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983U -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983U
CN217848983U CN202221261424.XU CN202221261424U CN217848983U CN 217848983 U CN217848983 U CN 217848983U CN 202221261424 U CN202221261424 U CN 202221261424U CN 217848983 U CN217848983 U CN 217848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installation frame
inner chamber
push peda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14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兆坤
史涛
郃神宝
刘希征
赵宏俊
井峰起
王晓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k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nk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nk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nk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14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板本体,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前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架、无线充电板本体、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卡块、弧形槽和连接杆,安装框架为无线充电板本体提供基本支撑,无线充电板本体为装置提供基本的无线充电功能,当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在安装框架的顶部位移时,可以对放置于安装框架和无线充电板本体顶部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基本的限位,解决了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作业,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大都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继而导致装置充电失效,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具备便于限位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作业,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大都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继而导致装置充电失效,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板本体,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前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后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安装框架顶部前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弧形槽的内腔,且与弧形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槽的内腔,且与连接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金属板,所述滑块的底部贯穿至安装框架的内腔,且与金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两侧的螺纹为反向设置,两个所述螺纹杆左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轮,两个所述导轮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主动轮,前端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表面与连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遮挡板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连接槽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框架的内腔,且与连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安装框架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与安装框架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板顶部的前端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延伸至滑槽内腔的底部,且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板本体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安装框架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架、无线充电板本体、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卡块、弧形槽和连接杆,安装框架为无线充电板本体提供基本支撑,无线充电板本体为装置提供基本的无线充电功能,当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在安装框架的顶部位移时,可以对放置于安装框架和无线充电板本体顶部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基本的限位,同时当第一推板位移时,可以带动第二推板和连接杆沿着弧形槽的内腔进行位移作业,使卡块在位移的同时沿着弧形槽的内腔发生旋转,并以此对待充电装置的正面进行限位作业,避免装置受外力的影响发生偏位,并脱离无线充电板本体的顶部,且导致装置的无线充电作业失效,以此增加了无线充电板本体的无线充电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作业,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大都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继而导致装置充电失效,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框架;2、无线充电板本体;3、第一推板;4、第二推板;5、卡块;6、弧形槽;7、连接杆;8、连接槽;9、滑块;10、螺纹杆;11、金属板;12、导轮;13、第一皮带;14、伺服电机;15、主动轮;16、从动轮;17、第二皮带;18、遮挡板;19、橡胶垫;20、支撑板;21、弹簧;22、固定环;23、滑槽;24、放置槽;25、橡胶圈;26、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架1、无线充电板本体2、第一推板3、第二推板4、卡块5、弧形槽6、连接杆7、连接槽8、滑块9、螺纹杆10、金属板11、导轮12、第一皮带13、伺服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6、第二皮带17、遮挡板18、橡胶垫19、支撑板20、弹簧21、固定环22、滑槽23、放置槽24、橡胶圈25和LED灯2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5,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板本体2,安装框架1顶部前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板3,安装框架1顶部后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板4,第一推板3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5,安装框架1顶部前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6,卡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部延伸至弧形槽6的内腔,且与弧形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框架1、无线充电板本体2、第一推板3、第二推板4、卡块5、弧形槽6和连接杆7,安装框架1为无线充电板本体2提供基本支撑,无线充电板本体2为装置提供基本的无线充电功能,当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在安装框架1的顶部位移时,可以对放置于安装框架1和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待充电设备进行基本的限位,同时当第一推板3位移时,可以带动第二推板4和连接杆7沿着弧形槽6的内腔进行位移作业,使卡块5在位移的同时沿着弧形槽6的内腔发生旋转,并以此对待充电装置的正面进行限位作业,避免装置受外力的影响发生偏位,并脱离无线充电板本体2的顶部,且导致装置的无线充电作业失效,以此增加了无线充电板本体2的无线充电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作业,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大都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继而导致装置充电失效,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的问题。
具体的,安装框架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8,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槽8的内腔,且与连接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槽8和滑块9,通过滑块9在连接槽8的内腔位移,以此带动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在安装框架1的顶部进行位移,为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提供条件。
具体的,安装框架1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金属板11,滑块9的底部贯穿至安装框架1的内腔,且与金属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杆10表面两侧的螺纹为反向设置,两个螺纹杆10左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轮12,两个导轮12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3,通过设置螺纹杆10、金属板11、导轮12和第一皮带13,当两个螺纹杆10旋转时,可以带动两个金属板11沿着螺纹杆10的表面进行位移,从而带动滑块9沿连接槽8的内腔进行位移,以此带动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在安装框架1的顶部进行位移,当前端螺纹杆10旋转时会带动前端导轮12旋转,前端导轮12配合第一皮带13带动后端导轮12旋转,以此带动后端螺纹杆10旋转,达到两个螺纹杆10同时旋转的效果。
具体的,安装框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主动轮15,前端螺纹杆10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6,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17,通过设置伺服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6和第二皮带17,伺服电机14为主动轮15的旋转提供动力来源,主动轮15配合第二皮带17达到带动从动轮16旋转的效果,从而带动前端螺纹杆10在安装框架1的内腔旋转,达到为前端螺纹杆10的旋转提供动力来源的效果。
