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3159U -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3159U
CN217853159U CN202221558159.1U CN202221558159U CN217853159U CN 217853159 U CN217853159 U CN 217853159U CN 202221558159 U CN202221558159 U CN 202221558159U CN 217853159 U CN217853159 U CN 217853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ocking
slide bar
control rod
releas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81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81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3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3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3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包括前端开口的操纵杆、位于操纵杆内并与操纵杆滑动配合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中心具有通孔,内窥镜系统的推送杆一端连接闭合夹,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所述操纵杆连接,内窥镜系统的外套管一端连接透明帽,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杆连接,所述操纵杆上活动连接有锁定机构,当所述滑动杆向前推出操纵杆时,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操纵杆与滑动杆锁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滑动杆使外套管与推送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闭合夹的释放,可以简化内窥镜手术器械的结构,不会出现误释放的现象,并且在未释放时,操纵杆与滑动杆可以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可以实现单人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闭合夹主要用于内窥镜手术中,对人体较大的伤口组织进行闭合止血,闭合夹套在透明帽上,透明帽装载在内窥镜的前端,进入人体自然腔道内,当到达目标伤口组织后,释放闭合夹,闭合夹脱离透明帽,闭合夹的夹爪在形状记忆特性下夹持伤口组织,现有技术中的闭合夹一般都是依靠内窥镜手术器械中自带的推杆推动闭合夹,使其释放,使内窥镜手术器械结构更加复杂,并且由于内窥镜手术器械的功能较多,对术者的操作熟练度要求也较高,很容易出现误推现象,导致闭合夹提前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操纵杆、位于操纵杆内并与操纵杆滑动配合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中心具有通孔,内窥镜系统的推送杆一端连接闭合夹,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所述操纵杆连接,内窥镜系统的外套管一端连接透明帽,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杆连接,所述操纵杆上活动连接有锁定机构,当所述滑动杆向前推出操纵杆时,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操纵杆与滑动杆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上固定有推送按钮,所述操纵杆表面设有供推送按钮往复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操纵杆包括与锁定机构扣接固定的扣接部,所述滑动杆表面具有第一锁定槽,扣接部具有与第一锁定槽连通的第二锁定槽,当锁定机构与扣接部扣接固定时,锁定机构同时卡在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内。
进一步的,位于第二锁定槽两侧的所述扣接部侧面分别设有限位扣和与所述锁定机构铰接的铰接轴,锁定机构具有与限位扣扣接的限位孔以及适于卡在第一锁定槽和第二锁定槽内的锁定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扣接部位于滑槽的前端,当推送按钮达到滑槽前端时,所述锁定机构能够与扣接部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按钮与滑动杆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的前端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操纵杆的内孔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滑动杆的两个平行侧面上均设有第一锁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杆外还套设有阻尼弹性件,所述阻尼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动杆的后端相抵,阻尼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操作杆相抵。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本体和以上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所述透明帽位于内窥镜本体的远端,当所述操纵杆与滑动杆处于锁定状态时,闭合夹套设于透明帽外周;当滑动杆退回操纵杆内时,闭合夹脱离透明帽。
