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8804U -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8804U
CN217868804U CN202222053721.1U CN202222053721U CN217868804U CN 217868804 U CN217868804 U CN 217868804U CN 202222053721 U CN202222053721 U CN 202222053721U CN 217868804 U CN217868804 U CN 21786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main storage
main
cavity
compou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37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峰
郑宏伟
刘群
张丽
刘朋
杜文杰
苏谦
郭绍亮
周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37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8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属于复配装置技术领域,该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储存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包括主储存釜、主箱顶盖和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通过所述主箱顶盖进行盖合,所述主储存釜内分别具有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所述上搅拌腔的底部呈斗状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搅拌腔连通,所述主箱顶盖的顶部至少具有三个环形分布的所述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壁至少粘贴有一层保温层,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利用第二搅拌件对多种菌液进行二次搅拌,以使多种菌液复配更加彻底,不仅能够提高复配效果,而且能够使菌液得到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微生物菌剂在制备过程中有时需要采用多种菌种,需要将菌种制成菌液后混合复配在一起。
目前,现有的复配装置主要利用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对釜体内部进行搅拌,以达到复配的效果,但是,搅拌叶无法很好的对釜体的底部进行搅拌,菌液在搅拌腔底部囤积不易复配充分,造成了菌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复配装置的搅拌叶无法很好的对釜体的底部进行搅拌,菌液在搅拌腔底部囤积不易复配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包括:
储存机构,所述储存机构包括主储存釜、主箱顶盖和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通过所述主箱顶盖进行盖合,所述主储存釜内分别具有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所述上搅拌腔的底部呈斗状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搅拌腔连通,所述主箱顶盖的顶部至少具有三个环形分布的所述菌液注入阀,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保温筒,所述保温筒的内壁至少粘贴有一层保温层;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被固定在所述主箱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上搅拌腔内,所述第二搅拌件被固定在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下搅拌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储存釜的上方设有副储存斗,所述副储存斗的底部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菌液注入阀连接的输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储存釜位于其中两个所述菌液注入阀之间、以及所述主储存釜位于所述下搅拌腔的表面设有泄压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设有排液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筒具有可供所述排液通道向外延伸的方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顶部搅拌电机、顶部减速器、顶部安装环、第一搅拌轴和搅拌环,所述顶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顶部减速器,所述顶部减速器通过所述顶部安装环被固定在所述主箱顶盖上,所述顶部减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顶部安装环后贯穿所述主箱顶盖并延伸至所述上搅拌腔内,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所述上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底部搅拌电机、第二搅拌轴和搅拌板,所述搅拌电机被安装在所述主储存釜的表面,所述底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储存釜并延伸至所述下搅拌腔内,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所述下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环形分布有五个所述搅拌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主储存釜的表面设置保温筒,同时在保温筒的内表面设置保温层,减少保温筒的热传导,以加强主储存釜的保温效果。
