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2117U - 警用现场围挡 - Google Patents

警用现场围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2117U
CN217872117U CN202221238285.9U CN202221238285U CN217872117U CN 217872117 U CN217872117 U CN 217872117U CN 202221238285 U CN202221238285 U CN 202221238285U CN 217872117 U CN217872117 U CN 217872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sleeve
fender
folding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82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润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qin Safety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qin Safety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qin Safety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qin Safety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82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2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2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2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现场围挡,包括位于四周且首尾连接的侧挡布和连接在侧挡布上侧的顶挡布,所述侧挡布内均设置有使侧挡布展开的支撑骨,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均设置有通口并安装有经拉链与侧挡布连成一体的卷帘布,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相邻围挡的侧挡布相连接的魔术扣,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设置有具有纱网的窗口。该警用现场围挡结构紧凑,具有双通口及窗口,有利于进出及通风。

Description

警用现场围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现场围挡。
背景技术
围挡广泛应用于各种急需临时遮挡的场所,其中警用现场围挡常用于公安机关办案现场。现有的警用现场围挡通常只有一处用于进出的通口,不利于通风,碰上炎热的天气围挡内较闷热;且围挡的顶部容易下垂,造成围挡内高度及空间缩小,比较压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用现场围挡,该警用现场围挡结构紧凑,具有双通口及窗口,有利于进出及通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警用现场围挡,包括位于四周且首尾连接的侧挡布和连接在侧挡布上侧的顶挡布,所述侧挡布内均设置有使侧挡布展开的支撑骨,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均设置有通口并安装有经拉链与侧挡布连成一体的卷帘布,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相邻围挡的侧挡布相连接的魔术扣,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设置有具有纱网的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为具有倒角的矩形柔性钢带,所述矩形柔性钢带缝合于侧挡布内的侧边内。
进一步地,所述卷帘布经设置于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的凵型裁切缝裁切形成,所述拉链设置于凵型的裁切缝上。
进一步地,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均设置有上端与侧挡布缝合的窗帘布,所述窗帘布的下端经魔术扣与侧挡布相连接,所述侧挡布的竖向侧边分别缝合有至少一对连接环。
进一步地,位于围挡内设置有用于撑起顶挡布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在顶挡布下侧面中部的伞形折叠架,所述伞形折叠架的四周铰接有若干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可折叠支架,所述可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挡布之间连接有固定件,所述顶挡布的内侧面与可折叠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套接在可折叠支架外侧的套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伞形折叠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底面中部的内套管和滑动套设在内套管外侧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竖向滑槽,所述外套管的内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伸入竖向滑槽并与竖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部,所述滑动凸部的顶面与固定座的底面之间抵接有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的四周铰接有四根上连杆,所述外套管的四周铰接有四根折叠连杆,四根折叠连杆与四根上连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折叠连杆远离外套管的一端与上连杆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的上端和折叠连杆靠近外套管的一端均固定有铰接连接头,所述铰接连接头与对应的固定座或外套管相铰接;所述上连杆均与一L形连接头的长边贯穿固定,所述折叠连杆远离外套管的一端与L形连接头短边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上端与上连杆的下端之间、上支杆的下端与下支杆的上端之间均通过折叠接头相铰接,所述下支杆的下端与固定件相连接,所述下支杆的下端固定有卡接套,所述卡接套的外壁设有环形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与顶挡布边角相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以利于卡接套贯穿的椭圆形状卡接穿孔,卡接穿孔的左右两端用于卡设在环形卡槽内;所述套接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以及连接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警用现场围挡结构紧凑,具有双通口及窗口,有利于进出及通风;同时设置了支撑架,可有效避免围挡的顶挡布中部下垂的情况发生,抬高了顶挡布的高度,避免内部压抑,也有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区放大图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C区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帘布开启露出通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形折叠架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杆与固定座相铰接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连杆与外套管相铰接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连接头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