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3519U -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3519U
CN217863519U CN202221757329.9U CN202221757329U CN217863519U CN 217863519 U CN217863519 U CN 217863519U CN 202221757329 U CN202221757329 U CN 202221757329U CN 217863519 U CN217863519 U CN 217863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ttern
layer
decorativ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73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剑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573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3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3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3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包括:发光单元和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内形成有多幅装饰图案,所述图案层具有透光性;所述图案层被划分有多个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被划分有多个子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内的多个子图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装饰图案,使得多幅所述装饰图案融合在所述图案层内;所述发光单元形成有能够独立发光的多个发光点组,每一个所述发光点组与一幅所述装饰图案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发光点组的一个发光点能够点亮对应的所述装饰图案的一个子图案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采用在图案格内形成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然后利用发光点组内对子图案格进行精准照亮。

Description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LED作为背光照亮背景图案的装饰方案,通过点亮背景图案,从而在产品表面显示出背景图案,获得彩色图案的装饰效果。上述装饰方案不仅在广告牌上获得较好的应用,而且还被推广至装饰品领域,例如:装饰画、装饰摆件等。但是,上述装饰方案的应用依赖于对于LED的照明,导致存在装饰效果单一的缺陷,而且由于LED照明的明暗比较明显,导致产品表面显示背景图案时,存在显色不够精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通过对图案层和发光单元的配合结构改进,使得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能够实现对所述图案层中图案的精准点亮,进而凸显产品的发光装饰效果,呈现丰富的装饰美感,提高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包括:发光单元和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内形成有多幅装饰图案,所述图案层具有透光性;所述图案层被划分有多个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被划分有多个子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内的多个子图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装饰图案,使得多幅所述装饰图案融合在所述图案层内;所述发光单元形成有能够独立发光的多个发光点组,每一个所述发光点组与一幅所述装饰图案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发光点组的一个发光点能够点亮对应的所述装饰图案的一个子图案格。
优选地,如果一个所述发光点组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中对应的一幅所述装饰图案被照亮;如果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点组共同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中对应的至少两幅所述装饰图案共同被照亮;如果多个所述发光点组依次亮灭,则所述图案层中的多幅装饰图案依次被照亮,形成发光的动态装饰图案。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的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是导光网格,所述导光网格内形成有多个导光孔,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孔之间的侧壁不透光;每一所述导光孔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设置,且每一所述导光孔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设置,所述导光孔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优选地,所述导光网格由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
优选地,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所述导光网格的入光端内,所述导光孔的出光端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导光孔引导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光线的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包括:多个导光线条,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且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设置,所述导光线条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线条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点组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使得所述发光点的光线能够射入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内;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图案层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使得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照亮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优选地,对应同一幅所述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子图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装饰图案;每一装饰图案对应的两个子图案格之间的间隔位置由其他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填充。