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9334U - Bipv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Bipv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9334U
CN217849334U CN202122090500.7U CN202122090500U CN217849334U CN 217849334 U CN217849334 U CN 217849334U CN 202122090500 U CN202122090500 U CN 202122090500U CN 217849334 U CN217849334 U CN 217849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ipv
mounting structure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05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彗
魏青竹
王春智
徐坚
姬明良
何招华
汪献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05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9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9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9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IPV安装结构,包括支撑件以及框架,在所述的框架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从固定部上伸出的连接部,所述的固定部连接于墙体上,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从固定部伸出的连接板以及从连接板端部向上伸出的挂接板;所述的框架由四条边框围绕而成,相对的两条所述的边框上设置有挂接槽口,所述的挂接板插入至挂接槽口内;所述的挂接槽口包括槽本体以及从槽本体顶部向下伸出的阻挡板。结合建筑建材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特性,可应用于多种场景的BIPV安装结构,安装简单实用、安装牢固且美观,能够同时满足光伏与建筑对光伏组件的需求,节省螺丝、压块等材料,具有高效、低成本、易安装、高可靠性等多种优点。

Description

BIPV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IPV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能耗日益增长。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因此,开发清洁电力能源,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基于当前的建筑耗电需求日益增大的现状,逐步推出绿色能源建筑、零能耗建筑等各项政策,刺激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积极改善,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以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减排指标下,我国发电行业积极寻求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其中太阳能发电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发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产业重点逐渐从传统的地面、分布式电站转移至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方向,目前国家及各地市政府纷纷出台绿能建筑、零能耗建筑等的相关优惠及补贴政策,刺激了BIPV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由于BIPV产品在光伏行业属于新兴产品,其技术方案、相关标准等并未完善,早期光伏产品成本较高,特别是与建筑结合的综合类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经济收益,因此产品良莠不齐。同时传统光伏主流厂家开发BIPV产品依然延续传统组件思路,并未结合建筑进行专业设计,导致其可靠性、安装强度、安装过程不适用于建筑需求,同时安装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IPV安装结构,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安装简单实用、安装牢固且美观,能够同时满足光伏与建筑对光伏组件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IPV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支撑件以及与支撑件连接的框架,在所述的框架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从固定部上伸出的连接部,所述的固定部连接于墙体上,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从固定部伸出的连接板以及从连接板端部向上伸出的挂接板;所述的框架由四条边框围绕而成,相对的两条所述的边框上设置有挂接槽口,所述的挂接板插入至挂接槽口内;所述的挂接槽口包括槽本体以及从槽本体顶部向下伸出的阻挡板。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阻挡板与挂接板重叠部分大于10mm。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槽孔,螺钉穿过固定槽孔将支撑件固定于墙体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挂接板的宽度小于阻挡板内边至挂接槽口槽底的距离。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挂接板的头部呈弧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挂接槽口处的阻挡板厚度为挂接槽口宽度的1/3。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挂接槽口的宽度比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大6~7mm。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阻挡板内边与挂接板接触的位置设置双面胶条。