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3135U -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 Google Patents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3135U
CN217853135U CN202122997666.7U CN202122997666U CN217853135U CN 217853135 U CN217853135 U CN 217853135U CN 202122997666 U CN202122997666 U CN 202122997666U CN 217853135 U CN217853135 U CN 21785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 artery
limit part
plate
distal radial
stee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76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76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3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能够准确、稳定、舒适地实现压迫止血,包括:固定板,其具有圆形的板通孔;转向组件,其穿过所述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固定板上;施压组件,其包括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压靠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的压头,所述压头连接到或者延伸自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左、右绑带,其分别连接到或延伸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辅助绑体,其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Description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手术目前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首选方案。其中,远端桡动脉入路方式,因其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呈现出越来越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远端桡动脉方案的术后止血问题却成为医护人员新的困扰。远端桡动脉的穿刺点通常选择在手背部的称为鼻烟窝部的凹陷处。此处解剖形态不规则,而且人手的大小尺寸个体差异较大,给止血器的固定与压迫带来了困难。
传统设计的止血器常发生安装不稳固,使用易偏移,滑脱等情况,进而导致出血,血肿,疼痛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稳定,压迫可靠,可以适用于多种手形尺寸的远端桡动脉止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能够准确、稳定、舒适地实现压迫止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
固定板,其具有圆形的板通孔;
转向组件,其穿过所述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固定板上;
施压组件,其包括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压靠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的压头,所述压头连接到或者延伸自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左、右绑带,其分别连接到或延伸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辅助绑体,其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的上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的下限位部,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延伸的转轴,其中,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在尺寸上大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所述转轴在尺寸上小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使得所述转向组件能够在所述板通孔内自由旋转。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一部分集成为上盖,且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另一部分集成为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固定连接到一起;
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所述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是分立部件;
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一体成型。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压头包括:气囊,其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并经由充气管连通到充气阀。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绑体至少部分地包括所述充气管。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施压组件包括:设置到所述固定板上的螺套;和穿过所述板通孔的螺杆,所述螺套以螺纹连接到所述螺杆的上端,所述螺杆的下端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带动所述压头下行或向下压靠所述压头。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掌托,其具有支撑患者手掌的曲形上托表面和相反的下托表面;
其中在压迫止血状态下,所述上托表面和所述压头的施压表面之间夹紧患者手部,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绕过患者拇指与食指之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掌托的下托表面包括魔术贴;
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掌托的边缘处具有多个长孔,使所述左、右绑带和/或所述辅助绑体能够选择性地穿过所述长孔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具有绑带孔;
所述左、右绑带分别穿过所述绑带孔连接到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能够准确、稳定、舒适地实现压迫止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
固定板,其具有圆形的板通孔;
转向组件,其穿过所述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固定板上;
施压组件,其包括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压靠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的压头,所述压头(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或者延伸自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左、右绑带,其分别连接到或延伸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辅助绑体,其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这样,在进行压迫止血时,患者(例如手背向上)的手背远端桡动脉被压头压紧,左右绑带从手部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而辅助绑体向前(朝向指尖的方向)从手背侧绕过拇指与食指之间(例如虎口区)至手掌侧进行固定,从而从左、右、前三个方向绑定,使得压头能够保持准确定位在患者的压迫止血部位,例如手背虎口区后侧(沿远离指尖的方向)的鼻烟窝部,从而对远端桡动脉处进行压迫止血。
其中应特别注意的是,转向组件穿过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固定板上,也就是说,转向组件能够相对于固定板自由旋转,因而连接到转向组件下端的辅助绑体的角度或延伸方向可相对于固定板及连接到固定板左右两侧的左、右绑带进行变化调节,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手形,从而可稳定可靠地辅助压头准确定位压迫止血,同时确保患者的舒适性。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能够准确、稳定、舒适地实现压迫止血。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的上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的下限位部,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延伸的转轴,其中,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在尺寸上大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所述转轴在尺寸上小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使得所述转向组件能够在所述板通孔内自由旋转。这样,转向组件可通过尺寸较大的上、下限位部保持安装在固定板上,而同时通过尺寸较小的转轴使转向组件能够在固定板的板通孔内自由旋转。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一部分集成为上盖,且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另一部分集成为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固定连接到一起;