进一步的,所述闭合夹包括环状本体和固定于环状本体上的两个夹爪,所述夹爪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自由状态下,两个所述夹爪闭合形成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倾斜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90°。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本体由至少两段弧形基体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相邻两个弧形基体的连接端具有相互配合的插头和插口;相邻两个弧形基体中,插口所在的弧形基体的端部外周套设有卡环,卡环为在外力作用下可周向断裂变形的环状结构,另一个弧形基体的插头上连接有绑线的一端,绑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在内窥镜手术器械外连接一闭合夹释放装置,通过滑动滑动杆使外套管与推送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闭合夹的释放,可以简化内窥镜手术器械的结构,不会出现误释放的现象,并且在未释放时,操纵杆与滑动杆可以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可以实现单人操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当锁定机构扣在扣接部时,锁定机构同时卡在滑动杆的第一锁定槽和操纵杆的第二锁定槽内,从而实现操纵杆与滑动杆的锁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闭合夹释放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闭合夹释放装置的锁定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窥镜系统中闭合夹处于闭合状态时夹爪倾斜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合夹中环状夹体未解体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合夹中卡环脱离环状基体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闭合夹中相邻环状基体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9是闭合夹未释放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闭合夹释放后,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操纵杆,101、滑槽,102、扣接部,1021、第二锁定槽,1022、限位扣,1023、铰接轴,2、滑动杆,201、通孔,202、第一锁定槽,203、卡口,204、限位头,3、推送杆,4、闭合夹,401、环状本体,4011、弧形基体,4012、插头,4013、插口,4014、限位槽,402、夹爪,403、卡环,4031、缺口,404、绑线,5、外套管,6、透明帽,7、锁定机构,701、限位孔,702、锁定挡块,8、推送按钮,801、卡钩,9、内窥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图9所示,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包括推送杆3、透明帽6、前端开口的操纵杆1、位于操纵杆1内并与操纵杆1滑动配合的滑动杆2,透明帽6通过外套管5与滑动杆2连接,滑动杆2的中心具有通孔201,透明帽6的一端套设有可被操作释放的闭合夹4,透明帽6的另一端与外套管5固定连接,推送杆3套设在外套管5内并穿过通孔201与操纵杆1连接,操纵杆1上设置有锁定机构7,锁定机构7用于保持或解除滑动杆2与操纵杆1相对位置固定关系。
所述前端是指连接闭合夹4或者透明帽6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独立于内窥镜手术器械设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并非借助内窥镜钳道进入人体内,而是通过套设在内窥镜前端外侧的透明帽,将闭合夹送到目标组织附近,闭合夹释放装置的操纵杆1则在人体外被术者握持,在进行其他内窥镜手术器械(例如黏膜切开刀、内镜注射针)的手术操作时,不会释放闭合夹4,并且在闭合夹4未被释放时,锁定机构7将操纵杆1与滑动杆2锁定,可以在内窥镜的头端到达指定位置后,再操作所述闭合夹释放装置,从而实现将其独立于其他内窥镜手术器械外部,也可以实现单人操作。
初始状态下,滑动杆2相对操纵杆1呈向前推出状态,此时锁定机构7处于锁定状态(如图4和图9所示),当需要释放闭合夹4时,手持操纵杆1,解锁锁定机构7,滑动杆2可以相对操纵杆1前后滑动,向后推动滑动杆2,此时与滑动杆2连接的外套管5和透明帽6以及套设在透明帽6端部的闭合夹4被整体带动向后运动,而与操纵杆1连接的推送杆3保持不动,套设在透明帽6上的闭合夹4在向后运动直至抵接到推送杆3后,即可由推送杆3“推动”(实际推送杆3并未运动)闭合夹4,将闭合夹4从透明帽6上释放到指定位置(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中,滑动杆2上固定有推送按钮8,操纵杆1表面设有供推送按钮8往复滑动的滑槽101。推送按钮8的表面带有防滑条纹,大拇指按压在推送按钮8上实现滑动杆2的推出或者退回。
锁定机构7对操纵杆1和滑动杆2的锁定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
操纵杆1包括与锁定机构7扣接固定的扣接部102,滑动杆2表面具有第一锁定槽202,扣接部102具有与第一锁定槽202连通的第二锁定槽1021,当锁定机构7与扣接部102扣接固定时,锁定机构7同时卡在第一锁定槽202和第二锁定槽1021内。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扣接部102位于操纵杆1的前端,当推送按钮8与扣接部102相抵时,表明已经推送到锁定位置,第二锁定槽1021沿扣接部102的壁厚贯通,锁定机构7可以从扣接部102的外表面穿过第二锁定槽1021并插入第一锁定槽202内。
锁定机构7与扣接部102的固定方式为:位于第二锁定槽1021两侧的扣接部102侧面分别设有限位扣1022和与所述锁定机构7铰接的铰接轴1023,锁定机构7具有与限位扣1022扣接的限位孔701以及适于卡在第一锁定槽202和第二锁定槽1021内的锁定挡块702。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杆2的横街面为矩形,操纵杆1与滑动杆2的截面形状相同,锁定机构7近似呈U形机构,锁定机构7铰接在铰接轴1023处,当锁定机构7盖合包覆在扣接件外周时,锁定挡块702卡在第一锁定槽202内和限位扣1022与限位孔701扣接同时完成,从而使锁定机构7在固定的情况下对滑动杆2进行锁定,当需要释放滑动杆2时,只需要掰开锁定机构7,将锁定机构7绕铰接轴1023旋转即可。
推送按钮8可以与滑动杆2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推送按钮8与滑动杆2优选卡接固定,如图3所示,推送按钮8的下方伸出两个卡钩801,滑动杆2沿横向设有供卡钩801穿过的卡口203,卡钩801穿过卡口203后钩在滑动杆2的侧壁上。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滑动杆2的前端设有限位头204,限位头204的截面尺寸大于操纵杆1的内孔尺寸,在向后推动滑动杆2释放闭合夹4过程中,限位头204逐渐靠近操纵杆1端面,当限位头204与操纵杆1端面相抵时,滑动杆2无法继续后退,此时闭合夹4释放完毕。
实施例三
