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0445U -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0445U
CN217850445U CN202022751540.7U CN202022751540U CN217850445U CN 217850445 U CN217850445 U CN 217850445U CN 202022751540 U CN202022751540 U CN 202022751540U CN 217850445 U CN217850445 U CN 217850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raising
sprout cultivation
raising frame
frame main
novel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15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田继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xian Tianru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ixian Tianru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ixian Tianru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ixian Tianru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15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0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0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0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包括支撑底板、万向轮、支撑杆、育秧架主体、育秧架把手、透光门板、透光玻璃、育秧盘、压力水箱、注水口、排水口、控制面板、增压泵、输水管、电磁阀、雾化洒水管、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透气孔和加热灯,所述增压泵设于压力水箱内,所述电磁阀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雾化洒水管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透光玻璃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于育秧盘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加热灯设于育秧架主体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移动的、透光性好的、能够恒温恒湿的新型水稻育秧架。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背景技术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水稻的质量,需要保持秧苗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培育培育呈幼苗再移植栽种到稻田中,所以在育秧时,要为秧苗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使秧苗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现有的水稻育秧架大多为固定的支架,不方便移动,无法使秧苗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导致秧苗细长,影响后期移植时的存活率,且需要人工观察来为秧苗补充水分,浪费人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育秧架不便移动、无法使秧苗得到阳光照射的问题,在保证秧苗能够有阳光照射的同时,能够自动调节温度和自动浇水,保证秧苗始终处于恒温恒湿的生长环境,具体是一种能够移动的、透光性好的、能够恒温恒湿的新型水稻育秧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包括支撑底板、万向轮、支撑杆、育秧架主体、育秧架把手、透光门板、透光玻璃、育秧盘、压力水箱、注水口、排水口、控制面板、增压泵、输水管、电磁阀、雾化洒水管、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透气孔和加热灯,所述万向轮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育秧架主体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育秧架把手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透光门板铰接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透光玻璃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育秧盘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压力水箱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注水口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排水口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增压泵设于压力水箱内,所述输水管一端设于增压泵上,所述输水管另一端贯穿压力水箱设于透光玻璃上,所述电磁阀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雾化洒水管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透光玻璃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于育秧盘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透气孔设于育秧盘上,所述加热灯设于育秧架主体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支撑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万向轮起到移动的作用,所述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育秧架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育秧架把手起到抓扶的作用,所述透光门板起到透光的作用,所述透光玻璃起到透光的作用,所述育秧盘起到放置秧苗的作用,所述压力水箱起到储存营养液的作用,所述注水口起到添加营养液的作用,所述排水口起到排水的作用,所述控制面板起到控制的作用,所述增压泵起到增压的作用,所述输水管起到输送营养液的作用,所述电磁阀起到控制营养液输送的作用,所述雾化洒水管起到洒水的作用,所述温度传感器起到监测温度的作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起到监测土壤湿度的作用,所述透气孔起到透气的作用,所述加热灯起到加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水箱设于育秧架主体和支撑底板之间,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底板和育秧架主体之间,所述雾化洒水管设于透光玻璃和育秧盘之间,所述电磁阀设于压力水箱和输水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底板呈垂直设置,所述育秧盘与支撑底板呈平行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与育秧盘呈平行设置,所述加热灯与育秧盘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水箱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底板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育秧盘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育秧架主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玻璃呈长方形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呈目字型设置,所述排水口呈圆形设置,所述注水口呈圆形设置,所述育秧架把手呈U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四组,所述支撑设有四组,所述输水管设有两组,所述增压泵设有两组,所述电磁阀设有两组,所述育秧架把手设有两组,所述加热灯设有四组。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所述透光门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所述透光玻璃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所述钢化玻璃材质具有透光、坚固灯特性。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育秧架不便移动、无法使秧苗得到阳光照射的问题,在保证秧苗能够有阳光照射的同时,能够自动调节温度和自动浇水,保证秧苗始终处于恒温恒湿的生长环境,具体是一种能够移动的、透光性好的、能够恒温恒湿的新型水稻育秧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的剖视图。
其中,1、支撑底板,2、万向轮,3、支撑杆,4、育秧架主体,5、育秧架把手,6、透光门板,7、透光玻璃,8、育秧盘,9、压力水箱,10、注水口, 11、排水口,12、控制面板,13、增压泵,14、输水管,15、电磁阀,16、雾化洒水管,17、温度传感器,18、土壤湿度传感器,19、透气孔,20、加热灯。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包括支撑底板1、万向轮 2、支撑杆3、育秧架主体4、育秧架把手5、透光门板6、透光玻璃7、育秧盘 8、压力水箱9、注水口10、排水口11、控制面板12、增压泵13、输水管14、电磁阀15、雾化洒水管16、温度传感器17、土壤湿度传感器18、透气孔19和加热灯20,所述万向轮2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支撑杆3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育秧架主体4设于支撑杆3上,所述育秧架把手5设于育秧架主体4上,所述透光门板6铰接设于育秧架主体4上,所述透光玻璃7设于育秧架主体4 上,所述育秧盘8设于育秧架主体4上,所述压力水箱9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注水口10设于压力水箱9上,所述排水口11设于压力水箱9上,所述控制面板12设于压力水箱9上,所述增压泵13设于压力水箱9内,所述输水管 14一端设于增压泵上,所述输水管14另一端贯穿压力水箱9设于透光玻璃7上,所述电磁阀15设于输水管14上且设于压力水箱9上,所述雾化洒水管16设于输水管14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4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7设于透光玻璃7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4内,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18设于育秧盘8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4内,所述透气孔19设于育秧盘8上,所述加热灯20设于育秧架主体4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4内。