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所述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是分立部件;
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一体成型。
这样,根据实际需要,上限位部、下限位部、转轴可为分立部件,或者它们中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也可集成为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固定板的板通孔的内壁具有环形凹槽,转向组件包括:圆形的顶限位部,其被可旋转地安装在环形凹槽内;下延伸体,其从顶延伸部的下表面中心向下连接或延伸到板通孔之外,从而随顶限位部在板通孔环形凹槽内的旋转而自由旋转。在此情况下,转向组件的下端例如可为下延伸体的下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下延伸体的下端可具有在尺寸上大于板通孔直径的凸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可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或透明观察窗),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组件具有中空结构,从而可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或透明观察窗),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压头可包括:气囊,其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并经由充气管连通到充气阀。这样,在需要时,所述气囊可利用充气阀由外接气源充气膨胀充盈,压在患者的压迫止血部位对远端桡动脉处(例如穿刺点区域)进行压迫止血。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可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或透明观察窗),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辅助绑体直接固定连接到转向组件的下端。在此情况下,辅助绑体能够随转向组件的旋转而转动以实现所希望的角度或延伸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辅助绑体经由气囊而间接连接到转向组件的下端。在此情况下,辅助绑体能够随转向组件以及气囊的旋转而转动以实现所希望的角度或者延伸方向。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绑体至少部分地包括所述充气管。这样,充气管能够同时实现两种功能,一是作为连通元件实现气囊的充气,二是作为辅助绑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实现压头(或气囊)位置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辅助绑体包括设置在充气管的自由端(靠近充气阀的一端)的魔术贴。这样,当将充气管从手背侧绕过拇指与食指之间固定到手掌侧时,所述魔术贴可有效粘接固定。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施压组件包括:设置到所述固定板上的螺套;和穿过所述板通孔的螺杆,所述螺套以螺纹连接到所述螺杆的上端,所述螺杆的下端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带动所述压头下行或向下压靠所述压头。
这样,螺套旋转时(螺套由于设置到固定板上而基本不发生上下位移),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上下运动,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可带动压头下行或者向下压靠压头,从而下压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穿刺点/压迫点以实现止血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螺杆下端连接到压头。这样,当旋转螺套使螺杆下行时,带动压头下行压迫止血。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或集成于压头。这样,当旋转螺套使螺杆下行时,带动压头下行压迫止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螺杆下端分离于压头。这样,当旋转螺套使螺杆下行时,接触到压头并向下施压促使压头压迫止血。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杆通过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杆具有中空结构,从而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套通过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套具有中空结构,从而在压迫止血点/穿刺点的上方形成通透光路,以便于观测患者止血点/穿刺点的出血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分别绕过患者手部左右两侧后在手掌侧相互连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绕过患者拇指与食指之间后在手掌侧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左、右绑带以实现固定。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掌托,其具有支撑患者手掌的曲形上托表面和相反的下托表面;
其中在压迫止血状态下,所述上托表面和所述压头的施压表面之间夹紧患者手部,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绕过患者拇指与食指之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这样,在进行压迫止血时,患者手部(例如手背向上)被夹持在上方的压头与下方的掌托之间,左右绑带从手背上方的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向下绕过手部左右两侧固定到手部下方的掌托,而辅助绑体则从手背上方的转向组件向前(朝向指尖的方向)绕过拇指与食指之间(例如虎口区)而固定到手部下方的掌托,这样,从左、右、前三个方向绑定,使压头能够保持准确定位在患者的压迫止血部位,例如,手背部虎口区的后侧(远离指尖的方向)的鼻烟窝部,从而对远端桡动脉处进行压迫止血。
由此可见,掌托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形上托表面支撑患者手掌,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度,而且,掌托的下托表面具有较大固定面积,使得左、右绑带和辅助绑体能够方便地以适合角度和位置更好地固定到掌托绑定就位,以利于辅助压头准确定位压迫止血。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掌托的下托表面包括魔术贴;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这样,通过提供魔术贴(或称粘钩带),能够根据患者手形适应性地绑定/固定压头,从而实现压头的位置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掌托的上托表面具有弹性层。这样,可更好地适应患者手形,提供更好的舒适感。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掌托的边缘处具有多个长孔,使所述左、右绑带和/或所述辅助绑体能够选择性地穿过所述长孔固定到下托表面。这样,可提供更多绑定方式(例如直接连接、对称连接、交叉连接等),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患者手形)适应性地绑定/固定压头,从而实现压头的位置固定。
优选地,在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具有绑带孔;所述左、右绑带分别穿过所述绑带孔连接到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可见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
固定板10,其具有圆形的板通孔;
转向组件20,其穿过所述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固定板上;
