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0851U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50851U CN217850851U CN202221894870.4U CN202221894870U CN217850851U CN 217850851 U CN217850851 U CN 217850851U CN 202221894870 U CN202221894870 U CN 202221894870U CN 217850851 U CN217850851 U CN 2178508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 cage
- anchor
- offshore
- shellfish
- ba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包括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位于上游,所述贝类养殖装置位于下游;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和投喂装置;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吸收波浪能量发电驱使投喂装置撒料。所述撒料口撒出的饵料在水流的作用下运动至网笼所在区域。本实用新型根据养殖水域的流程将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有效的进行结合,同时自动投喂装置利用水流进行撒料,且撒料后水流将饵料移动至贝类养殖装置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贝类养殖以筏式吊笼(或吊绳)养殖为主,其养殖区域受限于内湾和浅海。长年大规模高密度的浮筏养殖严重危害养殖水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同时,不佳的水质条件无法培育出高品质贝类,又进一步影响了贝类的市场价值。为此,近年来,贝类的底栖增殖逐步引起研究和重视。
底栖增殖模式的养殖场所位于不存在温度、盐度跃层的海底。具备生长环境受风浪影响小,栖息水温低且变化小,较适于冷水生物养殖等诸多优点。在环境适宜水域的底质上安置网笼,将贝类人工苗种或者半人工苗种投放到网笼内进行养殖的生产活动,可大大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
然而养殖贝类底栖养殖的饵料投喂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微藻等食物无法满足大规模贝类养殖的需求。尤其是遇到气候变化或其他环境改变,极易造成养殖海域内相关藻类种群数量骤减,进一步的造成养殖扇贝的持续性饥饿胁迫,给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配备有饵料自动投喂系统的完整的贝类底栖养殖装置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必要设施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自动投喂装置向贝类养殖装置自动投料,而且充分利用水流和波浪调节,实现自动投喂和精准投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包括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位于上游,所述贝类养殖装置位于下游;
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和投喂装置;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浮于水面的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和阀板,且所述阀板连接有驱动所述阀板开闭所述下料口的第一电磁阀组;所述阀板的下方设置有承料间,所述承料间的底部具有撒料口,且在所述撒料口处设置有阀块和驱动所述阀块开闭所述撒料口的第二电磁阀组;所述第一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板打开所述下料口,断电时关闭所述下料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块关闭所述撒料口,断电时打开所述撒料口;所述框架四周及底部安置有浮块(撒料口部分无遮盖),保证投喂装置能够浮于海面投喂装置。
所述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气腔,所述气腔浮于水面上,且所述气腔的迎浪侧的底部位于水中,且底部具有与养殖水域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气腔的背浪侧的顶部具有气腔进气口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气腔的背浪侧具有发电间,且所述发电间与所述气腔连接处具有发电间进气口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发电间内设置有叶轮和与所述叶轮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发电间远离所述发电间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和第二电磁阀组电连接;
所述贝类养殖装置包括位于水底的网笼和抗拖移锚,所述网笼在所述抗拖移锚的下游方向;所述网笼与所述抗拖移锚之间通过第一锚链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第二锚链与所述抗拖移锚连接;
所述撒料口撒出的饵料在水流的作用下运动至网笼所在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阀板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上固定有第一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组包括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阀块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正对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轨上固定有第二磁铁,且所述第二磁铁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外套有固定设置的第三线圈,且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同轴设置,且具有间隔,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料间的底部具有两个撒料口和两个所述阀块。
优选地,所述网笼远离所述第一锚链的一端与锚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锚绳的另一端与位于海面上的浮球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笼包括底层网笼和落在所述底层网笼上的上层网笼,且所述上层网笼与所述底层网笼之间错位设置;
所述底层网笼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
所述底层网笼远离所述第一锚链的一端与拉筋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筋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网笼连接;