所述压力水箱9设于育秧架主体4和支撑底板1之间,所述支撑杆3设于支撑底板1和育秧架主体4之间,所述雾化洒水管16设于透光玻璃7和育秧盘 8之间,所述电磁阀15设于压力水箱9和输水管14之间。
所述支撑杆3与支撑底板1呈垂直设置,所述育秧盘8与支撑底板1呈平行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16与育秧盘8呈平行设置,所述加热灯20与育秧盘8 呈垂直设置。
所述压力水箱9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底板1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杆3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育秧盘8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育秧架主体4呈长方体框架结构设置。
所述透光玻璃7呈长方形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16呈目字型设置,所述排水口11呈圆形设置,所述注水口10呈圆形设置,所述育秧架把手5呈U型设置。
所述万向轮2设有四组,所述支撑设有四组,所述输水管14设有两组,所述增压泵13设有两组,所述电磁阀15设有两组,所述育秧架把手5设有两组,所述加热灯20设有四组。
所述透光门板6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所述透光玻璃7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
具体使用时,用户通过注水口10向压力水箱9内加入营养液,然后打开透光门板6,将土壤倒入育秧架主体4内的育秧盘8中,然后将秧苗栽种到土壤中,关闭透光门板6,在阳光充足的白天,抓住育秧架把手5将整个装置利用支撑底板1上的万向轮2移动至户外阳光下,阳光通过透光玻璃7和透光门板6照射到育秧盘8的秧苗上,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18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土壤湿度传感器18将信号反馈到控制面板12上,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2即可知道土壤中水分是否过少,当土壤中水分过低时,打开电磁阀15和增压泵13,使压力水箱9内的水通过输水管14输送至雾化洒水管16,最终经过雾化洒水管16上的喷口喷出至育秧盘8的土壤上,当到夜晚时,用户将整个装置推至室内,并接通电源,夜晚温度较低,利用温度传感器17监测育秧架主体4内部的温度并反馈到控制面板12上,当温度过低时,控制面板12控制加热灯20工作,加热灯20 工作后将温度传递给育秧架主体4内,使秧苗能够有合适的温度生长,在秧苗整个培育的过程中,利用育秧盘8上的透气孔19保证秧苗根部能够呼吸,以上便是整个新型水稻育秧架的使用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万向轮、支撑杆、育秧架主体、育秧架把手、透光门板、透光玻璃、育秧盘、压力水箱、注水口、排水口、控制面板、增压泵、输水管、电磁阀、雾化洒水管、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透气孔和加热灯,所述万向轮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育秧架主体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育秧架把手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透光门板铰接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透光玻璃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育秧盘设于育秧架主体上,所述压力水箱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注水口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排水口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增压泵设于压力水箱内,所述输水管一端设于增压泵上,所述输水管另一端贯穿压力水箱设于透光玻璃上,所述电磁阀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压力水箱上,所述雾化洒水管设于输水管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透光玻璃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于育秧盘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所述透气孔设于育秧盘上,所述加热灯设于育秧架主体上且设于育秧架主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水箱设于育秧架主体和支撑底板之间,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底板和育秧架主体之间,所述雾化洒水管设于透光玻璃和育秧盘之间,所述电磁阀设于压力水箱和输水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底板呈垂直设置,所述育秧盘与支撑底板呈平行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与育秧盘呈平行设置,所述加热灯与育秧盘呈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水箱呈中空的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底板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育秧盘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育秧架主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玻璃呈长方形设置,所述雾化洒水管呈目字型设置,所述排水口呈圆形设置,所述注水口呈圆形设置,所述育秧架把手呈U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设有四组,所述支撑设有四组,所述输水管设有两组,所述增压泵设有两组,所述电磁阀设有两组,所述育秧架把手设有两组,所述加热灯设有四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门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所述透光玻璃采用钢化玻璃材质设置。
CN202022751540.7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Active CN217850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540.7U CN217850445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1540.7U CN217850445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0445U true CN217850445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4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1540.7U Active CN217850445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0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59896B2 (ja) 底面灌水法を用いた植物栽培装置
CN201624045U (zh) 一种工厂化穴盘育苗底面灌溉装置
CN203505234U (zh) 一种果菜类轻简高效架式复合无土栽培装置
CN109275557A (zh) 一种自动化烟草立体漂浮育苗装置和方法
CN201064117Y (zh) 新型育苗床
CN108738935A (zh) 一种装备化多功能光照种植工厂
CN208509729U (zh) 装备化多功能光照种植工厂
CN213819042U (zh) 一种生菜土壤条件监控及自动补灌装置
CN205694608U (zh) 一种幼苗培育装置
CN217850445U (zh) 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架
CN107347510A (zh) 一种利用日光温室后墙栽培铁皮石斛的方法及栽培设施
CN208353911U (zh) 一种立体肥水循环灌溉系统
CN1294841A (zh) 密封包装式花木盆景生产技术
CN213586970U (zh) 一种中草药无土栽培用光照增强装置
CN210017314U (zh) 一种水培箱装置
CN213280992U (zh) 一种具有温度和湿度调节功能的园艺用植物培养箱
CN111631053A (zh) 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
CN211090953U (zh) 一种阳台蔬菜景观种植装置
CN212728354U (zh) 一种种子栽培器
CN212937003U (zh) 一种用于林业杜仲树的育苗箱
CN217790614U (zh) 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
CN211267853U (zh) 一种幼苗旋转喷淋培育设备
CN215992091U (zh) 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
CN216018137U (zh) 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嫁接育苗装置
CN212065241U (zh) 一种紫薇苗育苗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