连接头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L形连接头与折叠连杆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接头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与卡接套相配合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侧挡布;2-顶挡布;3-支撑骨;4-卷帘布;5-魔术扣;6-窗口;7-拉链;8-裁切缝隙;9-窗帘布;10-通口;11-连接环;20-伞形折叠架;30-可折叠支架;40-固定件;50-固定座;70-上连杆;80-折叠连杆;90-内套管;100-外套管;111-竖向滑槽;112-滑动凸部;113-压缩弹簧;117-铰接连接头;118-铰接孔;119-卡接口;120-斜向滑道;121-铰接口;122-铰接凸柱;123-L形连接头;124-固定通孔;125-U型槽口;126-上支杆;127-下支杆;128-折叠接头;129-接头座;130-连接座;131-U型铰接口;132-让位凹部;133-卡接套;134-环形卡槽;135-固定板;136-穿绳孔;137-卡接穿孔;139-第一连接套;140-第二连接套;141-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18
一种警用现场围挡,包括位于四周且首尾连接的侧挡布1和连接在侧挡布上侧的顶挡布2,所述侧挡布内均设置有使侧挡布展开的支撑骨3,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均设置有通口10并安装有经拉链7与侧挡布连成一体的卷帘布4,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相邻围挡的侧挡布相连接的魔术扣5,以便多个围挡连成一体。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设置有具有纱网的窗口6,从而提高通风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支撑侧挡布,并便于折叠收纳,所述支撑骨为具有倒角的矩形柔性钢带,所述矩形柔性钢带缝合于侧挡布内的侧边内,从而支撑侧挡布,使侧挡布展开。
本实施例中,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设置有凵型裁切缝8,通过该凵型裁切缝使前、后侧的侧挡布上形成通口10及卷帘布4,即卷帘布与侧挡布为一整块布经裁切缝隙切割后形成通口及卷帘布。卷帘布通过安装在凵型裁切缝上的拉链7与对应的侧挡布连成一体,以便通过拉链拉开后向上卷绕卷帘布,方便人员出入。
本实施例中,侧挡布、顶挡布、卷帘布、窗帘都为防水布制成。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的周部还可以设置一圈魔术扣,以便与相邻的围挡连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均设置有上端与侧挡布缝合的窗帘布9,所述窗帘布的下端经魔术扣5与侧挡布相连接,以便启闭窗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挡布的侧边分别缝合有至少一对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由柔性布制成,以便穿设拉绳或拉杆实现围挡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围挡内的空间更大并将顶挡布撑起,避免顶挡布的中部下塌,位于围挡内设置有用于撑起顶挡布的支撑架。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在顶挡布中部下侧面的伞形折叠架20,所述伞形折叠架的四周铰接有若干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可折叠支架30,所述可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挡布之间连接有固定件40,所述顶挡布的内侧面与可折叠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套接在可折叠支架外侧的套接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折叠架包括固定座50、固定在固定座底面中部的内套管90和滑动套设在内套管外侧的外套管100,所述固定座上可设置环体,通过固定在顶挡布中部下侧面的连接绳与环体相连接。所述内套管的外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竖向滑槽111,所述外套管的内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伸入经竖向滑槽伸入内套管内并与竖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部112,所述滑动凸部的顶面与固定座的底面之间抵接有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113。压缩弹簧利用自身弹力对滑动凸部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常态下外套管位于内套管的下端;当需要进行折叠时,手动将外套管向下移动,滑动凸部沿着竖向滑槽滑动并挤压压缩弹簧,此时折叠连杆朝向上连杆折叠,两者相互靠近。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内套管的下端可配置一可拆卸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四周铰接有四根上连杆70,所述外套管10的上端设有环形状的凸缘,所述外套管的凸缘四周铰接有四根折叠连杆80,四根折叠连杆与四根上连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折叠连杆远离外套管的一端与上连杆相铰接。当外套管向上移动时,折叠连杆朝向上滑动实现折叠,使两者相互靠近。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70的上端和折叠连杆80靠近外套管100的一端均固定有铰接连接头117,所述铰接连接头117的左右两侧面均设有铰接孔118,铰接连接头117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卡接口119,所述卡接口119与铰接孔118之间经斜向滑道120相连通;所述固定座50的四周和外套管100的上端四周均设有若干个用于与铰接连接头117相配合的铰接口121,所述铰接口121的左右侧壁均设有铰接凸柱122,使用时,铰接头从下往上伸入铰接口内,所述铰接凸柱122穿过卡接口119后沿着斜向滑道120进入铰接孔118,并与铰接孔转动配合,以实现铰接。上连杆与固定座、折叠连杆与外套管之间采用这种铰接结构,装拆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70与折叠连杆80之间设有L形连接头123,所述L形连接头123的长边设有以利于上连杆7固定贯穿的固定通孔124,L形连接头123的短边设有U型槽口125;所述折叠连杆18远离伸缩杆16的一端容置在U型槽口125内,且经铰接轴与U型槽口125相铰接。由于采用L形连接头实现上连杆与折叠连杆之间相铰接,可使得折叠连杆朝向上连杆折叠至两者相平行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支架30包括上支杆126和下支杆127,所述上支杆126的上端与上连杆70的下端之间、上支杆126的下端与下支杆127的上端之间均通过折叠接头128相铰接,以实现上连杆与上支杆之间相折叠,下连杆与上连杆之间相折叠。该折叠接头128包括接头座129和连接座130,接头座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上连杆70的下端或者上连杆126的下端固定连接,而接头座129的另一端设有U型铰接口131;连接座130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孔,用于与上支杆126的上端或者下支杆127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座130的另一端容置在U型铰接口131内,并通过铰接销钉与U型铰接口的侧壁相铰接;而U型铰接口131靠近第一连接孔的一端设有弧形状的让位凹部132,用于折叠时容置杆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杆127的下端与固定件40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杆127的下端固定有卡接套133,所述卡接套133的外壁设有环形卡槽134。所述固定件40包括固定板135,所述固定板135的一端设有穿绳孔136,穿绳孔136通过固定绳143与侧挡布上部侧壁相连接或直接通过布缝制在侧挡布上。所述固定板135上设有以利于卡接套133贯穿的卡接穿孔137,所述卡接穿孔137呈椭圆形状,卡接穿孔137的左右两端用于卡设在环形卡槽内。使用时,固定板通过固定绳与顶挡布的边角相连接,支撑架利用卡接套133贯穿卡接穿孔137,使环形卡槽卡设在靠接穿孔的其中一端,实现卡接套与固定板可靠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套接件包括依次连接在顶挡布对角线上的第一连接套139、第二连接套140以及连接带141,所述第一连接套139套接在上连杆70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套140套接在上支杆126的外侧;所述连接带141上环绕有以利于下支杆127贯穿的连接穿孔。