所述上层网笼与所述锚绳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层网笼与所述第一锚链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锚链与所述抗拖移锚之间通过半圆形滚珠轴承连接,所述半圆形滚珠轴承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底层网笼下方固定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方法,根据养殖区水深和常规来流速度、饵料的质量、粒径和密度,得到饵料的水平沉降距离L;调整所述第一锚链和/或所述第二锚链的长度使网笼位于水平沉降距离L内;
其中,s为单个饵料在水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积,v0为饵料附近水流速度,D为饵料的有效直径,t为颗粒物沉降时间,F拖曳为水流对饵料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m为饵料的质量;
其中,t2=H/a竖直,a竖直=g-ρ水g/ρ饵料,H为所述撒料口与所述网笼之间的竖直距离。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根据养殖水域的流场将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有效的进行结合,同时自动投喂装置利用水流进行撒料,且撒料后水流将饵料移动至贝类养殖装置处。
2、本实用新型利用养殖区域的水流条件,实现饲料投喂的自动调节。本装置使用第一电磁阀组和第二电磁阀组,利用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实现饲料投喂的自动控制,在浪流过大过快容易造成饵料大量流失时,第二电磁阀组可以实现减少投饵量,甚至不投饵;在浪流平缓时加大投饵量,有利于饵料的有效利用。
3、本实用新型与养殖区域实际水流条件相配合,最大限度保障饲料的有效投喂率。来流(波浪向前推进)时,所有线圈线圈通电,下料口开启,使料筒内食料撒落至承料间。撒料口关闭,避免食料撒出,随流而走,造成饲料浪费。浪去(波谷靠近时),所有线圈断电,下料口关闭,撒料口开启,饲料撒落至养殖网笼内。水流较大时,振荡水柱运动,发电机电力较强,线圈电力充足,三个线圈通电。第二磁铁受到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作用。复位时,距离较远,撒料口缓慢打开,饲料撒出较慢,减少饲料浪费。极端水流情况,振荡水柱往复运动,所有线圈持续充电,第二号磁块受到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共同作用,使撒料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饲料无法撒出,避免饲料浪费。
4、错位叠加式网笼设计可有效增大贝类养殖容积。
5、来流时,在水流力的作用下,错位叠加式网笼浮起,残饵粪便等养殖代谢废物跟随水流漂走,保证了养殖区域的水质环境。有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质量。
6、当水流分量较大时,压缩弹簧可给底层网笼一个反向推力,以对抗水流力。
7、半圆形滚珠轴承的设置限定了错位叠加式网笼的活动范围。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产养殖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投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料斗下料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撒料口撒料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波峰直接作用于气腔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波谷直接作用于气腔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受力分析图。
图中:1、料斗;2、阀板;3、承料间;4、阀块;5、气腔;6、进水口;7、气腔进气口;8、第一单向阀;9、发电间进气口;10、第二单向阀;11、叶轮;12、发电机;13、排气孔;14、第三单向阀;15、框架;16、第一滑轨;17、第一复位弹簧;18、第一磁铁;19、第一线圈;20、第二滑轨;21、第二复位弹簧;22、第二磁铁;23、第二线圈;24、第三线圈;25、下料口;26、撒料口;27、抗拖移锚;28、上层网笼;29、下层网笼;30、支架;31、第一锚链;32、压缩弹簧;33、半圆形滚珠轴承;34、锚绳;35、拉筋;36、第二锚链;37、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8所示,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包括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位于上游,所述贝类养殖装置位于下游;
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和投喂装置;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浮于水面的框架15和设置在框架15内的料斗1,所述料斗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25和阀板2,且所述阀板2连接有驱动所述阀板2开闭所述下料口25的第一电磁阀组;所述阀板的下方设置有承料间3,所述承料间3的底部具有两个撒料口26,且在所述撒料口26处设置有阀块4和驱动所述阀块4开闭所述撒料口26的第二电磁阀组;所述第一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板2打开所述下料口25,断电时关闭所述下料口25;所述第二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块4关闭所述撒料口26,断电时打开所述撒料口26;
所述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气腔5,所述气腔5浮于水面上,且所述气腔5的迎浪侧的底部位于水中,且底部具有进水口6;所述气腔5的背浪侧的顶部具有气腔进气口7和第一单向阀8;所述气腔5的背浪侧具有发电间,且所述发电间与所述气腔5连接处具有发电间进气口9和第二单向阀10,所述发电间内设置有叶轮11和与所述叶轮11连接的发电机12;所述发电间远离所述发电间进气口9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13和第三单向阀14;
所述气腔进气口7和所述发电间进气口9的孔径(开口宽度)相等。