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每一所述子图案格的位置均形成出光槽,每一所述出光槽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出光槽射出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且相邻两个所述出光槽之间的侧壁不透光。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不透光材质。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光线的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是覆盖有不透光的涂层或者是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对应所述图案层中每一子图案格的位置均形成有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端对应所述发光单元中的发光点;相邻两个所述导光通道之间的侧壁不透光,且每一所述导光通道均能够把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优选地,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端形成容纳槽,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对应的所述导光通道的容纳槽内;所述导光通道的出光端的形成与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层内开设通孔,并在所述导光通道内灌注或插入导光材料形成所述导光通道,所述导光材料与所述支撑层外表面齐平。
优选地,还包括装饰层,所述图案层贴合于所述装饰层的内侧,所述装饰层为支撑所述图案层的主体层。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的外侧设置有立体图案,呈现透明图案效果;所述图案层的彩色图案与所述装饰层的的立体图案为不同图案;当光源发光时,所述彩色图案叠加所述立体图案,透光装饰结构显示叠加后的图案。
优选地,所述图案层为彩色图案,是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的。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是由透明树脂固化后形成或由透明的玻璃或亚克力加工而成。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图案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隐蔽层,所述隐蔽层具有透光性,所述装饰层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装饰层可以看到所述隐蔽层;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并使得所述图案层的装饰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呈现出来;当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遮挡所述图案层以使得所述装饰图案不可见。
优选地,所述图案层贴合于所述支撑层的外侧,所述支撑层为支撑所述图案层的主体层。
优选地,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图案层外侧的隐蔽层,所述隐蔽层具有透光性;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并使得所述图案层的装饰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呈现出来;当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遮挡所述图案层以使得所述装饰图案不可见。
优选地,还包括:贴设于所述隐蔽层外侧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装饰层可以看到所述隐蔽层。
优选地,所述图案层为彩色图案,所述隐蔽层形成有与所述彩色图案的图形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照射在所述图案层的彩色图案,并使得所述彩色图案的颜色呈现在所述隐蔽层的图案上。
优选地,所述隐蔽层是通过喷绘、手绘、喷涂、转印、电镀或烧制形成的。
优选地,所述隐蔽层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还形成有透明层。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出光侧形成有平面透光层,所述图案层形成于所述平面透光层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平面透光层通过涂覆或喷涂方式覆盖于所述支撑层的出光侧,形成供所述图案层贴合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LED光源,所述发光点为LED芯片,所述发光单元的控制器为单片机或集成电路I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采用将图案层划分出图案格,并在图案格内形成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形成一图多画的装饰效果,然后利用发光点组内的发光点对子图案格进行照亮,能够非常方便地利用发光点组的点亮顺序形成静态和动态发光图案,也能够实现对子图案格的精准点亮,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中图案层和发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2是一幅老虎图案进行划分成子图案格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图案层中图案格的划分示意图;
图4是发光单元依次亮灭后所述图案层呈现的图案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中导光网格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导光网格与图案层和发光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图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中导光线条、图案层和发光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中导光支撑层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导光支撑层与图案层和发光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中支撑层的出光区M为内凹多面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图案层10和发光单元20,所述发光单元20用于照亮所述图案层10,从而使得所述图案层10的图案被点亮而显示出来。其中,所述图案层10具有透光性,且所述图案层10内形成有多幅装饰图案。
如图2所示,任何一幅图案均可以被划分成由多个最小分区拼合而成的分隔图案。在分隔图案中,如果有规律地去掉部分最小分区,保留的最小分区依然可以辨认出分割图案内所展示的图案。基于上述图案分隔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图案层10进行划分处理。参考图2所示的老虎图案,就是有规律地去掉了完整图案的3/4,保留下来的1/4,依旧可以显示出老虎图形。
当然,应当理解,所述图案格可以是十字型网格,也可以是菱形、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图案的网格,当然也可以是条状的网格,即,所述图案格的形状和排布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任何对于所述图案格的形状的简单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范围内。