在实施一或者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于滑动杆2位于操纵杆1内,不容易看到第一锁定槽202的位置,容易出现装反的现象,为此,本实施例在滑动杆2的两个平行侧面上均设有第一锁定槽202(如图4所示),正反两面都可以安装,起到防呆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设计中,为防止误操作使锁定机构7释放,本实施例中的推送杆3外还套设有阻尼弹性件10,阻尼弹性件10的一端与滑动杆2的后端相抵,阻尼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操作杆1相抵。阻尼弹性件10可以为弹簧或者阻尼块,如图11所示,阻尼弹性件10位于操作杆1内部,阻尼弹性件10的左端与操作杆1的内部端面相抵,阻尼弹性件10的右端与滑动杆2的端部相抵,当需要释放闭合夹4时,需要克服阻尼弹性件10的阻力才能将滑动杆2向左移动,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锁定机构7释放状态下,误释放闭合夹4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四
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本体9和以上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透明帽6位于内窥镜本体9的远端,闭合夹释放装置位于内窥镜本体9的外部,当操纵杆1与滑动杆2处于锁定状态时,闭合夹4套设于透明帽6外周(如图9所示);当滑动杆2退回操纵杆1内时,闭合夹4脱离透明帽6(如图10所示)。常见的手术操作流程可以是,黏膜切开刀等内窥镜手术器械可通过内窥镜本体9上的钳道,进入人体自然腔道内,到达目标组织附近,对目标组织进行切割处理,当目标组织伤口较大时,可操作闭合夹释放装置,将套设在透明帽6外侧的闭合夹4释放进而夹住较大的目标组织伤口,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闭合夹4包括环状本体401和固定于环状本体401上的两个夹爪402,夹爪402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例如镍钛合金,自由状态下,两个夹爪402闭合形成锥形结构,此时夹爪402相对于环状本体401的中心轴产生角度偏移,该偏移角度不能过小,否则夹爪402很容易被撑开,为此,如图5所示,当闭合夹4在未装载到透明帽6时,即未受到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所述锥形结构倾斜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90°,倾斜角度的定义为当闭合夹4未受到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夹爪402横截面与闭合夹4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本实施方式选择将a确定为20°,在该角度下,闭合夹4装载到透明帽6所需的力度以及闭合夹4释放后对人体组织的夹持力度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不会出现装载所需力度和夹持力度同时过大或同时过小的情况。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环状本体401由至少两段弧形基体4011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相邻两个弧形基体4011的连接端具有相互配合的插头4012和插口4013;相邻两个弧形基体4011中,插口4013所在的弧形基体4011的端部外周套设有卡环403,卡环403为在外力作用下可周向断裂变形的环状结构,另一个弧形基体4011的插头4012上连接有绑线404的一端,绑线404的另一端连接卡环403。
插头4012与插口4013优选沿圆周方向相互扣接,这样可以起到周向限位作用,在径向上不存在偏移的情况下,环状本体401能够保持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插口4013的内表面为弧面,插头4012与插口4013形状相同,因此插口4013的开口宽度小于插头4012的直径。卡环403可以为采用镍钛合金材质制成的环,卡环403套设于插口4013所在的弧形基体4011的端部,并且卡环403为在外力作用下可周向断裂变形的环状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卡环403为周向断开的开口环,即卡环403上具有缺口4031(如图7所示),而不是封闭的环形结构,绑线404的一端连接卡环403、绑线404的另一端连接相邻弧形基体4011的插头4012,绑线404可以为医用级PE缝合线,绑线404可以与卡环403和插头4012铆接,也可以在插头4012和卡环403上加工小孔,绑线404的两端绑在对应的小孔上。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当中,卡环403也可以为封闭环形结构,在卡环403上设置连接薄弱区,所述连接薄弱区在外力作用下可周向断裂,所述连接薄弱区可以是周向切割的盲槽,使卡环403在受到外力拉扯作用时,容易在盲槽处断裂变形。
当需要取出闭合夹4时,在内窥镜进入人体腔道后,取出钩或取样钳等具备牵拉能力的手术器械通过内窥镜钳道孔进入内窥镜钳道,进而到达闭合夹4所在位置,本实施方式以取出钩为例,当取出钩进入内窥镜钳道,钩取绑线404并向后拉动,绑线404带动卡环403变形(缺口4031部位或者盲槽易于张开),使卡环403从连接端脱离(如图7所示),再进一步施加拉力,绑线404进一步带动插头4012从插口4013上脱离使二者的卡接关系失效,从而使变形的卡环403所在的连接结构固定失效(如图8所示),进而可使闭合夹4的两个原本连接的弧形基体4011端部分开以解除夹持状态,最后将取出钩、内窥镜本体9以及闭合夹4一同撤出人体外。
另外,为了避免卡环403周向窜动,其中一个弧形基体4011端部的外周可以设置限位槽4014,将卡环403卡在限位槽4014内。因插头4012所在一侧的弧形基体4011端部宽度相对插口4013所在一侧的宽度较小,本实施方式当中,限位槽4014优先设置在插口4013所在一侧的弧形基体4011,这样在形成环状结构后,安装好卡环403之后,正好可以使插口4013与插头4012被卡环403所捆住束缚。
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插口4013的内表面也可以为矩形面,此时插口4013的开口宽度小于位于插口4013内的插头4012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前”、“后”、“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3)、透明帽(6)、前端开口的操纵杆(1)、位于操纵杆(1)内并与操纵杆(1)滑动配合的滑动杆(2),所述透明帽(6)通过外套管(5)与所述滑动杆(2)连接,所述滑动杆(2)的中心具有通孔(201),所述透明帽(6)的一端套设有可被操作释放的闭合夹(4),所述透明帽(6)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管(5)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杆(3)套设在所述外套管(5)内并穿过通孔(201)与所述操纵杆(1)连接,所述操纵杆(1)上设置有锁定机构(7),锁定机构(7)用于保持或解除所述滑动杆(2)与所述操纵杆(1)相对位置固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上固定有推送按钮(8),所述操纵杆(1)表面设有供推送按钮(8)往复滑动的滑