所述料斗1与框架1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包括第一滑轨16,所述第一滑轨16与所述阀板2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15上的第一复位弹簧17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6上固定有第一磁铁18,且所述第一磁铁18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一线圈19,所述第一线圈19与所述发电机12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组包括第二滑轨20,所述第二滑轨20与所述阀块4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15上的第二复位弹簧21连接,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1固定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7所正对的所述框架1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轨20上固定有第二磁铁22,且所述第二磁铁22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二线圈23,所述第二线圈23与所述发电机12电连接。
所述第二滑轨20外套有固定设置的第三线圈24,且所述第三线圈24与所述第二线圈23同轴设置,且具有间隔,所述第三线圈24与所述发电机12电连接。
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发电原理:当行进波的波峰直接作用于气腔5的迎浪侧时(如图6),气腔5内的海水自由液面发生抬升,导致气腔5内部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气腔5内的空气便会被驱使流出;在第二单向阀10的引导下,进入发电间带动叶轮11转动,带动发电机12发电,之后在第三单向阀14的引导下由发电间排出。相反地,当行进波的波谷直接作用于气腔5的迎浪侧时(如图7),将导致气腔5内的气压骤降至小于外部大气压,外部的空气便会通过气腔进气口7和第一单向阀8进入气腔5内,为下一次发电做准备。本实施例通过气腔5将波浪的机械能转化成内部水柱的上下振荡,进而带动内外空气的高速往复运动,从而完成了能量转换的过程,实现发电。
投喂装置工作原理:发电机12发电后,第一线圈19通电,驱动第一磁铁18带动第一滑轨16移动,挤压第一复位弹簧17,将下料口25打开(如图3所示),料斗1内的饵料进入承料间3;第二线圈23和第三线圈24通电,驱动第二磁铁22带动第二滑轨20挤压第二复位弹簧21,将原本为打开状态的撒料口闭合。发电机12断电后第一线圈19、第二线圈23和第三线圈24断电,第一磁铁18和第一滑轨16在第一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将下料口25闭合,第二磁铁22和第二滑轨20在第二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复位,将撒料口打开,投放饵料(如图5所示)。
所述贝类养殖装置包括位于水底的网笼和抗拖移锚27,所述网笼在所述抗拖移锚的下游方向;所述网笼包括底层网笼28和落在所述底层网笼28上的上层网笼29,且所述上层网笼29与所述底层网笼28之间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底层网笼29下方固定有支架30。
底层网笼28与所述抗拖移锚27之间通过第一锚链31连接;且底层网笼28与所述第一锚链31通过压缩弹簧32连接。第一锚链31与所述抗拖移锚27之间通过半圆形滚珠轴承33连接,所述半圆形滚珠轴承33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上层网笼28与锚绳34连接,锚绳34的另一端与位于海面上的浮球37连接;上层网笼28与下层网笼29之间通过拉筋35连接。
所述框架15的底部通过第二锚链36与所述抗拖移锚27连接;
所述撒料口26撒出的饵料在水流的作用下运动至网笼所在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还公开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方法,采用上述装置,调整所述第一锚链31和/或所述第二锚链36的长度使网笼位于水平沉降距离L内;
其中,s为单个饵料在水底的投影面积,v0为饵料附近水流速度,D为饵料的有效直径,t为颗粒物沉降时间,F拖拽为水流对饵料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m为饵料的质量;
其中,t2=H/a竖直,a竖直=g-ρ水g/ρ饵料,H为所述撒料口与所述网笼之间的竖直距离。
公式推导远离如下:
饵料在水中在水平方向上做变加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运动,水平方向主要受到水流的拖曳力的作用,不同水深,水流的大小发生变化,因此饵料所受的拖曳力也将发生变化,故在水平方向,饵料做变加速运动。
因此,
竖直方向主要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故竖直方向受力不变。
重力为G=mg,浮力为F浮=ρ水gV排,V排=m/ρ饵料;
G-F浮=mg-mρ水gV排/ρ饵料=ma竖直,因此得到a竖直=g-ρ水g/ρ饵料;又因为H=a竖直t2,因此得到t2=H/a竖直。
本具体实施方式考虑了风力的影响,如图8所示,设定空自动投喂装置的质量为M(自动投喂装置的高为h,半径为r,h下为其位于水下部分高度,h上为其位于水上部分高度),根据养殖生物量,添加饵料质量为M饵料,因此,自动投喂装置的总质量范围为M~M+M饵料。为保证饲料自动投喂系统的游动范围尽可能小,调整抗拖移锚的质量。
养殖实际过程中,饲料自动投喂系统受到风浪影响,饲料系统大部分体积浮于水面之上,故以其所受风力为主要。以养殖海域长年风速值的为设定风速(V风)。以海平面静止时的饲料自动投喂系统的吃水深度为设定吃水深度。
对于空自动投喂装置的质量为M,同等风力作用下,自动投喂装置的相对游动距离最远,锚链处于拉直状态,第二锚链36与自动投喂装置之间的夹角α最大,第二锚链36的拉力亦最大,抗拖移锚27所受的水平拉力达到最大值。
在此基础上,左侧添加贝类养殖装置,抗拖移锚27左侧受到贝类养殖装置的拉力,左右对称结构,更有利于受力平衡。如图8所示,
竖直:F浮1=FT1 cos a+G1
F浮1=ρgV排=ρgπr2h下
G1=Mg
水平:F风=FT1 sin a
由经验公式F风=0.625S1V风(S1为自动投喂装置海面以上部分的横截面积S1=2rh上)
综上:
对于抗拖移锚27:抗拖移锚27在水流所在方向的长为l,与水流垂直方向的长为B,高为H锚块
水平:F水+FT1 cos a=f
竖直:F浮2+FT1 sin a+FN=G2
F浮2=ρgV锚块=ρgLBH锚块
G2=M锚块g
综上:
抗拖移锚27的实际质量应大上述公式得到的M锚块,进而使得第二锚链36与饲料投喂系统之间的夹角小于上述公式中的a。整个装置即可保持稳定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贝类养殖装置和自动投喂装置,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位于上游,所述贝类养殖装置位于下游;
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和投喂装置;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浮于水面的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和阀板,且所述阀板连接有驱动所述阀板开闭所述下料口的第一电磁阀组;所述阀板的下方设置有承料间,所述承料间的底部具有撒料口,且在所述撒料口处设置有阀块和驱动所述阀块开闭所述撒料口的第二电磁阀组;所述第一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板打开所述下料口,断电时关闭所述下料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组通电时,所述阀块关闭所述撒料口,断电时打开所述撒料口;
