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6791U -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6791U
CN217846791U CN202222173399.6U CN202222173399U CN217846791U CN 217846791 U CN217846791 U CN 217846791U CN 202222173399 U CN202222173399 U CN 202222173399U CN 217846791 U CN217846791 U CN 217846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prism
exit port
light
pow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33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
付江波
陈良锋
朱伟岸
文卫朋
戚飞耀
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33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6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6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6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该双视野镜头结构包括工作台、高倍镜头、低倍镜头、光线分流机构和光照组件,工作台用于承载待测件;光线分流机构上设置有入射口、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均与入射口光路连通,入射口与工作台上的待测件正对,高倍镜头与第一出射口正对,低倍镜头与第二出射口正对;光照组件位于入射口与工作台之间。光线分流机构能够将从入射口进入的光线分别传导至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再被高倍镜头和低倍镜头捕获,从而获取同一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操作简单,检测效率较高;光照组件可以为高倍镜头和低倍镜头提供充足的光照,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Description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高精检测应用中,有些物体的某一位置有多个指标需要衡量,所以需要被测物体能以多个倍率进行成像,再对不同成像内容进行不同的测试评估。例如:在某些精度要求极高的内槽中设有螺纹孔,在评估过程中既要评估螺纹孔的质量也要评估螺纹孔与内圆槽两圆的同轴度。所以既需要一个高倍率镜头来呈现螺纹孔内的图像信息,又需要一个小倍率镜头来拍摄一个更大视场范围且能包含内圆槽与螺纹孔的图像信息。
目前面对这种测试需求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连续变倍的方式,另一种是固定倍率的方式。连续变倍的方式,要实现变倍需要手动调整倍数,需要人工手动干预,测试效率较低,且浪费人工。固定倍率的方式,要实现变倍需要多个不同倍率镜头相机切换移动至成像物体的上方来实现,会导致成本提高。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双视野镜头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视野镜头结构,可以在固定状态下自动实现同一检测物体的成像变倍,且节约人工,测试效率较高,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可以获取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显示,检测效率较高,且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包括:
工作台,用于承载待测件;
高倍镜头和低倍镜头;
光线分流机构,所述光线分流机构上设置有入射口、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所述第一出射口和所述第二出射口均与所述入射口光路连通,所述入射口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待测件正对,所述高倍镜头与所述第一出射口正对,所述低倍镜头与所述第二出射口正对;
光照组件,位于所述入射口与所述工作台之间。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线分流机构包括:
承载件,所述入射口、所述第一出射口和所述第二出射口均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
第一棱镜,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从所述入射口进入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一棱镜并从所述第一出射口射出,且从所述入射口进入的光线还能够由所述第一棱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口射出。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线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出射口之间,所述第二棱镜为反射镜。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射口和所述第二出射口位于所述承载件的同一侧。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棱镜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所述第二棱镜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棱镜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件;和/或
所述第二棱镜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件。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照组件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光线穿过的避让孔;
多个发光件,多个所述发光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并环设于所述避让孔的周围。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照组件还包括控制板,每个所述发光件均能与一个所述控制板相连接。
作为双视野镜头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光件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包括工作台、高倍镜头、低倍镜头、光线分流机构和光照组件,工作台用于承载待测件;光线分流机构上设置有入射口、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均与入射口光路连通,入射口与工作台上的待测件正对,高倍镜头与第一出射口正对,低倍镜头与第二出射口正对;光照组件位于入射口与工作台之间。光线分流机构能够将从入射口进入的光线分别传导至第一出射口和第二出射口,再被高倍镜头和低倍镜头捕获,从而获取同一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操作简单,且检测效率较高;通过设置光照组件,可以为高倍镜头和低倍镜头提供充足的光照,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可以获取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显示,检测效率较高,且能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视野镜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高倍镜头;
2-低倍镜头;
3-光线分流机构;31-承载件;311-入射口;312-第一出射口;313-第二出射口;32-第一棱镜;33-第二棱镜;
4-光照组件;41-支撑件;411-避让孔;42-发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视野镜头结构,该双视野镜头结构包括工作台、高倍镜头1、低倍镜头2、光线分流机构3和光照组件4,工作台用于承载待测件;光线分流机构3上设置有入射口311、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均与入射口311光路连通,入射口311与工作台上的待测件正对,高倍镜头1与第一出射口312正对,低倍镜头2与第二出射口313正对;光照组件4位于入射口311与工作台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待测件的类型不作限定,只要是不透明的物品均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视野镜头结构来获取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光线分流机构3能够将从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分别传导至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再被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捕获,从而获取同一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操作简单,且检测效率较高;通过设置光照组件4,可以为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提供充足的光照,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高倍镜头1用于获取待测件在小视野下的高倍成像,低倍镜头2用于获取待测件在大视野下的低倍成像。其中,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两者的结构和型号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光线分流机构3包括承载件31和第一棱镜32,入射口311、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均设置于承载件31上;第一棱镜32设置于承载件31上,从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能够透过第一棱镜32并从第一出射口312射出,且从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还能够由第一棱镜32反射后从第二出射口313射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32为半透半反棱镜,经过第一棱镜32的光线,其中一部分能够透过第一棱镜32,另一部分能够由第一棱镜32反射。