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1)包括与锁定机构(7)扣接固定的扣接部(102),所述滑动杆(2)表面具有第一锁定槽(202),扣接部(102)具有与第一锁定槽(202)连通的第二锁定槽(1021),当锁定机构(7)与扣接部(102)扣接固定时,锁定机构(7)同时卡在第一锁定槽(202)和第二锁定槽(10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锁定槽(1021)两侧的所述扣接部(102)侧面分别设有限位扣(1022)和与所述锁定机构(7)铰接的铰接轴(1023),锁定机构(7)具有与限位扣(1022)扣接的限位孔(701)以及适于卡在第一锁定槽(202)和第二锁定槽(1021)内的锁定挡块(7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102)位于滑槽(101)的前端,当推送按钮(8)达到滑槽(101)前端时,所述锁定机构(7)能够与扣接部(102)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的前端设有限位头(204),所述限位头(204)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操纵杆(1)的内孔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3)外还套设有阻尼弹性件(10),所述阻尼弹性件(10)的一端与滑动杆(2)的后端相抵,阻尼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操纵杆(1)相抵。
8.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本体(9)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闭合夹释放装置,所述透明帽(6)位于内窥镜本体(9)的远端,当所述操纵杆(1)与滑动杆(2)处于锁定状态时,闭合夹(4)套设于透明帽(6)外周;当滑动杆(2)退回操纵杆(1)内时,闭合夹(4)脱离透明帽(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夹(4)包括环状本体(401)和固定于环状本体(401)上的两个夹爪(402),所述夹爪(402)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自由状态下,两个所述夹爪(402)闭合形成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倾斜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401)由至少两段弧形基体(4011)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相邻两个弧形基体(4011)的连接端具有相互配合的插头(4012)和插口(4013);
相邻两个弧形基体(4011)中,插口(4013)所在的弧形基体(4011)的端部外周套设有卡环(403),卡环(403)为在外力作用下可周向断裂变形的环状结构,另一个弧形基体(4011)的插头(4012)上连接有绑线(404)的一端,绑线(4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环(403)。
CN202221558159.1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217853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8159.1U CN217853159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8159.1U CN217853159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3159U true CN217853159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6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8159.1U Active CN217853159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3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83816A (zh) * 2024-05-30 2024-07-26 科瑞迈吉(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的多功能推进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83816A (zh) * 2024-05-30 2024-07-26 科瑞迈吉(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的多功能推进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16550B2 (en) Endoscopic suturing system
US8591523B2 (en) Mid-point lock suture cutter
US20200214712A1 (en) Hemostatic clip with needle passer
US9801629B2 (en) Locking shipping wedge
CN110464410B (zh) 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夹子装置及其夹持部
US5601575A (en) Needle driving device
US7998150B2 (en) Suturing device
JP4154500B2 (ja) 外科用針
EP1882451B1 (en) Clip apparatus for ligaturing living tissue
US9259232B2 (en) Surgical endoscop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end tool as a clamp
JP6543098B2 (ja) アンビルアセンブリ送達システム
EP2417916A2 (en) Endoscopic purse string surgical device
US20070156172A1 (en) Multipurpose knot pusher
CN217853159U (zh) 一种闭合夹释放装置及应用其的内窥镜系统
JP2005110984A5 (zh)
CN110547834A (zh) 肌腱导引钳
US20030216752A1 (en) Device for laparoscopic tubal ligation
CN211300120U (zh) 肌腱导引钳
CN218500760U (zh) 砧座和递送系统组件
US20220265265A1 (en) Meniscus suture device
BR102012029573A2 (pt) Instrumento de implantação similar e endoscop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