使用时,将伞形折叠架和可折叠支架展开,并可折叠支架的上连杆、上支杆、下支杆穿过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以及连接带,并将下支杆的卡接套与固定板相卡接,使得顶挡布被撑起,避免中部与下垂。该支撑架可视情况使用或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警用现场围挡,包括位于四周且首尾连接的侧挡布和连接在侧挡布上侧的顶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布内均设置有使侧挡布展开的支撑骨,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均设置有通口并安装有经拉链与侧挡布连成一体的卷帘布,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相邻围挡的侧挡布相连接的魔术扣,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设置有具有纱网的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为具有倒角的矩形柔性钢带,所述矩形柔性钢带缝合于侧挡布内的侧边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布经设置于位于前、后侧的侧挡布上的凵型裁切缝裁切形成,所述拉链设置于凵型的裁切缝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右侧的侧挡布上部均设置有上端与侧挡布缝合的窗帘布,所述窗帘布的下端经魔术扣与侧挡布相连接,所述侧挡布的竖向侧边分别缝合有至少一对连接环。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位于围挡内设置有用于撑起顶挡布的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在顶挡布下侧面中部的伞形折叠架,所述伞形折叠架的四周铰接有若干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可折叠支架,所述可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挡布之间连接有固定件,所述顶挡布的内侧面与可折叠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套接在可折叠支架外侧的套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折叠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底面中部的内套管和滑动套设在内套管外侧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竖向滑槽,所述外套管的内周侧壁对称设有一对伸入竖向滑槽并与竖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部,所述滑动凸部的顶面与固定座的底面之间抵接有竖直设置的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座的四周铰接有四根上连杆,所述外套管的四周铰接有四根折叠连杆,四根折叠连杆与四根上连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折叠连杆远离外套管的一端与上连杆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的上端和折叠连杆靠近外套管的一端均固定有铰接连接头,所述铰接连接头与对应的固定座或外套管相铰接;所述上连杆均与一L形连接头的长边贯穿固定,所述折叠连杆远离外套管的一端与L形连接头短边相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上端与上连杆的下端之间、上支杆的下端与下支杆的上端之间均通过折叠接头相铰接,所述下支杆的下端与固定件相连接,所述下支杆的下端固定有卡接套,所述卡接套的外壁设有环形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警用现场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与顶挡布边角相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以利于卡接套贯穿的椭圆形状卡接穿孔,卡接穿孔的左右两端用于卡设在环形卡槽内;所述套接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以及连接带。
CN202221238285.9U 2022-05-23 2022-05-23 警用现场围挡 Active CN217872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8285.9U CN21787211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警用现场围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8285.9U CN21787211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警用现场围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2117U true CN21787211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8285.9U Active CN21787211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警用现场围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2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7603B1 (en) Portable canopy for golf cart rear compartment
US20100229907A1 (en) Freestanding Collapsible Shelter
US20120031569A1 (en) Safety window shade assembly
GB2259927A (en) Umbrella-like tent
WO2019227265A1 (zh) 杠杆式车顶帐篷
US11111691B2 (en) Side supporting type vehicle roof tent
CN217872117U (zh) 警用现场围挡
US2059463A (en) Tent
US10724268B2 (en) Portable barrier
WO2014134952A1 (zh) 帐篷盖可一体收折帐篷
WO2013102313A1 (zh) 一种两用帐篷
KR102345521B1 (ko) 파라솔텐트
CN212453902U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11691754U (zh) 快撑式帐篷
CN111728785B (zh) 一种改良型轮椅
CN218008919U (zh) 一种遮阳折叠椅
CN217054605U (zh) 一种车顶帐篷
CN217872132U (zh) 便携式隔离网围挡
CN216341353U (zh) 一种警用折叠帐篷
CA2873300A1 (en) Tent awning
CN217735055U (zh) 一种户外医疗救援用现场隔离装置
CN214943036U (zh) 一种户外旅行用屏风
CN216865768U (zh) 一种安装在防盗网上的雨棚
CN214740396U (zh) 一种带遮阳棚的户外旅行屏风
CN214330163U (zh) 一种一体式床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