(2)利用第一搅拌件对上搅拌腔中的多种菌液进行搅拌,以使多种菌液得到充分复配;完成后第一电磁阀通电打开,多种菌液流入第二搅拌腔,利用第二搅拌件对多种菌液进行二次搅拌,以使多种菌液复配更加彻底,不仅能够提高复配效果,而且能够使菌液得到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的储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的搅拌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储存机构;110、主储存釜;120、主箱顶盖;130、菌液注入阀;140、副储存斗;141、输送管;150、泄压阀;160、排液通道;170、保温筒;171、方形孔;200、搅拌机构;210、第一搅拌件;211、顶部搅拌电机;212、顶部减速器;213、顶部安装环;214、第一搅拌轴;215、搅拌环;220、第二搅拌件;221、底部搅拌电机;222、第二搅拌轴;223、搅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包括储存机构100和搅拌机构200;
参照附图1-2所示,储存机构100包括主储存釜110、主箱顶盖120和菌液注入阀130,主储存釜110通过主箱顶盖120进行盖合,所述主储存釜110内分别具有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所述上搅拌腔的底部呈斗状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搅拌腔连通,主箱顶盖120的顶部至少具有三个环形分布的菌液注入阀130。
该实施例中,搅拌时将菌液注入阀130通电开启,经过副储存斗140将不同的菌液输入到上搅拌腔中,最终利用搅拌机构200将多种菌液搅拌复配更加充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储存釜110的上方设有副储存斗140,副储存斗140的底部设有与其中一个菌液注入阀130连接的输送管141。副储存斗 140用于存储菌液,搅拌时待菌液注入阀130通电开启后经过输送管141实现输送或补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由于主储存釜110处于密封状态,为了避免主储存釜110在搅拌时出现高压,所述主储存釜110位于其中两个所述菌液注入阀130之间、以及所述主储存釜110位于下搅拌腔的表面设有泄压阀150,泄压阀150自动对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进行降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储存釜110的表面设有排液通道160。排液通道160内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以实现开闭,在菌液复配完成后进行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储存釜110的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保温筒 170,保温筒170具有可供排液通道160向外延伸的方形孔171。由于复配完成的菌液集中在主储存釜110的底部,为了金属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保温筒 170的长度不超过主储存釜110的三分之二;同时保温筒170与主储存釜110之间还设有密封圈以减少空气的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保温筒170的内壁至少粘贴有一层保温层。例如,保温涂料的材料为橡塑海绵、硅酸铝毡、超细玻璃面、岩棉或聚氨酯瓦块。保温层减少保温筒170的热传导,以加强主储存釜110的保温效果。
参照附图1和3所示,搅拌机构200包括第一搅拌件210和第二搅拌件220,第一搅拌件210被固定在主箱顶盖120上并延伸至上搅拌腔内,第二搅拌件220 被固定在主储存釜110的表面并延伸至上搅拌腔内。
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搅拌件210对上搅拌腔中的多种菌液进行搅拌,以使多种菌液得到充分复配;完成后第一电磁阀通电打开,多种菌液流入第二搅拌腔,利用第二搅拌件220对多种菌液进行二次搅拌,以使多种菌液复配更加彻底,不仅能够提高复配效果,而且能够使菌液得到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搅拌件210包括顶部搅拌电机211、顶部减速器212、顶部安装环213、第一搅拌轴214和搅拌环215,顶部搅拌电机 2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部减速器212,顶部减速器212通过顶部安装环213 被固定在主箱顶盖120上,顶部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214,第一搅拌轴214的一端穿过顶部安装环213后贯穿主箱顶盖120并延伸至上搅拌腔内,第一搅拌轴214位于上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环215。
该实施例中,顶部搅拌电机211通电后经过顶部减速器212实现减速,顶部减速器212向第一搅拌轴214传动,同时带动搅拌环215旋转对多种菌液进行搅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搅拌件210包括底部搅拌电机221、第二搅拌轴222和搅拌板223,搅拌电机被安装在主储存釜110的表面,底部搅拌电机2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222,第二搅拌轴222的一端贯穿主储存釜110并延伸至下搅拌腔内,第二搅拌轴222位于下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环形分布有五个搅拌板223。
该实施例中,底部搅拌电机221通电后带动第二搅拌轴222旋转,搅拌板 223对下搅拌腔内的菌液进行搅拌,以使在上搅拌腔底部囤积的菌液通过二次搅拌之后复配更加充分。
具体的,该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的工作原理:搅拌过程中,将菌液注入阀130通电开启,经过副储存斗140将不同的菌液输入到密封搅拌腔中,顶部搅拌电机211通电后经过顶部减速器212实现减速,顶部减速器212向第一搅拌轴 214传动,同时带动搅拌环215旋转对多种菌液进行搅拌,完成后第一电磁阀通电打开,多种菌液流入第二搅拌腔,底部搅拌电机221通电后带动第二搅拌轴 222旋转,以使搅拌板223对多种菌液进行二次搅拌,使得多种菌液复配更加彻底,不仅能够提高复配效果,而且能够使菌液得到利用。并且,利用保温层减少保温筒170的热传导,以加强主储存釜110的保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菌液注入阀130、顶部搅拌电机211和底部搅拌电机221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菌液注入阀130、顶部搅拌电机211和底部搅拌电机221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机构(100),所述储存机构(100)包括主储存釜(110)、主箱顶盖(120)和菌液注入阀(130),所述主储存釜(110)通过所述主箱顶盖(120)进行盖合,所述主储存釜(110)内分别具有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所述上搅拌腔的底部呈斗状并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搅拌腔连通,所述主箱顶盖(120)的顶部至少具有三个环形分布的所述菌液注入阀(130),所述主储存釜(110)的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保温筒(170),所述保温筒(170)的内壁至少粘贴有一层保温层;
