处于所述卷曲状态下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置对应。
CN202120964399.0U 2021-05-07 2021-05-07 可卷曲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880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399.0U CN2178806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可卷曲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64399.0U CN2178806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可卷曲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0684U true CN21788068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4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4399.0U Active CN217880684U (zh) 2021-05-07 2021-05-07 可卷曲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0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092B (zh) 电子设备
CN205264268U (zh) 柔性显示装置
EP3462624B1 (en) Clam-shell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multiple screens and control thereof
KR20190069558A (ko) 셀피스틱 및 이 셀피스틱으로 촬영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20170050270A (ko) 롤러블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933033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7880684U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US10739819B2 (en) Wearable smart device
CN109873883A (zh)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
CN206557661U (zh) 屏幕可伸缩的终端
WO2009144722A1 (en) Flexible flat screen display device
KR101963517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핑거 홀더
CN206533648U (zh) 电子装置保护壳
WO2020215559A1 (zh) 一种多轴手机折叠支架
JP2008505584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用支持装置
KR10065470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지지장치
CN208311876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电子设备
CN11484653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055186U (zh) 一种磁吸式支架
CN22087056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9124235U (zh) 多功能手机配件
CN220985702U (zh) 一种手机及u盾的一体化连接装置
CN215344013U (zh) 带支架的无线充电宝
CN216345038U (zh) 支架及电子设备
US20170357288A1 (en) Digital device with expandabl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