施压组件,其包括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压靠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的压头(图1中示例性地显示出可用作压头的气囊41,其例如经由充气管42连通到充气阀43),所述压头连接到或者延伸自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左、右绑带51、52,其分别连接到或延伸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辅助绑体(图1中示例性地显示为例如包括充气管42),其直接或间接连接(图1中示例性地显示为例如经由气囊41间接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分解示意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转向组件20例如可由上部件21和下部件22组合而成,这样便于拆卸清洗更换。在图2的实施例中,充气管42上(例如其末端处)例如可设置魔术贴以利于固定。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在图3中可见,在需要使用所述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压迫止血时,可将压头压在患者手背虎口后侧(即,远离指尖方向或朝向手腕方向的一侧)的鼻烟窝部(对应于手背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点),左右绑带向手背左右两侧延伸,辅助绑带(图3中示例性显示为包括充气管)向前(朝向指尖方向)延伸。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第二使用状态图。在图4中可见,在压头在鼻烟窝部(对应于手背压迫止血点)就位后,左右绑带从手背侧左右围绕至手掌侧(图中不可见)进行固定,辅助绑带(图3中示例性显示为包括充气管)向前(朝向指尖方向)可以从手背侧绕过拇指与食指之间至手掌侧(图中不可见)进行固定,从而从左、右、前三个方向绑定,使得压头能够保持准确定位在压迫止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能够准确、稳定、舒适地实现压迫止血。
应理解,在本文中所述的方位,例如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均为相对位置表述,用于描述各相关部件或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对多个元件的描述中,以“和/或”相连的多个并列特征是指包含这些并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的含义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仅第一元件、或仅第二元件、或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二者同时存在)。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而相互组合,例如任意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新的实施例,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除非另行说明或者在技术上构成矛盾而无法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其具有圆形的板通孔;
转向组件,其穿过所述板通孔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固定板上;
施压组件,其包括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压靠患者手背远端桡动脉的压头,所述压头连接到或者延伸自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左、右绑带,其分别连接到或延伸自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辅助绑体,其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的上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的下限位部,在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延伸的转轴,其中,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在尺寸上大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所述转轴在尺寸上小于所述板通孔的直径,使得所述转向组件能够在所述板通孔内自由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一部分集成为上盖,且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的另一部分集成为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固定连接到一起;
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所述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是分立部件;或者
所述上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和所述转轴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头包括:气囊,其固定连接到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并经由充气管连通到充气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绑体至少部分地包括所述充气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压组件包括:设置到所述固定板上的螺套;和穿过所述板通孔的螺杆,所述螺套以螺纹连接到所述螺杆的上端,所述螺杆的下端在压迫止血状态下带动所述压头下行或向下压靠所述压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掌托,其具有支撑患者手掌的曲形上托表面和相反的下托表面;
其中在压迫止血状态下,所述上托表面和所述压头的施压表面之间夹紧患者手部,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绕过患者拇指与食指之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掌托的下托表面包括魔术贴;
所述左、右绑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所述辅助绑体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掌托的边缘处具有多个长孔,使所述左、右绑带和/或所述辅助绑体能够选择性地穿过所述长孔固定到所述下托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具有绑带孔;
所述左、右绑带分别穿过所述绑带孔连接到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
CN202122997666.7U 2021-12-01 2021-12-01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Active CN21785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7666.7U CN217853135U (zh) 2021-12-01 2021-12-01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7666.7U CN217853135U (zh) 2021-12-01 2021-12-01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3135U true CN217853135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4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7666.7U Active CN217853135U (zh) 2021-12-01 2021-12-01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3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5913B1 (en) Apparatus for a manual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device
WO2016107158A1 (zh) 一种桡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CN201029906Y (zh) 桡动脉止血器
WO2006105153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manual vascular compression device
CN217853135U (zh)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8017642U (zh) 一种骨科恢复用夹板
CN201912571U (zh) 一种静脉输液固定器
CN114259271A (zh) 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4016406U (zh) 充气防潮压力可控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07445001U (zh) 介入术后前臂血肿压迫止血袖带
CN211834748U (zh) 一种穿刺固定装置
CN108013910A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9377736U (zh) 电刀盒及管线固定装置
CN215994117U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器
CN210472293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压迫一体化辅助装置
CN207640550U (zh) 一种便携式桡动脉监测用约束带
CN214208428U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带
CN215227678U (zh) 一种便于桡动脉采血以及止血的装置
CN204951100U (zh) 可调式桡动脉穿刺辅助设备
CN220025221U (zh) 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CN216417521U (zh) 一种肱动脉止血装置
CN216365801U (zh) 一种手术专用桡动脉穿刺手托
CN219331644U (zh) 一种动脉穿刺辅助体位垫
CN220344450U (zh)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CN221060985U (zh) 一种关节外科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