搅拌机构(200),所述搅拌机构(200)包括第一搅拌件(210)和第二搅拌件(220),所述第一搅拌件(210)被固定在所述主箱顶盖(120)上并延伸至所述上搅拌腔内,所述第二搅拌件(220)被固定在所述主储存釜(110)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下搅拌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存釜(110)的上方设有副储存斗(140),所述副储存斗(140)的底部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菌液注入阀(130)连接的输送管(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存釜(110)位于其中两个所述菌液注入阀(130)之间、以及所述主储存釜(110)位于所述下搅拌腔的表面设有泄压阀(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存釜(110)的表面设有排液通道(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170)具有可供所述排液通道(160)向外延伸的方形孔(1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10)包括顶部搅拌电机(211)、顶部减速器(212)、顶部安装环(213)、第一搅拌轴(214)和搅拌环(215),所述顶部搅拌电机(2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顶部减速器(212),所述顶部减速器(212)通过所述顶部安装环(213)被固定在所述主箱顶盖(120)上,所述顶部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搅拌轴(214),所述第一搅拌轴(214)的一端穿过所述顶部安装环(213)后贯穿所述主箱顶盖(120)并延伸至所述上搅拌腔内,所述第一搅拌轴(214)位于所述上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环(2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10)包括底部搅拌电机(221)、第二搅拌轴(222)和搅拌板(223),所述搅拌电机被安装在所述主储存釜(110)的表面,所述底部搅拌电机(2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搅拌轴(222),所述第二搅拌轴(222)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储存釜(110)并延伸至所述下搅拌腔内,所述第二搅拌轴(222)位于所述下搅拌腔内的端部至少环形分布有五个所述搅拌板(223)。
CN202222053721.1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Active CN21786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721.1U CN21786880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721.1U CN21786880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8804U true CN21786880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5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3721.1U Active CN21786880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8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7437A (zh) 便于多种水溶性肥料混料的施肥车
CN217868804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复配装置
CN206970495U (zh) 一种生物肥发酵混合罐
CN109076922A (zh) 一种柿子大苗栽培基质、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基质制备装置
CN207169600U (zh) 一种用于制备水质改良剂的混料装置
CN217868827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加工用反应罐
CN209791459U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改良土壤的调理剂调配装置
CN215559251U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废水池的沼气收集设备
CN206413524U (zh) 一种农业滴灌装置
CN216890698U (zh) 一种微生物水溶菌肥的生产装置
CN218755708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生产用加菌器
CN216223899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农业种植用微生物菌剂材料混合装置
CN206963351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装置及灌溉系统
CN206375904U (zh) 一种液体微生物菌剂储物装置
CN214210378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用的上料装置
CN212655775U (zh) 一种食品生产用发酵罐
CN115197002B (zh) 一种具有内循环效果的微生物肥料发酵罐
CN216017721U (zh) 一种小麦种植用浇水施肥一体化全自动播种机
CN218281416U (zh) 一种功效微生物菌剂提升送料装置
CN218962291U (zh) 一种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制备装置
CN216337677U (zh) 一种具有防病抗逆效果的蔬菜种植用微生物菌剂生产装置
CN221028389U (zh) 一种复合菌种混合发酵装置
CN216820637U (zh) 一种具有间歇式种子分送机构的蔬菜种植用播种机
CN218539658U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培育的发酵液容器
CN219079474U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自动复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