所述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气腔,所述气腔浮于水面上,且所述气腔的迎浪侧的底部位于水中,且底部具有与养殖水域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气腔的背浪侧的顶部具有气腔进气口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气腔的背浪侧具有发电间,且所述发电间与所述气腔连接处具有发电间进气口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发电间内设置有叶轮和与所述叶轮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发电间远离所述发电间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和第三单向阀;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和第二电磁阀组电连接;
所述贝类养殖装置包括位于水底的网笼和抗拖移锚,所述网笼在所述抗拖移锚的下游方向;所述网笼与所述抗拖移锚之间通过第一锚链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第二锚链与所述抗拖移锚连接;
所述撒料口撒出的饵料在水流的作用下运动至网笼所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组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阀板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上固定有第一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组包括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阀块固定连接,且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正对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轨上固定有第二磁铁,且所述第二磁铁外具有固定设置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外套有固定设置的第三线圈,且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同轴设置,且具有间隔,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料间的底部具有两个撒料口和两个所述阀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远离所述第一锚链的一端与锚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锚绳的另一端与位于海面上的浮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包括底层网笼和落在所述底层网笼上的上层网笼,且所述上层网笼与所述底层网笼之间错位设置;
所述底层网笼与所述第一锚链连接;
所述底层网笼远离所述第一锚链的一端与拉筋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筋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网笼连接;
所述上层网笼与所述锚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网笼与所述第一锚链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链与所述抗拖移锚之间通过半圆形滚珠轴承连接,所述半圆形滚珠轴承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网笼下方固定有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4870.4U CN217850851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4870.4U CN217850851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50851U true CN217850851U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5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94870.4U Active CN217850851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50851U (zh) |
-
2022
- 2022-07-21 CN CN202221894870.4U patent/CN2178508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91846B (zh) | 一种网箱水产养殖投饵机 | |
CN101933484B (zh) | 江河船式太阳能养鱼网箱 | |
CN103283646A (zh) | 高密度养殖螃蟹的方法 | |
CN107251868A (zh) | 一种渔业养殖增氧设备 | |
CN109997803A (zh) | 一种铲网气泡连续活鱼捕捞船 | |
CN106719270A (zh) | 一种水产养殖维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857349B (zh) | 一种在深海中实现自动化养殖的系统 | |
CN105900890A (zh)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
CN105994036B (zh) | 一种给贝类生长提供饵料生物的浅海养殖方法 | |
CN108308080B (zh) | 一种水流式混合投料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178777B (zh) | 一种养殖水域区域饵料投放装置 | |
CN206260567U (zh) | 一种用于养殖银鲳的室内养殖池 | |
CN107980674A (zh) | 一种大水面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方法 | |
CN217850851U (zh)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 | |
CN106818583B (zh) | 一种用于自动撒饲料的深海养殖系统 | |
CN210610729U (zh) | 一种带自动喂料装置的饲养池 | |
CN210202926U (zh) | 一种用于训化肉食鱼类进食的投喂器 | |
CN203027901U (zh) | 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 |
CN201821752U (zh) | 江河船式太阳能养鱼网箱 | |
CN115119787A (zh) | 可实现饵料投喂自动调节的离岸式贝类养殖装置及方法 | |
CN114424760B (zh) | 繁殖期刀鲚诱捕装置及方法 | |
CN207612941U (zh) | 一种漂浮的喷洒沉降两用型喂鱼装置 | |
CN205623887U (zh)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
CN214903131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定量投料装置 | |
CN113439699B (zh) | 一种深海智慧渔场养殖的阻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