所述图案层10被划分有多个图案格11,每一所述图案格11被划分有多个子图案格111,每一所述图案格11内的多个子图案格111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装饰图案,使得多幅所述装饰图案融合在所述图案层10内。在每一所述图案格11内,每一幅所述装饰图案仅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111,即,在同一所述图案格11内不会有两个子图案格111对应同一幅装饰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图案格11按照网格形式阵列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图案格11中,对应同一幅所述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间隔排列,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图案格111分别对应不同的装饰图案。即,在所述图案层10中,每一幅所述装饰图案的相邻两个子图案格111之间间隔排列。应当理解,每一幅所述装饰图案的相邻两个子图案格111之间间隔的子图案格数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即,每一装饰图案被划分成多个子图案格111并间隔去掉其中一部分,所去掉一部分的位置由其他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填充设置,图案层10中的每一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都是其他装饰图案所去掉的一部分图案位置,所有保留的不同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交错排列,所有相邻的不同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组合排列形成所述图案格11。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一所述图案格11划分成四个子图案格111,分别记为:A1、A2、A3和A4,A1子图案格111对应老虎(一)图案,A2子图案格111对应老人(二)图案,A3子图案格111对应少年(三)图案,A4子图案格111对应少女(四)图案。可以看出,四个子图案格111矩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字图案格111分别对应不同的装饰图案。应当理解,本实施例所陈述的装饰图案,是指任意类型的彩色图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人像、动物、植物、风景、符号、文字、数字或涂鸦绘画为内容的图案或照片等形成的彩色图案。
优选地,每一所述图案格11内子图案格111的数量与所述装饰图案的数量相同。可选择地,所述图案格11内子图案格111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于所述装饰图案的数量。其中,所述图案格11的数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且所述图案层10可以整体全部划分成图案格11,也可以部分区域划分成图案格11,本技术方案对此均不做限定。且在一个所述图案格11内,所述子图案格11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技术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如果所述图案层10中融合有4幅装饰图案,所述图案层10整体被划分成10000个图案格11,则:每一幅所述装饰图案根据所述图案格11的数量均被分成10000个子图案格111,每一所述图案格11内被划分成4个子图案格111,一个子图案格111就对应一个装饰图案。即,每一幅装饰图案在一个所述图案格11中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111,4个子图案格111分别对应4幅图案。例如,如果是A1子图案格111全部点亮,则所述图案层10呈现发光老虎(一)图案,如果A2子图案格111全部点亮,则所述图案层10呈现发光老人(二)图案,如果A3子图案格111全部点亮,则所述图案层10呈现发光少年(三)图案,如果A4子图案格111全部点亮,则所述图案层10呈现发光少女(四)图案。
所述发光单元20为LED光源,所述发光单元20的发光点为LED芯片,所述发光单元20的LED驱动控制器为单片机或集成电路IC,从而使得可以进行编程而控制所述发光单元20中LED芯片的亮灭。可选择地,所述发光单元20可以为LED灯带或LED光源板。可选择地,所述发光单元20可以提供白光、黄光或RGB光源。
具体地,所述发光单元20形成有能够独立发光的多个发光点组21。每一个所述发光点组21与一幅所述装饰图案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发光点组21的一个发光点能够点亮对应的所述装饰图案的一个子图案格111。每一所述发光点组21内的多个发光点可以同步点亮或熄灭。应当理解,所述发光单元20的一个发光点用于照亮一个子图案格111,则一个所述发光点组21用于照亮一幅装饰图案。
举例说明,如果所述图案层10中融合有4幅装饰图案,则所述发光点组21需要设置4组,其中一组发光点组21点亮能够照亮对应的一幅装饰图案。
应当理解,如果一个所述发光点组21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10中对应的一幅所述装饰图案被照亮。如果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点组21共同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10中对应的至少两幅所述装饰图案共同被照亮。如果多个所述发光点组21依次亮灭,则所述图案层10中的多幅装饰图案依次被照亮,形成发光的动态装饰图案。
如图4所示,所述图案层10中融合有4幅装饰图案,则如果四个所述发光点组21依次亮灭,则可以分别展示出四个不同的发光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图案层10划分出图案格11,并在图案格11内形成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111,然后利用发光点组21内的发光点对子图案格111进行照亮,其优势在于,能够非常方便地利用发光点组21的点亮顺序形成静态和动态发光图案,也能够实现对子图案格111的精准点亮,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发光单元20的配合原理,可以适用于广告牌、装饰画、装饰摆件、以及装饰瓷砖等领域,能够极大提高装饰效果。
接下来,将针对上述方案的应用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包括:发光单元20、导光单元30、图案层10和装饰层40,所述导光单元30用于将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图案层10,所述图案层10贴合于所述装饰层40,所述装饰层40是透明材质。其中,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发光单元20的结构如上述,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图案层10具有透光性,且形成有彩色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案层10贴合于所述装饰层40,则所述图案层10会随着所述装饰层40外侧的造型而呈现对应的形状,例如:呈现凸起造型或内凹造型等形成的立体图案或条状图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40为支撑所述图案层10的主体层,所述装饰层40是由透明玻璃或亚克力加工而成。可选择地,所述装饰层40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立体图案,所述立体图案可以是凹雕或浮雕形成的,还可以是浇铸成型形成的。具体地,所述立体图案可以为素色图案,也可以为彩色图案,所述立体图案可以与所述图案层10的装饰图案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上述变化均不做限定。
例如,如果所述装饰层40的外侧设有素色的立体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未点亮时,最外侧呈现所述装饰层40的素色立体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点亮时,最外侧呈现的素色立体图案被所述图案层10的装饰图案进行上色,呈现彩色的立体图案。