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支撑件至少两条且水平设置,所述的支撑件设置于同一面墙体上;所述的挂接槽口的数量是支撑件的2倍,所述的挂接槽口对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条边框上,两个所述的挂接槽口与一条支撑件配合。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边框顶部向侧面开口形成凹槽,四个边框顶部的凹槽相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卡设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建筑建材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特性,开发出一款可应用于多种场景的BIPV安装结构,安装简单实用、安装牢固且美观,能够同时满足光伏与建筑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本专利的安装方式可适用于有倾角的应用场景,且安装过程只需要挂接槽孔滑入挂接板即可,节省螺丝、压块等材料,具有高效、低成本、易安装、高可靠性等多种优点;此外,该安装结构使BIPV产品与建筑间形成通风通道,有利于光伏发电过程中BIPV产品散热,进而提高BIPV产品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件;2、边框;3、太阳能电池板;11、固定部;12、连接部;13、固定槽孔;121、连接板;122、挂接板;21、挂接槽口;22、阻挡板;23、凹槽;24、溢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BIPV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支撑件1以及与支撑件1连接的框架,支撑件1可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墙体上,在所述的框架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3,框架由四条边框2首尾连接组成长方形结构,太阳能电池板3设置于四条边框2之间;所述的支撑件1包括固定部11以及从固定部11上伸出的连接部12,所述的固定部11连接于墙体上,连接部12与框架连接,所述的连接部12包括从固定部11伸出的连接板121以及从连接板121端部向上伸出的挂接板122,连接板121与固定部11之间垂直,也可以稍微向上倾斜,同时在连接板121与固定部11之间设置加强筋,提升支撑强度,加强筋可设置于连接板121的上方或者下方,挂接板122与连接板121之间垂直,也可以向远离固定部11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不宜过大,具有倾斜角度更加方便边框的挂接,倾斜的角度可以在5°~15°选择,挂接板122与连接板121的连接处也可以通过增加加强筋增加强度。
如图4所示在四条边框2中选择相对的两条所述的边框2上设置有挂接槽口21,所述的挂接板122可插入至挂接槽口21内;所述的挂接槽口21包括槽本体以及从槽本体顶部向下伸出的阻挡板22,阻挡板22能够保证挂接板122不会从挂接槽口21内脱离,进一步阻挡板22与挂接板122之间具有重叠部,该重叠大于10mm,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阻挡板22向下伸出的长度能够遮住连接槽口21的1/2,在此尺寸下既能方便挂接,而且还能够降低边框2掉落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如图3所示固定部11为了方便与墙体的连接,在固定部11上开设固定槽孔13,在固定槽孔13内通过螺钉穿过固定部11将支撑件1固定于墙体上,其中挂接板122的顶端设计为弧形结构,相应的挂接槽口21顶部与挂接板122顶端配合也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够防止碰撞过程中对零件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也不会划伤安装工人;挂接板122的顶端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成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工字型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挂接板122的宽度略小于阻挡板22至挂接槽口21槽底的距离,既能够相互之间卡住,又能保证太阳能电池板3的平整度;同时,挂接槽口21处的阻挡板22厚度为挂接槽口21宽度的1/3,挂接槽口21宽度为从边框2靠近挂接板122的边至挂接槽口21槽底的距离;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量材料冷热收缩性及安装打胶的胶量,挂接槽口21的宽度比太阳能电池板3的厚度大6~7mm。
在所述的阻挡板22内边与挂接板122接触的位置设置双面胶条,或者其它胶水等物质粘贴,能够保证支撑件1与边框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增强其连接强度。
在IPV安装结构中为了保证与墙体结合且保证安装后牢固与稳定性,所述的支撑件1至少两条且水平设置,支撑件1的数量根据太阳能电池板3的大小进行确认,同时,所述的支撑件1设置于同一面墙体上;所述的挂接槽口21的数量是支撑件1的2倍,所述的挂接槽口21对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条边框2上,两个所述的挂接槽口21与一条支撑件1配合,例如相对的两条边框2分别为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在第一边框上设置第一挂接槽口与第二挂接槽口,在第二边框上设置第三挂接槽口与第四挂接槽口,支撑件1有两条分别为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第一挂接槽口与第三挂接槽口对应设置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挂接槽口与第四挂接槽口对应设置于第二支撑件上。
考虑建筑幕墙玻璃安全性,该BIPV安装结构与墙体之间需保留一定间隙为8mm。
太阳能电池板3设置于四条边框2围绕成的长方形内部并固定在四条边框2顶部,四条边框2采用型材制作而成,型材为中空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降低重量;如图5所示所述的边框2顶部向侧面开口形成凹槽23,四条边框2顶部的凹槽23相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3卡设在凹槽23内,同时在凹槽23上设置有溢胶槽24,该溢胶槽24可以设置于凹槽23任意一面上,其目的用于储存溢出的胶液,保证胶液不会溢流至太阳能电池板3的表面,在本方案中溢胶槽24设置于凹槽23的上顶面。