具体的,滑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8,遮挡板18的表面与连接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遮挡板18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连接槽8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框架1的内腔,且与连接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设置遮挡板18,当滑块9在连接槽8的内腔位移时,会推动两侧的遮挡板18在安装框架1的内腔位移,进一步对滑块9进行限位的同时达到对连接槽8内腔的上端进行遮挡的效果,避免外界环境的杂质通过连接槽8的内腔进入安装框架1的内腔。
具体的,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9,第一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两个支撑板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1,弹簧21远离支撑板20的一端与卡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橡胶垫19、支撑板20和弹簧21,橡胶垫19增加了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与待充电设备的摩擦力,避免待充电设备在安装框架1和无线充电板本体2的顶部出现偏位,支撑板20对弹簧21进行基本的支撑和限位,同时支撑板20和弹簧21对卡块5的位移进行限位,避免卡块5沿着弧形槽6的内腔位移时发生自转,导致卡块5不能对位于安装框架1和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待充电装置进行限位作业。
具体的,连接杆7位于安装框架1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固定环22的顶部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金属板11顶部的前端开设有滑槽23,连接杆7的底部延伸至滑槽23的内腔并延伸至滑槽23内腔的底部,且与滑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环22和滑槽23,固定环22对连接杆7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杆7脱离弧形槽6的内腔继而导致卡块5发生偏位,滑槽23对连接杆7的移动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作业,增加了卡块5移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放置槽24,放置槽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5,安装框架1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LED灯26,通过设置放置槽24、橡胶圈25和LED灯26,放置槽24和橡胶圈25为无线充电板本体2增加移动的防滑功能,降低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受外力影响发生偏位的可能,LED灯26增加装置的醒目程度,便于使用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找到放置于安装框架1和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充电设备。
使用时,首先将待无线充电设备放置于无线充电板本体2和安装框架1的顶部,接着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无线充电板本体2,开始对安装框架1充电作业,同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其启动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15旋转,并配合第二皮带17带动从动轮16旋转,从动轮16带动前端螺纹杆10旋转的同时带动前端导轮12进行旋转作业,前端导轮12配合第一皮带13带动后端导轮12旋转,同时带动后端螺纹杆10旋转,两个螺纹杆10的旋转带动两个金属板11沿着螺纹杆10的表面进行位移,从而带动滑块9沿着连接槽8的内腔位移,并带动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在安装框架1的顶部位移,同时带动遮挡板18在连接槽8的内腔位移,以此对待充电的设备进行基本夹持作业,在第一推板3位移的同时,带动支撑板20位移并配合弹簧21推动卡块5和连接杆7沿着弧形槽6的内腔位移,同时连接杆7沿着滑槽23的内腔对连接杆7的位移进行限位,使卡块5发生旋转,并对位于安装框架1和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充电装置进行进一步的限位,解决了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作业,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大都缺少对待充电装置的限位功能,导致无线充电装置若处于倾斜状态,容易导致待充电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受重力和倾斜角度的影响发生偏位,继而导致装置充电失效,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板本体(2),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前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板(3),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后端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板(4),所述第一推板(3)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5),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前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卡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延伸至弧形槽(6)的内腔,且与弧形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部延伸至连接槽(8)的内腔,且与连接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金属板(11),所述滑块(9)的底部贯穿至安装框架(1)的内腔,且与金属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0)表面两侧的螺纹为反向设置,两个所述螺纹杆(10)左端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轮(12),两个所述导轮(12)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主动轮(15),前端所述螺纹杆(10)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6),所述主动轮(15)与从动轮(16)的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8),所述遮挡板(18)的表面与连接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遮挡板(18)远离滑块(9)的一端贯穿连接槽(8)的内壁并延伸至安装框架(1)的内腔,且与连接槽(8)的内壁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9),所述第一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两个所述支撑板(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远离支撑板(20)的一端与卡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位于安装框架(1)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的顶部与安装框架(1)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板(11)顶部的前端开设有滑槽(23),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延伸至滑槽(23)的内腔并延伸至滑槽(23)内腔的底部,且与滑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板本体(2)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放置槽(24),所述放置槽(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5),所述安装框架(1)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LED灯(26)。
CN202221261424.X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Active CN217848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424.XU CN217848983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424.XU CN217848983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983U true CN21784898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1424.XU Active CN217848983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48983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备
CN208908373U (zh) 一种便于控制线圈移动的无线充电器
CN204836040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CN210327111U (zh) 一种带有固定功能的无线充电座
CN209785995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装置
CN211352265U (zh) 一种电子商务用计算机扫描装置
CN109217440B (zh) 一种可兼做手机支架用的无线充电器
CN216794659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2206175U (zh) 一种带充电控制单元的充电装置
CN209370910U (zh) 一种便携式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台灯
CN215180111U (zh) 一种污水排放集中监测装置
CN211428962U (zh) 一种智能调节充电功率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788981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焊机
CN219779813U (zh) 一种无线充电环
CN210273530U (zh) 一种线圈可升降对位的无线充电座
CN217563371U (zh) 一种自定位型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2741455U (zh) 一种金属热处理用具有防滑落功能的摆放装置
CN208028598U (zh) 一种具有散热作用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壳体
CN220410342U (zh) 一种叉车充电自动断电装置
CN212784902U (zh) 一种车载自动感应无线充夹子
CN216672050U (zh) 一种防断电自控门用续航保障机构
CN2126829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支架焊接定位工装
CN210640739U (zh) 一种自动居中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1720302U (zh) 一种基于可分离式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10707211U (zh) 一种电动车载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