例如,如果所述装饰层40的外侧设有彩色的立体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未点亮时,最外侧呈现所述装饰层40的彩色立体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点亮时,最外侧呈现的彩色立体图案被所述图案层10的装饰图案进行上色,呈现彩色叠加的立体图案。
可选择地,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装饰层40之间的隐蔽层50,即,所述图案层10、所述隐蔽层50和所述装饰层40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即所述隐蔽层50贴合于所述装饰层40的内侧,且所述图案层10贴合于所述隐蔽层50的内侧。
所述隐蔽层50具有透光性,用于遮挡所述图案层10,所述装饰层40是透明材质,即透过所述装饰层40能够看到所述隐蔽层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隐蔽层50是通过喷绘、手绘、喷涂、转印、电镀或涂覆后烧制形成的,所述图案层10是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的。应当理解,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隐蔽层50的厚度一般在400微米以下,从而利于内置光源发光照射时保证图案的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隐蔽层50为电镀层,则可以在彩色图案或装饰层40上喷涂一层PU光油或UV光油,待光油固化后,然后采用真空镀膜加工方式进行镀膜加工,电镀层均匀、加工工艺成熟;因电镀隐蔽层有镜面效果,没有内置光源照射时,也可以起装饰镜作用。
可选择地,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隐蔽层50之间还可以有由透光胶水固化形成的透明层60。所述透明层60可以为透明树脂或光油固化后形成,也可以为UV紫外线固化胶,本实用新型对比不做限定。
在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10,并使得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50呈现在最外侧的所述装饰层40;当所述发光单元20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50遮挡所述图案层1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改变所述隐蔽层50的颜色或图案来丰富装饰效果,例如,所述隐蔽层50也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彩色图案的图形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c照射在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并使得所述彩色图案的颜色呈现在所述隐蔽层50的图案上。
由此,通过所述隐蔽层50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提供更为丰富的装饰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光单元30为导光网格a。所述导光网格a内形成有多个导光孔a10,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孔a10之间的侧壁a20不透光。每一所述导光孔a10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设置,且每一所述导光孔a10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111设置,所述导光孔a10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优选地,所述导光网格a由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例如,所述导光网格a可以由不透光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加工而成。
可选择地,所述导光孔a10内可以选择灌注透光胶水或插入导光条等来加强导光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光效果,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对应的所述导光孔a10的入光端内,使得所述发光点的光线能够较好地进入所述导光孔a10内;且所述导光孔a10的出光端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导光孔a10引导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111。
应当理解,所述导光网格a能够通过所述导光孔a10实现对所述子图案格111的精准点亮,具有成本低,加工简单,且导光效果好的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网格a通过胶水粘结贴合于所述装饰层40,从而形成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所述导光单元30包括:多个导光线条b10、及用于固定所述导光线条b10的第一固定板b20和第二固定板b30。
所述导光线条b10用于将发光点发出光线引导至所述子图案格111,即每一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且每一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111设置,所述导光线条b10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优选地,所述导光线条b10为光纤或类似于光纤的导光线条b10,其材质可以为亚克力或玻璃等导光材料。
在所述导光线条b10单元内,每一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入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b20,每一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出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b30。所述第一固定板b20对应所述发光单元20的发光点组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板b20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使得所述发光点的光线能够射入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入光端内。所述第二固定板b30对应所述图案层10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板b30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111,使得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照亮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
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光效果,所述第一固定板b20对应每一所述发光点的位置均形成容纳凹槽b40,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所述容纳凹槽b40内,且相邻两个所述容纳凹槽b40之间的侧壁不透光。所述第二固定板b30对应每一所述子图案格111的位置均形成出光槽b50,每一所述出光槽b50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出光槽b50射出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111,且相邻两个所述出光槽b50之间的侧壁不透光。而且,每一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入光端伸入所述容纳凹槽b40内正对所述发光点,所述导光线条b10的出光端伸入所述出光槽b50内正对所述子图案格111,从而更好地实现导光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b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b30均为不透光材质。