综上,结合建筑建材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特性,开发出一款可应用于多种场景的BIPV安装结构,安装简单实用、安装牢固且美观,能够同时满足光伏与建筑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本专利的安装方式可适用于有倾角的应用场景,且安装过程只需要挂接槽孔13滑入挂接板122即可,节省螺丝、压块等材料,具有高效、低成本、易安装、高可靠性等多种优点;此外,该安装结构使BIPV产品与建筑间形成通风通道,有利于光伏发电过程中BIPV产品散热,进而提高BIPV产品发电量。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BIPV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支撑件(1)以及与支撑件(1)连接的框架,在所述的框架上固定太阳能电池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1)包括固定部(11)以及从固定部(11)上伸出的连接部(12),所述的固定部(11)连接于墙体上,所述的连接部(12)包括从固定部(11)伸出的连接板(121)以及从连接板(121)端部向上伸出的挂接板(122);所述的框架由四条边框(2)围绕而成,相对的两条所述的边框(2)上设置有挂接槽口(21),所述的挂接板(122)插入至挂接槽口(21)内;所述的挂接槽口(21)包括槽本体以及从槽本体顶部向下伸出的阻挡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板(22)与挂接板(122)重叠部分大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部(11)上设置有固定槽孔(13),螺钉穿过固定槽孔(13)将支撑件(1)固定于墙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板(122)的宽度小于阻挡板(22)内边至挂接槽口(21)槽底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板(122)的头部呈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槽口(21)处的阻挡板(22)厚度为挂接槽口(21)宽度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接槽口(21)的宽度比太阳能电池板(3)的厚度大6~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阻挡板(22)内边与挂接板(122)接触的位置设置双面胶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1)至少两条且水平设置,所述的支撑件(1)设置于同一面墙体上;所述的挂接槽口(21)的数量是支撑件(1)的2倍,所述的挂接槽口(21)对应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条边框(2)上,两个所述的挂接槽口(21)与一条支撑件(1)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2)顶部设置为向侧面开口形成的凹槽(23),四个边框(2)顶部的凹槽(23)相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3)卡设在凹槽(23)内。
CN202122090500.7U 2021-08-31 2021-08-31 Bipv安装结构 Active CN217849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500.7U CN217849334U (zh) 2021-08-31 2021-08-31 Bipv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500.7U CN217849334U (zh) 2021-08-31 2021-08-31 Bipv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9334U true CN217849334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0500.7U Active CN217849334U (zh) 2021-08-31 2021-08-31 Bipv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9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49334U (zh) Bipv安装结构
CN208111456U (zh) 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瓦片及建筑屋顶光伏系统
CN113595488A (zh) 一种bipv安装结构
CN110995138A (zh)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N110601033A (zh) 一种便于拼接组装的控制箱
CN209556279U (zh) 一种建筑用智能光伏发电砖
CN202839692U (zh) 一种屋顶用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2358878U (zh) 一种基于bipv系统的防水装置
CN213630225U (zh) 一种新型节电的灯具电源
CN219973730U (zh) 一种单元体横向遮阳连接结构
CN220285101U (zh) 一种开启扇连接结构及玻璃幕墙
CN217000548U (zh) 一种建筑用外遮阳装置
CN205069652U (zh) 环保节能型太阳能电池板
CN205545119U (zh) 连接方便的光伏用铝型材框架结构
CN215908986U (zh) 双玻太阳能路灯
CN218416264U (zh) 一种可折叠光伏板安装支架
CN213390822U (zh) 一种轻质节能型建筑室内墙板
CN218062150U (zh) 一种铝合金隔断式百叶节能隔断
CN215054352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双层玻璃幕墙
CN217326160U (zh) 连接件及包括连接件的光伏组件
CN210958258U (zh)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20082571U (zh) 壁挂式光伏逆变器安装机构
CN216414241U (zh) 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CN219138183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光伏瓦的瓦托
CN221119367U (zh) 一种燃机电厂厂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