优选地,第一棱镜32可拆卸连接于承载件31上,当第一棱镜32发生损坏时,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将第一棱镜32从承载件31上拆下,并更换一新的第一棱镜32。具体地,承载件3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棱镜32的两端均能卡接于第一卡槽内,从而实现第一棱镜32与承载件31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光线分流机构3还包括第二棱镜33,第二棱镜33设置于第一棱镜32和第二出射口313之间,第二棱镜33为反射镜。由第一棱镜32反射的光线还会经过第二棱镜33反射后再从第二出射口313射出。将第二棱镜33设置为反射镜,可以避免由第一棱镜32反射的光线中部分再从第二棱镜33上透过,导致光线强度减弱,影响图像清晰度。
进一步地,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位于承载件31的同一侧,可以方便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的安装。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第二棱镜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采用这种设置,从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可以分成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第一光线直接透过第一棱镜32后,从第一出射口312射出并被高倍镜头1获取;第二光线经第一棱镜32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向第二棱镜33,再由第二棱镜33反射后沿与从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平行的方向从第二出射口313射出后被低倍镜头2获取,从而实现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位于承载件31的同一侧的效果。
当然,本实施例对第一棱镜32和第二棱镜33的倾斜角度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棱镜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以及第二棱镜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不是45°,那么可以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棱镜33来实现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位于承载件31的同一侧的效果,即由第一棱镜32反射的第二光线再经过多个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第二棱镜33进行反射,使第二光线和第一光线从承载件31的同一侧射出。
可选地,第二棱镜33可拆卸连接于承载件31。当第二棱镜33发生损坏时,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将第二棱镜33从承载件31上拆下,并更换一新的第二棱镜33。具体地,承载件31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棱镜33的两端均能卡接于对应的第二卡槽内,从而实现第二棱镜33与承载件31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光照组件4包括支撑件41和多个发光件42,支撑件41上设置有用于光线穿过的避让孔411;多个发光件42均设置于支撑件41上,并环设于避让孔411的周围。多个发光件42同时向工作台上的待测件补光,可以保证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获取的待测件的清晰度。可选地,发光件42为LED灯。
需要说明的是,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在获取的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时,其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如果光照组件4只能以一种强度照射在待测件上,虽然可以获取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但是只能保证一种倍率下的图像是清晰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光照组件4还包括控制板,每个发光件42均能与一个控制板相连接,控制板可以控制对应的发光件42的亮灭或者发光强度,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即在检测时,虽然一次检测即可获取待测件在两个不同倍率下的图像,但是操作人员只选取其中一个与当前光照强度相适配的镜头下的图像;如果还需要获取另一个镜头下的图像,那么操作人员还需要重新调整光照强度后再拍摄一侧,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可以获取待测件在不同倍率下的图像显示,检测效率较高,且能提高检测精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用于承载待测件;
高倍镜头(1)和低倍镜头(2);
光线分流机构(3),所述光线分流机构(3)上设置有入射口(311)、第一出射口(312)和第二出射口(313),所述第一出射口(312)和所述第二出射口(313)均与所述入射口(311)光路连通,所述入射口(311)与所述工作台上的所述待测件正对,所述高倍镜头(1)与所述第一出射口(312)正对,所述低倍镜头(2)与所述第二出射口(313)正对;
光照组件(4),位于所述入射口(311)与所述工作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分流机构(3)包括:
承载件(31),所述入射口(311)、所述第一出射口(312)和所述第二出射口(313)均设置于所述承载件(31)上;
第一棱镜(32),设置于所述承载件(31)上,从所述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第一棱镜(32)并从所述第一出射口(312)射出,且从所述入射口(311)进入的光线还能够由所述第一棱镜(32)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口(313)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分流机构(3)还包括第二棱镜(33),所述第二棱镜(33)设置于所述第一棱镜(32)和所述第二出射口(313)之间,所述第二棱镜(33)为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射口(312)和所述第二出射口(313)位于所述承载件(31)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所述第二棱镜(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件(31);和/或
所述第二棱镜(3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件(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组件(4)包括:
支撑件(41),所述支撑件(41)上设置有用于光线穿过的避让孔(411);
多个发光件(42),多个所述发光件(42)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1)上,并环设于所述避让孔(411)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组件(4)还包括控制板,每个所述发光件(42)均能与一个所述控制板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42)为LED灯。
10.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视野镜头结构。
CN202222173399.6U 2022-08-18 2022-08-18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846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3399.6U CN217846791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3399.6U CN217846791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6791U true CN217846791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3399.6U Active CN217846791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6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8892B2 (en) Wavefront analysis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453718B2 (en)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JPH05126748A (ja) 光学検査装置
US88239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an object
KR20200041983A (ko) 실시간 오토포커스 포커싱 알고리즘
US20060023229A1 (en) Camera module for an optical inspec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CN105486690A (zh) 光学检测装置
KR20120068725A (ko) 광학식 측정장치
CN209215426U (zh) Led元器件自动检测系统
CN106680284A (zh) 基板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16709A (zh) 三工位摄相头模组自动检测设备
CN110823531B (zh) 一种数字化光具座
CN211061152U (zh) 一种集成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和对中测量的镜头检测设备
CN110441328A (zh) 一种缆绳视觉检测模组
CN217846791U (zh) 双视野镜头结构及检测装置
CN113466246B (zh) 高精度的成像系统、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3302023U (zh) 一种基于移动环形光源的光学表面划痕表征装置
CN210323556U (zh) 一种基于光谱共焦的成像检测装置
CN211014053U (zh) 高精度自动化物体表面瑕疵影像撷取装置
US10948284B1 (en) Optical profilometer with color outputs
CN113483692A (zh) 一种孔检测光学系统
CN103048336B (zh) 内窥镜、内窥镜检测系统及超导腔内表面检测系统
CN206369907U (zh) 一种直写光刻设备中的双光源双照明方式的图像采集装置
CN213302652U (zh) 一种共视野双倍率远心镜头
CN213544424U (zh) 一种检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