利用导光线条b10进行导光,其优势在于,所述导光线条b10可以进行弯曲,由此可以根据发光单元20与图案层10之间的空间限制来设计导光线条b10的排布方式,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导光方案。例如,在装饰画类产品中,可以将发光单元20设置在边缘的画框内,通过导向线条实现将光束引导至所述图案层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板b20和第二固定板b30分别通过胶水粘结于所述发光单元20和所述装饰层40,从而形成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实施例三
如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所述导光单元30为支撑层c,所述支撑层c为不透光材质加工而成,所述支撑层c对应所述图案层10中每一子图案格111的位置均形成有导光通道c10,所述导光通道c10的入光端对应所述发光单元20中的发光点;相邻两个所述导光通道c10之间的侧壁c20不透光,且每一所述导光通道c10均能够把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例如,在所述支撑层c内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内灌注或插入导光材料形成所述导光通道c10。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层c还可以是透光塑料加工而成,且在所述透光塑料的外侧覆盖不透光的黑漆,且在开孔的内壁也覆盖不透光黑漆形成导光通道,由此形成所述支撑层c。
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光效果,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所述导光通道c10的入光端内,且所述导光通道c10的出光端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出光端射出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11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层c可以贴合于所述装饰层40,从而形成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实施例四提供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包括:发光单元20、支撑层d和图案层10,所述支撑层d用于将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所述图案层10,所述图案层10贴合于所述支撑层d的出光侧,且所述支撑层d为支撑所述图案层10的主体层。其中,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发光单元20的结构如上述,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图案层10具有透光性,且形成有彩色图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10是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图案层10贴合于所述支撑层d,则所述图案层10会随着所述支撑层d表面的造型而呈现对应的形状,例如:呈现凸起造型或内凹造型等形成的立体图案或条状图形。
具体地,所述支撑层d为不透光材质,所述支撑层d对应所述图案层10中每一子图案格111的位置均形成有导光通道d10,所述导光通道d10的入光端对应所述发光单元20中的发光点;相邻两个所述导光通道d10之间的侧壁d20不透光,且每一所述导光通道d10均能够把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例如,在所述支撑层d内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内灌注或插入导光材料形成所述导光通道d10,所述导光材料与所述支撑层d的外表面齐平。应当理解,所述导光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透明树脂或导光纤维等。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层d还可以是透光塑料加工而成,且在所述透光塑料的外侧覆盖不透光的黑漆,且在开孔的内壁也覆盖不透光黑漆形成导光通道,由此形成所述支撑层d。
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光效果,每一所述发光单元20的发光点能够伸入所述导光通道d10的入光端内,且所述导光通道d10的出光端形成出光面,所述图案层10的子图案格贴附于所述出光面的位置,所述导光通道d10的出光面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11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导光通道d10射出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111。
应当理解,每一所述图案格11对应多个所述导光通道d10的出光面,将每一所述图案格11对应的多个出光面相互配合记作一个出光区M,即,每一所述图案格11对应一个出光区M,每一所述出光区M包括多个出光面。为了获得更为丰富的装饰效果,所述出光区M可以平面区域,也可以内凹多面体区域或外凸多面体区域。
例如,如果所述出光区M为平面区域,则所述图案格11贴附于平面区域,所述图案层是整体为平面的图案层。如果所述出光区M为立体多面区域,则所述图案格贴附于立体多面区域形成立体图案,所述图案层是内凹或凸起的立体图案层。
如图12所示,所述出光区M为内凹多面体,并包括:出光面m1、出光面m2和出光面m3,所述图案层10的子图案格n1、子图案格n2和子图案格n3分别贴附于对应的出光面m1、出光面m2和出光面m3。由于出光面m1、出光面m2和出光面m3的出光角度不同,则使得子图案格n1、子图案格n2和子图案格n3的朝向面也不同,如此则可以形成不同出光角度的立体装饰图案。
为了更好地在出光侧贴附所述图案层10,由于所述导光通道内d10内灌注或插入导光材料,可以通过打磨等方式将所述支撑层d的出光侧打磨齐平,形成供所述图案层贴合的平面。
可选择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d的出光侧还可以通过涂覆、喷涂或烧结方式形成平面透光层d30,所述平面透光层d30覆盖所述支撑层的出光侧,形成供所述图案层贴合的平面,即在所述平面透光层d30上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所述图案层10。
例如,如果所述支撑层d的材质为不透光的塑料材质,则平面透光层d30可以由透明树脂喷涂、喷绘或涂敷于出光侧形成的;应当理解,在此情况下,所述图案层10可以使用有机颜料。
又例如,如果所述支撑层d的材质为水泥、黏土等耐高温材料,则所述平面透光层d30可以由熔融的液态玻璃涂覆于所述出光侧而成,也可以是将玻璃颗粒附着于所述出光侧烧结而成。应当理解,在此情况下,所述图案层10需要使用耐高温的无机颜料。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平面透光层d30的材质并不做限定。
可选择地,在所述图案层10的外侧还可以贴合形成有隐蔽层50。所述隐蔽层50具有透光性,用于遮挡所述图案层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隐蔽层50是通过喷绘、手绘、喷涂、转印、电镀或涂覆后烧制形成的,所述图案层10是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的。
具体地,当隐蔽层50为烧制面时,所述支撑层d为耐高温材质,如烧瓷原料;彩色图案采用耐高温颜料,可手绘、喷绘或转印,在彩色图案上涂覆一层透光不透明的釉料,然后烧制而成,釉面层上,在烧制前或烧制完成后,通过手绘、喷绘或转印有与彩色图案图形相同相对应仅颜色不同的图案,当内置光源照射,彩色图案的彩色呈现在釉面层上的图案上。适用于建材装饰材料、卫浴用品及室外装饰品。
在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10,并使得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50呈现出来;当所述发光单元20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50遮挡所述图案层1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改变所述隐蔽层50的颜色或图案来丰富装饰效果,例如,所述隐蔽层50也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彩色图案的图形相同但颜色不同的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d照射在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并使得所述彩色图案的颜色呈现在所述隐蔽层50的图案上。
由此,通过所述隐蔽层50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提供更为丰富的装饰效果。
可选择地,所述图案层10和所述隐蔽层50之间还可以有由透光胶水固化形成的透明层60。所述透明层60可以为透明树脂或光油固化后形成,也可以为UV紫外线固化胶,本实用新型对比不做限定。
可选择地,在所述隐蔽层50的外侧还可以贴合形成有装饰层40。所述装饰层40是透明材质,即透过所述装饰层40能够看到所述隐蔽层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40是由透明树脂喷涂、喷绘或涂敷于所述隐蔽层上后固化形成的。
可选择地,所述装饰层40还可以掺有混色颜料或装饰颗粒,形成彩色的透明装饰层40,所述装饰颗粒包括:彩色颗粒、铝锡箔或反光颗粒。而且,所述装饰层40形成有透明的彩色图案,所述隐蔽层50构成所述装饰层40的背景层。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d,照射在所述图案层10,并使得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50呈现在最外侧的所述装饰层40;当所述发光单元20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50遮挡所述图案层10以使得所述彩色图案不可见。
为了得到更丰富的显示效果,所述图案层10的彩色图案与所述装饰层40的彩色图案分别为不同颜色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发光时,两个所述彩色图案叠加,所述透光装饰结构显示叠加的图案;当所述发光单元20不发光时,所述透光装饰结构显示所述装饰层40的彩色图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单元和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内形成有多幅装饰图案,所述图案层具有透光性;
所述图案层被划分有多个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被划分有多个子图案格,每一所述图案格内的多个子图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所述装饰图案,使得多幅所述装饰图案融合在所述图案层内;
所述发光单元形成有能够独立发光的多个发光点组,每一个所述发光点组与一幅所述装饰图案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发光点组的一个发光点仅能够点亮对应的所述装饰图案的一个子图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如果一个所述发光点组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中对应的一幅所述装饰图案被照亮;
如果至少两个所述发光点组共同点亮发光,则所述图案层中对应的至少两幅所述装饰图案共同被照亮;
如果多个所述发光点组依次亮灭,则所述图案层中的多幅装饰图案依次被照亮,形成发光的动态装饰图案;
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点互不干扰从而能够精准点亮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的导光单元,
所述导光单元是导光网格,所述导光网格内形成有多个导光孔,相邻两个所述导光孔之间的侧壁不透光;
每一所述导光孔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设置,且每一所述导光孔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设置,所述导光孔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格由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所述导光网格的入光端内,所述导光孔的出光端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导光孔引导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光线的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包括:多个导光线条,
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且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设置,所述导光线条能够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射向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线条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每一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点组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点,使得所述发光点的光线能够射入所述导光线条的入光端内;
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图案层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中每一所述导光条线的插接位均对应一个所述子图案格,使得所述导光线条的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照亮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幅所述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子图案格分别对应不同的装饰图案;每一装饰图案对应的两个子图案格之间的间隔位置由其他装饰图案的子图案格填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每一所述子图案格的位置均形成出光槽,每一所述出光槽与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所述出光槽射出的光线能够照亮整个所述子图案格,且相邻两个所述出光槽之间的侧壁不透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为不透光材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发光点发出光线的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是覆盖有不透光的涂层或者是不透光材料加工而成的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对应所述图案层中每一子图案格的位置均形成有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端对应所述发光单元中的发光点;
相邻两个所述导光通道之间的侧壁不透光,且每一所述导光通道均能够把所述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所述子图案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通道的入光端形成容纳槽,每一所述发光点能够伸入对应的所述导光通道的容纳槽内;所述导光通道的出光端形成与所述子图案格的形状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层内开设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内灌注或插入导光材料形成导光通道,所述导光材料与所述支撑层外表面齐平。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所述图案层贴合于所述装饰层的内侧,所述装饰层为支撑所述图案层的主体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为彩色图案,是通过喷绘、手绘或转印形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是由透明树脂固化后形成或由透明的玻璃或亚克力加工而成。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的外侧设置有立体图案,呈现透明图案效果;所述图案层的彩色图案与所述装饰层的立体图案为不同图案;
当光源发光时,所述彩色图案叠加所述立体图案,透光装饰结构显示叠加后的图案。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图案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隐蔽层,所述隐蔽层具有透光性,所述装饰层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装饰层可以看到所述隐蔽层;
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并使得所述图案层的装饰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呈现出来;当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遮挡所述图案层以使得所述装饰图案不可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为彩色图案,所述隐蔽层形成有与所述彩色图案的图形相同且位置对应但颜色不同的图案;
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照射在所述图案层的彩色图案,并使得所述彩色图案的颜色呈现在所述隐蔽层的图案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蔽层是通过喷绘、手绘、喷涂、转印、电镀或烧制形成的。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蔽层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还形成有透明层。
22.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贴合于所述支撑层的外侧,所述支撑层为支撑所述图案层的主体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图案层外侧的隐蔽层,所述隐蔽层具有透光性;
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照射在所述图案层,并使得所述图案层的装饰图案透过所述隐蔽层呈现出来;当所述发光单元不发光时,所述隐蔽层遮挡所述图案层以使得所述装饰图案不可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设于所述隐蔽层外侧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装饰层可以看到所述隐蔽层。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为彩色图案,所述隐蔽层形成有与所述彩色图案的图形相同且位置对应但颜色不同的图案;
当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光线穿过所述支撑层照射在所述图案层的彩色图案,并使得所述彩色图案的颜色呈现在所述隐蔽层的图案上。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蔽层是通过喷绘、手绘、喷涂、转印、电镀或烧制形成的。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蔽层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还形成有透明层。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出光侧形成有平面透光层,所述图案层形成于所述平面透光层的表面。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透光层通过涂覆或喷涂方式覆盖于所述支撑层的出光侧,形成供所述图案层贴合的平面。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LED光源,所述发光点为LED芯片,所述发光单元的控制器为单片机或集成电路IC。
CN202221757329.9U 2022-07-09 2022-07-09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Active CN217863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7329.9U CN217863519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7329.9U CN217863519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3519U true CN217863519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7329.9U Active CN217863519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3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382A1 (zh) * 2022-07-09 2024-01-18 杨剑桥 透光装饰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382A1 (zh) * 2022-07-09 2024-01-18 杨剑桥 透光装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51763A (zh)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US8764266B2 (en) Edge-lit flat panel repetitive lighting fixture
KR20080063786A (ko) 면발광장치 및 면발광장치에서의 발광방법
CN102272516A (zh) 大面积光面板及屏幕
JP3674843B2 (ja) 広告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951998U (zh) 能够区域点亮的透光装饰结构
CN217863519U (zh)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CN214138077U (zh) 一种透光装饰品
CN115071321A (zh) 多图案融合的透光装饰结构
CN217057270U (zh) 发光灯饰
KR20150085403A (ko) 슬림형 광고용 간판
UA62380A (en)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light image
WO2024012382A1 (zh) 透光装饰结构
CN114677932A (zh) 一种具有装饰图案的发光玻璃装置
CN201126153Y (zh) 多色光纤灯
US11987071B2 (en) Device with backlit color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9467438U (zh) 能够实现动态显色的透光装饰结构
CN220584879U (zh) 基于双图案的透光显示结构
WO2024046480A1 (zh) 透光装饰结构
KR200380978Y1 (ko) 멀티 컬러 발광보드
KR100338715B1 (ko) 투명 아크릴 플라스틱 판의 조각면을 이용하여 다양한조명을 연출하는 조명 간판 및 등갓 조명 스탠드
CN219916653U (zh) 多图案的透光显示结构
CN2912371Y (zh) 面光源系列广告座椅
CN218993149U (zh) 车辆用标识灯及汽车
CN219634884U (zh) 能够均匀点亮的透光装饰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